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领要的是一张床”正规蓝领公寓运营待破冰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找来找去,25岁的张超终于蹭上了老乡转让的一张床位。
经济型酒店悄然改公寓
一间房屋能放下三四张高低床,跟大学生宿舍有点像。和张超以前在地下室的住处相比,这里没有“一点就着”的隔断墙,没有乱糟糟的电线,大门口有服务台,屋里每张床头都留有安全电源和放置手机、杂物的小隔板。
“价钱没差太多,但条件好太多。”看着房间明亮的大窗户,张超抿着嘴,很满意。
他找到的这个床位,属于一家连锁公寓。从去年开始,北京悄然兴起了安心公寓、魔方公寓等几家合规的蓝领公寓。和城中村里野蛮生长的“公寓”不同,这种连锁式公寓有正规经营手续,同时又能满足消防需求,只是房源稀少。
记者注意到,安心公寓目前在亦庄、丰台体育中心附近设有网点,都是一个床位起租。刚刚拿到新一轮3亿元融资的安心公寓,正在为名下的“安歆·寓”招募更多加盟商,首都机场、十里河、管庄、旧宫等地的门店正在筹建中。具备消防、卫生许可证和特种行业证是加盟的硬条件,另外,它要求加盟商提供的毛坯房源至少有5年租期,如果房源本身是酒店,则可以放宽到3年。
虽然无法查询到目前在北京运营的安心公寓是否为企业自持,但从具体地址可以看出,主要是从地铁、产业园区附近的经济型酒店转型而来。
在张超苦寻床位的同时,大兴一家物流公司的项目经理老赵,却在琢磨着找房源加盟蓝领公寓。“现在看,这种一个月几百上千元的床位不缺租户,而且几乎不会空置。”
“一套房里能摆6张床,空置率能在5%以下。再加上投入和维护费用,比做经济型酒店更划算。”他说。
“一张床”的供需鸿沟待填平
老赵心里有本账:以空置率20%计算,经济型酒店一间房单月租金收入3600元,而蓝领公寓单间房租金为3600元到6000元。只要位置选得合适,应该是个不赔的买卖。
但在此之前,正规蓝领公寓并不被看好,因为更多来京打拼的蓝领,被大批“三合一”经营场所和违法建设的出租房源吸纳,“包吃包住”的诱惑让蓝领们忽视了身边的安全隐患。此番大整治后,蓝领公寓的刚性需求开始被激发。
田岚曾经也是蓝领中的一员。住过大杂院、地下室、群租房的她,今年跳槽到企业管理岗,超过2万元的月薪,使她终于能单独租一套房。
在她看来,“一张床”的需求,并未随北京蓝领收入的普遍增长而降低。如今,不少企业给蓝领开出的基础工资都在4000元到6000元之间,月收入上万元的蓝领不在少数,但相对于白领职场新人,他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极低。
在北京,刚入职的白领一月花两三千元租房司空见惯。但记者随机调研了十多名包括工、快递员、厨师、建筑工人在内的蓝领,发现他们愿意承担的月租平均仅为823元。“每月三千元租房,三年下来就是10多万,拿回老家够付一套房的首付了。”打算过些年就回老家开店的张超说。
“白领要的是一间房,蓝领要的是一张床。”田岚认为,这样的状况可能要到下一代蓝领才会彻底改变。
告别“群租”还需政策阳光
北京何时才能涌现大量合法的“一张床”房源?
记者咨询住建部门和规划部门后获悉,北京对“群租”的认定标准是: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每个房间居住的人数不得超过2人,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的除外。但酒店或集体宿舍改建的公寓,不属于住宅产品。而根据全国通用的《旅馆建筑设计规范》和《宿舍建筑设计规范》,每张床对应的房屋面积应不小于4平方米。
正因为与住宅设计规范有着不同标准,一些基于酒店、宿舍改建的合法公寓,开始在夹缝中顽强生长。
近日,链家董事长左晖在朋友圈中发布了一条消息:“自如应该为这个城市最普通的劳动者,提供有尊严、可支付的居住产品。希望有合适物业的人和自如合作打造蓝领公寓。”
在给本报的回复中,自如方面称,预计明年初就会落成一座安全舒适、有保障、有设计规划的蓝领公寓。是改造酒店、宿舍、库房还是工厂?自如回复称:“我们正在跟政府沟通,希望形式可以灵活一些。”
业内人士分析,蓝领公寓需求旺盛,需要政策扶持更需要严格监管,政府部门应尽快完善审批程序,并引导运营商顺利通过消防验收,以盘活存量物业用于租赁。
令人鼓舞的是,北京住房保障制度正在向“购租并举、租购同权;先租后售、梯度消费”运作模式全面推进,这其中,“梯度消费”应该不只是满足白领的租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