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21年5月31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希望中国日报以创刊40周年为新的起点,牢记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把握大局大势,创新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建设高素质队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更好介绍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成就,更好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促进中国和世界交流沟通作出新的贡献!

——2021年5月27日,致中国日报创刊40周年的贺信

要拓展影响知识产权国际舆论的渠道和方式,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展示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2020年11月30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加强区块链标准化研究,提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2019年10月24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现在,国际上理性客观看待中国的人越来越多,为中国点赞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走的是正路、行的是大道,这是主流媒体的历史机遇,必须增强底气、鼓起士气,坚持不懈讲好中国故事,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

——2019年1月25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要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宣传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汇聚更多资源力量。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新闻立台,全面贴近受众,实施融合传播,以丰富的信息资讯、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展示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良好形象,为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2016年12月31日,致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开播的贺信

——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2013年12月30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要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要倡导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要善于运用各种生动感人的事例,说明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智慧。

——2020年2月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

新形势下,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希望中国外文局以建局70周年为新的起点,把握时代大势,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更好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更好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读懂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9年9月4日,致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的贺信

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

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对那些妖魔化、污名化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言论,要及时予以揭露和驳斥。做这项工作,要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

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

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要创新体制机制,把我们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要更好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各地区各部门要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开展工作,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融合,加快长江经济带上的“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扩大投资和贸易,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2020年11月14日,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要运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通过对外宣传、交流研讨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

——2020年9月28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目前看,我们在经济合作上用力多,文化这条腿总体上还不够有力。要加强战略谋划,对外既要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又要传播当代中国蓬勃发展的多彩文化,以德服人,以礼服人,以文服人,加强情感认同。

——2016年8月17日,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文交流合作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真正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尊重各国人民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加强同沿线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广泛社会基础。要加强同沿线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努力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共同营造良好环境。要重视和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各种方式,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2016年4月29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要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要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

我们要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让更多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

实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积极传播中国声音。

——2016年10月24日,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

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

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THE END
1.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遵循故事生动形象,才能让人听得进、听得懂。要注重发挥文艺作品、报纸刊物、互联网络、赛事平台、传统节日等媒介的作用,改进宣传报道方式,运用受众易于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故事的载体,提升故事传播的影响力。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情感,要注重以“动之以情”之方式来阐释观念、感染受众。讲好中国故事,既要“心入”,https://theory.southcn.com/node_4274ee5d35/5ef58c3ca5.shtml
2.党史学习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新闻中心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https://www.shyueyanghospital.com/Html/News/Articles/11078.html
3.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4)?国际?理论大视野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 ——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http://www.71.cn/2021/0603/1130490_4.shtml
4.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2月22日下午,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黄浦区教育学院党总支开展了理论中心组学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主题教育党课活动。全体党政班子、理论中心组成员和学院“青椒”青年教师团队参加了学习和研讨,活动由青年教师桂凌俊主持。 https://hjy.hpe.cn/wmcj/djsjj/qzdj/664772.htm
5.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作文讲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作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作文。作文是语文中最常见的,作文这个词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上学期间,写作文是家常便饭的事。作文具有创造性和综合性。你见过的别人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摘选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作文(精选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作文1 1/5页 讲好中https://zw.chazidian.com/mip/zuowen20434452/
6.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同样也是在2018年,我成为了一名国际学生辅导员,迎来了我职业生涯中第一批留学生。150名学生,来自18个国家,有着不同的肤色,说着不同的语言。面对他们眼中藏不住的好奇与期待,我深知责任重大,于是我带着习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殷切嘱托,和他们一同踏上了这段中国故事探索之旅。 https://www.jianshu.com/p/05f9b8881488
7.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题: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盘点议会外交的精彩瞬间 新华社记者谭晶晶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于3月5日在北京开幕。作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人大的对外交往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多形式、全方位的对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D3knXMBBSw68Ovyi9GzX180304
8.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必须走在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是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典型范本。首先,系列讲话是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对中国道路的坚持,总书记多次强调并深刻阐释“决不走封闭僵化https://news.12371.cn/2013/12/02/ARTI13859539020717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