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可以发现,目前我国有3亿以上的人有各种睡眠障碍问题,比如睡不着、睡不醒、睡不好或者不想睡。
很多睡眠障碍患者忍不住感慨:想要好好睡一觉,怎么就这么难?
一、睡眠长短影响寿命,但睡太久也会伤身
科学家发现,长期缺少睡眠的人容易增加患多种疾病的风险,比如心血管疾病、阿兹海默病、糖尿病、癌症等,容易导致过早死亡。
影响心率
影响反应速度
影响智力
影响心血管健康
二、不同年龄的人群,睡眠时长也不同
专家解释,处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最佳睡眠时长,我们应该按照年龄来科学睡眠。
1岁以下婴儿:每天16小时
1~3岁幼儿:夜里12小时,白天2~3小时
幼儿要保证每天夜里睡12小时,白天再睡2~3个小时,可以根据他们的睡眠节律来具体安排。
4~12岁儿童:睡眠不要超过12小时
如果是4~10岁的儿童,可以每天睡12个小时,再大一些的儿童可以睡10小时甚至8小时就可以了。该年龄段的孩子如果睡眠不足会影响生长发育,但是睡眠过多容易导致肥胖。
13~29岁:每天睡8小时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要规范自己的生活规律,最迟24点上床,早上6点起床,中午可以小睡30分钟。
30~60岁的成年人:男性6.29小时,女性7.5小时
该年龄段的人要保证晚上10点至第二天早上5点处于深睡眠状态,可以帮助缓解疲劳,如果还是感觉睡不够的人群,可以通过午睡1小时来补觉。
60岁以上老年人:5.5~7小时
三、高质量的睡眠,要符合这4个标准
想要知道睡得好不好,可以通过入睡时长、睡眠时长以及深度睡眠情况三方面来衡量。那么,怎样的睡眠才算是高质量的睡眠呢?
此外,判断睡眠质量最好的方法,就是看起床后的精神状态以及学习状态,如果感觉精神饱满、神清气爽,那么就表示睡眠质量不错。
四、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其实,很多人之所以睡眠质量不好,主要是自身的不良睡眠习惯导致的,那么,可以如何提高睡眠质量呢?
建立睡前程序
睡觉前不要在床上玩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可以在睡觉前洗个热水澡,然后放松心情,尽量心情平静,可以看书或听舒缓的音乐,睡前1小时不要再思考有关工作的内容。
睡前不要吃太饱
晚餐不要吃太晚、太饱,因为大量的食物需要在胃内消化,就会不断对大脑造成刺激而难以入睡。晚餐和睡眠应该间隔3小时以上,睡前不要喝咖啡、茶和酒。
改善睡眠环境
可以营造适合的睡眠氛围,卧室要保持适的的温度、光线和声音,比如温度在20~23℃为宜,不要开灯睡觉,减少光线和噪音对睡眠的影响。
调整睡眠节律
每天早上起床后尽量多参加户外活动,阳光的照射有助于调节生物钟,下午要尽量避免喝咖啡和可乐等,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如果确实长期存在睡眠障碍,应该及早就医。
参考资料:
[1]《睡多了容易中风!揭秘睡眠影响寿命长短》.生命时报.2015-06-10
[2]《过劳肥是真的!关于睡眠这些知识你知道吗?》.人民网.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