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从生活入手,一步步揭示有关声音的科学。首先让学生感受声音,了解声音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其次让学生用保鲜袋制造声音,提出问题;接着引导学生猜测,实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然后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最后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发声方式。教学时,学生在感受声音——制造声音——实验验证——解释现象——拓展感受的层层递进环节中,经历整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用所学知识解释与声音有关的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音叉、水、水槽、小鼓等。
学生材料:尺子、水、塑料瓶、音钹、实验记录单等。
1课时。
【教学过程】
1.上课之前我们先听听录音:(国歌声、鸟鸣声、铃声、汽车喇叭声、婴儿哭声……)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在这些声音中,你对哪种声音最难忘,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声音为我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正因为有了声音,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奇妙的声音王国,探究声音的奥秘。(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声音的认识,激发对声音世界的探索兴趣。
1.同学们刚刚听到那么多不同的声音,那你能制造声音吗?如果老师给你们一个保鲜袋,你能采取不同的方法让它发出声音吗?请每个小组先思考再动手试试,看看你们的方法是否可行。
(学生实验研究,教师巡视)
2.班级汇报交流:哪位同学愿意汇报一下你们小组实验情况?
教学预设:搓保鲜袋、拉平放在唇间吹奏、放在桌上使劲摩擦、吹足气后钻一个小孔放气、吹足气后再用指头弹击、敲击桌面、来回绷紧袋子、吹足气后系紧再挤破、风吹、放个豆子在吹气的袋子里晃……
3.小结:同学们通过吹、搓、弹、拍等方法发出了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对不同制造声音方法的过程比较分析,初步将“发声”与“动”建立联系。
三、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
1.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方法能使物体发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一)探究尺子发声时的现象
2.我们的猜测对吗?请同学们实验验证吧!
3.请同学们迅速将实验物品整理,汇报在弹拨尺子时,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你能用简单的图形表示这种现象吗?
4.生汇报现象。(试讲过程中,学生回答到了振动,此时可以追问:你听到他说的词吗?振动,真棒,掌声鼓励。再请一个同学叙述振动。)PPT完善表格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声音的产生
尺子
一只手压住尺子,另一只手轻轻弹拨
尺子在
上下振动
尺子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二)探究音响发声时的现象
1.是不是其它物体发声时也像尺子那样振动产生的呢?请继续观察实验。播放音乐,你们知道这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2.你看到振动了吗?怎样知道音响在振动呢?(手摸,有的同学会说在电视上看到的能说明音响在振动的方法及现象。)
3.老师准备了一个气球,当把气球放在音响前,猜会有什么现象?
(演示:气球挂在音响前,学生观察现象)
4.刚才老师的演示,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尺子在上下振动
音响
气球
将气球放在发声的音响前
气球在振动
音响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5.小结:音响发声时是音响在振动,这个振动虽然看不到,但可以借助其他物体如气球来观察。
(三)探究向塑料瓶吹气发声时的现象
1.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我们观察到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你们想独立完成一项实验吗?那老师现在给每组同学准备了特殊的礼物——泡沫粒和不带盖子的塑料瓶。下面请每个小组想办法使塑料瓶发声并观察发声时的现象,填写研究报告单。
(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2.班级汇报:哪位同学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研究的成果?还有没有不同的实验方法?
3.根据学生汇报完善表格。
音响、气球
不带盖的矿泉水瓶、泡沫粒
空瓶里放泡沫粒,吹瓶口
瓶内泡沫
粒在振动
瓶内空气振动产生了声音
4.通过以上实验研究,你发现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
小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板书:振动产生声音。)
五、研究终止声音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再猜一猜:终止声音,振动会停止吗?
1.引导实验: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做个游戏——手摸着喉咙,发出“啊……”的声音5秒,再停止5秒。(教师用ppt呈现倒计时)
2.你们有什么感觉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通过刚才的体验,我们发现当声音停止时,物体的振动也停止了。(板书:振动停止)
3.你能让物体声音消失吗?想试一试吗?
(生演示:提供音钹,先让音钹发声,再按住,其他同学听)
小结:物体在振动产生了声音,振动停止了,声音也消失了。(板书:声音消失)
【设计意图】体验并描述尺子、瓶子、音响、音钹等物体发声时的现象,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进而获取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同时明白了振动停止,声音消失这一现象。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且物体停止振动后,声音也消失了。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2.演示:敲击音叉,接近水面,学生观察现象,并解释。(每个小组准备一水槽水,教师敲击音叉在每个小组接触水面,演技观察现象)
3.演示:鼓面放水,敲击鼓面,给每个小组演示一次,学生观察现象,并解释。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七、课外拓展,了解动物的发声
1.我们不仅能在实验中发现物体振动产生发声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其实动物也有自己的发声方式,请同学观察视频,一起来了解哺乳动物、昆虫、鸟类、蛇、鱼类等动物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