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基金会在社会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我国的基金会发展始于1981年,第一家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这是我国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家国家级公募基金会,隶属于全国妇联。从1981年开始基金会的发展从无到有获得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的出台,明确规范了基金会内部治理、财务会计制度和善款使用等内容,基金会发展速度加快,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一、基金会

本文所讨论的基金会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见的各类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各类专项基金,而是以公益为目的在民政部门成立的具有法人主体的组织。《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基金会的三个特征:

1.公益性

一、基金会资金源于捐赠,是公益捐赠的制度化和组织化形式;

二、基金会有明确的公益宗旨;

三是基金会有明确的公益用途,通过各种项目活动使特定群体和整个社会受益。公益性决定了基金会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公益组织。

2.非营利性

一、存在非营利的分配与收入约束机制,要求基金会的捐赠人、实际受托管理者不得从基金会的财产及其运作中获得利益;

二、存在非营利的组织运作和管理机制,要求基金会具备有效规避较高风险与较高回报的自我控制机制;

三、存在非营利的财产保全机制,要求基金会不得以捐赠以外的其他方式变更财产及产权结构。

3.非政府性

一、基金会在决策体制上不同于政府,是具有自主决策、自治的独立法人;

二、基金会在治理结构上不同于政府,是民主治理、公开的社会组织。

二、慈善基金会

201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对慈善组织、慈善捐赠等做了规范。该法第八条规定:慈善组织,是指依法成立、符合本法规定,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慈善组织可以采取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形式。由此来看基金会符合慈善组织的认定标准,是可以被认定为慈善组织的。除了基金会之外,能成为慈善组织的还有各种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

关于慈善组织是怎么认定的呢?民政部2019年8月出台《慈善组织认定办法》,该办法第四条对慈善法公布前已经设立的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非营利性组织,申请认定为慈善组织作了规定。

(一)申请时具备相应的社会组织法人登记条件;

(二)以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业务范围符合《慈善法》第三条的规定;申请时的上一年度慈善活动的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符合国务院民政部门关于慈善组织的规定;

(三)不以营利为目的,收益和营运结余全部用于章程规定的慈善目的;财产及其孳息没有在发起人、捐赠人或者本组织成员中分配;章程中有关于剩余财产转给目的相同或者相近的其他慈善组织的规定;

(四)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合理的薪酬制度;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由此可见针对慈善法出台前的基金会,若要申请成为慈善组织,需要经民政部门审批。对于慈善法出台后成立的基金会,可以在成立时直接申请认定为慈善组织。认定为慈善组织的基金会比未被认定为慈善组织的基金会在日常捐赠、支出管理、基金保值增值、政府监管等方面享有相对比较优厚的条件。

(基金会从注册到运营都较为繁琐,而汉正家族办公室可以全程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

三、慈善基金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慈善公益,惠泽社会

这是慈善基金会最核心的价值,同时也是慈善基金会的宗旨。慈善基金会的所有活动都需要围绕这个核心开展捐赠、内部治理、资产保值增值等活动。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三条对公益做了定义:

(一)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

(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三)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

(四)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2016年的慈善法第三条对慈善进行了定义:本法所称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下列公益活动:

(一)扶贫、济困;

(二)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

(三)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

(四)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

(五)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六)符合本法规定的其他公益活动。对照两部法律的规定,慈善和公益并无本质上的差别,甚至概念上没有明显的界限差别。但是无论公益还是慈善,其目的都是为了惠泽社会,惠泽不特定的人群。

除了我们常见的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救助灾害等常见的慈善目的,还有促进教科文卫体育发展的慈善,防止环境污染的慈善。这些慈善活动是为了促进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改善人类居住、生活。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的慈善是一种大慈善的概念。近年来我国慈善基金广泛地参与到党和国家的扶贫项目,通过和政府以及贫困地区的对接实现脱贫攻坚。我们服务的慈善基金会,每年都拨出一定的资金参与到当地政府的脱贫攻坚项目中去。

2、募集资金、扩大慈善的效能

慈善基金会是独立的法人主体,能够独立承担责任。慈善基金会是以捐赠为基础形成的公益财产的集合,是以基金形式存在的公益财产。慈善基金会接受捐赠财产之后,该财产就不属于捐赠人所有了,形式上财产是归基金会。但是慈善基金会的公益目的和宗旨要求这些财产必须要按照捐赠人的意愿或者公益的规定要求运用到公益项目中去。由此可见慈善基金会的财产最终的利益主体就是需要公益资助的整个社会中不特定的主体。由此可见慈善基金会本质上是一种信托关系,是捐赠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之间围绕公益财产达成的公益信托,良好的公信力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基金会是以公益财产形式存在的财产集合,其不仅接收特定人员的捐赠,如经过批准同时也可以接受不特定社会主体的捐赠,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圆满有公益梦想的个体的公益意愿,同时慈善基金会可以通过有效的财产运作,实现保值增值确保慈善基金的效能。

3、增强企业和个人美誉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主社会意识的增强,不少民营企业成立了慈善基金会。比如福耀璃的曹德旺的河仁慈善基金会;广东香江集团的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蒙牛牛根生的“老牛基金会”,阿里巴巴的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等。由民营企业发起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企业基金会的绝对主力。民营企业发起成立基金会是民营企业回馈社会,造福一方,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渠道,同时民营企业广泛参与到慈善事业中可以为企业的品牌和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带来更多美誉度的评价,进一步提升企业和个人在社会上的声誉。

汉正家族办公室,专注家族信托、慈善信托、股权信托、社群信托设立、运营及资产配置;基金会设立、财税管理、战略咨询、等级评估等服务;更多信息可搜索【汉正家族办公室】至官方网站进行查看

THE END
1.朱睿——美国富豪为什么喜欢做慈善?(一)今天,美国慈善事业的“产业链”已经相当完善:政府通过立法和税收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参与慈善事业,鼓励个人与企业向慈善机构捐款;慈善机构又资助教育、卫生保健、社会服务、环保等各种公益事业;而企业等营利机构也通过设立自己的慈善机构或基金会等方式,把参与慈善事业回报社会作为一个成功企业的重要标志。政府、企业和慈善机构https://www.ckgsb.edu.cn/faculty/article/detail/157/6238
2.家族慈善基金是什么意思定义:家族慈善基金是由家族成员或个人出资设立,旨在通过资金运作和慈善活动来支持教育、医疗、扶贫、文化艺术等社会公益事业的非营利性组织。 特点: 家族性:基金会的名称往往带有家族特色,且其发起人、资金来源和管理层通常与家族成员紧密相关。 慈善性:基金会的主要目的是支持慈善事业,通过捐赠、资助等方式回馈社会。https://agents.baidu.com/content/question/8534e4c86d730eec1e9fd437
3.2018?上海复观律师事务所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家族基金会是2007年由牛根生创立的老牛基金会,之后金光集团创始人黄奕聪先生之孙黄杰胜先生、虞蘅女士夫妇于2010年发起创立黄奕聪慈善基金会,同年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发起河仁慈善基金会,家族基金会的形式在我国不断发展创新。根据基金会中心网的统计,到2016年,我国有77个家https://www.fuguanlaw.com/date/2018
4.民营企业家如何通过公益慈善进行“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家族慈善基金会与全国基金会和个人、企业捐赠的首要方向一致,但因其家族属性,关注领域更为为灵活多变和个性化。 从慈善信托的模式来看,自2016年9月《慈善法》颁布以来,慈善信托作为一种全新的慈善方式,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影响力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108302072290777.html
5.公益信托(精选七篇)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目的的公益信托,包括以医院、诊所、某种疾病的患者、医学研究所为受益人而设立的信托,以及通过设立医学研究基金、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基金、医学奖金等方式资助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而设立的信托等。 4 医疗责任公益信托 4.1 医疗责任公益信托模式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8f9rq0k.html
6.从公益基金会与慈善信托之制度比较看我国多元化慈善活动模式1. 设立公益基金会等慈善组织进行慈善项目运营和捐赠 近年来,中国企业家和高净值人群选择设立基金会以进行家族财富管理及慈善活动的模式并不鲜见,此种方式更符合拥有较大数额慈善财产并希望长期回报社会的企业家和高净值人群的慈善目的。需留意的是,该等基金会不同于金融投资领域受《证券投资基金法》等规制https://www.kwm.com/cn/zh/insights/latest-thinking/a-comparison-of-public-welfare-foundations-and-charitable-trusts.html
7.中国慈善基金会的分类家族基金会和非家族基金会的区别在于:首先,出资的独立性,即家族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于某家族的自有资金或者基金会资金日后的增值,而非外部募集;其次,完善的组织架构和运营,这也是家族基金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最后,家族成员持续不断地参与慈善。这是区别一个基金会是否为家族基金会的重要特征。例如海航集团的股东慈航基金https://cn.trustexporter.com/cz5478095.htm
8.家族基金会在我国的设立及发展前景在现实中很多家族往往选择将慈善基金会与信托相结合,这样在信托结构下的家族慈善基金会的管理更加规范和公开。信托机构作为监督机构行使职责,即使基金会停止运作,家族信托还可以继续管控剩余的财产,这样使家族更好地管理好规划财富,更有利于家族事业的传承。 http://www.cnlawweb.net/lite/word/2023102641830.html
9.一心·悦读网–陈一心家族慈善基金根据斯蒂芬·克拉申教授的研究(Krahen, 2016),一个人将通过三个阶段培养读写能力,而第二阶段“自由自主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正是本基金会构建阅读文化的理论基础,给予儿童享受阅读乐趣的机会。在学校,持续默读(Sustained Silent Reading)是实现自由自主阅读的方式,在固定的时间内,学生可以阅读他们自由挑选的http://www.cysffreading.org/
10.瓦伦堡家族兴盛史:存在,却看不见的帝国(上)2. 资产配置方式和投资原则 在投资上,银瑞达虽然只持有上市公司的少部分股权,但通常都是最大股东,这为其参与公司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雅各布?瓦伦堡和马库斯?瓦伦堡以及首席执行官博尔杰?埃克霍尔姆(家族外部人士)的领导下,银瑞达涉足了从医疗服务到教育等非上市公司。其中,非上市公司已跃升至银瑞达持https://36kr.com/p/1675778940280577
11.暗金政治:慈善基金会与美国霸权最新章节银培萩著冷战过后,美国基金会的跨国资助以更市场化的方式继续进行。2001年,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加文·戴维斯(Gavyn Davies)提出“慈善资本主义”(philanthrocapitalism)概念,用以形容慈善基金会通过商业化的策略来解决其他国家公共问题的行为。2006年,经济学家马修·毕晓普(Mathew Bishop)进一步将“慈善资本主义”一词阐发为“用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836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