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武玥彤)12月9日,第一届国民营养素养大会在京举办,会上发布了《中国居民营养素养年度报告(2023)》(下称“报告”)。
报告显示,大多数调查对象具备营养素养,其中认知领域的营养素养水平高于技能领域,营养健康行为落后于认知和理念。整体而言,大多数调查对象具备营养素养,达标率为84.4%,但优秀率较低,为11.8%。调查对象营养素养认知水平很高,达标率99.0%,而在营养素养技能领域的水平相对较低达标率为77.1%。
《中国居民营养素养年度报告(2023)》正式发布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营养素养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马冠生教授提出四点建议,建立健全营养素养监测系统;研发和推广不同人群、不同主题的营养素养核心信息和评估工具;加强个性化的营养素养提升行动;重点提升居民的技能领域的营养素养。
会上还公布了“2023年度十大营养热词”,“阿斯巴甜”“咖啡”“减重”“大食物观”“肠道健康”等十个热词当选。
热词一:阿斯巴甜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维持了阿斯巴甜原风险评估结论,认为按照目前剂量和范围使用不会威胁消费者健康。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也开展了我国居民的阿斯巴甜甜味剂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摄入量远低于每日允许摄入量,按照现行规定使用是安全的。
热词二:咖啡
北京大学第三人民医院教授常翠青:目前的循证医学研究表明,适量饮用咖啡可以改善糖脂代谢、降低二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抗疲劳、提升运动能力等。然而,过量饮用咖啡可能会增加心律、影响睡眠,并可能导致咖啡因依赖性,对女性的骨健康也有一定影响。健康饮用咖啡的推荐量是每天2到4杯,咖啡因的摄入量不超过400mg。
热词三:减重
背景:当下,减肥成为很多人的“终身任务”。2023年,减肥针成为熟人追捧的减重新手段。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范志红:所谓减肥针主要针对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减少食欲和提升饱感来达到减肥效果。但是这类处方药在我国尚未按减肥药获得审批,没有医学评估和处方不能随意适用。正确的减肥方法是采取安全可持续的方法,并将减肥行动融入生活,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对于超重人群,应该采取日常均衡膳食、降低食物中的脂肪数量、保证各个营养素摄入、规律性科学运动等方法。对于肥胖合并疾病的人群,需要在医学指导下进行减肥目标制定、改变致肥生活方式等。特殊、极端的饮食方式只能短暂采用,没有长期、安全的科学证明,不可随便采用。
热词四:大食物观
背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热词五:营养素养
背景:营养素养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包括获取、分析、理解、应用营养信息和服务,以做出正确的营养决策,促进自身的营养健康状况。是改善人群营养状况的有效路径,具有成本效益最大化的特点。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朱文丽:居民营养素养的提升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农业系统、环境的可持续性都具有重要影响。在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行动中,提高居民的营养素养被列为重要的健康政策目标。提升营养素养的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将营养素养纳入健康政策,以营养教育为主,以环境支持为辅。提升居民营养素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
热词六:食养
背景:食养作为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之一。2023年的全民营养周以“合理膳食食养是良医”为传播主题,提高大众科学素养和防病管理能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2022年以来,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编写并发布了新冠和甲流康复期的食养建议和方案,同时发布了成人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及儿童青少年成长迟缓的食养指南。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和季节提出食谱套餐示例和营养健康建议,从而推动中西医结合,传承传统食养文化,切实推进食养服务高质量发展。
热词七:营养标识
热词八:预制菜
背景: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做好2023年全国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发展预制菜产业。
热词九:免疫力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郑瑞茂:免疫力是指机体抵抗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人体免疫力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营养因素尤为关键。蛋白质、维生素A、C、E以及微量元素如铁、锌和硒等是保持免疫功能的必要营养素。合理膳食的同时,适量的身体活动也是保证免疫系统正常工作和增强免疫力的重要因素。建议每天进行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促进身体健康。此外,食品安全对免疫力至关重要,避免食用野生动物,实行社会和家庭分餐制,保障食物的烹调熟透。
热词十:肠道健康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杨瑞馥:改善肠道健康,建议做到以下四点。首先,保持平衡膳食,合理搭配食物,避免高脂肪高添加糖食物的摄入,增加摄入富含益生菌和益生元的食物,如酸奶、洋葱、芦笋、浆果类、大豆类及其制品。其次,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成年女性每天保证至少喝1500ml白水,成年男性1700ml白水,有助于保持肠道黏膜的湿润,促进正常的肠道功能。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忌酒、适度的身体活动、保持愉悦的心情,以及有效地减轻心理压力。最后,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因为它们可能对肠道菌群产生负面影响。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以帮助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
“2023年度十大营养热词”发布
此外,会上还发布了《0~3岁婴幼儿回应性喂养核心信息》《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核心要点及产业应用以及《科学饮奶蓝皮书》等内容。
据了解,第一届国民营养素养大会由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中国健康与促进教育协会主办,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营养素养分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