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3.16
编者按:
为理想,为家庭,很多人忙绿了大半辈子,得到了财富事业,往往也不小心丢失了健康。我们都尝试过各种治疗手法,却不曾思考如何才是解决健康的根本之道。
几年下来的体检报告单,给一位将近古稀之年的老人敲响了一记记警钟。
你可以从本文中感受到作为一家之主的他,出于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负责的目的,积极寻求健康之道,乐于接受和尝试新事物,果断又有担当的榜样力量。
还能看到通过他的亲身体验和言传身教,同一种方法,不同人实践,竟然对盗汗、酒糟鼻、头晕(贫血或低血压症状)、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心脏病、溃疡性结肠炎、牛皮癣(银屑病)、失眠、痔疮、便秘、长期肌肉酸痛、淋巴癌术后、运动体能......均适用。
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解决之道,为他指明了余生奋斗的方向,让他在一片质疑声中仍能如此坚定?
投稿人/张杰
被查到颈动脉斑块形成,
让我想起病逝的家父
我曾经体重70公斤,根据170cm的身高来测算,BMI体重指数为24.2,虽然只是稍微超重一点,不过已经达到我人生体重的最高值。
多年来,我和家人们一直秉持着专家们的号召:餐餐荤素搭配营养丰富的均衡饮食,谈不上大鱼大肉,也不会胡吃海塞。
当时的身体状况虽然看起来是精神抖擞,活蹦乱跳,可是多年来一年一度的体检结果,却把一组又一组严峻的数据摆在了我面前:
最开始颇具威慑力的数据是2010年的体检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形成”。我在体检报告上读到这个结果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我早逝的父亲。
在当时我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的记忆中,动脉粥样硬化、肝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我的记忆中就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父亲人生的最后十年基本就是在不断与病魔抗争中度过的。
还没到退休年龄,他就早早地病退在家。我经常不得不跟家人一道把父亲抬到两公里以外的医院去看病。最后父亲在60来岁就被胃癌夺去了生命。
所以,在当我得知了自己也有颈动脉斑块时,认为这是患上了遗传性疾病,早晚要步老爹的后尘。
两年后的体检新增高血压,
失眠接踵而来且求医无果
随着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出现,失眠问题也接踵而至。
慢慢地,我的失眠一度发展到需要吃两颗安眠药才能勉强睡三四个小时的状态。
到复诊的时候,医生问我有效果吗?我说好像效果不大。他疑惑的问我:“怎么可能呢?其他病人吃了药都会都有效果的。”我心想:就凭你这一堆把牛都可以药倒的药,没效果才怪。
2000元买来的毫无效果的教训让我学乖了,再不敢病急乱投医。
而到2012年时,体检报告又显示我血压偏高,收缩压140,舒张压90以上。
一位医生朋友建议,先观察三个月,同时增加运动,控制盐分摄入,若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就可以不用服药,否则就要开始用药。
结果三个月观察下来,数据毫不留情的继续往上窜,这就使得我成为了高血压患者大军“光荣”的一员,踏上了终身服用降压药的旅途。
被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管住嘴迈开腿”控制了病情
虽然颈动脉斑块加上高血压已经一而再,再而三为我敲响了警钟,但从没想到每天吃进肚子的食物会有什么问题。
况且身体上也没有出现其它什么不适,多年来形成的饮食习惯,也就原封不动地延续下来。
不料肚子越来越大,颈动脉斑块越来越厚(手里检测报告已丢失)。随后这些年在体检的过程中,我发现血糖的指标也在一年一年地升高。
问医生是否要紧?医生回答:“在正常范围内,不用太担心,注意饮食、运动就行了。”
到2017年,体检结果显示我的餐前血糖6.8,着实吓了我一跳。
赶快到医院去复查,两小时糖耐量实验达到14,医生诊断为糖尿病前期,并叮嘱我要管住嘴,迈开腿。
面对扑面而来的糖尿病前期,我不得不下定决心痛改前非。
于是我的饭量开始减到每餐一小碗的半碗(可以说自此不敢再吃饱饭),还有水果摄入量减半,大量减少摄入动物食品,尽可能多运动。
就这样,在节食和运动双管齐下的作用下,我的血压和血糖微微地低下了高贵的头。
多年来高血压一直每天服一粒药,能够勉强维持在80多到120多,冬天稍微会高一些。
从2017年查出糖尿病前期以来,由于我大幅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和加强运动,体重在一年内从峰值140斤降到了120斤。
随着体重的下降,高血压和糖尿病都得到了一定幅度的改善,餐前血糖从最开始的6.82降到了6.1。
这一过程也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的元凶。
虽然高血压和糖尿病前期通过节食和运动干预能有所控制,但却都不能将指标降到正常水平,所以专家们都说糖尿病、高血压病人,一吃上药就需要终身服药。
那问题是出在哪呢?这引发了我极大的好奇。
疫情带给我更多思考空间,
通过国内外生活方式医学先锋巨作,
对饮食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
可能是老天爷的眷顾,把人人谈之色变的新冠疫情变为了我思考人生,改变人生的绝佳机会。
隔离的开始,也是我新生活的起点。
当我坐下来思考如何寻求健康解决之道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是糖尿病。
因为我自己是糖尿病前期,我的岳母大人也身患糖尿病。以前只是听说过糖尿病前期病人如果自己努力,方法得当,是可以逆转的。
抱着逆转糖尿病前期的期望,开始了我的探索之路。
经过我一番苦苦搜索,一番大浪淘沙,最后,一个名字映入了我的眼帘:徐嘉博士。
他用大量详实的科学数据,令人信服的成功逆转案例,使我看到了逆转糖尿病的一线希望。
而他在国内所倡导的低脂纯素,也彻底颠覆了我多少年来岿然不动的“荤素搭配才能保证营养”这一铁一般的准则。
徐嘉博士讲课的ppt我通读了徐嘉博士的著作《非药而愈》,还通读了坎贝尔教授(T.ColinCampbell)享誉世界的巅峰之作《救命饮食》第一二册,以及一大批蜚声美国生活方式医学界巨匠的专著,如:
美国生活方式医学创始人,曾经帮助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成功逆转心脏病的DeanOrnish教授所著的《Spectrum(光谱)》、《UndoIt(逆转)》、《ReversingHeartDisease(逆转心脏病)》;美国责任医师协会主席NealBarnard博士的《ReversingDiebetes(逆转糖尿病)》;曾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医疗顾问,并跟DeanOrnish教授一道帮助克林顿总统逆转心脏病的名医CaldwellEsselstyn博士所著的《PreventandReverseHeartDisease(预防及逆转心脏病)》;Dr.Mcdougall博士所著《McdougallProgram(约翰·麦克杜格尔逆转方案)》。
张杰提到的国外名家专著
通过徐嘉博士在国内不遗余力地宣传,我才得以相识了世界前沿的生活方式医学,才有机会邂逅了这一大批为人类解除病痛而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的医学巨人,他们敢于颠覆传统,为攻克人类慢性病勇于发出真实声音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我,为我指明了余生的道路。
又通过对这些视频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我对低脂纯素这一健康理念的信心,以及改变和坚持的决心。
全面调整饮食经历各种不顺,
不断自我找原因也收获了经验
说起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要应用到生活中往往会受很多干扰,不是那么容易。
回顾这一年多来的弃荤从素的历程,我确实经历了坡坡坎坎,经历过诸多教训,但最终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一种又一种慢性疾病和身体不适的逆转。
开始的时候,由于食物搭配不协调,主要以蔬菜为主,谷物吃得不够(受常规糖尿病饮食建议的影响,不敢吃),也没有现在所知道的蔬果谷豆四种均衡搭配的概念,曾经出现过经常挨饿的现象,没到饭点肚子就咕咕叫。
后来牢牢记住徐博士说的“饿了就吃,一吃就吃饱”,就学会饿了就找东西吃。但为了方便,在家里存一些饼干之类的零食。不过这些零食不太健康,又出现了体重陡降的状况。我经过这些年减重,最后体重基本稳定在61公斤左右。
为了解决饿肚子的问题,由于不敢多吃米饭,我就尝试多吃薯类为主的食物,饿肚子的问题才终于迎刃而解。
今年四月份我跟我弟他们一起去西藏的旅游途中才找到了其中的原因。旅游途中没有家里吃素的条件,我只能跟着同行的团友吃白米饭,油炒菜。
但反而因为吃了白米饭后的几天内,我排便反倒正常了,这时恍然大悟:原来我是没有吃足够谷物。
全植物饮食的一年里,
惊喜一个接一个出现
由于平时跟家人一起吃饭,我这一年的改变里,只做到了不吃鱼肉奶蛋,还没做到更低脂,也就是不吃油(家里做菜还是要放点油来炒),但得到的身体改善也足够我惊喜了。
1.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轻松逆转。
张杰纯素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
2.高血压
伴随我十几年的高血压轻松掌控。
吃素前(开始减肥后),每年夏天在停药状态下保持血压90/140以下,冬天则需要服每天一粒药才能保持这个血压值。
去年纯素后,夏天可以不吃药保持85/130以下,冬天仍需要每天服一粒药保持这个血压值。
在参加本次“21天健康挑战”彻底断油后,不服药的情况下可维持在理想的75/115左右。希望明年冬天能够在不吃药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血压稳定。
3.心脏发紧
2018年和2019连续两年体检结果都显示ST波改变(心肌炎病人可能出现的状况)。第一年去医院复查,做耐力测试显示正常。第二年再次出现ST波改变,由于暂时没有特别不舒服,也就没去医院做复查。
2020年三月份开始出现心脏部位发紧的感觉,但还没有出现气喘,感觉累的症状。我感到这应该是心脏病的前期症状?
4.便秘
常年折磨我的便秘,以前蹲厕所需要半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经过这一年的不断摸索学习,已恢复正常。
5.伤口愈合能力
自己的自愈能力和消炎能力通过低脂纯素得到大大提高和改善。
有一次不小心剪掉了手指上差不多一公分见方的一块肉,在没有用任何药,没有感到任何疼痛和发炎的情况下,五天以后伤口全部愈合,恢复正常生活。
下面四张图片的顺序是1、受伤后第三天揭开创口贴时;2、揭开创口贴一小时后3、揭开创口贴后第二天;4、揭开创口贴后第三天。
张杰的伤口愈合情况
也就是说,在我受伤后的第五天,我又可以正常洗澡了,这样的自愈力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6.关节自愈能力
前两年在跟家人一起玩排球的时候,不小心手腕重重着地,马上就开始发炎,疼痛。因为不是太严重,一直没有去管它,结果将近一年后,炎症才彻底消失。
2020年三月份,在我刚开始吃素的时候,因为一个不经意的举手往高处放棉絮的动作,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经常经历的莫名其妙的“闪腰”。
一般情况下,这样的“闪腰”都要折腾一两个星期才会恢复。但这次在短短两天后就神奇消失。那时我才刚开始大幅减少鱼肉蛋奶,就让我初次领略到了素食自愈能力的神奇效力。
7.高原反应、体能
吃素以后体能大大提高,锻炼身体,干活从来不感觉累。
今年我在海拔5000多米高度的高原反应比我两三年前在川西4800米海拔高度时的高原反应好得多。我想这些都是吃素后血氧量充足的表现,连常年跑西藏这条线的领队都自愧不如。
2020年12月份,在我们即将离开儿子的居住地奥克兰返回中国之前,为了测试一下自己吃素后的极限体能,我特意前往文明遐迩的奥克兰中心区海对面的激流岛,选了一条风景如画,但起伏不平的步道,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挑战自己。
在走了十来公里的时候,我来到一处两百来米长,坡度达四五十度的陡峭的台阶。一般的人在经历十来公里的跋涉后,面临这样的陡坡,都会心生怯意。
但当我来到这段台阶前,我的第一念头就是跑步上去。结果我一路小跑,轻松登顶。
我当时心想:哈哈,这就是素食的魅力所在!
那天我边欣赏美景,边拍照,轻松完成了18公里的行程。
当我登上奥克兰回程的轮渡时,感受到的只有惬意,没有丝毫的疲劳和困意。
第二天早上起来,本想可能会有肌肉酸痛的感觉,但却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一切照旧。
我平时的运动量也就一万来米的散步,当天步行总步数大概在两万五到三万之间。
8.酒糟鼻
几十年以来,我面部三角区长期不断出现肿块,并发炎,每次都是要到肿块化脓了,把脓挤掉以后,出完血才能慢慢恢复,但没过几天又会出现。
长期下来,我的鼻子三角区部位就形成了酒糟鼻。
直到我吃素以后,这种现象竟然就突然消失了,只要我不再吃肉食,我的面部三角区域部位就再也不会发炎。
不得不感叹,这是自己一辈子吃错了东西的结果啊。
有时我特意想检验一下吃肉的“威力”,结果每次吃肉以后一两个小时以内,面部就会发炎,要几天以后才能够消失,有时严重得手都不敢碰鼻子部位。
9.盗汗
原来我一直以为是盖的被子太厚的原因,结果吃低脂纯素后自然消失!
10.头晕
我知道去医院检查也不会有结果,所以一直没管它。结果吃素后,这一症状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11.痔疮
我患痔疮十几年了。
严重的时候发炎到外痔脱出,经常都要去医院开药进行处理。吃素三四个月后,不知不觉中发现以前脱出的痔疮感觉不到了。
特别无油低脂纯素以后,我更加确信,我已经跟痔疮说拜拜了。
12.斑秃
还有多年前,因为睡眠问题和工作压力问题,我的头上出现了烦人的斑秃,已经十几年了。
最近惊喜地发现,以前斑秃的地方开始长出了新发,而且是黑色的新发。我估计这可能跟我彻底断油,和大量增加蔬菜摄入量不无关系。
这么多症状减轻或消失于无形中,再一次验证了我在书中学到的——只要做好了减法,先把不该吃的东西全减掉,我们自己的身体就有机会自动调节到最佳状态。
太胖的会自然减重,太瘦的会自然增重,长期的低血糖也会自动调节到正常。
一句话,只要我们最大限度的善待自己,我们的身体将会给予我们加倍回报。
在低脂纯素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从大量的国内外权威视频、书籍中了解到动物性食物促炎,而植物性食物可以消炎。
我可以断定,在我的有生之年,只要严格保持低脂纯素,我遭受各种炎症的影响就会大幅减少,甚至消失。
通过不断现身说法,
努力帮助有需要的人
这些年来她一直按照医嘱服用他汀类药物预防冠心病,同时还服用保护心脏健康的辅酶Q10、奥米加3、中药等。
但长期药物没能缓解她的病情,最近一年更是情况趋于严重。
以前只有在走路速度快、爬坡上楼时才有心脏不适的现象(她形容心和喉咙好像被捆住一样)。
然而这十个月来她连坐在家里、躺在床上都会有胸闷气短、心脏前后不适甚至有刺痛感。她也试过喝中药、学习自制纳豆、酸奶、醪糟等,但这一切都收效甚微。
在与我会面后的第二天,她说干就干,立即也停止了所有肉、蛋、奶、油、白米、白面、白糖的摄入,并一心一意严格执行,同时也停止了长期服用的所有药物。(注:停药仅代表个人做法)
她说意外地体验到多年来从未有过的轻松,心不紧、腿不重、轻盈得让自己都惊讶,“奇迹般”地康复来得太突然!
现在她“低脂纯素”已超过21天,她形容每一天都惊喜连连,保守估计心紧气短的现象好转百分之八九十以上,每天起床后更是感觉到了久违的清醒。
继续不断学习和实践低脂纯素,
努力做一个国家大健康战略的忠实践行者
比如尝试把豆类加入每日三餐的1/4的饮食搭配中(以前只是偶尔吃),还受社群班长几米的启发,又在果蔬昔里添加甜菜根后,明显发觉动能大增,每次游泳时不自觉地加快了动作频率,且一鼓作气游一个小时也不觉得累......
比如我在不吃安眠药的情况下(已停药一年)也能较轻松地入睡,但是早醒情况改变不大(以前吃药时也是三四点钟就醒了)。最近调整了食物比例,加大了蔬果生食,以蔬果昔替代以前以谷物为主的早餐,初步尝试对睡眠似乎有帮助,有待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