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批示过的好茶叶到底好在哪儿?

毛主席曾批示过的好茶叶到底好在哪儿?

毛主席批示:此茶很好,今后可在山坡上多种些,此茶可命名为毛尖茶。

“细细毛尖挂金钩,都匀毛尖传九洲。

世人只知毛尖好,毛尖虽好茶农愁。”

在位于大山深处的贵州省都匀市,这是当地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首民谣,它道出了当地特产都匀毛尖茶被世人称赞的“形如金钩、清香淡雅”特点,同时也透露了从前茶农内心的忧愁。

香茗一叶出深山

“山上有茶叶青又青,采茶大姐真呀多情,因为家中有困难,小妹我才来采茶街上卖。”

清晨,贵州都匀毛尖镇,海拔1600米的高山上,云雾缭绕,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味道,都匀毛尖茶工艺传承人张子全的茶园就散布在十几个山坡上。

一大早儿,从毛尖镇周边赶来的十几位采茶人就已经散布在了不同的山坡上,她们一边唱着祖辈传承下来的采茶歌,一边将茶树清嫩的芽尖轻轻采下,小心的放入竹子编织的茶篓里。她们中间有采茶十几年的职业采茶人,也有趁着假期前来打工的学生。

上好的毛尖茶是纯手工采摘的,纯粹的独芽,形如鱼钩,更似雀舌,他们都是加工都匀毛尖的最佳原料。一市斤单芽的都匀毛尖所含有的芽头在6万多个,也就是说采茶人往返采集芽头的动作就多达6万次以上。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贵州特有的地貌,而这样的自然条件正是孕育好茶的绝佳环境,正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

都匀毛尖镇的螺蛳壳山一带海拔上千米,山谷起伏、云雾笼罩,土壤里富含了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微酸性的环境和独特的气候尤其适宜茶树的生长,都匀毛尖就产自这里。贵州省茶叶协会秘书长何钰海:

“咱们之前叫鱼钩茶,因为它形似鱼钩,卷曲形的,在明清时候就是贡茶了。解放以后,团山的乡亲们制作了三斤毛尖茶送给毛主席,主席喝了这个茶,给乡亲们寄来16元钱,并且给了一个批复:‘此茶很好,今后可在山坡上多种些,此茶可命名为毛尖茶’。”

都匀毛尖的加工

临近傍晚,山上的采茶工开始陆续下山,将采集的茶青送到山下的茶园称重、核算工钱,而茶园的园主——都匀毛尖茶工艺传承人张子全,也开始在自己的厂房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将新收集的茶青摊放在竹子编成的簸箕里,簸出灰尘、杂质以及破裂的叶片,将最细嫩和最匀称的芽尖留下。

留下最好的嫩芽,张子全把簸箕搬到了屋后的晒台上,风带走嫩芽表面的水分,白色的绒毛更加明显,一到两个小时,嫩芽表面水蒸发干净,炒茶才正式开始。烧火、加温、洗锅,等到锅底微红,等到锅底微红,将茶青倒入锅内,双手迅速抛茶:

“眼睛、鼻子、手都在用,鼻子闻它的香气,眼睛看它的颜色、形状,手感觉它的温度。”

140度的高温,让茶叶瞬间变色,茶叶里的水分被热力逼出,水蒸气里带着浓郁的清炒味道,几分钟之后叶色变得暗绿,此时,张子全让烧火工将锅温适当降低,开始用手将茶青反复捞起、推揉、再撒撒入锅中。炒制一锅茶要用半个小时左右,待到茶叶开始变得紧缩,卷曲,发白,张子全让烧火工再降一点锅温,他要进行最后一个工序:提毫。

茶叶被张子全握于两掌之间,揉搓成团,又被抖散炒干,反复数次,改为双手捧茶,边搓边炒,茶叶神奇般的泛出白色的绒毛。都匀毛尖的炒制全凭一张技巧熟练的手,在锅内一气呵成,高温杀青,低温揉捻,中温提毫焙干,就完成了毛尖茶的炒制过程。

都匀毛尖的品牌之路

“都匀毛尖”历史悠久,早在1915年就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摘取过金奖,但多少年来,这一品牌却并没打响,如何让这个古老品牌重塑辉煌,让老百姓能脱贫致富呢?除了张子全,黔南州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着,并在近年来逐渐放开手脚,开始强力推进茶产业,大力支持老百姓发展茶叶合作社、成立茶叶加工企业。

张光辉是匀市坪阳村河头茶叶合作社的带头人,几年前,做了十几年煤炭运输生意的他,在政府的支持下,带领村民发展起了茶产业:

“现在我们的合作社就是有7000多亩茶园,我们这几乎全是靠种茶,2008年前,我们人均收入不到2000块钱,现在大部分都在8000多元,合作社的社员在10000元多一点。”

而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如今,都匀毛尖的市场也在不断拓展,价格也在逐渐走高。

手工炒茶是都匀茶农世代相传的手艺,也是他们引以为豪的传统技艺,由于纯手工炒茶的数量有限,茶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张子全:“好的我们就要卖两三千元一斤,最低我们要批发一千八,一个是因为量小,再一个很辛苦,五六万根芽头才拿到一斤,还有我们是用手来炒的。很多消费者都喜欢买这个手工茶,我的茶都没有卖给茶商,都是知道我的,就跟我联系,我要三十斤、五十斤、十斤、八斤的。”

如今,张子全也告别了以前一个人、一口锅、每年只能炒制几百斤茶的老作坊,在政府的支持下,现在他新建了厂房,炒锅新增到20几个,并开始招收学徒,一方面传承手艺、增加茶叶产量,另一方面也希望带动更多的人增收致富。

张子全:“都是邻居啊,寨邻啊,各个村的,我们就要把他们带动起来,让大家会炒这个茶,他今年在这里学了技术了,明年自己可以开一个(炒茶作坊),质量达到我的标准了,我就拿来给他销售出去。现在我们一年教给50个炒茶工,有些是我常用的职工,有的是我的邻居前来学习的。”

曾经在毛尖镇主管农业的高级鉴茶师吴敏章,也见证了毛尖茶茶叶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吴敏章:“老百姓首先在采摘茶青方面有了收入,一个人最少可以达到200元,晚上加工茶叶,一个工人可以拿到300块,老百姓有自己的茶园还可以加在合作社里面。现在我们毛尖镇那边有90%的农民都是从事茶叶生产的,茶叶的收入占他年均收入的60%到80%。”

记者手记“诗赋作画,墨浸桃花,谁人知己对饮茶。”在文人墨客那里,茶是心里的情思,无言的知己。而在茶农和制茶人那里,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茶都更像是一种上天的恩赐。

笛卡尔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而茶叶也是一样的,“茶只不过是一片叶子,是自然界最廉价的东西,但是它是一片被赋予了文化韵味的叶子”。正是这一片有文化韵味的叶子,给了当地百姓太多太多的回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山里的布依族开始采集茶青,炒制新茶。也许以前世世代代的布依人只是单纯地享受着茶叶带来的清香,过着茶余饭后艰苦而平淡的日子。而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人们也开始尝试着把这种茶叶做的更加精细。挑选什么季节、什么形状的的叶子,用什么样的温度、什么样的方法让它的香味更加浓郁。慢慢地,炒制好茶成为一种精致复杂而只能为少数人掌握的手艺。人们也在品茶时,也开始用美妙的语言给它无尽的赞美。它也开始跟随商人的马队,在贵州高原的崇山峻岭间,穿过一条条神秘的茶马古道进入明、清皇室的深宫大院,进入历史的舞台。这时,都匀的茶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叶子。

而现在,茶作为一种产业在也在给都匀人带来越来越多的物质回赠。普通老百姓可以通过采摘茶青、炒制茶叶赚取手工费,茶农、制茶人则通过成立合作社、成立企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随着产业的发展,人们的日子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红火。

如今,随着交通区位优势的改变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让养在深闺的“都匀毛尖”从山野奔向更远的远方,又成了当地茶业发展的新课题。

这让我深深感到,茶是一种生命的精灵,它自身也在不断地成长,每一个新的时代,也都在赋予它新内涵,给予它新的生命活力。

编辑:孔明

关键词:都匀毛尖;都匀毛尖茶;贵州都匀毛尖;茶叶生产;毛主席

摘要:作为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60周年在京成就展的系列活动,11月4日下午,都匀毛尖引领黔茶出山——中国茶产业发展论坛在民族文化宫举行。中国网11月5日讯作为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60周年在京成就展的系列活动,11月4日下午,都匀毛尖引领黔茶出山——中国茶产业发展论坛在民族文化宫举行。

2015-11-0511:11:25

今年9月23日,是“都匀毛尖”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在黔南州都匀市召开贵州茶产业发展大会暨都匀毛尖世博名茶百年品牌推介活动,大力宣传推介以“都匀毛尖”为代表的贵州茶叶品牌,为黔茶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THE END
1.茶叶加工工艺流程详解茶叶是一种重要的饮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风味。而茶叶的加工过程决定了其质量和口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茶叶加工的工艺流程。 采摘 采摘是整个茶叶加工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通常情况下,新鲜嫩芽含有更多的嫩叶素和香气物质,因此采摘时应选择嫩芽为主要材料。在早晨露水消失后进行采摘可以保证茶叶含水量适中。 https://www.coffee.cn/tea/post/145021.html
2.茶叶加工实施方案.pdf加工工艺茶叶加工实施方案.pdf 6页内容提供方:wyg1235 大小:329.13 KB 字数:约3.14千字 发布时间:2024-07-15发布于河南 浏览人气:1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茶叶加工实施方案.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714/6033102141010201.shtm
3.茶叶加工技术(精选十篇)在超微茶粉加工过程中, 重点在于2 个部分, 即保证颜色翠绿、获得更小的颗粒。为保证色泽, 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影响茶叶色泽的主要因素是有色物质, 所以, 加工过程中必须注意确保其比例合理;具体工艺方面, 应侧重于防止茶叶变黄, 所以, 加工时必须进行有效处理, 保证其叶绿素保留率。 为获取超细颗粒, 在加工过程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x1ekiwx.html
4.茶生产加工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产出方案近年来,茶叶加工技术不断创新,出现了更多不同风味和类型的茶叶。 茶行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面临着众多挑战和机遇。只有充分了 解并适应茶行业的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对策,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茶行业需要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环 境、政策环境、技术创新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变化,积极探https://doc.mbalib.com/view/2079ce74e2177bcf587a9fa1553aa25c.html
5.促进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7篇(全文)以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总体目标为前提,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突破口,巩固现有茶叶产业基础,高标准改造现有茶园,高标准建设新茶园,配套茶叶加工设施,以名优绿茶为主,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单产,主攻质量,突出效益,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拓展销售市场,发展无公害茶和有机茶,把茶叶产业建设成特色优势产业,促进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la2movy.html
6.探究云南农业:走进云南农科院茶科所,深入熟悉茶叶种植与研发云南农科院茶科所是云南农业科学院下属的世界重点研究机构,也是全国茶叶研究领域的实验室知名单位之一。该所的领导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普洱茶上,在普洱茶的昆明市生产、加工、品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人才经验,并取得了多科研成果。 普洱茶是云南省的靠谱一种特色茶叶,产于普洱地区,以其特有的风味和医疗功效而闻名于世https://m.qqddc.com/qiye/teashengshu/71379.html
7.茶叶深加工包括哪些方面茶叶深加工是指对茶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以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茶叶深加工包括多个方面,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方面: 1、提取茶叶中的有效成分:通过提取、分离、纯化等技术,从茶叶中提取出具有生理活性的有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因、茶氨酸、茶黄素等,这些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降血压、抗菌等多种https://www.gztep.com/cha-ye-gong-si/285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