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我们身边的科学》教案(通用9篇)

中班科学活动《我们身边的科学》教案(通用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活动《我们身边的科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活动背景:

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小朋友在生活中会发现许多科学。为什么沙发有弹性?为什么轮子都是圆形?如果用方形或三角形做轮子会怎样?为什么有光的地方就会有影子呢?为什么影子有的时候长,有的时候短?当我们仔细观察和思考的时候,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了解。

在“我们身边的科学”这个课程活动中,我们希望通过以生活中常见的科学为话题,从生活中幼儿常接触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培养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感兴趣,能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会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通过尝试、感知和操作,积累一定的学习体验,形成有关概念。

3.感受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培养独立性和创造性。

4.在原故事和儿歌的基础上,想象并创编新的故事和儿歌。

5.发展走、跑、蹲、跳的基本能力,增进想象力以及肢体创作的能力,促进动作的敏捷性。

6.随音乐的变化,改变动作的速度、力度和难度。

7.积极参与观察和探索活动,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找出相同的图案。

8.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运用画、贴、印、捏等方法进行美术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区角环境的创设:

1.益智区:

1)幼儿比较并记录自己的发现,看看什么更有弹性。

2)幼儿尝试、比较让玩具动起来的不同方法并记录。

2.阅读区:

教师提供小汽车、树、花图片,让幼儿有表情地讲《蓝汽车》的故事。

3.表演区:

利用小动物的头饰,等东西,根据顾客需要的物品,玩小猴卖“”的游戏。

4.生活区:

提供大小不同的刷子,豆类、米、沙子等;咖啡色或黑色卡纸、白色绘画纸、黄色绘画纸、瓶盖子、笔、糨糊、剪刀。

5.美工区:

教师提供大大小小的牌形硬卡纸。

6.建构区:

利用大、中型积木和拼插片等材料搭建汽车等各式玩具,建一个开心科技园。

四、活动网络图:

最喜欢的玩具玩具动起来弹性我的好帮手轮子

会变的图形玩水游戏小猴卖“”颜色变变变好玩的泥奇妙的刷子通信工具

五、活动过程实录:

活动一:最喜欢的玩具

活动目标:

1、了解周围人喜欢的玩具(包括大人小时侯喜欢玩什么),感知玩具的多样性。

2、活动中能积极大方地与人交往。

3、让幼儿对自制玩具产生浓厚的兴趣。

幼儿言行:

韦敏:“我的玩具叫‘奥特曼遥控赛车’,它跑的速度可快了,在玩的时候要注意遥控器一定要对着汽车前的天线,这样它可以传送电波,汽车就能启动了。”

郭家君:我的玩具是只会说话的小猫,你说什么,它就会说什么,不信你试试!

讨论:你们知道大人小时侯玩什么玩具吗?

华正:我爸爸小时侯用木头做一把水枪,用木头销成一个陀螺。大人小时侯玩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

张玮乐:大人小时侯会玩好多民间游戏,我妈妈说:捉迷藏、扔沙包。

教师回应:

小朋友对大人小时侯玩的玩具特感兴趣,他们一个劲地问我小时侯玩过哪些玩具,当知道老师玩的玩具也是通过自己动手做的,如:毽子、沙包、牛皮筋等,小朋友说:回去我也用一些材料做玩具,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目的——让幼儿学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使自己玩有所乐。

活动二:小猴卖

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故事中各种动物的语言分析出它们所要的圆圈各表示什么。

2、对物体的形状感兴趣。

教师指导策略:

老师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各种小动物各自所需要的物品,让幼儿在游戏中知道故事情节,并能自己改编故事内容。

讨论:小猴看到“”后,为什么就知道它们所要的物品呢?

陆家铖:因为小猴问它们要什么,小鸭说它要学游泳,所以小猴给它一个游泳圈;小猫说要照着洗脸,小猴就给它一面镜子……

马一冰:因为小猴听它们说的话就知道它们想要的东西了。

讨论:除了用圆圈来表示自己所要买的东西,你们知道还可以用其他图形来表示自己所要买的东西吗?(如:)

让幼儿在区角中根据图形的不同来改编故事内容,同时让幼儿在表演中知道每个图形的用途,知道它们也是不可缺少的,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各种图形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三:轮子

1、通过操作感知轮子的特性和用途,。

2、了解周围世界中有各种轮子,对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兴趣。

活动记录:

事先我制作了一张调查记录表“我看到的轮子”,要求幼儿用图示记录在表上,同时让他们寻找一些有关轮子的玩具,并与家长商量轮子的特性和用途,了解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轮子。

讨论:为什么轮子都是圆的?

徐健威:如果轮子不是圆的,就会出交通事故。

仇苏阳:只有圆的轮子才可以滚。

幼儿虽然能说出轮子的特性和用途,但是他们不知道轮子可以省力,于是我们开展了游戏活动——运物,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让幼儿尝试、比较,理解轮子不仅可以省力,还可以省时。

活动四:奇妙的刷子

1、积极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刷子,了解刷子的不同用途。

2、对生活中的小工具产生兴趣,体验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小朋友拿了各自带来的刷子进行尝试活动。看:徐健威和邵鄢拿了长柄刷到卫生间去打扫卫生,周宸看见了也去帮忙;华正拿了衣服刷在“洗衣服”;马一冰拿着鞋刷在像模像样地刷皮鞋;这时,传来小朋友哈哈大笑地声音,我跑过去一看,原来蒋逸文小朋友用睫毛刷在化妆呢,只见她两只眼睛黑糊糊的,象只“熊猫”似的,可是她非常开心;有的小朋友拿着自己带来的刷子和同伴交流,不懂的他们也能问老师这些刷子的使用方法。

让幼儿在尝试过程中,知道了刷子的不同用途,掌握了各种刷子的使用方法,同时也体验到刷子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活动五:通信工具

1、了解通信工具的外型结构和用途,知道通信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2、让幼儿正确使用通信工具,并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设计思路:

教师反思:

六、教学反思:

各种各样的刷子是由小朋友自己带来的,他们互相介绍自己的刷子,并能讲出刷子的用途以及给人类带来的方便,小朋友一边尝试,一边交流,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了解我们周围的科学,知道我们的工具是通过科学家和工人用他们的智慧来建造的,同时要求小朋友从小就要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并知道科学会给人类带来方便,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设计意图:孩子都有一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当我带孩子们去玩滑滑梯时,常常有孩子说:“老师,滑滑梯有电,我不敢玩。”就在前几天,我在帮女孩子梳头时,有细心的孩子发现姜远情的头发“飞”起来了,都围上来看。我就想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静电并对静电现象产生兴趣。

一、活动目标:

1、知道静电的存在,初步了解静电。

2、对静电现象产生探索的兴趣。

3、了解静电的益处,以及带来的危害。

二、活动准备

塑料尺、塑料笔、塑料梳子、吸管、碎纸片、自制纸娃娃、箩筐和PPT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经验回忆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在帮姜远情梳头发的时候,她的头发怎么会飞起来的吗?”

2、出示道具引起幼儿兴趣,教师:“这是什么?请你摸一摸这是什么材料做的?今天我要表演一个魔术,小朋友们仔细看”。

3、魔术表演教师边念咒语边表演魔术——用塑料尺吸小纸片

(二)幼儿操作

1、幼儿自主探索静电的产生教师:“桌上有许多碎纸片,请你们每人拿一个箩筐,选一个工具用魔法去收拾干净。”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幼儿“你的魔法是怎么产生的?”

2、交流探讨请个别幼儿演示操作过程,并请他们讲述操作过程。教师:“你用什么方法让工具有魔法了?”——摩擦

3、教师小结教师:因为摩擦产生了魔法,这种魔法就是静电。静电是由于物品相互摩擦产生,其实你的工具不是有魔法,而是有静电。静电可以吸小东西,所以碎纸片才能被吸起来,姜远情的头发在梳头的时候才会飞起来。

(三)了解静电

教师播放PPTPPT1-3:静电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如静电印花机等。PPT4-6:静电的`危害,如静电引起火灾等。师生小结:在我们平时生活中,静电就像空气一样,它看不见摸不着。却经常和小朋友开玩笑,小朋友手拉手的时候会“触电”、脱衣服的时候会有“兹拉兹拉”的声音。

(四)游戏:

纸娃娃站起来教师:“桌子上还有许多纸娃娃和小工具,请你用今天学到的本领,选一个工具让纸娃娃站起来吧。”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树立动物是人类朋友、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激发学生探究动物秘密的兴趣,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3.发展观察动物并进行记录有能力。

教学重点:

1.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2.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

课前准备:

1.学生带自己饲养的小动物及食物。搜集有关动物的知识;准备记录所需材料。

2.教师准备有关动物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师:让我们一起去动物王国里看一看好吗?

学生根据旋律做律动。

[让学生一开始就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可以让他们对本次活动产生兴趣。]

二、教授新课

师:你喜欢小动物吗?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到动物世界里看一看(放录像)。

学生观看录像。

[让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更多的动物及其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扩大儿童的知识视野,并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师: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后,进行模仿动物的活动。

[学生通过模仿,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师:通过你们刚才的表现,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喜欢小动物,那么,你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今天,有几只可爱的小动物来到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看看是谁?(教师出示动物实物。)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过许多小动物,但没有真正和他们接触,没有仔细观察,和他们交朋友。动物的出现,激起了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并提出要求

(1)观察小动物的外形特征。

(2)观察小动物吃东西时的表现。

(3)把观察到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1)教师和学生一起观察小动物。

(2)请一名学生上台为小动物挑食物。

(3)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集体交流,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学生上台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向大家汇报。

三、进行保护动物的教育。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表现,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喜欢动物,并愿意和它们交朋友。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有关动物和我们人类之间的录像(放录像)。

[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儿童是难以理解的,在这里采用简单的动画,能使他们意识到:如果人类和动物友好相处,地球就是人和动物美丽的家园;反之,人们将生活在一片荒凉地带。这样,学生在无形中树立了保护动物的.意识。]

师:这里为什么变得一片荒凉?怎样才能使家园更加美丽?如何保护动物?

学生分小组讨论。

[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主动的探究活动。]

师小结:首先,要做到自己不伤害动物,如果说遇到有人伤害动物,我们应及时阻止;其次,应该做一名小小宣传员,向大家做保护动物的宣传工作。

课后评析:

《我们身边的动物》一课的设计是一个自主性、开放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活动,要求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直接教授为基本方式。在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出,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例如:在对小动物进行观察并记录的过程中,让学习与身边熟悉的、适合的小动物一起玩,给它们喂食物并观察它们的外形特征、吃东西的样子,在亲身体验中产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发展爱护动物的意识和行为。

在评价上,不应重视结果,而应重视学生在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努力思考、主动与同学讨论、交流等。

二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到动物世界里看一看,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当他们见到这么多动物以及这些动物可爱的动作时,时而大笑,时而窃窃私语,这说明学生已经积极投入到了活动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告诉大家呢?在这里,教师采取让学生用动作、声音、绘画和文字记录等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充分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在这一课里教师应注意到课的整合性。例如:一开始律动练习,就很好地把艺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加进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学习。又如:在出现大白鹅的画面时,教师让学生想一想,学过有关鹅的哪一首诗?学生就会摇头晃脑地朗诵《咏鹅》。再如:有的学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教师就让学生去画、去写。这样,又和美术、语文的知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整合性。

1、让幼儿了解手机的功能和用途,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发现。

2、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幼儿的研究性学习意识,启动幼儿主动探究问题的愿望。

教学准备:

一、导入

1、多媒体出示嘉兴手机城群众抢购手机的画面

2、多媒体出示一群人在车上、家里谈论关于手机的`话题

提问: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一些录象、投影都与什么有关?你对手机熟悉吗?你对手机又知道些什么?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让幼儿畅所欲言。把对手机的一些了解由教师汇总(用表格形式)

二、揭示本次活动主题,布置任务

1、师:小朋友,刚才大家都说到你对手机的一些了解,但关于手机的知识还有很多,例如:发展史、机型、品种、使用注意点等等,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手机的问题。

2、发放填写关于幼儿想了解手机的哪些知识的表格

3、集体汇总,确立研究小组预设成立四个小组。

4、幼儿共同讨论、寻找合作伙伴——进行问题的解决

5、展示幼儿活动的成果

三、教师总结:本次幼儿活动情况。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二、活动材料: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动:踩影子。

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

四、注意事项

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

五、知识背景材料:

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设计意图: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接触很多工具(铅笔、橡皮、水果刀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幼儿对工具的认识仅是一些感性经验,对工具的具体用途、种类还不是很了解。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其讲述等手段,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

1、通过交流展示各种工具,初步感受工具的种类很多。

2、在观察操作尝试中感知工具的'作用很大,发展综合能力。

3、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观察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幼儿收集各种工具。老师和幼儿到室外寻找特殊的工具。

2、卷笔刀、削苹果机,刨子,开瓶器。以及相对应的辅助用品。

活动过程:

一、尝试操作使用工具

1、师:“前几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今天让我们就来试试这些工具,看看它们有什么用。”(幼儿分别操作工具,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二、交流工具使用方法

1、师:“刚刚小朋友都使用这些工具,请你来说说你使用了什么工具?做了什么事情?

2、幼儿讲述使用过程和方法。

3、教师小结:这些工具有的是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有的是在学习中用到的。

4、师:“桌子上还有一些工具请你看一看,玩一玩,它有什么用?”5、分类并认识字卡。

师:“现在请大家把这些工具,按照不同的用途帮它们分分类。”(幼儿操作)

师:“你为什么把这些工具都放一起?”(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出示字卡:学习工具、生活工具、交通工具、通讯工具。

6、再次分类及巩固。

7、教师出示有字卡的篓子,请幼儿再次分类。

师:“桌上还有一些工具我请几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它们的名称和用途,并将它们分分类。(个别幼儿讲述、操作)

8、引导幼儿认识一些特殊工具

师:“老师这还有两样工具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农作工具并认识字卡。

9、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很多的工具它们有学习工具、生活工具、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农作工具。还知道了他们各自的用途。

三、总结认知激发探索。

出示锯子,提问幼儿这是什么?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

教育幼儿要爱观察,爱探索,长大发明各种有用的工具。

活动目标

2.初步培养幼儿调查和辩论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一次性物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尝试用一次性物品进行小制作。

活动准备

物质:一次性物品若干。

幼儿园环境布置

活动过程

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次性物品有哪些。

二、展开

1.展示一次性物品,说说它的名称和作用。

2.展开辩论,了解一次性物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引导幼儿标明自己对一次性物品的态度。

提问:我们身边有许多一次性物品,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他们呢?

(2)引导幼儿对“是否喜欢一次性物品,为什么?”展开辩论。

(3)评价幼儿辩论情况。

(4)小结:凡事都有两面性,一次性物品方便、卫生,有许多好处;

但是使用后会造成浪费,并形成污染,对人的.健康也不好。

3.让一次性物品变废为宝。

提问:我们应当怎样正确使用一次性物品?

(应当尽量减少使用,使用后可以用来装东西,做手工等。)

三、结束

展示一次性物品的手工制作,引导幼儿继续用一次性物品进行造型。

【教学准备】

1.学生提前储备(身边常见易懂的)科学小常识;

2.多媒体课件与实验用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激发兴趣──进入“科学乐园”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要去科学乐园走一走,同学们带上了准备好的科学知识,我们的“科学乐园”一定会非常有趣。

课件:蓝猫提示语“科学世界真奇妙!欢迎同学们的到来,首先请主持人赵博士为大家变个有趣的魔术。”

2.演示激趣。

旋转两个鸡蛋,一个旋转,另一个却不转。(制造悬念,引导学生动脑思考)

1)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稍做讨论,得出结果。

2)指名回答,引导了解知识获得的`渠道。

二、提供案例,交际热身──进入“智慧之门”

1.看一看,找一找,科学就在我身边。(课件出示“智慧之门”蓝猫提示语)

2.情境设置。(课件播放生活片段)

(1)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浸,蛋壳容易剥。

(2)用湿淋淋的手拔插头,危险。

(3)操场上烈日炎炎,穿黑色衬衣大汗淋漓。

(4)剧烈运动后冲凉水澡。

3.引导观察,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1)同桌自由讨论。

(2)指名发言,其他学生补充、评点。

三、联系生活,展开交际──进入“知识碰碰园”课件出示“知识碰碰园”(课件蓝猫提示语)

1.小组交流

(1)组内同学或自愿组合互相交流。

(3)小组推荐准备充分、介绍精彩的同学当“小博士”。

2.明确要求,分工合作。

课件提示汇报形式,如下:

●大家提问,或大胆接受挑战,回答同学们的问题──“蓝猫问题组”

●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告诉大家──“智慧少年组”

●小小的实验,说明科学现象──“小小科学家组”

●同学们还可以……

3.自主选择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课件:蓝猫提示语“同学们交流得真热烈呀,下面就请大家进入精彩‘展示台’”

(1)组内确定汇报形式,分组汇报。

(2)小博士做主要发言,组内成员补充。

(3)其他同学根据介绍进行评价、质疑或补充。

四、竞赛,拓展──进入“智力挑战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4、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过程与方法:

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2、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显微镜观察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教学难点】

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

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

教师演示器材: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

一、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今天我们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和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2、制作装片

1)准备好一块载玻片

2)在玻片中央放少量脱脂棉纤维

3)在池塘水或培养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纤维上

4)轻轻盖上盖玻片

5)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3、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1)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将要观察的中心部分对准通光孔中央

2)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野里出现较清楚的物体影像

3)移动装片,搜索装片上的生物

4)找到生物后继续调整镜头高度使镜头下的生物图像更清晰

5)初步辨别是否是生物(动物会动,生物一般都有较规则、完整的个体)

a)画下观察到的微生物

两个学生一组,将观察到的微生物画在科学记录本或18页上。

THE END
1.显微镜下的水中微生物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不仅看到了细胞还发现了很多微生物。今天让我们一起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吧! 我们来看看不同的水里藏着怎样的秘密。从左到右分别是池塘水,自来水,医用生理盐水。 操作步骤 1、用微滴管取一滴池塘里的水滴在载玻片上。 2、取少许棉絮放在载玻片上 https://www.meipian.cn/4ymh7dzm
2.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时,可以用来控制微生物运动快慢的做法是【试题参考答案】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时,可以用来控制微生物运动快慢的做法是( )。 ,组卷题库站http://mtiku.zujuan.com/map/question-56049737.shtml
3.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难点: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1、故事导入: 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https://pl.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860987
4.使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时.若发现镜中生物往图中圆圈内所示分析显微镜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不仅上下相反,而且左右颠倒. 解答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实际的移动方向相反.使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时,显微镜视野中微生物向左下方游走,实际微生物是向右上方游走.为了不使该微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向左下方移动.即乙图中的C方向. http://www.1010jiajiao.com/czsw/shiti_id_d757c9577eb257d00e486af7d8db305d
5.观察水中的微生物记录.docx观察水中的微生物记录导语:观察水中的微生物记录目的了解酵母菌、霉菌的个体形态特征以下是小编整理观察水中的微生物记录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课程名称:生命科学趣味实验实验名称:微生物形态观察指导教师:一、实验目的:.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原理、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酵母菌、霉菌的个体形态特征二、实验原理:https://m.taodocs.com/p-600470921.html
6.33.利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17分)(1)要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33.利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17分)(1)要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首先要去放填一个地点)取水,在水样中来培养微生物。(2)右图是制作微生物临时装片的过程图,据图回答问题①需要的材料有(2分)②在滴水前我们一般会取少量的纤维交织成网状放在载玻片上,这样的目的是为了。(2分)从上图可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可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28831636508670543&fr=search
7.医学微生物练习题4、第一架观察微生物的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0.5分) A.200倍 B.266倍 C.366倍 D.500倍 E.1000倍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 5、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上,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是(0.5分) A.利斯特 B.列文虎克 C.巴斯德 D.伊凡诺夫斯基 E.柯赫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9779524_1038141135.html
8.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级 六年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实验器材: 显微镜1台、 烧杯1只、镊子1把、滴管1支、 载玻片1片 盖玻片1片、吸水纸若干个 我的猜测: 大自然水域里的水,生活着众多微生物 步骤: 1、安放好显微镜,对光,调焦。 2、用滴管吸取一滴池沼水,放在载玻片上。 3、盖https://www.mayiwenku.com/p-18979339.html
9.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同步练习18.在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时,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在载玻片 上放少许___限制其行动。三、判断题 19.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是由细胞组成。(___) 20.取一些池塘或鱼缸里的水,可以采集到微生物。(___) 21.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___) 22.微生物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728/7066135112004146.shtm
10.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同步练2024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阶梯练习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一、填空题1.流感病毒属于微生物, (选填“有”或“没有”)细胞结构,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易感者与感染者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而传播,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2.小明路过垃圾堆时发现有一个腐烂的橘子(下图),橘子的表面长出了许多的青霉菌导致橘子https://m.zxxk.com/soft/48108417.html
11.污水治理入门知识18、铁炭出水为什么还要用石灰粉进行中和处理? 用硫酸调节成pH为2废水经过铁炭处理后,硫酸成为硫酸亚铁,废水的pH值从2升高至5-6,那么铁炭出水为什么还要用石灰粉进行中和处理呢?或者中和处理时是不是可以少加一些石灰粉呢? 铁炭出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如果不予去除的话,会影响后续生化池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https://www.sdhkzb.com/Article-detail-id-128821.html
12.科学网—显微镜技术的早期科学故事观察是最基础的科学研究,列文虎克借助于自己制造的显微镜,使自己成为了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开山鼻祖”。当然,他也是发明家“显微镜之父”。 (一)科学成果的首次面世 列文虎克在制成他的第一台显微镜后,仍然不断地磨炼自己的制镜技术,几年以后,列文虎克所制成的显微镜不仅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大,而且也越来越精巧和完美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54723.html
13.《显微镜下的生物》教学设计14篇(全文)教师课前需要做好制作酵母菌的准备工作,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干酵母粉,加入水中,置于温暖处培养二十分钟即可。制作酵母菌的装片时,先用滴管吸取一滴酵母溶液,滴在载玻片上,之后的步骤与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大致相同,不再赘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身边生活着肉眼不易看到的微生物,经常是形态各异的;利用显微镜能够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9tzd2w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