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吉游戏”理念指引下幼儿自主游戏的指导策略
莲都区机关幼儿园教育集团何菲菲
【摘要】本文根据自主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结合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从如何有效运用安吉游戏理念对幼儿自主游戏进行指导提出了以下四条建议:有效观察,夯实游戏开展的教育基础;适时指导,把握游戏介入的最佳时机;适度指导,注重游戏者的个体差异;适宜指导,灵活运用不同的指导方式。
【关键词】幼儿园安吉游戏教师指导
“安吉游戏”是浙江安吉县的幼儿游戏教育的简称,在“安吉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宰者。这一类游戏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以教师的视角出发,为了防止“放羊式”的带班模式避免出现游戏中幼儿的过度“自由”,更好地适应幼儿本体性发展,在”安吉游戏”理念指导下充分挖掘自主游戏隐藏的价值,由隐性变为现性,作为教师应在幼儿游戏中做好观察和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并作出适当指导。也就是说,在不破坏幼儿游戏自主性的前提下,教师从显性变为隐形,使自主游戏变得更系统、更有序的“系列”活动。事与愿违,我们发现在实际的游戏进行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往往出现指导策略不恰当的现象,直接影响着游戏的开展效果。怎样才能在安吉游戏理念指导下适当指导做好观察者的角色,并有意义地对幼儿施加积极的影响呢?
一、有效观察,夯实游戏开展的教育基础
观察是教师进行指导的前提。在“安吉游戏”中教师要做到”管住嘴和手””睁大眼竖起耳”看似什么都不用做了,其实要求比之前更高。只有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对幼儿的发展水平做到心里有数。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对幼儿的活动进行全面、客观得观察,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作出有效的指导。
1.寻找“魔法时刻”
【案例1】在户外游戏中,小波在玩滚轮胎,小珊看到小波的轮胎,马上跑过去说:给我也玩一会儿,小波却不同意。小珊说:“老师不是说了吗,要轮着玩。”“可是你已经玩了很久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就争吵起来。一旁巡视的某老师看到他们两个吵得很激烈,便走过去把他们拉到旁边问明缘由,看到他们情绪平定了,转身去指导其他幼儿。
2.判断“发展线索”
1.当幼儿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时,指导幼儿的游戏
三、适度指导,注重游戏者的个体差异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叶子,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化特征,教师要以有效地促进婴幼儿个性化发展为目的,对幼儿进行不同程度的指导。
1.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给予不同的指导
2.对同一年龄段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给予不同的指导
【案例6】在晨间活动时,梯子有很多规格进行选择,对运动能力好的幼儿来说,矮的梯子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挑战性,所以他们会选择高点的梯子进行挑战。对于运动能力弱的幼儿来说,高的梯子对于他们来说有难度,但是他们又想去尝试高的梯子,怎么办呢,这时教师就介入,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就有孩子提出,可以让能力好的孩子去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或者可以请小朋友扶着梯子保护能力弱的小朋友,这样他们就没有那么害怕了。
四、适宜指导,灵活运用不同的指导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游戏的发展进程,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有些游戏中的内容,如动作技能的示范,大多需教师亲临指导,而有些则可以发挥环境的隐形教育价值。
1.垂直式介入,显性指导
当游戏出现紧急情况时,教师应尝试引导和干预。本案例中,教师采取了垂直式介入的方式,采用显性指导的策略,在班级孩子出现危及人身安全和违反游戏常规的现象时,用教育机智及时进行了引导与干预。
2.平行式介入,隐性指导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因素,在安吉游戏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本案例中,教师充分利用环境进行隐形指导,增强了幼儿游戏的灵活性。幼儿在环境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建立了自主游戏的隐形规则,又适时地得到了帮助和支持。
结语:
“安吉游戏”理念下的自主游戏,教师主要的任务是放手游戏发现儿童,理解儿童,在充分尊重幼儿个性的基础上,我们要有的放矢,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还孩子“快乐”,使幼儿真正“自由”。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属于自己的游戏天空里感受、发现和创造,从而使自己天性得到最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2]李季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2013.
[3]张洁.规范办园行为,提升保教质量——新《幼儿园工作规程》内涵与特点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0):1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