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线」是创业邦推出的新栏目,立足医疗健康一线,捕捉行业内最新动态,尝试洞察创投新趋势。
整理|钟小玉
本周全球医疗健康领域融资事件共计18起,其中国内5起,国外13起。在全球已披露融资额的项目中,过亿元融资项目8起。
国内融资情况如下:
数字化牙科C2M平台微云人工智能,近日宣布获得A轮1亿人民币融资,投资方为沸点资本。该公司是一家通过先进制造技术、定制机器人和智能工厂无人生产制造临床牙科产品的企业。
骨科诊疗及生态公司唯医骨科,宣布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此次融资由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旗下专项医疗投资基金Sheares及HCapital共同领投,腾讯、挚信资本及创始人跟投。
国外融资情况如下:
关键词:定价问题、分级诊疗、商业养老险
医保局透露:正在探索药事服务的收付费方式
山东省发布通知,开启新一轮药品价格联动
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开展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挂网产品价格联动的通知。联动范围为省平台挂网产品中除国家和省已有明确规定的药品(如国家谈判、定点生产、基础输液、短缺药品等)外所有挂网药品(含平台内“药品挂网目录管理”、“药品备选目录”中全部产品、开通点对点医疗机构交易的屏蔽产品)。(医药地理)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组织起草《深圳市医疗机构转诊管理办法(试行)》
日前,深圳市卫生健康委组织起草《深圳市医疗机构转诊管理办法(试行)》,这意味着深圳市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再向前迈了一步。《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各医疗机构要组建专门管理转诊工作的组织架构。其中,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转诊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此外,医疗机构与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均要定期评估转诊工作开展情况,并将其纳入考核范围和年度医疗质量评价,将医师对转诊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医师定期考核内容以加强管理。(健康界)
国家药监局发布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试验终点技术指导原则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试验终点技术指导原则,旨在规范和指导我国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药物的临床试验设计和终点选择,提供可参考的技术规范。值得一提的是,《指导原则》还对抗肿瘤新药的研发技术路径持以开放态度。(医谷)
银保监会正研究鼓励商业养老险的政策
我国首个国家级创伤医学中心落户北大人民医院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设置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的通知》,决定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在全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牵头组织国内百余家医院进行多中心研究,创新性提出在我国建立“以综合医院为核心的闭环式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的核心理念。这一适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被国际同行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创伤体系建设的有效模式,认可为创伤救治的“中国模式”。(健康报)
刘强东夫妇携手入局,京东再发力医疗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实控企业江苏赛夫经营范围发生变更,新增预包装食品(含冷藏冷冻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的销售、角膜接触镜(软性、硬性、塑形角膜接触镜)、护理用液及其他配套产品、Ⅲ类医疗器械的批发与销售等。江苏赛夫成立于2016年4月6日,刘强东、章泽天夫妇均为该公司股东,其中刘强东直接持有7.23%的股权,章泽天直接持有1.81的股权。刘强东为实际控制人。(健识局)
微医发起的全国首个数字健康发展专项基金正式成立
由微医发起、联合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共同设立的数字健康专项发展基金在北京宣告成立。据悉,这是全国首个围绕“数字健康”设立的专项公募型基金,将致力于搭建数字健康平台,打通医疗、医药、医保服务,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动脉网)
轻松筹更名轻松集团,张科任CEO
近日,轻松筹五周年庆,其宣布两大重磅消息:一是推出专为抗癌用户用药的“药神1号”保险产品,二是轻松筹已更名轻松集团,同时聘请著名互联网保险大咖张科担任轻松集团CEO。(财经中国网)
方盛制药转让喆雅生物100%股权
9月18日,方盛制药发布公告称,决定将全资子公司喆雅生物100%的股权转让给其另一全资子公司芙雅生物,届时其将通过芙雅生物间接持有喆雅生物100%的股权。方盛制药称,本次将喆雅生物转让给芙雅生物,主要是为了完善管理架构,优化内部资源配置与产业布局,且属于公司内部子公司之间的股权架构调整,不存在损害中小股东的情形。(动脉网)
GEHealthcare宣布FDA批准其嵌入AI算法移动X光设备
全球首个全光学多层神经网络问世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科研人员研发出全球首个可用作深度机器学习的全光学神经网络,不但能让人工智能在处理辨识事物之间的关系或风险评估等较复杂的问题上,进一步接近人类,还可以在能耗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以光速进行运算。研究结果刊登于《光学》。(生物360)
陕西自主研发乙肝新药有望打破进口垄断
西安新通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靶向乙肝新药甲磺酸帕拉德福韦Ⅱ期临床研究结果在西安发布。该乙肝新药是世界首个新结构、新机理的乙肝创新药。甲磺酸帕拉德福韦临床数据显示其耐受性良好、副作用轻微,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对照组的进口抗乙肝一线用药。该乙肝新药预计2021年年底上市。(渭南医疗网)
电子鼻“嗅出”肺癌免疫疗法适用者,准确率达85%
抗衰老药物首次在人体试验中成功清除衰老细胞
新型纳米医学有助于癌症化疗
近日,来自赫尔辛基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等地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一种新的抗癌纳米药物,可用于靶向癌症化疗。研究人员将外泌体与合成纳米材料一起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这种基于外泌体的纳米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后能够更好地到达肿瘤组织深处,从而有利于增强靶向杀伤效果。(生物谷)
港科大破解大肠杆菌素致癌机制
香港科技大学宣布,该校研究团队破解了人类体内大肠杆菌释放的“大肠杆菌素-645”引致大肠癌的机制,有助推动预防大肠癌的研究。研究人员表示,重组大肠杆菌素的分子骨架,可以为效力强大的DNA分解试剂,例如癌症化疗药物等提供设计和合成基础。这次研究由香港科大、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合作进行,研究结果已于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化学》中发表。(健康界)
三生制药盐酸纳呋拉啡口腔崩解片获临床试验批准
平安医疗CEO方蔚豪:预计2019年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将达6523亿元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CEO方蔚豪在首届中国保险业健康管理论坛上表示:“调查数据显示,预计2019年,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将达到6523亿元,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超16%。”(财联社)
远毅资本杨瑞荣:新医改下真正投资机会,必须往前看三步
磐霖资本薛孟军:看好AI、智能数据化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2019年9月18-19日,2019DEMOCHINA创新中国·未来科技节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举办,磐霖资本管理合伙人薛孟军表示,很看好AI、智能数据化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尤其是能够把医生从简单的充分劳动中解放出来的项目,因为在中国医患关系始终没有得到非常好的解决,头部的医院始终都是病人非常多,未来比较好的解决方式是AI在医疗中大规模应用。另外,做智能硬件的公司也有一定机会。(创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