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娣卢佳青(三明学院图书馆福建365004)
摘要以三明学院图书馆为例,分析高校图书馆存在的科研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水平低下、与院系老师沟通较少等问题。通过党员先行先试,加强全体馆员科研服务能力的培养,组建科研团队,建立科研奖励机制,完善科研督促与评价标准,主动提供科研服务,全面提升图书馆科研服务水平。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从众效应
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保障中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高校教师进行科研的重要保障。牢固的科研服务意识,充足的文献信息资源,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个性化的专业服务,是做好科研服务工作的必要条件。目前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仍是以教学服务为主,科研服务为辅,由于思想观念、主客观条件、社会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科研服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笔者以以三明学院图书馆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介绍该馆开展的党员先行先试,带领全馆馆员参与科研服务,提升科研服务水平。
一、高校图书馆在科研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服务主要包括科研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文献获取服务等,即为高校科研用户的科研选题、研究过程、研究数据管理、撰写研究论文、传播研究成果等科研活动的多个环节提供各种文献和情报服务。科研服务的顺利开展,关键在于图书馆的软硬件建设。硬件方面主要为馆藏资源、数据库资源等,软件则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三明学院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00多万册,20多个中外文数据库,开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科技查新等工作,在硬件服务方面上已有一定的规模和条件。但因人员队伍、知识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不够合理,图书馆的软件服务差强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科研服务意识淡薄
目前图书馆使用的管理模块为采编、流通和阅览模块,比较单一,工作流程也相对简单,馆员服务往往局限于借还图书、整理书架等,易形成惰性心理,工作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加上对学校具体科研课题所需要的学科信息知之甚少,形成了馆员科研服务意识淡薄现象。[1]
2.科研服务水平低下
3.与院系教师沟通交流较少
图书馆因缺乏与院系老师的沟通交流,文献信息资源推送不够及时,对学科带头人、学校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了解不够,不能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在服务过程中忽略服务细节,服务效果不佳,这些都容易让教师对图书馆的科研服务能力和质量产生怀疑,影响其接受图书馆利用学科服务的信心和对图书馆的忠诚度。总的来看,图书馆对学科服务的可用性、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二、党员先行先试,全面提升科研服务水平
为了改变科研服务工作的薄弱状况,提升图书馆的科研服务水平[3],三明学院图书馆党支部在第三届支委会换届选举大会上,提出“齐心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图书馆党建水平”的总目标,要求全体党员争先进,创新绩,充分发挥22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提升全馆科研服务水平先行先试。
1.加强全体馆员科研服务能力的培养
2.组建科研团队
通过对党支部所有党员近5年的党建与科研情况进行摸底统计,结合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与服务内容,围绕图书馆工作领域前沿、热点和难点问题,确定为3个科研方向:一是文献资源建设;二是特色数据库建设;三是为教学服务、为科研课题服务。为此,支部建立3个党小组,将研究方向相同或相似的党员分在同一组,分别由3个党支委担任小组负责人,同时让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馆员担任导师。负责人每年收集图书馆新理论、新观点、新发展动向,小组成员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分配科研阶段任务,把握整个科研过程,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开展科研活动[5]。
3.建立科研奖励机制
为激发全体党员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支部决定从活动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科研基金,对课题立项、科研成果获奖、论文发表等制定不同等级的奖励措施。在普通期刊发表论文的奖励100元,科研成果获奖奖励150元,课题立项奖励200元,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及出版专著奖励300元,以此鼓励全体党员参与科研活动。
4.完善科研督促与评价标准
为了更好地督促全体党员做好科研工作,支部制定了督促与评价标准[6]。由支部纪检委员担任负责人,定期了解各党小组的科研进度、项目完成情况、论文发表情况等;由教辅总书记、馆长和外聘专家组成科研评价小组,负责组织开展评价工作,制定科研考核量化标准,具体包括科研项目级别、科研经费使用、科研成果获奖和论文发表情况、科研绩效和科研影响、科研团队建设等。2014年3月,3个党小组各选派一名党员分别就读者服务、科技查新、馆藏建设等科研情况进行汇报(表1)。
表1:三明学院图书馆党支部2014年科研情况汇报(第一期)
序号
汇报人
汇报课题
主要内容
预期目标
1
肖*
《三明学院图书馆读者交互系统》
为读者提供图书馆特色社交网络服务,系统本身以建立图书馆Web2.0服务体系为目标,能帮助图书馆进行读者分类管理。
发表论文两篇
2
杨*
《转基因玉米的文献计量研究》
使用文献计量法研究转基因玉米的科研发展趋势,从图书文献统计这一客观角度了解学科进展,为大信息时代图书馆做好教辅工作提供借鉴。
3
吴*
《基于文献符合理论的经济类图书采访符合度分析》
从本校实际出发,以M斯坦切夫文献符合程度理论的计算得出符合度为主要指标,辅以主体率、完备率两个指标的计算,来评价本校图书馆经济类图书的馆藏结构,为该类图书寻找有效的采访机制。
发表校级论文一篇
5.主动提供科研服务
三、发挥党员中坚力量,产生从众效应
由于图书馆职业声望偏低,员工普遍缺乏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容易使员工产生职业倦怠,工作热情不高,人才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加上部门人数较多,消极从众效应的影响直接导致图书馆人员队伍不够稳定,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不高,大部分员工对图书馆的工作安排常常是“口服心不服”、假不从众或反从众,产生消极作用,这也是图书馆科研服务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图书馆党支部此次的提升计划,旨在通过全体党员参与科研,提升自身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服务水平,让非党员“口服心服”,建立积极、正确的从众心理。[11]真正做到以党员带群众,营造科学研究氛围,提升图书馆的科研能力和服务水平。
1.党员先行,注重树立正能量
孔子说过:“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学院图书馆22名党员组成的党支部是一支拥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党支部,也是一个创新型、学习型的党支部。在支部书记带领下,建立了优秀党员先锋示范岗,开展党员谈心交心工作,组织全体党员参与科研,在支部内营造团结、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发挥“正能量”的示范引导作用,抓典型,树正气,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党员的榜样引领作用,在图书馆形成激情干事、敬业争先、服务到位的良好风尚,使各种各样的“负能量”向正能量转化,消极的从众行为向积极的从众行为转变。
2.开拓进取,重视培养青年队伍
2013年11月底,学院图书馆党支部第三届支委会圆满完成换届,除党支书外,4位委员均为“80后”。党支部重视青年年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年轻人敢拼搏、勇创新的精神,讲党性、讲团结、讲纪律、讲责任、讲奉献;比学习、比干劲、比质量,比水平、比贡献;努力营造齐心协力、宽松和谐、风清气正的氛围,人人想干事、能干事、办实事、办成事、办好事,开拓进取,共同进步。在此次的科研组团活动中,3个支委分别担任3个科研小组的负责人,在第一期科研情况汇报中,有两名支委作了汇报,充分体现了年青人积极开拓进取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让非党员“口服心服”。
3.共同提高,提升服务水平
藏书致用,图书馆作为服务职能部门,藏书再多、再好,也要有一流的服务方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提升服务水平,就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优秀的工作团队。一个工作团队里既有党员又有群众,现在的群众不仅要看党员说什么,更重要的是还在看党员怎么做。学院图书馆党支部始终坚持“说做合一”,因而得到群众的认可,使非党员产生积极的从众心理,带领全体馆员共同进步,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锡学.试论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服务意识[J].理论界,2007(6):264.
2陶晖.高校图书馆为科研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7):53-54.
3王春燕.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为学校科研服务[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23-24,27.
4叶莉.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发展的实践与研究——以湖北经济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论坛,2013(6):41-43+47.
5龙飞.浅议高校图书馆科研信息服务工作[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1):24-25.
6黄世芳.论高校图书馆如何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J].知识经济,2012(10):179-180.
7张凤巧,苑士涛.加强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3):100-102.
9鲁明.从众心理研究现状探析[J].才智,2013(7):231.
10陈会昌.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心理发展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253.
11陈扣英.经典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2(7):161.
注:此文为2014年三明学院科学研究发展基金项目,项目号:A20141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