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圆机

据②兵之先③,唯机与势。能识测而后争乃善。可不精读兵言以造于④巧乎?至于立谋设计,则始而生,继而变,再而累⑤,自是为转为活,为疑为误,无非克敌之法,不得已,乃用左⑥拙。总之,预布叠筹⑦,以底乎周谨,而运知⑧行间,乃能合之以秘也。

注释:

①目略撮言:是对该部各条目的概括和贯通,目的是使读者明了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从总体上把握《兵经》的理论体系。②据:掌握,抓住。③先:据“先”字条,具体指“先天”、“先机”、“先手”、“先声”,意为先发制人,争取主动权。④造于:达到,及于。于,原作“千”,据天蔚书社本、谢氏抄本改。⑤累:针对敌情的不断变化层层深入地设计对策。⑥左:不合常理的做法。⑦叠筹:谋划多种计策。⑧知:这里指了解敌情的方法。

译文:

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关键在于利用战机与把握形势。能够正确认识和判断敌情,其后的争夺才能有利。为何不精读兵书,使自己达到巧妙用兵的境界呢?至于说到设计立谋,开始时定下计谋,继而随时变化,接下来则根据敌我交锋的情况步步深入地设计对策,由此寻求转换和灵变,保持警惕,设法误敌,这些都是克敌制胜的良法。在迫不得已时,就故意采取有悖常理或是笨拙的战法。总之,战前运筹帷幄,谋划多种计策,力争周全谨慎,这样,运用各种方法了解敌情、使用离间术才能符合保密的原则。

一先

兵有先天①,有先机,有先手,有先声。师之所动而使敌谋沮抑②,能先声也;居人己之所并争,而每早占一筹③,能先手也;不倚薄④击决利,而预布其胜谋,能先机也;以无争止争,以不战弭⑤战,当未然而寝⑥消之,是云先天。先为最,先天之用尤为最,能用先者,能运全经矣。

①先天:先于天而行事,形容手段高明,神妙莫测。②沮抑:受挫。沮:阻止。③筹:筹,计数的用具。早占一筹意为抢先一步。④薄:逼近。⑤弭(mǐ):广西民族出版社版为“阻”,版为“弭”。应为“弭”:平息,消除。平息战争。⑥寝:止,息。

用兵作战,有先天、先机、先手和先声的区别。部队一出动,就能使敌人的预谋受挫,这是先声夺人;敌我双方并争时,每每能抢先一步,这是抢先下手;不依仗短兵相接取胜,而是靠事先筹划的谋略制胜,这是先机之利;不用争夺就制止了争夺,用非战的手段去平息战争,把危机消灭于萌芽之中,这叫做能先于天而行事。作战中最重要的是先发制人,而在各种先发制人的手段中,又以“先天”的运用又最为重要。谁掌握了这些先发制人的方法,谁就能掌握整部《兵经》的全部要旨了。

二机

势①之维系处②为机,事之转变处为机,物之紧切处为机,时之凑合③处为机。有目前即是机,转盼④处即非机者;有乘之即为机,失之即无机者。谋之宜深,藏之宜密。定于识⑤,利于决。

①势:即态势。意指人为的、易变的、潜在的因素。②维系处:战势转变的关键处。③凑合:凑巧逢合。④转盼:转眼。盼,眼睛黑白分明的样子。⑤定于识:即“定之于识”。定,判断。识,知识。

三势

猛虎不踞①卑②址,勍③鹰岂立柔枝?故用兵者务度势。处乎一隅,而天下摇摇莫有定居者,制其上④也。以少邀⑤众,而坚锐⑥阻避莫敢与争者,扼其重也。破一营而众营皆解⑦,克一处而诸处悉靡者,撤其恃也。阵不俟⑧交合⑨,马不及鞭弭⑩,望旌旗而踉跪奔北者,摧其气也。能相地势,能立军势,善之以技,战无不利。

①踞:民族版为“踞”,军网版为“据”。应为“踞”:蹲坐。②卑:原指低微。此处引申用作高度的低矮。③勍(qíng):强劲。④上:上游,这里指能控制天下局势的战略制高点。⑤邀:阻击,截击。⑥坚锐:坚硬的铠甲和锐利的武器,指代精兵。⑦解:瓦解。⑧俟:民族版为“竣”,军网版为“俟(sì)”。应为“俟”:等待。⑨合:原作“舍”,据《清经世文编》本、天蔚书社本等改。⑩鞭弭(mí):马鞭和弓,这里指驱策战马。

猛虎不蹲坐于低洼的地方,雄鹰岂能立于柔软的枝头?因此,善于用兵的将领都很重视观察、研究和利用作战所处的态势。处于一个角落,却能使整个天下动荡不安,没有人能安然处之,是因为控制了战略上的制高点。以少数兵力抵抗众多敌人,敌人虽然强大而精锐,却气沮退避,不敢与之争锋,是因为扼守了重要而险峻的地形。攻取一个敌营,以至其他敌营都闻风瓦解;攻克敌人的一处阵地,其他各处阵地望风披靡,这是因为打击了敌人所倚仗的要害。双方对阵尚未交战,更未扬鞭策马,敌人看见我军的旌旗就狼狈逃窜,这是由于摧毁了敌人的士气。总的来说,如果能正确利用地形和造成有利的态势,并确立己方军队的优势,再加上熟练的作战技艺,就会战无不胜。

四识

听金鼓,观行列而识才;以北诱,以利饵而识情;撼①而惊之,扰而拂②之而识度,察于事也。念③之所起,我悉觉之;计之所绐④,我悉洞之;智而能掩,巧而能伏,我悉烛之,灼⑤于意也。若夫意所未起而预拟尽变,先心⑥敌心以知敌,敌后我意而意⑦我,则谋而心投。一世之智,昭察无遗⑧,后代之能逆观于前。识至此,綦⑨渺矣。

①撼:摇,动摇。这里是“佯攻”的意思。②拂:轻轻掠过。这里指扰乱、妨害。③念:广西民族版为“彼”,版为“念”,应为“念”:念头,动机。④绐(daì):欺骗。⑤灼:明白透切。⑥心:动词。了解,分析。⑦意:动词。猜测。⑧遗:失误。⑨綦(qí):极。

听敌方的金鼓号令,观敌方部署的战阵,即可了解敌军将领的军事才能;用假装败退来欺骗敌人,用小利来引诱敌人,即可了解掌握敌方的军事情况;用佯攻来惊吓敌人,用骚扰来伤害敌人,即可了解掌握敌军将领的指挥能力及对方的战斗力。敌方刚萌发动机,我就能及时察觉;敌人的计谋尚在酝酿,我就能洞悉清楚明了;即使敌人很狡猾,善于掩盖他的企图,并能巧妙地隐藏他诡诈的行动,我也能一一识破,这些都是对敌人意图看得深透的结果。如果能在敌人意图还没显露出来,我就能预先拟定各种应变方案,先分析敌人的意图来判断他的行动,使敌人追随于我的意图来猜测我方的行动,那么敌人就一定会落入我们的圈套。一生智勇的将领,准确地判断情况无一失误,为后代树立楷模,使后来的指挥员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判断敌情的诀窍。用兵作战达到了这种程度,那么其造诣和影响就极其深远了。

五测

两将初遇,必有所试;两将相持,必有所测①。测于敌者,避实而击疏;测于敌之测我者,现短以致长。测蹈②于虚,反为敌诡。必一测而两备之,虞③乎不虞,全术也,胜道也。

①测:测探。②蹈:变动不定。③虞:预测,预料。

两军初次交战,彼此间必定有所试探;两军相对峙,彼此间必定会有所测探。测探敌人,是为了避实而击虚;对付敌人的测探,就要故意暴露弱点来欺骗它,以便发挥我军的优势。一旦判断错误,就会误中敌人的诡计。因此,作战时一种判断,必须作好两种对策,以预防不测,这样才是周全的战略战术,也是夺取胜利的途径。

六争

战者,争事也,兵争交,将争谋,将将①争机。夫人而知之,不争力而争心,不争人而争己。夫人而知之,不争事而争道,不争功而争无功②。无功③之功④,乃为至功;不争⑤之争⑥,乃为善争。

①将将:统帅。前一个“将”做动词,意为统帅,后一个“将”是名词,意为将领。“将将”在此指统帅。②无功:没有显赫的功名。③功:动词。进攻。无功,策略取胜,不战而屈。④功:名词。功名。⑤争:动词。战斗。⑥争:名词。战争。

战争就是激烈的瞬息万变的战事。兵与兵较量战术,将与将较量智谋,而三军统帅则在战局中争夺作战良机。将领们都知道,较量军事力量不如争取民心、军心,求别人不如求自己。将领们也都知道,不要争具体的一事一物,而要争制胜的规律;不要争勇战的功劳,而要争没有显赫名声之功。部强行进攻而谋取不战而胜的战略战术,才是最好的战斗功效;不用战斗,不需流血牺牲就取得胜利的战争,才是最佳的战争。

七读

论事,古不如今,事多则法数①,时移则理迁。故读千家②兵言,有不宜知拘,妄言知谬,未备识缺,肤理须深,杳幻索实,浮张心斥,成套务脱。忌而或行,诚而或出,审疏致密,由偏达全,反出见奇,化执为活,人泥③法而我铸法,人法④法而我着法。善用兵者,神明其法。

①数(cù):细密。②家:军网版为“古”,民族版为“家”。应为“家”。③泥(nì):拘泥。④法:动词。遵循。

论述事情,古代不如现代这么详实。事情多了,处理的方法就会越来越细密。时代变了,法则也要随之更变。所以,在学习前人的兵书时,发现有的内容和现在不相适应的地方,要知道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对没有根据的言论,要能知道错在哪里;对不完备的论述,要知道缺什么内容;对肤浅俚俗的,要予以深化;对说得很玄奥的,要探索处它的实质;对那些虚浮夸张的言论,务必要驳斥;对那些迂腐僵化的成规和俗套,务必要摆脱。古人禁忌的事,有时要敢于实践;古人认为不能做的,在某种条件下我可以做。审察粗疏的言论,使之趋向周密,纠正片面的观点,使之达于全面。在具体实践中,还要善于违反常规行动去探索出奇制胜谋略,变抱守原则为灵活用兵。别人拘泥于书本兵法,我却创造新的兵法。别人只知道遵循前人的经验,我却能发现新的法则。善于用兵的人,他的兵法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八言

言为剑锋上事①。所用之法多离奇:或虚扬以济谋,或权托以备变,或诬构以疏敌,或谦逊以缓敌,至预发摘奸。诡谲造惑,故泄取信,反说餂②意,款剧导情,壮烈激众,怆痛感军,高危悚③听,震厉破胆。假痴④,伪认,佯怒,诈喜,逆排,顺导。飞、流、绐⑤、狂、呓、谵⑥、附、瞪、形、指、蹑、嘿,皆言也,皆运言而制机宜者也。故善言者,胜驱精骑。

①言为剑锋上事:版为“剑言为上事”,广西民族版为“言为剑锋上事”。应为“言为剑锋上事”。古有三锋之说,舌锋在剑锋之上。②餂(tiǎn):骗取。③悚:恐惧。④痴:版为“疾”,广西民族版为“痴”。应为“痴”。⑤绐:广西民族版为“给”,版为“绐”。应为“绐”。欺骗。⑥谵(zhān):谵语,神志不清时说的胡言。

言辞犹如舌锋,在军事上十分重要。用它的方法大多很离奇:有的是散布虚张声势的谣言,来辅助计谋的实施;有的是暂且借助假话来推托,暗中准备应变;有的是诬陷敌人,使他们互相疏远;有的是故作谦卑,使敌人放松戒备。甚至可以事先发难,除去内奸;用狡诈的言辞迷惑敌人;故意泄漏机密,骗取敌人的信任;故意说反话试探敌人的意图;用缓急有致的言辞引导下属的情绪;用慷慨激昂的言辞激励将士;用悲怆沉痛的讲话感动部队;用危言耸听的言辞震骇敌人,使敌人丧胆。还可以假装痴傻,伪装受骗,佯作发怒,假扮高兴,逆向排解不利因素,顺势疏导将士心理。还有流言、蜚语、谎言、狂语、梦话、胡说、假托鬼神,还可用瞪眼睛、扭动身体、用手指、用脚跺、嘿嘿傻笑等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言辞,是运用言辞来解决问题的手段。所以说,善于运用言辞,胜过指挥精锐骑兵冲锋陷阵。

九造

勘①性命以通兵玄,探古史以核兵迹,穷象数以彻兵征,涉时务以达兵政,考器物以测兵物。静则设无刑事而作谋,出则探素②所怀而经③天下。

①勘:勘测。细查、审查的意思。②素:应为“素”。③经:筹划,治理。

勘测自然规律便于了解用兵的奥妙,探讨历史记载来核实用兵的规则,深入研究事物的形与数的关系来透彻了解军队的现象特征,参与国家行政事务的管理,便于熟悉军队的指挥和管理的方法,考察各种器具的性能特点,便于检测、了解、掌握军队的武器装备。修整时就秘密运筹谋划作战方案,出征时则研究如何将计划付诸实施,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

十巧

事不可以径者必以巧,况行师乎!善破敌之所长,使敌攻守失恃,逃散不能,是谓因①制之巧;示弱使忽,交纳使慢,习处使安,屡常使玩,时现②使秏,虚惊③使防,挑骂使怒,是谓愚侮之巧;所疫④法,非古有法,可一不可再,独造而独智,是谓臆空之巧;一经一折,忽深忽浅,使敌迷而受制,是谓曲⑤入之巧;以活行危而不危,翻安为危而复安,舍生趋死,向死得生以成事,是谓反出之巧。

①因:军网版为“困”,民族版为“因”。应为“因”。②现:袭击。③惊:民族版为“警”。军网版为“惊”。应为“惊”。④设:军网版为“疫”,民族版为“设”。应为“设”。⑤曲:弯曲,灵活。

做某件事不能直接取得成功时,必须改用灵活的方法,更何况是行军打仗呢?善于破坏敌人的优势,使敌人攻和守都失去倚仗,想要逃跑也做不到,这叫做因敌制变的巧计;故意向敌人示弱,使敌人疏于防范;给敌人交纳贡品,使敌人轻敌傲慢;同敌人和平相处,使他们感到安全,放松警惕;每每采取相似的行动,使敌人习以为常;经常出兵打击,消耗敌人的力量;采取假攻造成虚惊,使敌人防不胜防;以及挑战辱骂使敌人发怒,等等,这是愚弄欺骗敌人的巧计;所筹划的方法,并非古已有之,只能用一次,不可用两次,这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的独具创意的智谋,叫做思想灵感的巧计;有时直接进攻,有时采取迂回手段,忽而深入,忽而浅出,使敌人迷乱而被我牵制,这是灵活进击的巧计;大胆而灵活的用兵行动,冒险却没有危险,避开安全处在危险的境地又最终得到安全,舍生赴死,却能死里求生,取得最终胜利,这叫做反常用兵的巧计。

十一谋

兵无谋不战,谋当底于善。事各具一善机,时各载一善局。随事因时,谋及其善而止。古画①三策,上为善。有用其中而善者,有用其下而善者,有两从之而善者,并有处败而得善者。智不备于一人,谋必参诸群士。善为事极,谋附于善为谋极。深事深谋,无②难而易;浅事浅谋,无过而失也。

①画:动词。筹划。②无:广西民族版为“不”。版为“无”。应为“无”。

十二计

计有可制愚不可制智,有可制智不可制愚。一以计为计,一以不计为计也。惟计之周,智愚并制。假智者而愚,即以愚施;愚者而智,即以智投;每遇乎敌所见,反乎敌所疑,则计蔑①不成矣!故计必因人而设。

①蔑:没有。

有的计谋能制伏愚蠢的人,却制伏不了聪明的人;有的计谋能制伏聪明的人,却制伏不了愚蠢的人。一种是以设计为计,一种是以不设计为计。惟有考虑周全的计策,才能既制伏聪明的人又制伏愚蠢的人。对表面聪明其实愚蠢的人,就采用对付愚蠢的方法;对表面愚蠢其实聪明的人,就采用对付聪明的方法。每次都能超过敌人的预见,采取与敌人的猜疑相反的行动,这样的计策就没有不成功的。所以说,计策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而采用不同的设计。

十三生

生者华荄①也,玄蒂也。故善②计者因敌而生,因己而生,因古而生,因书而生,因天时、地利、事物而生,对法而生,反勘而生。陡③设者无也,象情者有也,皆生也。

①荄(gāi):草根。②善:原作“尝”,据天蔚书社本、《清经世文编》本等改。③陡:突然。此处指别出心裁的创新。

生,就像滋生植物的根,开花的蒂。所以,善用计谋的人,时根据敌情,根据我情,根据过去的经验,根据先哲的兵书,根据天时、地利以及其他事物,对照作战法则,反复研究思考出来的。凭空设计是不能取胜的,对照实际情况设计才有获胜的把握,这就是生的原理。

十四变

事幻于不定,亦幻于有定。以常行者而变之,复以常变者而变之,变乃无穷①。可行则再,再即变②,以其拟变而不变也。不可行则变,变即再,以其识变而复变也。如万云一气,千波一浪,是此也,非此也。

①穷:穷尽,绝路。②变:版为“穷”。应为“变”。

战事的变化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不管怎样变幻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作战方法依照常规变化,又根据变化了的态势改变作战方法,这样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如果计策可行,就可以再次使用,第二次运用就是变,这是因为敌人预料我会变化,我反而没有变。如果计策行不通就要变,这样就有了两次变化,由于敌人识破了我的变化而再做变化。作战的变化如同万朵云彩都是水蒸气凝聚而成,千顷波涛都是由一种水浪推涌所致,这既是云又不是云,既是浪又不是浪。

十五累①

我可以此制人,即思人亦可以此制我,而设一防;我可以此防人之制,人即可以此防我之制,而增设一破人之防;我破彼防,彼破我防,又应增设一破彼之破;彼既能破,复设一破乎其所破之破,所破之破既破,而又能固我所破,以塞彼破,而申我破,究不为其所破。递②法以生,踵③事而进,深乎深乎!

①累:重迭连续的意思。②递:更换,一个接一个。③踵:追随,跟随。

我可以用某种办法制敌,就应想到敌人也可能用这种办法制伏我,因此就要考虑一种防范措施。我能够用这种措施防备敌人,敌人也能用这种措施防备我,这就应进一步准备一个能打破敌人设防的办法。我想打破敌人的防备,敌人也想打破我的防备,因此又要制定一个能对付敌人打破我行动的办法。如果敌人打破了我的设防,就针对情况再设计一个打破敌人破我行动的计策。敌人的攻势被破解了,我又能够巩固战果,阻止敌人的破法,施展我的破法,终究不被敌人所打败。克敌制胜的新计策就这样随着新情况而层出不穷,随着战事的进展层层深入,深奥啊深奥!

十六转

守者一,足敌攻之十,此恒论也。能行转①法,则其势倍反②。如我以十攻一,苟能转之,则彼仍其一,而我十其十,是以百而击一。我以十攻十,苟能转之,则我仍其十,而彼缩其九,是以十而击一。我以一攻十,苟能转之,则敌止当一,而我可敌十,是以一而击一。

故善用兵者,能变主客之形,移多寡之数,翻劳逸之机,迁利害之势,挽顺逆之状,反骄厉之情。转乎形并转乎心,以艰者危者予乎人,易者善者归乎己,转之至者也!

①转:转变形势。②反:广西民族版为“百”,版为“反”。应为“反”:反转,逆转。

一人防守,能抵挡十人的进攻,这是一般的说法。如果能运用转变形势的办法,力量就会成倍地逆转。比如我以十攻一,如果能转变形势,对手仍是一,而我的十已经变成了十倍,因此就成了以百击一。我以十攻十,如果能转变形势,那么我方仍然为十,对手却减少九,这样我就成了以十击一。我以一攻十,如果能转变形势,把敌人的十化为一,我则可以一当十,这又成了以一击一。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能扭转敌主我客的被动局面,改变敌多我寡的兵力对比,变换敌逸我劳的不利情况,改变敌利我害的态势,转换敌顺我逆的状况,扭转骄矜暴躁的情绪。运用转化之法不但要善于灵活的变更部署,还要注意转化人的心理状态,把困难和危险加于敌人,将容易和顺利归于己方,这样就达到运用转化之法的最高境界了。

十七活

活有数端:可以久、可以暂者,活于时也;可以进、可以退者,活于地也;可以来、可以往,则活于路;可以磔①、可以转,则活于机。兵必活而后动,计必活而后行。第活中务紧,紧处寻活。无留接②,是为孤军,无后著③,是云穷策。

①磔(zhé):古代的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分割。《清经世文编》本注为“碍机者”,意为阻碍战机。此处应作分裂,分割之意。②留接:执行接应任务的机动兵力。③著:通“着”。围棋中下棋为“着”,指策略、手段。

十八疑

诡必疑,虚①疑必败。

①虚:意指毫无根据。

用兵是诡诈的行为,所以将领必须保持怀疑的态度。但是,毫无根据的猜疑又势必导致失败。

十九误①

克敌之要,非徒以力制,乃以术误之也。或用我误法以误之,或因其自误而误之。误其恃②,误其利,误其拙③,误其智,亦误其变。虚挑实取,彼悟而我使误,彼误而我能悟。故善用兵者,误人而不为人误。

①误:误敌。使用计谋造成对手犯错误。②恃(shì):依赖,倚仗。③拙:拙笨。

克敌制胜的要决,并非只凭武力制胜,而是要利用各种方法造成敌人的失误。或者是我方采用欺骗的方法去迷惑敌人,使敌人失误;或者是利用敌人的失误把他引向更大的失误。可以利用敌人的倚仗而诱其失误,也可以利用敌人的有利条件造成其失误,害可以利用敌人的在笨拙诱其失误,也可以用其他计谋造成敌人的失误,让其智慧的不到发挥。害可以使敌人进行错误的变动,或假装挑衅,而实际攻取。一旦敌人觉察我的意图,我方要将计就计,让敌人再犯错误。敌人犯了错误,我方要有觉察,兵加以利用。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敌人失误而不被敌人所误。

二十左①

兵之变者无如左。左者以逆为顺,以害为利;反行所谋左其事,以己资人左其形,越取迂远左其径。易而不攻,得而不守,利而不进,假②而不遏,纵而不留,难有所先,险有所蹈,死有所趋,患有不恤③,兵众不用,敌益而喜,皆左也。适可而左,则适左而得,若左其所左则失矣。

①左:旁门左道。这里指逆用兵法,反常用兵。②假:民族版为“侮”。应为“假”。③恤:顾虑、忧虑。

用兵的变化莫测没有能比得上用“左”的方法了。“左”就是指用背谬的行动达到目的,用有害的手段取得胜利。所采取的行动与战略企图恰恰相反,这是行事之“左”;把自己的东西故意送给敌人,这是示形之“左”;舍近取远,这是选取行军路线之“左”。容易攻打的却偏偏不进攻,已攻取的地方却不去防守,有利可图但不进行,敌人借道而过却不加阻止,敌人逃走而不予截击,有时明知有困难,却偏要去闯,明知有危险,却偏要去冒,死地偏要前往,灾难却不顾及,应多用兵反而少用,敌人得到利益反而高兴,这些都是用“左”的具体表现。但用左要根据当时情况,当左则左,就会有所成功,如果为“左”而“左”,那就错了。

二十一拙①

遇强敌而坚壁②,或退守时宜拙也。敌有胜名,于我无损,则侮言可纳,兵加可避,计来可受,凡此皆可拙而拙也。甚至敌无奇谋,我有朴虑③;敌本雌伏④,我以劲待,凡此皆不必拙而拙,无失也。宁使我有虚防,无使彼得实着。历观古事。竟有以一拙败名将而成全功者。故曰:力将当有怯时。

①拙:原意为愚笨、痴呆。这里指的是装糊涂。②坚壁:坚守壁垒,不与敌人决战。③朴虑:稳妥的考虑。朴,质朴、厚重。④雌伏:比喻隐藏起来,无所作为。

遇到强敌的进攻就要隐藏起来,不与之发生战斗,或是退守的时候适宜于装作愚笨。如果敌人空有胜利的威名,但对于我方并没有损失,那么,敌人的辱骂可以听着,敌人的挑战可以避而不战,敌施小计可以假装中计。所有这些,都可以假装愚笨而又应该装作愚笨。即便敌人没有高明的谋略,我也要有稳妥的考虑;敌人怯懦避战,我也要严阵以待。所有这些都不必假装愚笨,但如果装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宁可我军徒劳地防备,也不能让敌人得到实际的好处。纵观历史,常常发现有一些用愚笨的方法打败名将而功成名就的人。所以说,作将领的人,必要时可以假装胆怯愚笨。

二十二预

凡事以未意而及者,则心必骇①,心骇则仓促②不能谋,败征③也。兵法千门,处伤万数,必敌袭如何应,敌冲如何挡,两截何以分,四来何以战!凡属艰险危难之事,必预筹而分布之,务有一定之法,并计不定之法,而后心安气定,适值④不惊,累⑤中无危⑥。古人行师,经险出难,安行无患,非必有奇异之智,预而已。

①骇:害怕,吃惊。②仓促:仓猝。“促”通“猝”。③败征:失败的征兆。④适值:恰好赶上。⑤累:忧虑,危难。⑥危:广西民族版为“虞”。应为“危”。

凡是遇到出乎意料的事,必定会产生恐惧心理,恐惧就会导致心慌意乱,不能周密谋划,这是失败的征兆。作战的方法很多,战场上伤亡的将士无数,敌人突然袭击如何应付?敌人的重兵冲了上来怎样抵挡?敌人从两面夹攻,怎么分兵抗击?敌人从四面向我攻击,怎样出兵迎战?一切艰难危险的情况,都必须要预先筹划,分别部署,务必要有一定的对策,而且还要预先制定处理意外情况的应变方法,然后才能安定沉着,遇险情不慌张,遇到严峻险境时也能沉着应对没有忧虑。古人指挥部队作战,经历艰难险阻却能安然无恙,并非都有超群出奇的智谋,只不过是能预先有所准备罢了。

二十三叠①

大凡用计者,非一计之可孤行,必有数计以勷②之也。以数计勷一计,由千百计炼数计,数计熟则法法生。若间中者偶③也,适胜者遇也。故善用兵者,行计务实施,运巧必防损,立谋虑中变,命将杜违制。此策阻而彼策生,一端致而数端起,前未行而后复具,百计叠出,算无遗策④,虽智将强敌,立制也。

①叠:重复,重叠。②勷:“襄”字的俗写。帮助,辅佐。③偶:广西民族版为“遇”。应为“偶”。④遗策:失策。

凡用计谋制敌,大都不是单独用一个计谋就能达到目的的,必须要有几个计谋来辅佐它。用几个计策辅助一个计策,从千百个计谋中提炼出几个好的计谋,有了这几个成熟的计谋,就能产生各种制胜的战法。如果仅用一个计策,纵然敌人有时中计,也是偶然的,凑巧打了胜仗,也是碰上的。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用计谋务求能够实施,运用机智巧妙的战术,必须要预防损失,确定计谋要考虑到中途有变故,任命将领要防止他不听节制。这一计策受阻,就立即拿出另一计策来,这一个方面成功了,把其他方面都带动起来,前一个计谋尚未完全施行,后一个计谋又已准备就绪,计谋一个接着一个层出不穷,筹划无一失策,即使遇到狡猾的将领和强大的敌军,也能立即制伏它。

二十四周①

处军之事烦多,为法亦琐。大而营伍行阵,小而衣食寝居,总不可开隙迎扈②。故摅③思于虑,作法于无防,敌大勿畏,敌小勿欺,计周靡④恃,为周之至。

①周:周全、周到。②迎扈(hù):喻指给敌人以可乘之机。扈,一种候鸟。③摅(shū):舒展,抒发。④靡:无。

军队指挥事情很多,指挥方法也很繁琐。大到部队的安营扎寨、行军布阵,小到士兵的衣食住行,都不能造成失误给敌人留下可乘之机。因此,要竭力做到没有想不到的地方,对没有防备的地方采取相应措施,敌处优势我不害怕,敌处劣势我不轻视,即使计划考虑很周全,也不有恃无恐,这才是周密设防的极致。

二十五谨

用兵如行螭①宫蛟②窟,有风波之险。螭宫蛟窟,渡则安也。若大将则无时非危,当无时不谨。入军如有侦,出境俨临交,获取验无害,遇山林险阻必索奸,敌来虑有谋,我出必裕计。慎以行师,至道也。

①螭(chī):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②蛟: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洪水的龙。

用兵作战就像行走在龙宫龙窟一样,随时随地都有风波突起的危险。龙宫龙窟是危险之地,但闯过去就平安无事了。军队在战场上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危险的,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得谨慎。一到军中就要随时感到像有敌人在侦察一样,一出国境就要严密戒备像临阵打仗一样,缴获敌人的物资必须检验看对我们有无危害,遇到山林和险要的地形必须搜索敌人的奸细,敌人来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它的阴谋诡计,自己行动时必须有周密的计划。以这样慎重的态度行军作战,才是妥善的方法。

二十六知①

微乎微乎!惟兵之知。以意测,以识语,不如四知之廉②得其实也。一曰通,二曰谍,三曰侦,四曰乡。通,知敌之计谋;谍,知敌之虚实;侦,知敌之动静出没;乡,知山川蓊翳③,里道迂回、地势险易。知计谋则知所破,知虚实则知所击,知动静出没则知所乘,知山川里道形势则知所行。

战争中最微妙的事情莫过于对敌情的了解。用自己主观的思想来猜测,用自己的知识来判断,不如用下面四种方法来观察敌人的实际情况为好。一是“通”,二是“谍”,三是“侦”,四是“乡”。“通”是利用与敌方有交往的人员,了解敌人的计谋;“谍”是通过派遣间谍,探知敌人的虚实;“侦”是派兵侦察,掌握敌人的动静出没情况;“乡”是利用向导,了解作战地域内被草木遮盖的山川的状况、道路的曲直迂回和地势的险易等。知道了敌人的计谋,就懂得怎样去打破它;了解到敌人的虚实,就懂得怎样进攻;摸清了敌人的行动规律,就懂得如何乘机制敌;察明了作战地域内的山川、道路和地势,就懂得制定正确的行军路线。

二十七间①

间者,祛②敌心腹、杀敌爱将,而乱敌计谋者也。其法则有生③、有死④、有书、有文、有言、有谣、用歌、用赂、用物、用爵、用敌、用乡、用友、用女、用恩、用威。

①间:间谍。②祛(qū):除去。③生:生间。指窃取情报后能够安全返回的间谍。④死:死间。指向敌人传递假情报,敌人上当后会被处死的间谍。

间谍,就是除掉敌人的心腹,杀掉敌人的爱将,打乱敌人的作战计划(打入敌方内部)的人。间谍活动的方法有:派往敌方内部离间敌人,或刺探军事情报而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的生间;故意制造假情况,由我方间谍传给敌人,敌上当后将其处死的死间;通过向敌写书信,造成敌人互相猜忌的书间;故意丢失我方有关的作战文件,使敌人受骗的文间;散布谣言,造成敌方国君对其将帅怀疑的言间;编造歌谣在敌国中流传,借以除去我方心头之患的谣间;用音乐歌曲减消敌军士气的歌间;用重金贿赂帝国君或主将的心腹,使其多进谗言的赂间;向敌人贡纳一些物品来欺骗麻痹敌人的物间;用封官许愿的办法让敌营中的人为我方服务的爵间;用收买或重施恩惠的方法使敌间谍倒戈,为我所用的敌间;利用敌国的乡民为我方提供情报的乡间;利用我方在敌营中的朋友获取情报的友间;利用美色来取得敌情的女间;对敌方属民广施恩惠,主动向我方提供情况的恩间;利用我方的威严,以苦肉计等方法打入敌营的威间。

二十八秘①

谋成于密,败于泄。三军之事,莫重于秘。一人之事,不泄于二人;明日所行,不泄于今日。细而推之,慎不间发。秘于事会,恐泄于语言;秘于语言,恐泄于容貌;秘于容貌,恐泄于神情;秘于神情,恐泄于梦寐。有行而隐其端,有用而绝其口。然可言者,亦不妨先露以示信,推诚有素,不秘所以为秘地也。

①秘:保密。

一个计谋的成功在于能很好地保密,其失败则在于泄密。所以军事上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严守秘密。只能一个人知道的事情,就不能透露给第二人;明天的行动,不能在今天就泄露出去。仔细地推究计谋的每个细节,谨慎得不能容有丝毫的疏忽。所作所为都能保密了,还要防止在言谈中泄露秘密;言谈中注意了不会泄露秘密,还要小心容貌中容易泄密;容貌中做到了不露声色,还要小心表情上泄露秘密;表情上做到了隐而不露,还要当心说梦话泄露秘密。部队在行动前一定要隐蔽企图,用谁执行任务事先也不告诉他。如果某些可以说的,也不妨先说,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常常与他推诚相见,坦露这些秘密是为了更好地保密。

法部

目略撮言

军之兴也,唯上善任,唯将辑①兵。于材能锋颖之士,结而驭之,练而励之,勒而恤之。较阅能否,兵锐粮足,而后可以启行。迨②相移住,必得所趋,稔③于地利而后可以立阵;能肃、能野、能张、能敛、能顺而发、拒而撼,而后可以逆战。及博则必善于分、更,明于延、速,运乎牵、勾,以迨委、镇,而后可以制胜。然必深图一全人隐己之术也。

①辑:指和睦、团结合作的意思。②迨(dài):等到。③稔(rěn):熟悉。

兴兵作战要想取得预期的成功,君主务必要知人善任,将领要善于团结士兵。对于各类才能卓异的人才,通过加强团结去驾驭他们,用训练去激励他们,既要注意约束又要体恤他们。要衡量部队的作战能力,武器精良、粮食充足,而后才可以采取军事行动。等到部队转移和驻扎都具备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全速行进,熟悉地形以后才可以布阵。部队要做到军纪整肃、擅于野战,既能展开,又能收束,能因势利导发动进攻,也能坚守拒敌、猛攻猛打,这样才能与敌接战。等到与敌厮杀的时候,则一定要善于分兵和轮番作战,准确掌握缓战与速战的时机,运用各种牵制敌人和联合友军的手段,还要勇于放弃利益以引诱敌人,同时将领要镇定如若,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克敌制胜。不过,将领也一定要深入谋求保全部队、隐藏自己的有效方法。

二十九兴①

凡兴师必分大势之先后缓急以定事,酌彼己之情形利害以施法,总期于守己而制人。或严外以卫内,或固本以扩基,或剪羽以孤势,或擒首以散余,或攻强以震弱,或拒②或交,或剿或抚,或围或守,或远或近,或两者兼行,或专力一法。条而审之,参而酌之,决而定之,而又能委曲③推行,游移待变,则展战而前,可大胜也。

①兴:兴师,举兵。这里指对战术策略的选择和确定。②拒:抵御,抵抗。③:委曲:曲折辗转。

凡是兴兵作战,一定要根据全局和形势的轻重缓急来作出决定,认真考虑敌我双方的战场形势和利弊条件再决定作战方法,总的目的在于保存自己,制服敌人。采取的方法或是在外围严加防守来保卫内部,或是稳固根基来扩展自己的基础,或是除去敌人的党羽来孤立敌人的力量,或是活捉敌人主将来使敌军离散,或是攻击强敌来震撼弱小之敌,或是对敌交战或是讲和,是进剿或是招抚,是包围或是固守,是远袭或是近攻,或二者并用,或是用其中一种方法。对各种作战方法要逐一分析研究,反复对照比较最后再作出决定,同时又能采取间接巧妙的方法贯切实施,保持灵活机动,以待有利的战局变化。如果能做到这样,前进交战,就可大获全胜。

三十任①

上御则掣,下抗则轻。故将以专制而成,分制而异,三之则委②,四之五之,则扰而拂③。毋有监,监必相左也;毋或观,观必妄闻;毋听谗,谗,非忌即间也。故大将在外,有不俟奏请,赠赏诛讨,相机以为进止。将制其将,不以上制将。善将④将⑤者择人专厥⑥任而矣。

①任:任用,信用。这里指用才任将的原则。②委:推卸责任。③拂:违背,不顺。④将:动词。带领,驾驭。⑤将:名词。将领。⑥厥:其。

君主过多地干涉将领的指挥,就会使他们的指挥权受到限制;将领违抗君主的旨意,就是对君主的不尊重。因此将领权力集中,统一管理,事情才能容易成功。权力一分为二就会发生意见分歧,一分为三就会互相推诿,一分为四和五,就会互相干扰掣肘。对将领不要派人监视他们,监视他们就会生二心;不要时而派人去视察,走马观花的视察就会听到不确实的汇报;不要听信谗言,进谗言的人不是出于嫉妒就是敌人的间谍。因此大将在外,处理问题不必事事请示;奖罚和惩戒,前进和停止,都可以根据情况自己来决定,这样逐级指挥,由将帅去统御将领,而不是由君主直接控制将领。善于驾驭将领的人,只需选择适当的人才,使他拥有专断的职权就够了。

三十一将

有儒将,有勇将,有敢将,有巧将,有艺将。儒将智,勇将战,敢将胆,巧将制,艺将能。兼无不神,备无不利。

将领可分为懦将、勇将、敢将、巧将、艺将等类型。儒将有智谋,勇将能征善战,敢将胆略过人,巧将善于制敌,艺将身兼数技。一个将领如能同时具备以上这几种素质,就会用兵如神,战无不胜。

三十二辑①

辑睦者,治安之大较②。睦于国,兵鲜③作;睦于境,燧④无惊。不得已而治军,则尤贵睦。君臣睦而后任专,将相睦而后功就,将士睦而后功赏相推,危难相援。是辑睦者治国行军不易之善道也。

①辑睦:和睦。辑,和谐、亲睦。②大较:大略,大法。③鲜:少。④燧:古代边境用于报警的硝烟。

团结和睦是治国安邦的大法。举国和睦,叛乱就会很少发生;边境和睦,就没有烽火的惊扰。由于战争危险迫不得已征集治理军队,那么和睦就尤为重要。君臣和睦才能使大将专于职任,将相和睦才能建立功业,将士和睦才能在论功行赏时做到互相推让,在危难时刻能互相救援。因此,和睦是治国治军不可更改的极为重要的原则。

三十三材①

王有股肱②耳目,大将亦必有羽翼赞勷③。故师之用材,等于朝廷。

有智士,若④参谋,亦赞画,亦谋主,任帷幄而决军机,动必咨询。

有勇士,若骁将,亦健将,亦猛将,亦枭将,主决战而备冲突,率众当先。

有亲士,若私将,若手将,若幄将,若牙将,主左右宿卫,宣令握机。

有识士,晓阵宜,知变化,望景气⑤,测云物,验风雨,悉地域,灼敌情,知微察隐,司一军进止。

有文士,穷今古,绎⑥理原,秉仪节,哆⑦谈求,构笺檄,露疏典,亮辞章。

有术士,精时日,相阴幽,探策⑧卜,操回避⑨,炼鸩饵,使权宜可否,利己损敌。

有数士,审国运,逆⑩利厄,射袭伏,筹饷茭,纪物用,录勋酬,籍卒伍,丈径率,能筹算多寡,略无差脱。

有技士,胆勇敢,敌明辩,持匕首,挟剑锋俾得出入敌垒,相机设巧。

有艺士,度材器,规沟堑,葺损窳,创神异,颠小大,促远近,更上下,翻轻重,仿古标新,专简饬兵物以全攻守。

此九者之内,有兼才,如智能役勇,勇能行智,及智勇备者。

有通才,若智谋,若勇战,若文、艺、技、术,无有不达者,诚奇杰国士也。

君王有辅佐自己左右的亲信大臣,大将有扶助自己的羽翼助手。因此军队人才的使用,与朝廷大致相同。

军队的人才中有智士,或叫参谋,也叫赞画、谋主,主要为大将出谋献策,决定军机大事,为部队行动提供咨询。

军队的人才中有勇士,或者称为骁将,也称为健将、猛将、枭将,主要担负与敌军决战,抵御敌人的冲击,率领众人冲锋在前的任务。

军队人才中有亲士,或称为私将、手将、幄将、牙将,主要负责保卫大将的人身安全,宣布指示、命令,掌管军事机密等方面的工作。

军队的人才中有识士,通晓阵法及其变化,能从日色、云彩等变化预报风雨,熟悉作战地域的地形,透彻地了解敌情,能见微知著,决定全军的前进和停止。

军队中有术士,精通历法、阴阳卜卦,并根据卜算的结果决定部队是否回避,会炼制毒药,还能在适当的时机加以使用,以利己伤敌。

军队中有数士,能审察国家的前途命运,预测军事行动是有利还是危险,猜度敌人是否偷袭和伏击,并负责筹集粮饷作战器具,管理军用物质,登记立功受奖情况及士卒的籍贯,测量行军的里程,所做的各种计算,没有多大的差错。

军队中有技士,具备剑客一样的技艺,死士一般的勇气,强盗一样善于偷袭的本领,能言善辩,象间谍一样的诡诈,用他出入敌人营垒,相机巧设计谋。

军队中有艺士,负责研究武器装备的正确使用,规划沟堑的修筑,修理损坏的武器装备,能创造兵器使用的奇迹,可改变武器装备的大小,射程的远近,攀缘的上下,重量的轻重,在旧兵器上创新,专门选用整治适宜的兵器来增加攻防的威力。

在这九种人才之中,有兼才,或是能以智慧把握勇敢,或是勇猛能以智慧作指导,达到智勇双全。有通才、智谋、勇敢、文才、艺术、技能一身兼得,每一样都达到一定的造诣,这是国家难得的奇才。

此外还有具备其他专长的人,例如会唱戏、跳舞、滑稽幽默,长于对敌叫骂,会唱歌,口技,能夜行,投掷跨越,腾跳,绘画,做菜煮饭,精于涂饰伪装,示敌于假形,行走极为迅速,如此等等,不可一一列举。但其能力只要足以完成即定的任务并能从纷乱的事情中理出头绪来,都必须精心选拔分别给予重用,使他们人尽其才。这样各种事情就没有不适宜的人,军中就没有治理不好的事。对那些主动出谋献策的人,就不要计较他的出身地位,即使是偶尔有所见解,有一技之长,尽管是士卒,一定要立即提升。大家纷纷献策而不被拒绝,提出不被采纳的意见也不处罚,那么天下的英雄就会纷纷归顺,从而出现人才济济,众星簇拥的兴旺景象。

三十四能

天之生人,气聚中虚①则智,气散四肢则朴②。朴者多力,智者多弱,智勇兼备者,世不可数。故能过百人者,长百人;能过千人者,长千人;越千则成军矣。能应一面之机,能当一面之锋,乃足以长军。军有时而孤,遣将必求可独任。故善用才者,偏裨③皆大将也。

①中虚:中心。②朴:质朴。③偏裨:偏将和裨将,中下层将佐的通称。

上天生人,如果气聚集于心,这个人就聪明,气散在四肢,此人就质朴。质朴的人有力气,聪明的人多半身体虚弱,智勇双全的人世间少有。因此,能力超过百人的,可以让他统率百人;能力超过千人的,可以让他统率千人;人数超过一千就成为一军了。如果能正确处置一些情况,能抵挡一面敌人,就足以统率一军。军队有时可能处于孤立无缓的境地,派遣将领一定要求有独立作战的能力。因此,善于用才的人,从中下层军官中都可以发现大将。

三十五锋

自天、地、风、云、龙、虎、鸟、蛇而外,更立九军。所以厚别分植,为阵①之锋。一曰亲军,乃里壮家丁,护卫大将者也;一曰愤军,乃复仇赎法,愿驱前列者也;一曰水军,能出没波涛,覆荡舟楫;一曰火军,能飞镖滚雷,远致敌阵;一曰弓弩军,能伏窝挽强,万羽齐发,制敌百步之外;一曰冲军,力撼山岳,气叱旌旗,于以撄②大敌,冒强寇;一曰骑车,骁勇异伦,飞驰两阵之间,追击远极绝之地;一曰车军,材力③敏捷,进犯矢石,退遏奔驰,列之使敌不得进;一曰游军,巡视机警,便宜护应,合军举动皆系④之。而中有猱升,狼下⑤,蛇行,鼠伏,缒险,通远,逾城,穿幕⑥之属。九者亲游护于中军,余每分余隅。分则各御,合则并出,可伸可缩,使一阵之间,血脉联络,惟籍此为贯通也。

①阵:广西民族版为“军”。应为:“阵”。②撄(yīng):碰,触犯。③材力:勇力,才能。④系:广西民族版为“击”。应为“系”。⑤狼下:传说,狼在觅食之前要先倒立以卜方向。⑥幕:通“漠”。

三十六结①

三军众矣,能使一之于吾者,非徒威令之行,有以结之也。而结必协其好:智者展之,勇者任之,有欲者遂之,不屈者植之;泄其愤惋,复其仇仇。见疮痍②如身受,行罪戮如不忍,有功者虽小必录,得力者赐于非常,所获则均,从役厚恤,抚众推诚,克敌寡杀。诚若是,岂惟三军之士应麾③而转,将天下皆望羽至矣。敌其空哉!

①结:团结,结交。②痍(yí):创伤。③麾:指挥旗。

三军士兵众多,要使他们却像一个人一样听从指挥者的指挥,这不能只靠严厉的惩罚,而且还要有组织、团结他们的正确方法。要想团结他们一定要尊重他们的愿望:聪明的人要能让他们充分发挥的才智,勇敢的要让他们担当适宜的任务,有个人欲望的要尽量满足他们,受到迫害而不屈服的人要帮助他们报仇雪恨。见到士卒生疮就像长在自己身上一样难忍,对触犯军法士兵处斩刑表现出一种忍痛割爱,好像于心不忍的样子,作战功劳虽小也要记载,战绩突出的要给予特别的奖赏,缴获战利品应平均分配,对服役的人的家属要给予优厚的待遇,安抚众人要推心置腹,打击敌人要尽力减少伤亡。如将领真能做到这样,岂止三军将士听从调遣,天下的人都将闻风而至了。这样,敌人的阵营就空虚了。

三十七驭①

人以拂气生,才以怒②气结。苟行兵必求不变者而后用,天下有几?兵非善事,所利之才即为害之才。勇者必狠,武者必杀,智者必诈,谋者必忍③。兵不能遣勇武智谋之人,即不能遣狠杀诈忍之人;不用狠杀诈忍之人,则又无勇武智谋之人。故善驭者,使其能而去其凶,收其益而杜其损,则天下无非无才也。仇可招也,寇可抚也,盗贼可举,而果敢轻法,而夷狄④远人,皆可使也。

①驭:驾驭,统驭。②怒:强盛,猛烈。③忍:狠心,残忍。④夷狄:古代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贬称。

人的生命和才能是由气的猛烈冲突而形成的,如果行军打仗一定要任用没有性格变化的人,天下能有几个?战争不是慈善的事,对作战有用之才,往往也是有害之才。如勇敢的人一定凶狠,武艺高超的人必须嗜杀,聪明的人势必狡诈,善谋的人肯定会忍耐,隐藏企图。作战不能不用上述勇、武、智、谋之人,也就不能不用狠、杀、诈、忍之人;相反,不用狠、杀、诈、忍之人,也就没有勇、武、智、谋之人。因此,善于统驭的人,要能利用他们的长处而不让有害的一面发挥作用,能从他们身上得到好处又要杜绝他们的危害,(如果做到这样)那么天下就没有不可用之才。为此,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来投奔的仇人要能容纳,贼寇可以招抚,盗贼可以举用,甚至对见义勇为的触犯了王法的,以及少数民族、边远地方的人,都可以为我所用。

三十八练

意起而力委谢者,气衰也;力余而心畏沮者,胆丧也。气衰胆丧,智勇竭而不可用。故贵立势以练气,经胜以练胆,布心以练情,一教以练阵艺。三军练,彼此互乘,前后叠丽①,动则具动,静则具静。

①叠丽:重叠依附。丽,附着,这里指互相依附。

萌发与人决斗的念头但力量过早地枯萎了,是由于心气衰弱;力量有余但心里畏惧沮丧,是因为胆量丧失。气衰胆丧,才智和勇气也会随之枯竭而失去作用。因此,要善于造成有利的态势来锻炼士气,以经历胜利来锻炼胆量,通过开诚布公来增进感情,经练习来熟练布阵的动作要领。三军经过反复的训练,彼此就会互相协调,前后便能互相依恃,行动即可步调一致,停止就能整齐划一。

三十九励

励士原不一法,而予谓,名加则刚勇者奋,利诱则忍毅者奋,迫之以势,陷之以危,诡之以术,则柔弱者亦奋。将能恩威毕胁,所策皆获,则三军之士,彪飞龙蹲,遇敌可克。而又立势佐威,盈节护气,虽败不损其锐,虽危不震其心,则又无人无时而不奋也。

激励士气本来就不止一种方法,但我认为,有荣耀激励就会使刚强勇敢的人振作,用物质引诱就能使坚毅的人奋起,用形势逼迫,使其陷于危险的境地,并辅之以欺骗的手段,那么胆小力弱的人也精神抖擻。将帅治军能恩威并施,筹划的计谋每次都能取道预期的胜利,那么三军在作战时的勃勃生气,就会象跃起的虎,蟠伏的龙一样,能制伏遇到的任何敌人。如果再能造成有利的态势以增加军威,保持士气的充盈饱满,即使败退也不会损失精锐,即使处于危险的境地也不会动摇军心,这样,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会奋起作战了。

四十勒①

勒马者必以羁②靮③,勒兵者必以法令。故胜天下者不驰法。然恩重乃可施法④,罚行而后威济,是以善用兵者准得失为功罪,详斗奔以恤伤。戮一人而人皆威,杀数众而众咸⑤服,诛怯斩败,而士益奋,号令严肃,犯法不贷⑥,止如岳,动如崩,故所战必克。决不以濡忍⑦为恩,使士轻其法,致贻丧败也。

①勒:意指约束和管束。②羁:马笼头。③靮(dì):马缰绳。④法:广西民族版为“罚”。应为“法”。⑤咸:广西民族版为“感”。应为“咸”。⑥贷:宽恕。⑦儒忍:柔顺,容忍。

驾驭马匹,一定要用马笼头和缰绳,管理军队,一定要用法令。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军队不会使军法废弛。但对下面重施恩惠才实施惩罚,惩罚能够施行才能树立威严。为此,善于用兵的人要根据作战中的成败来论功定罪,察明是战斗受伤还是奔逃受伤再进行抚恤。杀一人要使他人受到震动,斩数人要使全军心服,严惩贪生怕死和失职战败的人,士卒就会更加振奋,号令就能得到严格地执行,触犯法令的就得不到宽容,部队停止就静如山岳,行动起来势如山崩,这样一定能战无不胜。作为将帅,决不用宽恕纵容来希图取得下面的信任,而使他们漠视法纪,以至留下失败的隐患。

四十一恤①

尝有绝代英雄,方露端倪,辄为行间混陷,亦有染于卒伍,勋业未建,或为刑辟②所汲③,可胜浩叹!天之生才甚难,苟负其质而不见用,则将投敌而为我抗,此为大将者在所必恤④。恤者:平日虚怀咨访,毋使不偶⑤。至于阵中军兵,披霜宿野,带甲悬刀,饥搏风战,伤于体而不言苦,经于难而不敢告劳。苟轻弃其命,非惟不利于军,亦且不利于将。故善用兵者,不使陷于敌,以擅肆戮也⑥。

①恤:体恤。这里引申为爱惜将士。②刑辟:刑法。③汲:广西没民族版为“加”。应为“汲”。④恤:体恤,顾惜。⑤偶:遇。⑥以擅肆戮也:版为“与擅友肆也”。应为“以擅肆戮也”。

世间曾经有一些盖世英雄,刚刚崭露头角,就被敌人的反奸计陷,,,害,也有的混杂于士卒之中,尚末建立功业,就被斩于刑法之下,实在令人不胜感叹。上天降下有才能的人本来就难得,如果他身怀奇才而不得布道重用,就会投奔敌方与我方对抗,因此,做大将的人要体恤他们。体恤的方法有:平时虚心向他们咨询走访,不要让他们感到怀才不遇。至于作战中的士卒,风餐露宿,睡觉时还身穿铠甲带着刀剑,在饥饿时仍要与敌搏斗,在恶劣的天气下作战,受了伤也不叫苦,历经危难也不说辛劳。如果轻易抛弃他们的生命,不但不利于军队,而且对将领本人也不利。因此,善于用兵的人,要使自己不被敌人战败,就不能随意滥杀下属。

四十二较

较器不如较艺,较艺不如较数,较数不如较形与势,较形与势不如较将之智能。智能胜而势不胜者,智能胜;势胜而形不胜者,势胜;形胜而数不胜者,形胜;形与数胜而艺器窳①者,形数胜。我胜乎至胜,彼胜乎小胜,敌虽有几长,无难克也。

①窳(yǔ):恶劣,粗劣。

较量兵器不如较量技艺,较量技艺不如较量数量,较量数量不如较量形与势,较量形与势不如较量将帅的智慧。将帅的智慧高敌一筹,尽管战势劣于对方,智慧高的一方就能取胜;战势较优而力量较弱,战势占优势的一方就能取胜;力量较强而数量不及对方,力量占优势的一方就能取胜;力量与数量都占优势,即使技艺生疏,兵器粗劣,也能获胜。如果能在各种作战要素的对比中做到我有全胜的把握,对手只有小胜的可能,即使敌人有一些优势,也不难战胜它。

四十三锐

养威贵素,观变贵谋。两军相薄①,大呼陷阵而破其胆者,惟锐而已矣。众不敢发而发之者,锐也;敌众蜂来,以寡赴之者,锐也;出没敌中,往来冲击者,锐也;为骁为健,为勇鸷②猛烈者,将锐也;如风如雨,如山崩岳摇者,军锐也;将突而进,军涌而冲者,军、将皆锐也。徒锐者蹶③,不锐者衰。智而能调,发而能收,则锐不穷。

①薄:迫近。②勇鸷(zhì):勇猛强悍。鸷,凶猛的鸟。如鹰、雕等。③蹶:挫折,失败。

培养军威贵在平时训练,观察战局的变化贵在智谋高超。两军迫近,高呼杀声冲入敌阵震破敌胆,靠的全是锐气。众人都不敢向敌人发起攻击而那些敢于英勇进击的,是有锐气的表现;优势的敌人蜂拥而来,敢于以劣势兵力去迎击敌人,是有锐气的表现;在敌阵中出没,往来冲击,是有锐气的表现;勇猛矫捷,如鹰击长空,是将军锐利的表现;行动似急风骤雨,地动山摇,是军队有锐气的表现;,大将率先冲入敌阵,部队随着汹涌冲杀,是军队和大将都有锐气的表现。军队作战仅靠锐气会受挫折,没有锐气战斗力就会衰弱。只有智谋周全,能发能收,锐气才不会穷尽。

四十四粮

筹粮之法,大约岁计者宜屯,月计者宜运,日计者宜流①。行千里则运流兼,转徙无常则运流兼,迫急不及铛②煮则用干糇③,若夫因粮于敌,与无而示有,虚而示盈,及运道阻截,困守围中,索百物为饲,间可救一时,非可长恃者。民之天,兵之命,必谋之者不竭,运之者必继,护之者维周,用之者常节。

①流:指就地筹集。②铛:古代的一种锅。③干糇(hōu):干粮。

四十五住

住军必后高前下,向阳背阴,养生处实①,水火无虑,运接不阻,进可以战,退可以守,有草泽流泉,通达樵牧者,则住。然物数不全,方域各异,故暂止惟择军宜,久拒必任地势。

①养生处实:物质充实,便于生活。

军队驻扎的地方一般是后高前低,向阳背阴;物质充实,便于生活;没有被水淹和火烧的忧虑,前后运送接应应没有阻碍,进可以战,退可以守,四周有牧草水泽和流动的泉水,便于砍柴放牧。如果具备这些条件,便可前往驻扎。但上述条件不可能样样具备,况且各个地区自然环境也不不尽相同。因此,部队如果是暂驻只要相对适宜就可以了,但如果是长期拒守,就一定要认真选择非常有利的地势。

四十六行

行军非易事也。行险有伏可虑,济川惟决是忧,昼起恐其暴①来,夜止虞②彼虚扰,易断绝者贯联,难疾速者卷进。一节不防,则失在疏。必先绘其地形以观大势,复寻土著之人,以为前导,一山一水,必尽知之,而后可以行军。

①暴:突然。②虞:担心。

行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行经地势险要的地方有中埋伏的担心,渡河时有敌人在上游决堤的忧虑,白天出发恐怕敌人突然袭击,晚上驻扎要提防敌人作势骚扰。在容易被截断的地方要加强部队的前后联系,难以迅速通过的地方要迂回绕行。(在行军时)有一个环节防备不周,就会因疏忽可能导致失败。(在行军前)一定要先绘出地形图,借以了解当地的宏观形势,还要寻找当地人作向导在前面带路,对途中的一山一水,一定力求详细透彻地了解,之后才能行军。

四十七移

军无定居,亦无定去,但相机而行。春宜草木,枯燥则移;夏宜泉泽,雨濡则移;伏于林翳①,风甚则移,有便则投,可虞则移;有利则止,无获则移;敌脆则止,敌坚则移;此强彼弱则移,此缓彼急则移,此难彼易则移。

①林翳:树林茂密的地方。翳,遮盖。

部队没有固定的驻地,也没有一定的去向,只是根据情况而决定其行动。春天适宜靠近草木,草木一枯黄就要转移;夏天适宜靠近山泉水泽,雨水过多住地潮湿就要转移;部队潜伏在草木茂盛的地方,刮起大风时就要转移;安全便利的地方就前去,有危险顾虑的地方就转移;有利可图就停留,无利可图就转移;敌人脆弱就停留,敌人坚强就转移;这里敌人强大,那里敌人弱小,就向弱小处转移;这里情况缓和,那里情况紧急,就向紧急处转移;这里活动困难,那里活动容易,就向容易处转移。

四十八趋

师贵徐行,以养力也。惟乘人不备,及利于急击,当倍道以趋。昼趋则偃旗息鼓,夜趋则卷甲衔枚①。趋一日者力疲,经昼夜者神惫。一日以趋,兼百数十里;昼夜以趋,兼二三百里。兼近者绝不成行阵难毕至;兼远者弃大军而进,故众师远乎其后也。人不及食,马不及息。劳而寡及,非恃我之精坚,敌之摧②丧,与地形山川之洞悉,敢出于此乎?故非全利而远害,慎勿以趋为幸也。

①衔枚:将枚横衔在口中,以防喧嚣。枚,一种形状像筷子的条状物。②摧:挫败。

军队行军贵在以正常速度行走,以保持部队的体力。只有在乘敌不备,以及对敌迅猛攻击有利时,才应以加倍的速度急行军。白天急行军要偃旗息鼓,晚上则要收起铠甲,口中衔枚,以防发出声响。急行军一天身体就会疲劳,一天一夜精神就会疲惫不堪。急行军一天,可行一百几十里路;昼夜兼程,可行二三百里路。行军距离近,部队容易造成前后断绝,队形混乱,部队难以全部到达;行军距离远,(轻兵)要脱离大部队急进。因此,大部队就将远远地落在后面。(在急行军中)人来不及吃饭,马也得不到休息,部队非常疲劳并且只有少部队到达,如果不是依我军精锐坚强,敌人受挫衰败颓丧,以及我对地形的透彻了解,怎么敢这样做呢?因此,除非有百利而无一害,决不轻率地急行军以图侥幸。

四十九地

凡进师克敌,必先相①敌地之形势。十里有十里之形势,百里有百里之形势,千里有千里之形势。即数里之间,一营一阵,亦有形势。一形势,必有吭②、有背、有左夹右夹、有根基要害。而所恃者必恃山、恃水、恃城、恃壁、恃关隘险阻、草木蓊翳③、道路杂错。克敌者,必审其何路可进,何处可攻,何地可战,何处可袭,何山可伏,何径可诱,何险可据。利骑利步,利短利长,利纵利横。业有成算,而后或扼吭,或抚背,或穿夹,或制根基要害。

恃山则索逾山之法,恃水则索渡水之法。恃城壁关隘、草木道路,则索拔城破垒、越关过隘、焚木除草、稽察道路正歧通合之法。势在外,慎毋轻入,入如鱼之游釜④,难以遗脱;势在内,毋徒绕,绕如虎求圈羊,不可食也。故城非伏难攻,兵非导不进。山川以人为固,苟无人能拒,山川曷足⑤险哉!

①相:详细勘察。②吭(háng):咽喉。③蓊翳: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④釜:锅。⑤曷足:怎么值得。

凡是挥军去攻击敌人,一定要侦探了解敌人所处的地形情况。(从地形的情况看)十里有十里的地势,百里有百里的地势,千里有千里的地势。即便是方圆数里,一个营盘一道阵势,也都有一定的地形要求。一处地理形势,必定有咽喉,后有靠山,左右有依托,还要有根基要害等。军队作战依靠的地形一定要靠山、依靠河流、依靠城池、依靠堡垒、依靠险要的关口隘路,以及草木茂密的山林地,错综复杂的道路。去进攻敌人,一定要察明哪条路可以前进,哪个地段可以攻击,哪个地域适合野战,哪个地方便于偷袭,哪座山可以设伏,哪条路适宜引诱敌人,哪个险要的地形可用于据守。还要看(在这个地形上)是利于骑兵作战还是步兵作战,是适于用短兵器还是长兵器,是利于纵向进攻还是利于摆向推进。经过分析比较,考虑成熟以后,或是控制咽喉要地,或是抄袭敌人的背后,或是穿插夹击,或是扼制关键要害地形。

如果敌人倚仗的是山,就要寻找逾越山岭的方法;敌人倚仗的是水,就要寻求渡水的方法;如果敌人倚仗城池、堡垒和关隘以及草木道路,就要寻找拔城破垒,斩关夺隘,清除草木,以及勘察道路曲折、分合、走向的方法。敌人把主力部署在外围,一般不要轻率进入了,如果进入了,就象游动在锅里的鱼难以逃脱;敌把主力集中在中间,不要徒劳地敌周围绕来绕去,就象老虎围着羊圈转,无论怎样绕也吃不到羊。因此,守城的敌人不归降就难以攻取,军队没有向导便不能前进。山川靠人来守才谈得上坚固,否则,山川有什么险可言呢?

五十利

兵之动也,必度益国家,济苍生,重威能。苟得不偿失即非善利者矣。行远保无虞①乎?出险保无害乎?疾趋保无蹶乎?冲阵保无陷乎?战胜保无损乎?退而不失地,则退也;避而有所全,则避也。北有所诱,降有所谋,委有所取,弃有所收,则北也,降也,委也,弃也。行兵用智,须用其利。

①虞:忧患。

军队有作战行动,一定要考虑对国家是否有利,对百姓有没有好处,能不能增加军队的威势。如果得不偿失,就算不上是善于追求利益的人。(为此,军队指挥员要考虑)远征能否确保没有忧患?处在险地能否确保没有危害?急行军能否确保战斗力不受挫?冲入敌阵能否确保不陷入敌人的重围?战胜敌人能否确保不受大损失?如果撤退而不至于丧失土地,那就撤退;如果避战能保全一些实力,那就不妨躲避;如果逃跑是为了诱敌,投降是为了用计,丢掉是为了获取,放弃是为了收复的话,那么也不妨佯败、诈降、暂时丢弃一些局部利益。总之,指挥作战运用智谋,必须考虑对我是否有利。

五十一阵

言阵者数十家,余尽扫而尽括之。形象人字,名曰人阵。顺之为人,逆之为人,进之为人,退之为人。聚则共一人,散则各为一人,一人为一阵,千万人生乎一阵,千万人合乎一阵,千万人动乎一人。锐在前而重在后,锋为触而游①为周。其中分阴阳虚实,当受卸②冲,为翼伏③吐纳④,动静翕⑤张。斗不可乱,进必相依,不依则危,人自不乱,乱亦随整,人自能依。人必依人,又何可乱?高高下下随乎势,长短广狭变于形,人阵神然哉!

①游:指机动力量。②卸:退却以卸去敌人冲锋的势头。③翼伏:张开两翼,埋伏待敌。翼,战阵的两侧为翼。④吐纳:呼吸。这里指拒敌或围攻。⑤翕:收敛,收缩。

兵家谈阵法的有数十家,我将它们全部浏览后加以概括,创立一种阵形。这种阵形象个人字,名叫人阵。它从正面看是人字,反面看是人字,前进是个人字,撤退也是人字。聚集起来是一个人字,分散开来又成为各个单独的人;一个人成为一个阵,千万个人又组成一个阵,千万个小阵又组合成一个大阵,千万个人行动起来又象一个人一样协调一致。(这种阵)精锐的前锋部署在前面,主力在后面。前锋作为阵的触角,机动兵力在阵的四周巡游。阵中部署分为阴阳虚实,有抵挡、承受、退却、冲击的力量部署,能够自如地布列阵势、围攻、拒敌、行动、静止,或是收缩扩张。与敌交战时队形不能乱,前进一定要相互依靠,不相互依靠就会发生危险。人人都能主动的保持队形不混乱,队形乱了可以随时调整,使人与人恢复协同;如果人与人都配合协同,又怎么能乱呢?阵形能灵活地随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宽阔狭小的变化而变化,人阵真是神奇啊!

五十二肃

号令一发三军震慑,鼓进金止,炮起铃食,飒①奋麾驰。雨不避舍,热不释甲,劳不弃械,见难不退,遇利不取,陷城不妄杀,有功不骄伐②,趋③行不闻声,冲之不动,震之不惊,掩④之不奔,截之不分,是为肃。

①飒:豪迈矫健。②伐:夸耀。③趋:急走。④掩:乘人不备突然袭取。

号令只要一发出,就能够震慑三军,听到击鼓就进攻,听到鸣锣就收兵,炮声一响就奋起,铃声一响就开饭,见到旌旗挥动就奋勇疾驰。下雨不进民舍躲避,天热不解铠甲,疲劳不丢弃武器,碰到危难不退缩,遇到利益不擅取,攻陷城池不滥杀无辜,有功而不骄横炫耀,急行军而听不到声音,敌人冲击而巍然不动,受到震动不惊慌失措,遭遇突然袭击不溃逃,遭到载击不离散,这就叫治军整肃。

五十三野

整者,兵法也,碍于法则有机不投。兵法之精,无如野战①:或前或却,或疏或密。其阵如浮云在空,舒卷自如;其行如风中柳絮,随其飘泊。迨其薄,如沙汀磊石,高下任势;及其搏,如万马骤风,尽力奔腾。敌以法度之,法之所不及备;以奇测之,奇之所不及应;以乱揆②之,乱而不失;驰而非奔,旌旗纷动而不踉跄,人自为危,师自立威。见利而乘,任意为战,此知兵之将所深练而神用③者也。抑④亦难哉!

①野战:不依常法作战。②揆(kuí):揣度,估量。③用:原作“明”,据《兵法圆机》本、天蔚书社本等改。④抑:虚词,表示轻微转折。

强调严整规范是兵法的一条重要原则,拘泥于兵法就会错过战机。兵法中最精妙地运用莫过于摆脱成法,灵活作战:(部队)时而前进,时而后退,时而分散,时而集中,阵形变化就像空中的浮云一样舒卷自如,行动就像风中的柳絮一样随风飘动。当迫近敌人时,其势如堆在沙滩上高高堆起的石头,有即将崩塌时居高临下的强势;与敌人交锋时,就像万马尽力奔腾,狂风骤然刮起一样。敌人按常法来揣度我的企图,但常法没有这样的情况;想用奇计来算计我,但计谋又赶不上情况的变化;敌人揣测我军混乱了,但我形乱而实不乱;战马来来往往,奔驰而不是奔逃,旌旗纷纷摇动,阵脚却始终不乱,人人都为了打胜仗,每支部队都争相树立自己的威名。见到有利的情况立即乘机利用,不拘成法,任意作战,这是懂军事的将领对部队进行严格的训练,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的结果。但这也是很难做到的啊!

五十四张

耀能以震敌,恒法也。惟无有者故称,未然者故托,不足者故盈。或设伪以疑之。张我威,夺彼气,出奇以胜,是虚声而致实用也,处弱之善道也。

炫耀威力来震慑敌人,这是常用的方法。明明没有却故意宣称有,不打算行动的时候,就要故意装着要行动的样子;力量不足却故意显示力量有余,或者是故布假象迷惑敌人。长自己的威风,灭敌人的志气,出奇以制胜,这是以虚张声势来收到实际的效用,也是军队居于劣势地位时运用的一种好方法。

五十五敛

卑其礼者,颓①敌之高也;靡其旌者,敌敌之整也;掩其精能者,萎敌之盛锐也;惟敛可以克刚强,惟敛难以刚强克。故将击不扬以养鸷②,欲搏,弭耳③以伸威,小事隐忍以图大,我处其缩以尽彼盈。既舒吾盈,还乘彼缩。

①颓:衰败,萎靡。②鸷:凶猛③弭耳:贴耳。

自己在礼节上谦恭卑下,是为了使敌人高涨的士气低落;有意倒下自己的旌旗,是为了扰乱敌人严整的阵容;把我精兵强将掩藏起来,是为了削弱敌人旺盛的锐气。只有收敛锐气才能制伏刚强的敌人,也只有收敛锐气才能不被刚强的敌人所打败。因此,将要攻击敌人,事先不应张扬,以便向敌发起突然猛烈的攻击;打算与敌拼搏先示弱,以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战斗威力。在小事上忍耐是为了图谋大事成功,我方主动退让,是为了耗尽敌人高涨的士气。等到我方士气舒展充实以后,还要趁敌盛极而衰时击败它。

五十六顺

大凡逆之愈坚者,不如顺以导瑕①,敌欲进,羸②柔示弱以致之进;敌欲退,解散开生以纵之退;敌倚强,远锋固守以观其骄;敌仗威,虚恭图实以俟其惰。致而掩之,纵而擒之,骄而乘之,惰而收之。

①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和错误。②羸(léi):原作“赢”,据《清经世文编》本、天蔚书社本等改。意为疲惫衰弱。

凡是越是硬攻就越顽强抵抗的敌人,不如顺着它的企图,引导它发生错误。敌人企图前进,就故意作出软弱的样子引诱它前进;敌人企图撤退,就故意撤去围兵开放生路,纵使它后退;敌人仗恃它的强大,就避开它的锋芒固守不出,以滋长其骄傲;敌人仗恃它的声威,就假意退让而暗中准备实力,以等待它的松懈。敌人被诱前进了,就发动突袭;放纵敌人撤退后,再一举擒获;敌人的骄气滋长了,就乘机打击它;敌人松懈麻痹了,就趁机收拾它。

五十七发

制人于危难,扼人于深绝,诱人于伏内,张机投阱,必度其不可脱而后发。盖早发敌逸,犹迟发失时①。故善用兵者,制人于无可逸。

①时:原作“明”,据《清经世文编》本、天蔚书社本、《兵法圆机》本等改。

在敌人危难的时候制服它,在敌人处于绝地的时候消灭它。把敌人引诱进入到我的伏击圈内,安设机关,布置陷阱,必须料定敌人无法逃脱而后才发动攻击。因为动手早了敌人会跑掉,就像动手迟了丧失时机一样。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在敌人无处可逃的时候制伏它。

五十八拒

战而难胜则拒,战而欲静则拒。凭城以拒,所恃者非城;坚壁以拒,所恃者非壁;披山以拒,阻水以拒,所恃者非山与水。必思夫能安能危、可暂可久,静则谋焉,动则利焉。

与敌交战难以取胜就要防守,打算暂时停战也要防守。依托城池来防守,所依靠的并不只是城池;凭借坚固的壁垒来防守,所依靠的并不只是壁垒;占据高山防守,以水阻隔防守,所依靠的也不只是山和水。在防守时,一定要考虑既能应付一般情况,又能应付复杂危急的情况;既能短期御敌,又能长期固守。战局平静时要认真筹划作战方案,行动开始后要可确保处于有利的地位。

五十九撼

凡军之可撼者,非伤天行,即陷地难,及疏于人谋。无是数者而欲撼之,非惟无益,亦且致损。故大将临敌,犯可撼,戒不可撼,若故为可撼以致人之撼之,而展其撼者,则又善于撼敌者也。

凡是可以打败的敌人,不是遇到不利的天候,就是陷入危险的地形,或者在计划方面考虑不周。没有以上这几种情况而想打败它,不但得不到好处,反而会招致损失。所以军队在进攻敌人时,要攻击那些可以打败的敌人,不要攻击那些不可能打败的敌人。如果故意装着失败的样子来引诱敌人进攻,从而创造条件打败敌人,那就更是善于打败敌人的能手了。

六十战①

逆战数百端。众、寡、分、合、进、退、遇、搏、乘、迭、翼、缓、速、大、小、久、暂、追、拒、缀②、遏,谐于法。骑、步、驻、队、营、阵、垒、行、锋、随、坚、散、严、制、禁、令、教、试、尝、比、水、火、舟、车、筏、梁,协于正。昼、夜,寒、暑,风、雨,云、雾,晨、暮,星、月,电、冰、雪、因于时。山、谷、川、泽、原、峡,远、近,险、仰、深、林、丛、泥、坎、邃、巷、衢、逾、沙、石、洞、寨、塞,宜于地。至展计则谋:心、扬、应、饵、诱、虚、伪、声、约、袭,伏、挑、搦③、抄、掠、关④、构⑤、嫁、左、截、邀、蹑、踵、驱、卸⑥。握奇则自:牵、变、避、隐、层、装、物、神、邪、攒⑦、返、魃、混、野、狼、尘、烟、炬、耀、蔽、裸、空、飞,甚则不、无、冲、涌、挤、排、贯、刺、掩、蹂、夹、绕、围、裹、蹙,压、狠、暴,连、毗、慑、摧、恋、酣、并、陷,而施勇。再甚则饥、疲、苍、困、孤、逼、降、破、欺、擒、愤、怒,苦、激、强、血、死、鏖、猝、惊、奔、殿、接、救,以经危。精器善技,展战弃夷,亶⑧为名将。

六十一搏

百法皆先着,惟战则相搏,当思搏法,此临时着也。敌强宜用抽卸;敌均宜用常抄;敌弱宜用冲蹂;蒙首介①骑,步勇挨之,往返击杀,使敌无完队则蹂也。以我之强当其弱,以我之弱当其强,而令强者先发,左右分抄,是谓刚弱取胜。预立断截开分,使敌突则纳,敌冲则裂,卸彼势而全我力,伏锋以裹之,所谓强弩之末也。要皆相敌以用,然未战必备其猝来,战退以虞其掩至,而且北必紧旌,使敌不敢遽②迫;胜必严追,使伏不得突乘。能如是,而后进可不败,退可不死,与三军周旋,于风驰电薄间,无不得其胜着也。锐而暇,静而整,慎旃③。

①介:铠甲。②遽(jù):疾速、仓促。③旃(zhān):相当于“之”或“之焉”。

六十二分

兵重则滞而不神,兵轻则便而多利。重而能分,其利伊①倍。营而分之,以防袭也;阵而分之,以备冲也;行而分之,恐有断截;战而分之,恐有抄击。倍则可分以乘虚,均则可分以出奇,寡则可分以生变。兵不重交,勇不远攫,器不隔施。合兵以壮威,分兵以制胜。统数十②万之师而无壅溃者,分法得也。

①伊:于是。②十:原作“千”,据《清经世文编》本、天蔚书社本、《兵法圆机》本等改。

部队太大就会行动迟缓而不灵活,部队较小就有行动轻便的好处。部队大而能进行适当的发散配置,它的好处自然加倍。宿营时要分散布置,是为了防止敌人袭击;布阵时分散部署,是为了防备敌人冲击;行军时分别行动,是担心被敌人隔断截击;作战时要分别部署,是恐怕敌人包抄夹击。在力量倍于敌人时,分开使用可以乘敌人之虚;兵力相等时,分开使用就可以出奇制胜;敌众我寡时,分兵可以造成有利于我的事态变化。部队不要拥挤在一起和敌人交锋,勇力不可远距离发挥,兵器难以隔着障碍使用。集中兵力来壮大声威,分开部署去制胜敌人。统率几十万大军而不至于发生堵塞溃乱的现象,是由于分兵得当的缘故。

六十三更

武不可黩①。连师境上,屡境不息,能使师不疲者,惟有更法。我一战而人数应,误逸为劳;人数战而我数休,反劳为逸。逸则可作,劳则可败。不竭一国之力以供军,不竭一军之力以供战,败可无虞,胜亦不扰。

①黩:滥用。

武力不可滥用。与敌人相恃于敌境,屡战不息,却能让部队不疲劳,唯一的方法是采用轮番更换作战。我军攻一次而使敌人数次应战,就把安逸的敌人变为疲劳;敌人连战数次而我军得到数次休整,就把疲劳的我军转化为安逸。安逸的就可以使用,疲劳的就可能打败。不用耗尽国家的财力来养兵,不用耗尽全军的力量来打仗。这样,打了败仗,也没有忧虑,打了胜仗,也不会损失过多。

六十四延

势有不可即战者,在能用延。敌锋甚锐,少俟其怠;敌来甚众,少俟其解;征调未至,必待其集;新附未洽①,必待其孚②;计谋未就,必待其确;时未可战,姑勿与战,亦善计也。故为将者,务观乎彼己之势。岂可以贪逞摧激而莽然一战哉!

①洽:协调。②孚:信用,诚实。

形势有不宜于立即决战的,就要善于使用拖延的手段。敌人士气旺盛,就暂时等它懈怠下来;敌人集中优势兵力进犯,就暂时等它分散开来;我军征调还未完成,必须等待集结完毕;新归附的力量还不能协调一致,必须等待互相信任;计划还未考虑成熟,必须等待确定无疑;时机不宜决战,暂时不打也是好办法。所以,做将领的人,必须审察敌我形势,怎么能在决战问题上贪功逞能打卤鲁莽之战呢?

六十五速

势已成,机已至,人已集,而犹迁延迟缓者,此隳①军也。士将怠,时将失,国将困,而拥兵境上,不即决战者,此迷军也。有智而迟,人将先计;见而不决,人将先发;发而不敏,人将先收。难得者时,易失者机,迅而行之,速哉!

①隳:(huì):毁坏。

六十六牵

甚矣哉!敌之不能猝①胜者,惟有用牵法也。牵其前则不能越,牵其后则莫敢出。敌强而孤,则牵其首尾,使之疲于奔趋;敌狈而倚,则牵其中交,使之不得相应。大而广,众而散,则时此时彼,使之合则艰于聚,分则薄于守,我乃并军一向,可克也。

①猝:突然,这里指迅速。

对于不能迅速打败的敌人,只有用牵制的办法来对付它。从前面牵制使它不能进展,从后面牵制使它不敢前出。敌人强大而孤立无援,就从首尾两端进行牵制,使它疲于奔命;敌人狼狈不堪但还能互相依赖,就从中间进行牵制,使它们不能彼此策应;敌人强大而战线长,兵力多而分散则应时此时彼地袭击它。使得敌人想要会合却难以集中,想分兵又防守薄弱,然后,我集中力量去攻击敌人的一点,就可以取胜了。

六十七勾①

勾敌之信以为通,勾敌之勇以为应。与国②勾之为声援,四裔③勾之助攻击。胜天下者用天下,未闻己力之独恃也。抑勾乃险策,用则必防其中变。究竟④恩足以结之,力足以制之,乃可以勾。

①勾:勾结,此处指争取、联合。②与国:友好国家。③四裔:指四周邻国。裔,边远的地方。④究竟:毕竟,到底。

争取敌人的亲信为我通风报信,争取敌人的勇士做我的内应。联合友好的国家为我声援,联合四周邻国助我作战。能称雄天下的人必定善于利用天下的力量,没有听说单靠自己的力量而成功的。可是联合的策略具有危险性,,使用时一定要防备中途发生变故。毕竟要恩惠足以结交对方,力量足以控制对方,才可以和它联合。

六十八委

委①物以乱之,委人以动之,委垒塞土地以骄之。有宜用委者,多恋无成,不忍无功。

①委:抛弃,舍弃。

有意扔掉一些作战物质使敌人发生混乱,用一些人作诱饵来调动敌人,放弃一些壁垒、土地使地敌人产生轻我之心。遇到适宜使用“委”的情况时,贪恋太多就不会有成功,不忍心也无法成功。

六十九镇

夫将,志也;三军,气也。气易动而难制,在制于将之镇。镇矣,惊骇可定也,反仄①可安也,百万众可却灭也。志正而谋一,气发而勇倍,动罔②不臧③。

①反仄:动荡不安,②罔:无,没有。③臧:善,好。

将领靠的是顽强的意志,部队靠的是高昂的士气。人的情绪容易波动因而难以控制,要想使士兵的情绪稳定,全在于将领的镇定控制。镇定,惊恐的情绪可以平静,动荡的局势可以安定,敌人就算有百万之众都可以消灭。将领意志坚定,谋略明确,士气就会更加奋发,而且勇气倍增,这样,采取军事行动没有不成功的。

七十胜

凡胜者,有以勇胜,有以智胜,有以德胜,有以屡胜,有以一胜。胜勇必以智,胜智必以德,胜道务祈修。善胜者不务数胜而务全胜,务为保胜。若觊①小利,徒挑敌之怒,坚敌之心,骄我军之气而轻进,隳②我军之志而解纽③,是为不胜。

①觊(jì):希望得到。②隳(hui):毁坏。③解纽:失去维系作用,指纲纪涣散。

凡是获得作战胜利的有多种情况,有的以勇敢取胜,有的以智谋取胜,有的以德行取胜,有的以多次战斗取胜,也有的以一次战斗就取胜。要战胜勇敢的对手,一定要用智谋。要战胜有智谋的对手,一定要用德行,要战胜有德行的对手,一定要修行比对方更高尚的德行。善于打胜仗的人,不只把眼光盯在几次局部的胜利上,而是致力于全面的胜利,竭尽全力确保有把握的胜利。如果图眼前的丁点利益,徒劳去挑动激怒敌人,促使敌人的团结,使我军产生骄傲轻敌之心而轻兵冒进,瓦解我军的战斗意志而动摇根本,这是不能取胜的。

七十一全

天德务生,边事务杀。顾体天德者,知杀以安民,非害民;兵以除残,非为残。于是作不攻自拔以全城,致妄戮之戒以全民,奋不杀之武以全军。毋徼①功,毋歆②利,毋逞欲,毋藉到威。城陷不惊,郊市若故。无之而非全,则无之而非生矣。

①徼:通“邀”。求,取。②歆(xīn):歆羡,羡慕。

上天的恩德在于“生”,战争的特性却是杀戮。顾念上天恩德的人,知道杀恶人是为了安抚人民,而不是害人民;战争是用来铲除残暴,而不是为了施行残暴。因此攻城力求不攻自破以保全城市,严禁滥杀无辜以保全城内百姓,鼓励采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来保全全军。(为做到这些)要能不急于求取战功,不贪利,不纵欲,不凭借残暴来显示自己的威风。城池攻陷后百姓不受惊扰,市场的繁华依然如故。不能做到这些不能算是全,不能做到全就不能说是有惜悯生命之心。

七十二隐

大将行军,须多慎著,固已言周谨矣!然对垒克敌,率军驭将,事多不测。系一军进止者,当表①异以为士卒先;系举阵存亡者,当计安以为三军恃。且行不知所起,止不知所伏,显象示人而稠众莫识,刀剑森列之中,享藏身之固者,大将有隐道也。

①表:标记。

大将统兵打仗必须多多谨慎持重地考虑,这一点已在“周”、“谨”两条中论述过了。但要在两军对垒地形势下击败敌人,统率全军,驾驭将领,经常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因此,关系一支部队进止地将领,应当勇特殊标记做士卒地先导;关系到全阵安危存亡地将领,应当筹划自己地安全,以作三军的依靠。行动时别人不知他从哪里来,休息时别人不知他藏身何处,在人前现身,众人面却不能认出他,在刀剑林立中,却能安全的隐蔽自己,这是因为大将掌握了有效的隐蔽方法。

THE END
1.高中必修课文《我与地坛》教案(通用10篇)“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是“怎样活”的一把心灵钥匙: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张扬https://www.ruiwen.com/jiaoan/4610670.html
2.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让命运使我屈服!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时常会遭遇各种困难和挑战,而面对这些困境时,我们的态度和行动将决定我们是否能够战胜命运,掌握自己的命运。正如贝多芬所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让命运使我屈服!”这句话凝聚了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座右铭。扼住命运的咽喉,意味着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622092652683206&wfr=spider&for=pc
3.菏泽日报数字报我要扼制住逆境的咽喉,做自己命运的建筑师!我要立志做现代的女鲁班,让今后自己主持承建的工程,争取荣获国家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 张方圆的求学之路其实异常艰难,贫穷曾像巨石一样压在她的双肩:她姊妹五个,上有三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全靠父亲一个农村小学教师的微薄工资和十几亩土地的收入维持生计。http://bz.heze.cn/html/2009-06/01/content_4_1.htm
4.气运之子有机缘,我有万倍返还!最新章节,小说气运之子有机缘,我有第128章 有去无回 第129章 突破化神境,抽取叶尘气运 第130章 被扼制住了命运的咽喉 第131章 就你叫楚风是吧? 第132章 气运之子龙天绑定成功 第133章 又是一张底牌 第134章 你们留着好好修炼 第135章 楚风的打算 第136章 气运之子改造成功 第137章 那里有好东西首页http://wap.33yqxs.com/166/166656/all.html
5.《和顾医生的恋爱日常》芒桃^第43章^最新更新:202209精力相当旺盛的小帅哥就这么被人类幼崽扼制住了命运的咽喉,被生拖硬拽地死死地抱在怀里。 我走进厨房帮顾辞的忙。 他正在切土豆,动作干净利落,衬衫的袖子往上折了几道,露出清瘦有力的腕间。眉目低垂着,低头认真切着土豆,后脖颈弯出恰到好处的弧度。 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7255209&chapterid=43
6.《祝容纪》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全文完结免费无删减人生总是有太多的意难平,此文不是爽文,写的虽是小说,讲的却是人生。 假如你被命运扼制住了咽喉,你将会怎样打破囚禁的牢笼,掌握自己的命运?被操纵的命运,却拥有至高的初心;越卑贱的命运,越能迸发出不屈的灵魂。 朋友,生活中也是,永不放弃,不论在何时何地,总会唱出属于你的绝响。https://m.xs8.cn/book/15350025804733404
7.龙的歇后语有哪些咽喉也富有弹性,胸部没有胸骨,体壁可以自由扩张,所以即使比它的头大好几倍的动物,也能被囫囵吞咽孔子及其儒家文化的节欲观已沉淀为中国人的一种深层文化心理,并决定了中国的命运走向是一种内敛的发展因此,我们主张在21世纪再度发扬孔子的价值与智慧,用孔子的节欲思想扼制当今社会泛滥失控的欲望支流,节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8b7pvz2.html
8.盖世天医盖世天医最新章节第203章 想我背叛?做梦! 第204章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第205章 修天医之道,破生死樊笼! 第206章 一箭三雕,好算计! 第207章 小丑跳梁,兴风作浪! 第208章 我要她走投无路,来求我! 第209章 恶意刁难,又咋的? 第210章 强者为王 第211章 被我扼制咽喉,还敢狂妄? 第212章 神奇药品,红颜醉! 第2http://www.cxbz958.com/shenqizhimen/
9.蒙俄朝三国边境游(15)虎头要塞西起火石山,东至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的伊曼隔岸相望,南起边连子山,北至虎北山,与俄罗斯军事重镇达里涅钦列斯克市及远东大铁路隔乌苏里江相望,处于伯力—海参崴的中心点,扼制远东铁路的咽喉,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虎头要塞中心区域正面宽12公里,纵深6公里。在此方圆数十公里的范围内,共有大小十余处要塞,由猛虎山https://www.jianshu.com/p/aa635c2d3dab
10.一代天医归来萧凌天萧凌天秦云柔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第203章 想我背叛?做梦! 第204章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第205章 修天医之道,破生死樊笼! 第206章 一箭三雕,好算计! 第207章 小丑跳梁,兴风作浪! 第208章 我要她走投无路,来求我! 第209章 恶意刁难,又咋的? 第210章 强者为王 第211章 被我扼制咽喉,还敢狂妄? 第212章 神奇药品,红颜醉! 第2https://www.kanshuge.org/0/57/1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