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菜肴中加入“增高药”,可以助孩子长高?(主题)
专家提醒:均衡膳食+科学运动+优质睡眠,是最好的“长高秘籍”(副题)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杨云龙通讯员纪娜
出于“身高焦虑”,家长想方设法给孩子增高
“在门诊就诊的生长缓慢患儿中,只有约四分之一的人真正需要生长激素治疗。一些家长想方设法给孩子增高,反而导致孩子的骨骺线提前闭合,给孩子的身高设置了上限。”邹登说。门诊曾接诊一名患儿童童(化名),奶奶每天给他熬鸡汤和骨头汤喝,还会在汤里放比较多的盐和油,生怕他没有营养长不高。童童10岁的时候,身高达到1.5米,比身边同龄的小伙伴要高出半个头,奶奶非常开心,又买了一些补品和滋补的中药材加到汤里,童童就这样“喝”到了12岁。妈妈看着儿子的个子跟前两年没什么变化,怀疑童童是不是得了病,带他到医院就诊。经检查,童童的骨骺线已经闭合,很难再长高了。
这些孩子的身高问题,才需要引起重视
“孩子的身高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邹登表示,儿童的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营养状况、运动习惯和生活环境等。通常而言,遗传因素是决定身高的主要因素;其次,内分泌、营养、社会环境、疾病及心理状况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
遗传因素:身高的遗传性在50%到80%之间,父母的身高往往会影响孩子的身高。不过,即便父母身高较矮,良好的生活习惯仍然可以帮助孩子实现潜力。
营养状况:合理的饮食是促进儿童生长的关键。孩子在生长发育期间如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增加。缺乏蛋白质、钙、锌等营养成分会影响骨骼的发育,从而影响身高。
运动习惯: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增强孩子的骨骼和肌肉,帮助提高身高。尤其是拉伸运动、游泳和跳跃等活动,被认为是有效促进身高的运动方式。
因此,家长要正确认识儿童的体格发育规律,避免因过度焦虑而寻求过度治疗。对偏离正常水平的儿童需要寻找原因,给予适当的营养、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调整指导和必要的医学干预。
哪些孩子的身高问题要重视?邹登介绍,不同年龄的孩子、不同季节的生长速率不同,依据《儿童体格发育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考虑以下情况为生长缓慢:小于3岁的儿童,每年长高速度小于7厘米;3岁至青春期前的儿童,每年长高速度小于5厘米;青春期儿童,每年长高速度小于6厘米。女童7.5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童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可能提示性早熟。一旦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其生长发育。
促进长高有哪些方法?睡好运动好很重要
近来,儿科门诊也接到了不少家长的咨询:孩子春夏季节长得很快,秋冬季节长得慢,有什么办法可以保持住长速吗?孩子过敏、鼻炎、支气管炎、哮喘,秋冬季容易反复发作,会不会影响长高?
邹登解释,秋冬季节由于新陈代谢减慢,孩子的长高速度相对春夏季放缓,这是正常的。此外,偶尔的感冒咳嗽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不需要过度担心。如果因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长期腺样体肥大、鼻塞严重,导致孩子睡眠受到影响,则可能引起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孩子长个子。
为了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促进孩子生长的重要因素。要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定期体检: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特别矮小的儿童可以进行生长激素水平检测,生长激素水平低的儿童应予以补充生长激素等治疗。
“均衡膳食+科学运动+优质睡眠,就是最好的‘长高秘籍’。”邹登说,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虽然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但通过合理的饮食、规律的作息、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实现他们的生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