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这个贯穿了中华民族历史的饮品,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而茶道则成为了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瑰宝。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茶
道入门知识,希望对您有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日本、英国,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喝茶。每个
地方也出现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对于茶和茶道的发源地中国,饮茶
早已被看为懂得修身养性的标志之一。在现代社会,喝茶不仅仅能静
心、静神,还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对于有生活品味的人来说,
茶不单单是一种饮品,懂得茶道、品茶早已成为个人修养和品味的体
现。在繁杂的现代社会,儒雅的茶道显得越为珍贵。
中国的茶道十分具有哲学色彩。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
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
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而道
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
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朴素、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
贵生、养生的思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
家庄晚芳教授又提出茶德应是“廉、美、和、敬”,并加以解释:廉
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由此可见,中国的茶道精
神在单纯的“茶”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了极具哲学性的处世精神。
那么对于现代人而言,除了自己品尝的茶之外,用处最多的便是
功夫茶了。功夫茶历来讲究“品饮工夫”。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
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
的功夫。功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汉族人民传统的饮茶风俗。是礼宾待
客的第一道习俗。功夫茶分为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更多的人用工夫
茶来待客。而待客之道,更为讲究。今天我们就为您来讲一讲功夫茶
的作用和讲究。
功夫茶茶具
茶壶
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曰:“小,浅,齐,老。”茶壶
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
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
茶杯
茶杯的选择也有四字诀:小,浅,薄,白。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
花底平口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杯”为珍贵。
茶洗
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
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茶盘
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形状多样,但不管什么式样,最重要也是
四字诀:宽,平,浅,白。就是盘面要宽,可以多放杯子;盘底要平,
稳固茶杯;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茶垫
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
“夏浅冬深”。冬深是为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垫
里还要垫上一层“垫毡”,“茶垫”是用丝瓜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少煎
成的,所以要用丝瓜络而不用布毡者,为了不会生异味,垫毡的作用
是为了保护茶壶,工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
一点点的水,也会使茶味变苦,原因是单宁酸溶解了。
水瓶水钵
作用一样,都是用以贮水烹茶的。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
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种束颈有嘴,饰以螭龙,名叫螭龙樽的
也不错。水钵,也是用来贮水以备烹茶的,大小均相等于一个普通花
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红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鱼二尾在钵
底,舀水时水动,好像金鱼也动,这是很少见的珍品。
龙缸
大龙缸类似庭中栽种莲花之莲缸,或较小些。用以贮存大量的泉
水,密盖,下托以木几,放在书斋一角,古色古香。龙缸也是素瓷青
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难见到。
红泥火炉
红泥火炉,潮安,潮阳,揭阳都有制作,式样好看极了。同样有
各种形式,特点是长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炉心深而小,这样使火
势均匀,省炭,小炉有盖和门,不用语时把它一盖一关,既节约,又
方便。小炉门边往往还有一副很文雅的对联,益发增添茶兴。
砂铫
“砂铫”,潮安枫溪做的最著名,俗称“茶锅”,是用砂泥做成
的,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这时
的水冲茶刚刚合适。至于用钢锅,铝锅来煮水冲共茶的,虽然也无不
可,可是金属的东西,用以煮水冲茶毕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羽扇钢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时既须用劲,又不可煽过炉门左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