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传奇厨娘写下了中国最早私房菜谱,一起学做起来吧!

在我国的厨艺美食界,有一本名气很大的菜谱,叫《浦江吴氏中馈录》。“中馈”,指主妇家中供膳诸事,今所言“家常菜”“私房菜”。这本《浦江吴氏中馈录》的历史很悠久,至今已有八百余年,是出自一名江南传奇厨娘之手。

那位传奇厨娘的身世,史上的记载却很少,除了吴姓、浦江两个关键词,我们对她的生平一无所知。幸而,她留下了一本《浦江吴氏中馈录》。《浦江吴氏中馈录》是中国最早的厨娘菜谱,其语言浅白,我们得以感受当年的婺州(今浙江金华)风味。

吴氏善用香料,譬如开篇第一道菜“蟹生”,竟用了草果、茴香、砂仁、花椒末、水姜、胡椒、葱、盐、醋“十味”香料。她的“炉焙鸡”已是金华古菜的代表,使用特制的锅,煮、炒、焙、烹四种方法,反复数次,“十分酥熟”。

吴氏是个很用心的厨娘,做菜精细,行文也简洁。比如一道“蒜苗干”的制作,她只用了短短的28个字,就将其表述得明明白白:“蒜苗切寸段,一斤,盐一两。腌出臭水,略晾干,拌酱、糖少许,蒸熟,晒干,收藏。”

再如“醉蟹”的制作,两种方法加一起,也不过41个字:“香油入酱油内,亦可久留,不砂。糟、醋、酒、酱各一碗,蟹多,加盐一碟。又法:用酒七碗、醋三碗、盐二碗,醉蟹亦妙。”

《吴氏中馈录》中记录了脯鲊、制蔬、撒拌和菜、甜食等多种菜式,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中“甜食”。

吴氏中馈录(宋浦江吴氏)

甜食

chaomianfang

炒面方

原文

白面要重箩三次,将入大锅内,以木爬炒得大熟,上桌,轱轳槌碾细,再箩一次,方好做甜食。凡用酥油,须要新鲜,如陈了,不堪用矣。

译文

白面要反复箩三次,放到大锅内,用木筢炒得熟透,上桌,用轱辘槌碾细,再箩一次,才好做甜食。如果用酥油,一定要新鲜,酥油陈了,就不能用了。

mian

面和油法

不拘斤两,用小锅,糖卤用二杓。随意多少酥油,下小锅煎过,细布滤净,用生面随手下,不稀不稠,用小爬儿炒至面熟方好。先将糖卤熬得有丝,棍蘸起,视之可,斟酌倾入油面锅内,打匀掇起锅,乘热拨在案上,擀开切象眼块。

不论斤两,用小锅,糖卤用二勺。随意多少酥油,下小锅煎过,用细布滤净,用生面随手下,不稀不稠,用小筢儿炒到面熟才好。先将糖卤熬得有丝,用棍蘸起,看看可以了,斟酌数量倒入油面锅内,打匀后掇起锅,乘热拔在案上,擀开切成象眼块。

雪花速

雪花酥

油下小锅,化开滤过,将炒面随手下搅匀,不稀不稠,掇离火,洒白糖末,下在炒面内搅匀,和成一处,上案擀开,切象眼块。

油下到小锅里,化开滤过,将炒面随手下进搅匀,不稀不稠,挪离火,洒白糖末,下在炒面内搅匀,和成一处,上案擀开,切象眼块。

subing

酥饼方

油酥四两,蜜一两,白面一斤,搜成剂,入印作饼上炉。或用猪油亦可,蜜用二两尤好。

油酥四两,蜜一两,白面一斤,搜成剂,用印模做成饼,上炉烤。或者用猪油也可,蜜用二两更好。

suer

酥儿印方

用生面搀豆粉同和,用手捍成条如箸头大,切二分长,逐个用小梳掠印齿花,收起。用酥油锅内炸熟,漏杓□起来,热洒白砂糖细末拌之。

用生面掺豆粉同和,用手搓成像筷子头粗的条,切二分长,逐个用小梳掠印齿花,收起。放进酥油锅内炸熟,漏勺捞起来,趁热洒白沙糖拌之。

wuxianggaofang

五香糕方

上白糯米和粳米二六分,芡实干一分,人参、白术、茯苓、砂仁总一分,磨极细,筛过,用白砂糖滚汤拌匀,上甑。

上白糯米和粳米二六分,芡实干一分,人参、白术、茯苓、砂仁总共一分,要磨得非常细,筛过,用白沙糖滚汤拌匀,上锅蒸熟。

shatuan

煮沙团方

砂糖入赤豆或绿豆,煮成一团,外以生糯米粉裹作大团蒸,或滚汤内煮亦可。

沙糖里放入红豆或绿豆,煮成一团,外边用生糯米粉包成大团蒸,或开水内煮也可以。

yuguanfeifa

玉灌肺法

真粉、油饼、芝麻、松子、胡桃、茴香六味,拌和成卷,入甑蒸熟,切作块子供食,美甚。不用油入各物,粉或面同拌蒸,亦妙。

真粉、油饼、芝麻、松子、胡桃、茴香六味,拌和了做成卷,上锅蒸熟,切成块子供食。美极了!或者不用加入各物,只用粉或面一起拌了蒸,也好。

baocui

糖薄脆法

白糖一斤四两,清油一斤四两,水二碗,白面五斤,加酥油、椒盐水少许,搜和成剂。捍薄如酒钟口大,上用去皮芝麻撒匀,入炉烧熟,食之香脆。

白糖一斤四两,清油一斤四两,水二碗,白面五斤,加酥油、椒盐水少许,搜和成剂。擀薄像酒盅口大,上面均匀撒上芝麻,入炉烤熟,吃起来又香又脆。

tangfeifang

糖榧方

白面入酵,待发,滚汤搜成剂,切作榧子样。下十分滚油炸过取出,糖面内缠之。其缠糖与面对和成剂。

白面加入酵母发好,开水搜成剂,切成榧子样。下烧开的滚油里炸过取出,把它在糖面内搅拌。把糖和面兑在一起和成面剂。。

原标题:《浦江传奇厨娘写下了中国最早私房菜谱,一起学做起来吧!》

THE END
1.饮食文化古籍中的川菜菜谱与养生秘方李莉四川美食古籍中的川菜菜谱与养生秘方 李莉 菜之所以成为系,一定是与一个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受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百姓所喜爱的著名菜系流派。俗有“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称,川菜http://scdfz.sc.gov.cn/scyx/scms1/content_167157
2.厨师之手一项全面的研究于传统与现代菜谱的创作与实践传统菜谱:文化遗产的保护者 厨师做出的传统菜谱不仅仅是一份食物配方,它承载着长久以来的历史、文化和家庭秘密。在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烹饪方法,这些方法通常由多代人共同维护,不断地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交流。例如,在中国,一道经典的宫廷点心——“蒸笋”(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小圆饼),其制作过程涉及精细https://www.hgddesks.cn/te-chan/612890.html
3.地方菜的传承和发展中餐粤菜川菜菜肴特色菜十大硬菜最早的海外中式餐饮以移民餐饮为主,主要服务对象是当地的中国移民。而中餐十余年国际化的进程,则反映出随着中国文化的出海,海外中式餐饮也已经从“移民餐饮”,转变为中餐出海的“品牌餐饮”。 地方菜品牌出海,需要了解和尊重当地族群的生活习俗和饮食的需求,通过品牌、消费体验以及品质、口味来赢得消费者,如果没有找到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73AP1B05198DT6.html
4.中国食谱(豆瓣)1. 古有《随园食单》,今有《中国食谱》,美食家的3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 杨步伟(1889—1981),出身南京望族,祖父是著名佛学家杨仁山居士。她自幼性格果敢,勇于任事,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新女性之一。 她先后在南京旅宁学堂、上海中西女塾读书。二十岁时应安徽督军柏文蔚之邀,任崇实女子学校校长。“二https://m.douban.com/book/subject/26734610/
5.名菜网:中国新菜菜谱配方秘方旺菜流行菜招牌菜特色菜名菜网建站于2005年,是中国互联网最早提供专业菜谱查询的网站之一,目前已收录各类菜谱小吃技术文档近三万份,全国范围内火爆旺菜、创新菜品、名店名菜详细配方及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对广大餐饮朋友尤其是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https://www.mcw99.com/
6.美食图书馆+99本收藏级美味长书单,看这一份就够了!追索中国上下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你会惊讶的发现炎黄子孙的饮食门道竟如此之多,由文豪美食家留下的经典著作更是数不胜数。包括食旅、食器、食评、食谱、小说、散文等等,凭借文字对食物煎炸烹炒,,光看书已是口水直流。 书的海洋过如此之大,这份书单仅精选99本美食书籍献给热爱美食的你。 https://www.jianshu.com/p/9904f8da16f9
7.程序员的必备网站合集(找资源?看我一个就够了)程序网站一,做饭要有菜谱 - 导航类 1. 学吧导航,该网站收录了国内外众多优质学习平台,这些学习平台囊括了综合类,外语类,编程算法类,电脑办公类,百科类,设计类你想要的这里应有尽有。 2. 程序员导航,寓意 “程序员我爱你 - cxy521” 直接一站式服务,除了吃饭和上厕所的问题,你的其他需求将迎刃而解。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8865435/article/details/126056244
8.杭州大厨惊艳复原千年名宴!耗时3月做了76道菜肴,不是有钱就能吃中国古代有个说法:鲤鱼跃龙门,必须有天火烧掉鱼尾巴,才算飞升真龙,这叫“烧尾”。于是在唐代,为了恭贺士子初登第或者庆祝官员升迁调任,大摆的宴席就叫“烧尾宴”。 目前史料记载最早举办烧尾宴的,是唐中宗时的大吏韦巨源。 韦巨源升任尚书左仆射,依例向唐中宗进宴。因为是宴请天子,菜肴极尽奢侈之能事,有据可考的http://www.gxhzxw.com/m/index.php/cms/item-view-id-14307.shtml
9.中国美食进化史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在接下来的2500年里,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口腹之欲是怎样与各种偶然、必然的历史因素叠加在一起,才演化成了今日“屹立于世界美食之林”的中国菜谱系。 一场大火让史前人类发现了“烤肉”这种美味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直到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才开始种植农作物。(真是可悲-_-||) https://www.meipian.cn/33e8upyy
10.历史时期中国豆腐产食的地域空间演变初探到明代中国已经有“豆腐满天下”之称,到了清代“(豆腐)今四海九州,至边外绝域,无不有此”,所以清初已经有用“麻雀豆腐到处有”来形容广泛众多的民谚,这说明明清时期豆腐产食已经遍布中国的各个地区。所以,我们熟知的清代菜谱中,如《醒园录》《随园食单》《调鼎集》《食宪鸿秘》《素食说略》等中大量出现豆腐菜品,http://lishisuo.cass.cn/zsyj/zsyj_shsyjs/201904/t20190410_4862682.shtml
11.西餐里的中国味儿中国国家地理网当然,西餐在中国也并不是全然被拒绝。中国人一向善于“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珠江边的闽粤,到长江口的淞沪,厨师们用各种办法和形式,将西方的香味融入了中国的口味之中。 最早将中西口味融合之法写成菜谱的,是一个美国人,高第丕。1850年,29岁的高第丕来华传教,他与他的夫人在中国生活了半个世纪,晚年的他说上http://www.dili360.com/ch/article/p54bf6cf9c787707.htm
12.曹旭:乐府民歌是唐代诗人天天要喝的乳汁中国不能没有唐诗,唐诗不能没有乐府民歌。唐诗固然是一朝盛宴,但是,你不能说这朝盛宴是由某几个像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那样的大厨师做出来的,它需要几百年的通力合作;需要汉、魏、晋、宋、齐、梁、陈和北魏,为这场辉煌的盛宴准备各色各样的原材料、各种各样的调味品,以及历年的菜谱;烧得夹生或烧焦了的成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61859
13.中国食谱相似应用下载中国有很多简单而美味的食谱容易。这将是一个特别要告诉你的朋友,我可以煮中国食谱免费。 在线菜谱中国菜谱食谱将为您提供多种美味的中国鸡肉食谱。辣椒鸡鸡肉食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炒饭和辣椒鸡一起去。虾片是经常食用的零食在中国人的食谱。有餐厅在中国的意大利的食谱和西班牙的食谱。中国鸡有很大的品种。https://m.wandoujia.com/apps/6517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