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社会研究的意义:社会研究方法是各门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也是社会科学区别于哲学等具有思辨色彩的人文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学习和掌握社会研究方法,既有助于我们理解各门社会科学的基本内容,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科学家在探索社会世界时所作的一切。
2、社会研究的特征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人的特殊性;
研究的干扰性;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4、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解释;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社会研究者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不同研究方法的内在逻辑等。研究方式
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
具体方法技术
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5、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
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的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而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方式在发展上是不平衡的,相比之下定量研究的方法发展十分迅速,进展也很大,而定性研究方式由于其来自与定量研究方式所不同哲学传统和所具有的不同假定,因而往往被人们忽视;
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的结论;而定量研究则与演绎的过程更为接近,即它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境中去;
而定性研究者则更加注重现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现象的变化过程,、注重现象和行为对于行为主体所具有的意义。可以说,定性研究的主要目标则是深入的
“理解”社会现象;
在理论与研究的关系上,定性研究通常与理论建构的目标相伴随,它并不强调在研究开始时对所研究问题有一种明确的理论基础。相反的理论是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和形成的。定量研究则常常是用来进行理论检验的;
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者更加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而定性研究者则往往更加强调研究程序、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的灵活性、特殊性。
6、研究的过程
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的工具、资料的收集、资料的处理和分析、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第二章理论和研究
1、理论及其层次
特征:理论来自经验的实践;理论是一种抽象、系统的认识;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限时作出解释。
层次:宏观理论:往往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现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
中观理论:这种理论是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
微观理论:则是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检验;特征:它是由一组命题组成的;这些命题在逻辑上是相互联系的;这些命题的一部分是可以通过经验来检验的。
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解释范围越广泛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解释越精确地理论越是好的理论;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2、理论的构成要素
①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应,由定义构成;
功能:在科学上的功能是提供一种观察或勾画那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方式,概念的抽象性对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概念的发展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思想的网络,它将各种单个的研究成果相互连接,并且使得不同时期的经验得以组织和再组织。
判断概念的作用:有用的概念所指称的现象必须至少是潜在可观察的;有用的概念必须是精确的;有用的概念是具有理论重要性的概念。
概念的应用:提炼概念的方法:一是从理论文献中借用概念,二是从经验材料中抽取概念。
②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的概念(那些只有一个固定不变取值的概念,则叫做常量)
分类:自变量: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
因变量:由于其他变量的变量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中介变量: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它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的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方式或途径。
③命题与假设
命题:指的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假设也是命题的特殊形式:一是命题中的基本元素是抽象的概念,而假设中的基本元素则是相对具体的变量;二是假设中的变量关系应该是经验可测的,既可以通过经验的观察进行检验的。
3、理论和研究的关系
科学是理论和研究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
归纳推理的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即从一组具体的观察结果推导出一般性的规律和法则;
演绎推理的过程是从一般到特殊。研究者从他所希望检验的一般性理论开始,然后到现实中去观察、收集材料,以检验这种一般性理论。
假设演绎法:观察一种现象或一组完整的事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概括,试图形成一种能够解释所观察的现象的理论;从这种概括出的理论出发,推演出具有逻辑性的某种结论;用具体的材料来检验这种理论。
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视野和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