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工作路径3篇

序论:在您撰写市场监管工作路径3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所谓档案,是指一个组织或者一个人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明确,确定,有完整记录作用而固化下来的材料。它真实、准确、系统、全面地记载着一个人的思想政治情况、业务能力水平、工作作风等多方面内容。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市场监管档案管理搞得好,一方面可以给领导了解市场的运行情况,给领导的决策提供支持性证据,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局领导较好的把握各项情况,从而为制定好市场监管的计划打下基础。

一、市场监督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

二、档案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方针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都成立了档案局馆,并对所属各地区档案室进行指导、检查、考核;县以上人民政府设立了档案委员会。省、市、区设有档案管理处。地方各级档案行政主管部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省委办公厅、市委办公厅)领导下。它在管理全国档案事业中负有重要责任,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机构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对档案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这是搞好档案馆建设的关键之一。国家对档案都是统一制度、分级管理、集中管理、保管的,即国家机关、组织形成的文件,应当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人员转交,集中存放,不得据为己有,并按国家规定定期对本级综合档案馆进行移交。

(二)保持档案完整和安全

维护档案完整和安全是对档案工作最根本的要求,只有确保档案完整和安全,才有可能为档案工作开展提供所需的物质基础。保持档案的完整:包括量与质。保障档案安全包括档案实体的安全和档案内容的安全。在当前新形势下,要想更好地保障档案完整与安全,就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同时加强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保持档案完整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这是一个前提性条件。档案完整和安全之间存在着联系和制约,只有保持档案完整,才能够有效地保障档案安全,相反,保持档案安全,才能够真正地保障档案完整,而且双方之间存在着互为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

(三)方便社会各方的使用

为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提供方便,满足社会档案需求是档案工作基本宗旨。所以,能否方便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是衡量档案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档案工作搞得有效与否,主要以档案工作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标准。档案工作最基本的原则,它影响并决定了档案工作各环节中所有具体的原则与方式。就档案工作而言,我们要始终坚持这一基本原则,使档案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和健康发展。档案工作要体现“三个有利于”。首先,档案工作应体现出两个效益:一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要求,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其次,要体现一个中心。核心: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组织保障)条件:保持档案的完整和安全(物质保障)宗旨:方便社会各方使用(根本保障)三要素关系:三要素不可缺,前者为手段,后者为目的。

三、新形势下市场监管局档案管理工作问题

(一)缺乏管理创新意识

新形势对市场监管局档案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如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发展过程中思想局限性较大,没有加深现行创新理念,管理体制仍以传统模式为主要模式,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创新意识严重不足,影响了工作进行效率。

(二)整体化意识薄弱

整体化意识不强,也是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领导人员不够重视,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往往会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这既影响了工作效率,又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开展。

(三)案卷整理不详尽

由于市场监管局本身性质所限,本身涉及面比较广,比如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等诸多方面,都需要针对不同案例进行合理分类和提炼,做到档案分类和提炼,但是,事实上目前整理工作并不详细,很难达到服务要求。

(四)员工自身素养不高

一些职工对现行管理工作认识不足,致使他们认识比较片面,整体意识不强,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很难督促档案发挥作用,往往拘泥于单一形式而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四、新时代强化市场监管局档案管理的有效方略

(一)主动创新管理理念,强化业务融合

(二)健全市场监督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

(三)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整体认识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根本,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构建符合现阶段要求的规章制度,督促不同部门综合化管理并积极改进,如健全现行《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等,借助制度优势推动义务和权力关系清晰,加强档案管理法制化建设,积极合理规范化开展工作,从根源上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局档案管理工作优势并合理创新,以适应现阶段人民群众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四)清楚地认识到整理细节和灵活运用先进技术的意义

(五)积极开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素养

(六)建立市场监督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共享网络

(七)深化大数据技术运用

除以上几点外,现在市场监督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中,也必须特别注意大数据技术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市场监督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从而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大数据背景下市场监督档案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又能高效率的实现海量市场监督档案深度数据分析,较好地找出数据间的联系,揭示出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市场监督档案管理工作应有的功能,从而为市场监督工作提供更加宝贵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有利于市场建设,发展。

五、结束语

在加强市场监督工作中,也必须重视并且有效地进行市场监督档案管理工作,因此它也是市场监督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市场监督管理,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市场监督管理档案的种类繁多以及数量庞大等特点,导致市场监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加强市场监督管理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十分迫切。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而信息技术的产生为市场监督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市场监督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要积极推动市场监督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市场监督档案管理工作中科学合理地融入信息化技术并加以运用。

作者:鲁萍单位:泰安市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市场监管工作路径2

我国耕地面积辽阔,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其中,农业种植业的产值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抓点,农作物种子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1]。为切实做好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对种子的品种权、销售权予以保护,杜绝假冒伪劣,稳定种子市场秩序,从而确保农业种子质量,为此国家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基础上,各地区都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条例规定,以落实种子市场监管工作。

1种子市场现状

1.1经营品种多、乱、杂目前,我国的农作物种类日益丰富,导致种子经营市场品种的多、乱、杂[2]。具体体现在种子市场的种子代销商数量多,比如枝江市38万农民,就有540多家种子经销商;各种农作物销售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水稻品种近百个、玉米品种近百个,其中水稻还会分二系、三系、常规稻等不同的制种渠道。虽然农作物种类的丰富可以进一步促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但由于种子经营户的利益驱使,导致了其不管种源适应与否,只要是销路好的通通引进,致使引进种源杂乱无章、良莠不齐。同时将这些销路好的种子高价销售,农民由于认知不足,往往认为越贵的东西越好,不知道这其实是商家的炒作,导致购买的种子无法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轻者坑农、害农,重者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关系国家经济发展。

1.3种子包装袋标注内容不符合要求对于包装袋上的标注,应包括种子类别、品种审定编号、种子质量指标等。然而在实际的种子执法检查中发现,部分种子包装袋标注内容不符合要求,存在标注内容不全或宣传内容浮夸的问题。如市面上大多种子的包装袋上都没有具体标注生产日期,极易导致当种子出现积压时,种子经营者会将其放到第二年继续销售。这些经过长期储存的种子其发芽率及发芽态势都会大打折扣,当种植者买到这类种子时,将会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另外,描述种子特性时,对产量及产品品质时过分夸大,造成农民的巨大心理落差,每年收到该方面的投诉也占一定比例。

2造成种子市场现状的原因分析

2.2种子执法监管力度不足在种子行政执法中,相比于行政处罚管理,行政许可管理往往更易操作,且比较简单。这就造成了部分种子执法单位存在畏难心理,注重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许可,而忽视对其的监管,以此减轻工作负担。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不作为,引种应到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登记备案,但执法部门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对于种子经营市场中存在的违法现象存在视觉盲点,部分种子执法单位人员的执法力度明显不足;二是执行法律不彻底,在实际执法监管工作中选择避重就轻,该申请强制执行的不申请,该查处的不查处。这些问题都导致了种子经营市场的混乱,造成种子市场违法现象横生。

3进一步落实种子市场监管工作的措施

4结束语

种子市场监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细致而又烦琐的工作,加之目前种子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类农作物种子的品种越来越多,种子经营户越来越多,给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带来了挑战。从目前的种子市场现状来看,仍有诸多问题存在,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种子市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此,农业执法单位应积极地采取整改措施,严厉打击种子市场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农业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净化种子市场,以高效的服务推动“三农”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作者:徐海峰孟祥玉单位:枝江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枝江市白洋农业服务中心

市场监管工作路径3

加强卷烟市场监管、提升市场净化率是专卖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更是巩固烟草专卖制度基础的重要举措。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卷烟市场管理形势也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何突破创新,以打假打私为主线,深入开展卷烟市场监管工作,是摆在每个专卖执法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卷烟市场监管工作的现状分析

当前,烟草行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卷烟市场监管面临的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打假打私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近年来,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在探索转变日常监管方式、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提升案件查办效果等方面狠下功夫,严厉打击查处了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假烟等违法犯罪活动,为维护本地卷烟市场良好秩序,保护国家利益、消费者权益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随着“放管服”改革、“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推进,行政复议的风险与日俱增,对专卖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随着卷烟打假工作的不断深入,涉烟违法活动越来越隐蔽、违法行为越来越多样化。为了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带来的专卖管理新问题、新挑战,打破市场监管工作瓶颈,各级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在认真履行卷烟市场监管职责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监管方式、监管手段,促使专卖执法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定职能,努力营造公平、规范、有序的卷烟市场环境[1]。

二、卷烟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监管体系建设与现代化烟草治理体系要求不相适应、监管手段创新与法治化、科学化、智能化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

2.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涉烟违法犯罪活动十分隐蔽,不法分子使用假证件、网名、代号利用网络进行违法交易,对应的专卖管理信息化支撑较为薄弱,增加了市场监管难度。

3.执法队伍力量配备、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与高效能治理要求不匹配。面对专卖稽查人员年龄结构逐步呈现老龄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辖区稽查人员不但要种好“责任田”,还要应付繁杂的日常专卖活动,经常出现基础信息收集不全、扫盲无证经营户不清等问题。

5.监管基础工作不扎实,营销员、稽查员、送货员和内管员的“四员”联动质效不高,“假私非”卷烟冲击依然严峻,真烟异常流动没有根本遏制,违法违规大户反复性问题突出。

1.狠抓卷烟市场综合治理,构建市场监管新格局

全面推进“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多分参与、密切协作”的卷烟市场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卷烟打假协作机制,实现“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精准打击。强化与公安、检察、法院、市监、邮管等多部门协同作业,增强卷烟打私打假合力,共同维护好卷烟市场秩序。落实好基层协作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互通制度、违规大户约谈制度等,实现严厉打击与综合治理的有机结合。积极适应新发展阶段管理模式变化,完善“APCD”工作法分析模型,丰富监管新手段,构建目标一致、步调统一、协同高效的“大专卖”监管新格局。

2.开展违法违规大户治理,提升市场监管深度

积极转变工作思路,眼睛向内守住本地市场,推动大户治理监管常态化。一是定期对辖区的重点大户进行梳理,按照“违法违规大户、跑轮子大户、左右价格扰乱市场大户、隐形大户”分门别类造册登记建立档案,进行画像,加大对卷烟零售大户的日常监管力度;二是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借助约谈、自律小组会及签订诚信守法经营承诺书等途径,深入宣传烟草法律法规,并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为契机,落实违法违规大户失信惩戒办法,增加零售户违法违规成本,强化守法经营意识;三是综合运用限供、停供、停业整顿、取消经营资格等措施,提高大户监管质量。采取“打反复、反复打”的方式,推动实现大户治理监管的常态化,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3.狠抓重点环节的监管,规范卷烟流通市场秩序

5.加强专卖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办案能力

6.强化内部监督管理,筑牢规范经营基础

7.紧跟形势发展变化,加强新型烟草制品(含电子烟)监管

参考文献

[1]邓力川,张龙,周异琛,等.新形势下卷烟市场监管问题、原因及对策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20(S1):163-164.

[2]强智辉.浅谈新形势下县级烟草专卖局加强市场监管的方法和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7(16):164-165.

[3]仉琦,党玉松,高扬.新型烟草制品(含电子烟)的市场发展和监管对策[J].经济视野,2019(22):145.

THE END
1.中国烟草40年:牢记“国之大者”,作出全方位贡献作为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中国烟草自组建以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将自身发展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烟草力量。 一方面,始终坚持专卖制度不动摇,高擎烟草专卖利剑,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QxMDQ3Nw==&mid=2652776035&idx=1&sn=c22a694bce4829be802fc653716533b4&chksm=808a84a1b7fd0db7a3e7ecb55fb5f968edfb8e117c213b545c319655c1ccaddb7dc9d6681a30&scene=27
2.烟草行业专卖监管制度理论探讨就事论事烟草行业专卖监管制度理论探讨 烟草行业一直以来都具有较大的争议,抽烟属于人类的消极嗜好之一,这嗜好不仅危害消费者健康,还是造成社会不经济的外部原因,但由于经年积淀的烟文化,让烟民彻底戒烟根本不可能。不能任其发展,也不能严控死管,在整体社会利益与人类健康角度之间寻找平衡,由此产生了“高额税收”的制约措施,在https://www.tobaccochina.com/html/jsls/621703.shtml
3.“6·29”《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颁布3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于1992年1月1日起施行,它是我国烟草史上的第一部法律,标志我国烟草行业走上了依法治理的轨道。对于巩固和完善烟草专卖制度、有计划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与经营,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具有重大意义。 https://www.meipian.cn/3ojpoyel
4.2024年烟草发展趋势预测分析二、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总体特征 三、中国烟草专卖体制的优点与缺点 四、中国烟草专卖体制改革的原则及方向 五、烟草专卖制度的组织成本、激励机制和市场效率透视 六、中国的烟草专卖体制需要引入市场竞争 第二节 中国烟草零售商户分析 一、中国烟草零售商户的分类及特证 二、中国卷烟零售户与烟草公司的关系简析 三、国https://www.cir.cn/9/58/YanCaoFaZhanQuShiYuCeFenXi.html
5.中国烟草专卖制度(全文)1997年7月3日《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由国务院发布实施,这是我国烟草行业法制建设的又一件大事,《实施条例》是《烟草专卖法》原则规定的细化和延伸,对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烟草专卖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三、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总体特征 (一)我国烟草专卖制度实行的是完全专卖、国家专卖的专卖形式。《烟草专卖法》第2条明确https://www.99xueshu.com/w/d2acyqg98zdc.html
6.东方烟草报数字报刊平台最近,朱镕基总理就烟草行业发展全局的几个重大问题作了重要指示,特别是明确和强调“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专卖管理体制,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坚持烟草专卖制度的地位,这对于巩固和加强烟草专卖体制,保障烟草生产经营健康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https://paper.eastobacco.com/html/1998-09/02/content_3_1.htm
7.《专卖体制下的中国烟草业》方面都非常关注烟草专卖制度的走向,加速变革,融人国际烟草经济大循环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因此,重要的不仅仅是借鉴,而且是参与,要参与就必须研究如何衔接。从这个意义上说,也需要将中国烟草行业自实行专卖以来的政府管制行为放在特殊的位置上加以研究。https://www.fdsm.fudan.edu.cn/AboutUs/fdsm1393501382509
8.烟草专卖法学习体会(精选6篇)作为烟草专卖管理人员,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烟草行业多年来取得的成绩,主要归功于国家赋予的烟草专卖制度,归功于广大消费者全心全意的支持。所以,烟草行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准则,尽最大努力提高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贡献,尽最大努力保护和服务于广大消费者,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h7i5ppi.html
9.烟草·笔记2新华社的报道认为,“作为《公约》缔约方,中国全程参与了《议定书》的谈判制定,中国在打击和消除烟草制品非法贸易方面的有益经验和做法,特别是烟草专卖制度,也被《议定书》借鉴吸收。” 《议定书》分为10个部分共47条,包括一般义务、供应链控制、违法行为、国际合作、机构安排和财政资源等,核心内容是加强烟草供应链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15638423
10.多地烟草局要求近亲属不得应聘?国企应夯实“全民所有”的含义丨南两地烟草专卖局的规定,均来自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2019年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其第52条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的亲属关系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有上列亲属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7/17/c7901684.html
11.关于印发《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年)》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禁止或者限制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吸烟,劝阻青少年吸烟,禁止中小学生吸烟。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第三十七条规定:任何人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40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