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英你几乎可以在中国的每个角落看到他的设计设计名家

“设计所表达的视觉元素,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所谓对文化的表达,是沉淀在设计师内心一些历史、传统的东西,它们是永恒的,不管物质世界和外部环境如何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表达出来,释放内心永恒的精神能量,结合现代设计的表现手法和规则,自然能够设计出打动人的作品。”——韩家英

韩家英,中国知名设计师,1986年-1990年任教于西北纺织学院服装系,手绘创作并丝网印刷海报《人以食为天》等,1990年任职于深圳万科企业有限公司影视部,后任职万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设计总监,1993年成立韩家英设计有限公司。

特区的吸引力

深圳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香港成熟的设计体系成为中国设计的启蒙之地,也为深圳的设计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土壤。韩家英,作为最早一批来到“设计之都”深圳的设计师,不仅见证了深圳的设计发展,也参与其中。在这样氛围中,韩家英融入了自己对设计的思考,并自成一体。

“那时候比较流行下海”,1990年,韩家英放弃了稳定的工作,选择到深圳打拼,担任万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我来了之后,朋友们晚上带我去唱卡拉OK,虽然在西安也有卡拉OK,但完全没有在深圳生活的自由状态。在深圳,晚上可以看到好的片子,免税店全部是进口商品,生活挺有异国情调的。我还记得超市商品的包装都设计得很漂亮,而且和现在看到的‘漂亮’完全不一样。”

2012年“镜像·韩家英设计展”画册

在西化框架下寻找东方气质

作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人,国内(包括港台)的设计师大多受到日本设计的影响。韩家英在平面设计上的启蒙老师便是当时在西安美院讲学的日本设计师九谷正树。在韩家英看来,日本设计从1960年代开始就全面接受并驾驭了现代设计理念,在1980年代达到了巅峰,甚至在日本的国家振兴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日本设计是把东方语言和西方结合得最到位、最成熟、最能打动人的,这是我们看到日本设计容易激动的原因。不像我们看欧美设计有时还有差距,日本的设计语汇与我们是相通的。”

韩家英的设计带有东方气质,但这种气质并非由一些显而易见的中国符号构成。他认为,“那些过于刻意为之。”“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教育背景基本是在西化的框架下,因此没必要太刻意非要怎么着,有些过去的东西固然好,但与现在生活没有关系了。如今的生活方式下透露出的特点才是自然而然、最为宝贵的。”因此,韩家英选择了“汉字”这个流传千年、却又无比贴近日常生活的元素。

韩家英《天涯》设计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所有人都试图将中国符号放在设计中。韩家英为《天涯》的设计也步入了第11个年头,他决定在汉字之外谋求新突破,选择了扇子、太湖石和玉三样东西,“我并不希望中国文字、图形传递给人的文化符号是过去的、迂腐的,我希望把它们抽离出来,形成更当代的表达。”抽象后的扇子如同一枚钻石,而太湖石突破了原本的形态,更加灵动自由。

2009年,爱马仕深圳旗舰店邀请韩家英设计橱窗,给的题目是“美丽的逃逸”。韩家英再次想到了太湖石,他将太湖石的线条用电脑抽离出来,叠加成了马头的形状。“爱马仕希望人们买了包逃离现实的烦恼,逃到自我的世界,这种情结古代就有,所谓大隐隐于市,寄情于山水,太湖石正是文人雅士这种心情的载体。太湖石有点像日本的枯山水,坐在那里就可以想象波涛汹涌的大海,依靠心与物的结合进入另一个世界。”

韩家英爱马仕橱窗设计

《天涯》作为韩家英设计生涯中长达超过十年的项目,是他实现个人设计理念的实验场:从中国书法和汉字的结合,到用书法笔触的墨点、用有字迹的纸包裹物体、用书法字体、用万花筒的手法进行切割重组……韩家英第一次将汉字所承载的东方文明印记以图形化的表达方式融入到现代视觉艺术中,他故意保留了手工的痕迹,模糊汉字原本的理性意义。韩家英说,“对我而言,传统的符号比如文字,仅仅是具有东方色彩的纯形式的东西,我不希望这些符号原本表示的意义成为设计画面所要传达的具体意义。”

韩家英为米兰世博会万科馆设计的系列海报和册页

在他为米兰世博会万科馆设计的一系列新作中对中国元素的运用更是淋漓尽致。“吴山煎包、杭式酥鱼、豆浆、油条、东坡肉、肉丝包心菜……”中国菜谱及食物,韩家英用毛笔的笔触、民间图案、墨痕带出浓浓的东方色彩。

“‘中国人的食堂’是米兰世博会万科馆的主题。我们这一代都是伴随着食堂长大的,对这次的主题一点也不陌生,在父母的厂子里、求学时、大学教书时,食堂的记忆都特别美好。对我而言,这是一个让人兴奋的项目。‘食堂’是非常独立的,在这次世博会上,我们希望让观众看到当下中国社区的饮食文化,这种特征不是简单的挪移,希望用一种比较意象的、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

看到韩家英这个系列作品时,脑海中浮现出他设计的第一幅海报《民以食为天》,及为《天涯》杂志的封面设计。“的确是回归”,韩家英笑着说,“是自然的连接,我接到万科馆这个案子时,马上有创作的冲动及把它做好的愿望,而不像有时接到一个案子不知所措的状态。”

“从2013年8月开始,我们与建筑师对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挖掘,历时一年多完成设计。作为与建筑设计、展览策划平行的项目,最关键的是要对项目理解透彻的同时保持新鲜的热情。”韩家英表示,“我希望这个项目在风格一致的前提下,图形创作上有独特的个性表达——以民间图案及文字的简单重复和呈现的方式表现,以系列感带出个性。”

中国所有地方都需要设计

韩家英《5000×50×500》书籍

“中国审美百年来一直在衰败,直到今天仍然在衰败。你看装置中2012年的设计,庸俗不堪,连最基本的色彩搭配都没有,只剩下大红大绿。当然,像外滩这里有些室内空间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然而这是可以营造的氛围,不太像真实世界。而真正的社会真实环境,是很恶俗的。”韩家英最后说,“中国的设计市场很大,所有地方都需要设计。我们在中国的当下做设计师,是幸运的,也是痛苦的。”

韩家英设计案例

1、万科平面设计

2015年5月1日,米兰世博会万科馆举行揭幕仪式,在这座造型独特的“盘龙”馆前,万科集团正式发布了新一代企业标志。新标由VANKE五个英文字母组成,采用无图形、中英文字为主的设计,企业标语也从“用建筑赞美生命”改为“赞美生命共筑城市”。

万科全新标志的发布,融合了集团高层和主创设计师韩家英先生的共同理念。在设计上摒弃了传统图形的表现形式,以纯字体设计,突出品牌自身。字母大小写的组合方式,为品牌带来亲和力,视觉上更加年轻化,充满朝气。从设计的角度来看,时代在变,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提升,万科化繁为简的标志换代趋势,恰恰贴近了品牌与市场的综合需求。

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万科的企业画册以红、白、灰三色为主调,表达建筑与人居的和谐、稳健。

画册设计以“窗“为创意点,象征企业面向未来,为中国人打开人居新生活的美好愿望。视觉上,画册以简洁、现代、灵活的版面设计,将企业的每一个历程和脚步娓娓道来。

2、第一届深港设计双城双年展

它既是两座城市友好形象的缩影,也是创意人才、创意产业、创意学术交流、创意资源整合互动的象征。

3、怡宝矿泉水品牌形象设计

怡宝是中国著名的饮用水品牌之一。在凸显“产品”品牌战略实施的过程中,由韩家英公司所创作的怡宝品牌、商标、外包装都获得了极高的消费认同。

“很多人对设计师的工作有误解,认为设计师是搞艺术的,实际上设计师是为市场服务的,而从设计师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经济、生活习惯、审美水平的变迁,就像镜子一样。”——韩家英

THE END
1.饮食文化古籍中的川菜菜谱与养生秘方李莉四川美食古籍中的川菜菜谱与养生秘方 李莉 菜之所以成为系,一定是与一个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受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百姓所喜爱的著名菜系流派。俗有“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称,川菜http://scdfz.sc.gov.cn/scyx/scms1/content_167157
2.厨师之手一项全面的研究于传统与现代菜谱的创作与实践传统菜谱:文化遗产的保护者 厨师做出的传统菜谱不仅仅是一份食物配方,它承载着长久以来的历史、文化和家庭秘密。在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烹饪方法,这些方法通常由多代人共同维护,不断地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交流。例如,在中国,一道经典的宫廷点心——“蒸笋”(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小圆饼),其制作过程涉及精细https://www.hgddesks.cn/te-chan/612890.html
3.地方菜的传承和发展中餐粤菜川菜菜肴特色菜十大硬菜最早的海外中式餐饮以移民餐饮为主,主要服务对象是当地的中国移民。而中餐十余年国际化的进程,则反映出随着中国文化的出海,海外中式餐饮也已经从“移民餐饮”,转变为中餐出海的“品牌餐饮”。 地方菜品牌出海,需要了解和尊重当地族群的生活习俗和饮食的需求,通过品牌、消费体验以及品质、口味来赢得消费者,如果没有找到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73AP1B05198DT6.html
4.中国食谱(豆瓣)1. 古有《随园食单》,今有《中国食谱》,美食家的3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 杨步伟(1889—1981),出身南京望族,祖父是著名佛学家杨仁山居士。她自幼性格果敢,勇于任事,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新女性之一。 她先后在南京旅宁学堂、上海中西女塾读书。二十岁时应安徽督军柏文蔚之邀,任崇实女子学校校长。“二https://m.douban.com/book/subject/26734610/
5.名菜网:中国新菜菜谱配方秘方旺菜流行菜招牌菜特色菜名菜网建站于2005年,是中国互联网最早提供专业菜谱查询的网站之一,目前已收录各类菜谱小吃技术文档近三万份,全国范围内火爆旺菜、创新菜品、名店名菜详细配方及制作工艺三千多款,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对广大餐饮朋友尤其是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https://www.mcw99.com/
6.美食图书馆+99本收藏级美味长书单,看这一份就够了!追索中国上下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你会惊讶的发现炎黄子孙的饮食门道竟如此之多,由文豪美食家留下的经典著作更是数不胜数。包括食旅、食器、食评、食谱、小说、散文等等,凭借文字对食物煎炸烹炒,,光看书已是口水直流。 书的海洋过如此之大,这份书单仅精选99本美食书籍献给热爱美食的你。 https://www.jianshu.com/p/9904f8da16f9
7.程序员的必备网站合集(找资源?看我一个就够了)程序网站一,做饭要有菜谱 - 导航类 1. 学吧导航,该网站收录了国内外众多优质学习平台,这些学习平台囊括了综合类,外语类,编程算法类,电脑办公类,百科类,设计类你想要的这里应有尽有。 2. 程序员导航,寓意 “程序员我爱你 - cxy521” 直接一站式服务,除了吃饭和上厕所的问题,你的其他需求将迎刃而解。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8865435/article/details/126056244
8.杭州大厨惊艳复原千年名宴!耗时3月做了76道菜肴,不是有钱就能吃中国古代有个说法:鲤鱼跃龙门,必须有天火烧掉鱼尾巴,才算飞升真龙,这叫“烧尾”。于是在唐代,为了恭贺士子初登第或者庆祝官员升迁调任,大摆的宴席就叫“烧尾宴”。 目前史料记载最早举办烧尾宴的,是唐中宗时的大吏韦巨源。 韦巨源升任尚书左仆射,依例向唐中宗进宴。因为是宴请天子,菜肴极尽奢侈之能事,有据可考的http://www.gxhzxw.com/m/index.php/cms/item-view-id-14307.shtml
9.中国美食进化史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在接下来的2500年里,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口腹之欲是怎样与各种偶然、必然的历史因素叠加在一起,才演化成了今日“屹立于世界美食之林”的中国菜谱系。 一场大火让史前人类发现了“烤肉”这种美味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直到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才开始种植农作物。(真是可悲-_-||) https://www.meipian.cn/33e8upyy
10.历史时期中国豆腐产食的地域空间演变初探到明代中国已经有“豆腐满天下”之称,到了清代“(豆腐)今四海九州,至边外绝域,无不有此”,所以清初已经有用“麻雀豆腐到处有”来形容广泛众多的民谚,这说明明清时期豆腐产食已经遍布中国的各个地区。所以,我们熟知的清代菜谱中,如《醒园录》《随园食单》《调鼎集》《食宪鸿秘》《素食说略》等中大量出现豆腐菜品,http://lishisuo.cass.cn/zsyj/zsyj_shsyjs/201904/t20190410_4862682.shtml
11.西餐里的中国味儿中国国家地理网当然,西餐在中国也并不是全然被拒绝。中国人一向善于“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珠江边的闽粤,到长江口的淞沪,厨师们用各种办法和形式,将西方的香味融入了中国的口味之中。 最早将中西口味融合之法写成菜谱的,是一个美国人,高第丕。1850年,29岁的高第丕来华传教,他与他的夫人在中国生活了半个世纪,晚年的他说上http://www.dili360.com/ch/article/p54bf6cf9c787707.htm
12.曹旭:乐府民歌是唐代诗人天天要喝的乳汁中国不能没有唐诗,唐诗不能没有乐府民歌。唐诗固然是一朝盛宴,但是,你不能说这朝盛宴是由某几个像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那样的大厨师做出来的,它需要几百年的通力合作;需要汉、魏、晋、宋、齐、梁、陈和北魏,为这场辉煌的盛宴准备各色各样的原材料、各种各样的调味品,以及历年的菜谱;烧得夹生或烧焦了的成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61859
13.中国食谱相似应用下载中国有很多简单而美味的食谱容易。这将是一个特别要告诉你的朋友,我可以煮中国食谱免费。 在线菜谱中国菜谱食谱将为您提供多种美味的中国鸡肉食谱。辣椒鸡鸡肉食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炒饭和辣椒鸡一起去。虾片是经常食用的零食在中国人的食谱。有餐厅在中国的意大利的食谱和西班牙的食谱。中国鸡有很大的品种。https://m.wandoujia.com/apps/6517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