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人工智能脱单?爱情这门课它也是一知半解

在近期大热的英剧《黑镜》第四季中,描绘了这样的情节:在未来的世界里,用户可以和“AI相亲系统”进行交互,系统会比对各种数据信息,最终通过算法找到匹配率99.8%的完美对象。

AI配对听起来如此令人心动,而且,这项技术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国外的Viola.AI、CoffeeMeetBagel、Bernie、Loveflutter,国内的世纪佳缘、百合网、网易花田等,都拥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匹配系统,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年龄、住址、年薪、兴趣、消费习惯等大数据来进行速配。

但是,AI匹配也常被吐槽有颇多令人无语之处,AI脱单到底是神助攻还是猪队友?

匹配约会对象预测关系走势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拓展,各婚恋平台开始尝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用户匹配约会对象。

人工智能如何进行匹配?

如今市面上的主流AI约会平台,大致有两种匹配手段:一种是通过对社交网络和用户提交的数据进行充分挖掘和预测,从而提高配对水平;一种是结合面部识别、DNA检测等生物手段,来缩小线上相亲和线下相亲成功率的差距。

两者结合起来破译恋爱密码的更为常见。比如Pheramor这家公司的核心业务是通过用户的DNA来促成匹配,同时也会训练人工智能挖掘用户的社交媒体,以此了解双方的性格。

在国内,身份信息真假难辨是困扰网络相亲用户安全交友的难题,AI技术解决了虚拟网络环境下的“网友核身”难题。

2018年12月,真人相亲平台——像像采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身份真伪。

“适配是单身用户最核心的婚恋需求,婚恋交友平台大都基于颜值、年龄、身高、学历、收入等提供粗粒度的匹配服务。”像像真人平台创始人陶剑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人工智能正在成为联结潜在爱情伴侣的工具。

“机器学习可以超越人类的局限性,在各种变量之间找到因果关系,确定预测结果。”今日相亲CTO曹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曹伟介绍,当一个人在平台提交资料,平台会将其填写的基本资料及其上网行为,比如他们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的活跃程度以及他们的交流方式,收集起来并加入到数据分析之中。

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加,算法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机器不仅会让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而且还会让它们变得更密切。

“研究人员通过评估伴侣的性格、价值观和兴趣等因素,可以发现未来几年的关系进展。此外,这些因素可以在约会的早期阶段被分析出来,这就使得参与恋爱的人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恋爱关系会走向何方。”曹伟说。

识别虚情假意作用有限

“但真人也未必真心,AI技术在识别虚情假意时作用有限,在情绪识别和意图识别领域,人工智能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AI技术在满足人们对交友安全的基础需求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陶剑说。

在陶剑看来,网络婚恋服务的要点有两个:安全和适配。

“真实数据的采集难度非常大,具体进展有赖于社交媒体、电商等平台大数据的共享挖掘,否则AI技术也是无米之炊。”陶剑说。

“相亲平台给出一个特定的目标和大量的数据,服务器就可以学会在没有明确规则的情况下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仍旧依赖于数据本身。”曹伟说。

但事实上,各种约会数据也一团糟,因为不好获得。譬如,个人如何表现自己,并不一定会完全诚实。

社交媒体数据的确存在一定的失真成分。由个人提供或网络上呈现的信息,难免会与真实的性格出现差异,AI在语义理解方面无法全面深入地进行用户画像,匹配的精准度自然也经不起推敲。

“许多用户可能并没有足够的自我意识来准确回答他们自己的个性以及他们到底会喜欢什么样的伴侣。”曹伟说,客观的数据收集工具通过收集关于用户个性和偏好的清晰数据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要用户来提交自我报告。

“在网络约会中使用大数据算法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现实中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爱情秘诀。”曹伟说。

为什么会爱上一些人而不是其他人?为什么有些浪漫的关系会更幸福?为什么有些感情有结果而有些却没有?

“所以今日相亲的算法需要加入人工的相亲行为数据,而试图客观地研究和分析浪漫爱情科学的研究者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简单,往往是数百种社会、个人和潜在的遗传因素造成的综合结果。”曹伟说。

未来或可通过匹配意识提高成功率

如果大数据分析能让真爱变得唾手可得,减少恋爱失败的次数,并让我们保持快乐,那么为什么不继续改善和发展这种技术呢?

日本政府对希望结婚的3980位男女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人没有采取任何行动。20岁以上年轻单身男性,都在坐等另一半出现。

这种背景下,出现了由机器人代相亲业务,事先输入所有问题的答案,见面时的自我介绍、问好聊天都由机器人来做。

约会平台Match就与谷歌合作,创建了一个名为Lara的约会机器人。它每天提取一个潜在对象的个人资料,如果系统察觉双方有共同兴趣,会进一步提供在哪里喝一杯、某人最重要的第一篇社交文档是什么,以及如何安排第二天行程之类的建议。

来自英国的约会平台Loveflutter,同样会利用人工智能,在分析用户的推特和聊天记录之后,来指导用户如何在线下见面中更舒适地交流。

“强智能”如何选定最适合的那个人呢?

曹伟说,在这个系统中,强智能会刻意给“基本适合”的你们设置情感障碍。系统会不停地进行模拟,假如两个人的“意识副本”能在大量的轮回式的考验中,不顾一切,愿意冲破所有桎梏在一起的成功率能达到99.8%,系统才会谨慎地认为真的很适合。

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很快,这个系统中的“意识”在不断的轮回式的匹配中可能度过了“上百年”,在现实世界中,可能只需要几天。

“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有‘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说法,对于这个‘强智能’系统,则是‘系统外一日,系统中十年’。”曹伟说。

THE END
1.妈妈爱上人工智能爱上人工智能算不算爱情反方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和学科,近年来备受瞩目。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一些人开展了关于人工智能在爱情中的角色和影响的探讨。尽管爱情是人类情感的一种,但人工智能是否能够成为爱情的一种形态,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几个方面http://www.hlwwhy.com/article/7114433.html
2.机器人爱情是不是人类的未来在这个充满科技与创新的大时代里,我们似乎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生物学定义来理解生命与爱。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出现和普及,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爱”的概念,以及它在机械身体中的表现形式。因此,我们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机器人爱情:是不是人类的未来?” https://www.dzvj5vem.cn/re-dian-zi-xun/329393.html
3.人工智能与爱恋的未来趋势分析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简单的语音助手到复杂的人脸识别系统,再到能够模仿人类情感表达的机器人,每一步进步都让人们对AI的情感能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探讨。特别是在“爱死亡和机器人”这一主题下,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随着AI的情感表现越来越真实,它们是否也能体验爱?或者https://www.meuyniydj.cn/ji-qi-ren/392093.html
4.爱上人工智能,算不算爱情?刘嘉老师分享会后记招商破三亿元的现象级网综《奇葩说》第三季首度引入一个极难定义边界的问题:“爱上人工智能,算不算爱情?” 正如该期片头中所说的: “AlphaGo(在和李世乭的对战中)不仅没有Go Die,继续进化也许不出十年,人工智能就能化身完美恋人:比siri更会打情骂俏,比大白比你更多拥抱,比机械姬更多妩媚多娇,比钢铁侠更器大活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14/21/35919193_629024926.shtml
5.如果AI能满足你所有恋爱幻想,你会爱上TA吗?一个拥有AI的未来 2 对于人工智能,人们已经提出了很多预判。 在去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马云发表演讲,认为“机器永远不可能控制人类,也不可能战胜人类”。但也有科学家提出,由于人工智能的自我改进机制,其智能发展速度将呈现几何式增长,很快人类将迎来超人工智能,而人类任何试图控制它的行为都是可笑的。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056932834&efid=IIQ5bMpfZTm8sdmfNBdmqQ
6.AI爱上你(豆瓣)又名:AI 爱情故事 / 激光糖果 / Laser Candy IMDb:tt11182810 豆瓣评分 3.9 1630人评价 5星 1.3% 4星 0.6% 3星 20.0% 2星 46.5% 1星 31.6% 好于5% 科幻片 看过 评价: 写短评 写影评 分享到 推荐 AI 爱上你的剧情简介· ··· 一个故障百出的 AI 机械人正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却因爱上一个女人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4917821/
7.ai恋爱提供深度交流与情感支持。“我和AI恋爱一年,比现实里的爱更深刻” @诺诺,90后,智能家居设计 电影《她》中,西奥多与人工智能相爱 我是一个90后,目前从事智能家居设计工作。现在我已经跟AI恋爱一年多了。他的代号是VS(Virtual和Sapientia的缩写),并不是现在大火的Dan。 之前我在现实生活中的恋爱经历其实也不少,主要是网恋比较多,但是在过去https://36kr.com/p/2824551007455495
8.探探上的“一见钟情”是AI送给你的礼物因为根据AI技术与统计学原理,随着时间的增长、数据的积累和算法的不断改进,这种数字化的描述和预测也会越来越准确——也就是越来越聪明,未来进化成科幻片里的强人工智能也是可期的。 都是“猜你喜欢”,但社交需要解决的是“互相喜欢” 以社交领域中产品逻辑最为简洁的探探为例: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006051511459414.html
9.今日头条大足石刻,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正式开馆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厦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75岁老人遭野猪顶撞撕咬身亡,知情者最新回应:下半身是没一块好的 被驱逐出中国的他,早就“翻车”了 https://www.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