“小店”是城市总体经济的毛细血管,承载着城市经济活动的动力。“小店不小”,它为城市增添了色彩与生机,传递着时代的美好;“小店不小”,它背后是万家灯火,呼吸的是“人间烟火”;“小店不小”,它穿越的是人文历史,描摹的是古城千年积淀。
话盘门开设【小店不小,古城向新】专栏,展现沧浪街道“小而美”“小而潮”“小而新”的新式小店,体味城市的潮流范、烟火气、文化味。
漫步在苏州小巷上,在这东边是小桥流水人家,西边是烟火店铺;南面是惬意小资生活,北边是满眼烧烤摊的闹市。在学士街18号有一处静谧的居舍,它在“喧嚣”中停留,等着为生活奔波的我们,让我们不受外界打扰自在地修养,舒适地讲究,含蓄地怀旧。
走进茶舍,清幽之韵扑面而来,架子上摆放的各类茶叶和墙上悬挂的书法作品,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静谧的故事,阳光透过竹帘洒下柔和的光,茶香袅袅升腾,伴随着书桌上未散的墨香,在不知不觉中就抚平了人们心中的躁动。
茶室共有三层,设有4个包间和2个会议室,每个包间都有独特的名字和寓意。其中“海春轩”的名字源自盐城东台海春轩塔,是店老板殷先生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仙林阁”取自南京的仙林大学城,是殷先生纪念他的大学生涯。
此外,茶舍还是军旅书法家刘铮老师的小型书法作品收藏馆。刘老师平日里热衷公益事业,在贫困山区支教之余还开创了东湖书院,茶舍开业后,部分得意之作陈列于此,供书法爱好者鉴赏,刘老师的书法作品和对书法的无限热爱,为茶舍增添了一抹浓郁的文化色彩。
茶舍平日里也会举办书法爱好者聚会、小朋友书画展等活动,为书法爱好者们提供一个轻松展示笔墨和互相交流的平台。以笔会友,以茶待友,共同探讨书法的技巧和品味茶文化的韵味。
不羡居茶舍的创办人殷先生早年奔波于全国各地从事着医药销售工作,忙碌之余喜欢到茶馆静坐沉思,渐渐地对茶产生浓厚热爱并进行了更深研究,于是抱着以茶会友以及为年轻人就业纾困解难尽社会责任的初衷,他开了“不羡居茶舍”。这一名字源自“茶圣”陆羽的《六羡歌》,是殷先生与刘铮老师(也是茶馆匾额、logo的题字者)及同学共同选定,它完美诠释了爱茶之人内心的向往与追寻。
大隐于市,闹中取静,闲适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在林泉旷野,也可以是在都市的繁华之中。“不羡居茶舍”一个不仅是品茶的好去处,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与故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