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子文言文水平低,所以读《随园食单》前挑选了好几个版本,目前这个版本比较对我胃口。
每篇内容原文在前,译文在后,原文中的生僻字和一些不易理解的词语、句子均有注释,如涉及的官名、地名、食物名称等都有粗略解释。
此外团子喜欢的一点就是,“延伸阅读”部分对知识点进一步扩充讲解,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书名:《随园食单》
作者:袁枚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文作者:团子的成长笔记
一,选用须知
“选用材料的办法:小炒肉用后臀尖上的肉,做肉丸时则用前夹心的肉,煨炖时用硬短肋骨边的肉,莼菜用头,芹、韭用茎。”
团子突然觉得我活得好粗糙,袁枚对吃也太讲究太精致。
团子平时去菜市场买菜,也就是挑挑菜新不新鲜,只要没
我就拿,买回来也都是洗切好就炒。
很少买肉,也不会挑选肉的部位,做菜的学问也很深,我要学的知识还有很多。
二,戒停顿
“食物的鲜美滋味,一定要在刚起锅时品尝,稍微停放,就不鲜不香了。”
确实,团子最近不是吃快餐多吗,除了凉菜以外的菜大多都是冷的,比如土豆丝,团子吃过热乎乎的土豆丝,再吃这种冷的,口感大打折扣。
还有些食物对温度尤为敏感,如油炸食品,带汤的食物。
去年过年我妈做了炸鱼,问我为什么不吃,我说不是现炸的不好吃,我妈说我事多。
刚出锅的炸鱼特别香,外皮也脆,我妈端上桌的是隔夜炸鱼,电饭煲煮饭时重新蒸了,这时候的炸鱼失去了酥脆感,自然不好吃。
三,猪腰
“腰片炒老了口感发柴,炒嫩了则让人觉得没做熟。不如把它煨烂了蘸椒盐吃最好。
“做猪腰有二难关。一是去臊味,猪腰子爆、炒、炝、熘、炖和水煮,无一不可,好吃得很,但处理不当味道很臊。做腰子第二难是火候难掌握,火候小肉嫩了,但出血汤子,火略大点又老了。”
看起来简单的炒腰片,做起来不简单。
团子忽然想到一道菜:韭菜煎蛋,以前上学我妈常做,有时我爸我妈也做这道菜。
我妈做的都是成型的,我哥我爸做的偶尔会是散的,韭菜和鸡蛋不是一整块,散开了。
越是简单的菜越考验人。
四,红煨肉
“或用甜酱,或用秋油,或竟不用秋油、甜酱。每肉一斤,用盐三钱,纯酒煨之,亦有用水者,但须熬干水气。”
这其实就是现在的红烧肉,团子不喜欢吃红烧肉,这里就一笔带过。
五,晒干肉
“把精肉切成薄片,在烈日中曝晒,晒干即可。吃时用陈年大头菜和肉片一起干炒。”
“做粉蒸肉要用肥瘦参半的肉。把米粉炒成黄色,加上面酱和肉一起拌好,上笼屉蒸。”
团子一直觉得米粉是点睛之笔,不加米粉直接蒸肉,口感难免油腻,加了米粉,中和了油腻感,这也是团子超爱的一道菜。
有些地方还会在粉蒸肉底部埋一些红薯。
七,八宝肉圆
“猪肉肥瘦各一半,斩成肉酱,松仁、香菇、笋尖、荸荠、瓜、姜之类,斩成细末,加芡粉和匀,捏成丸子,放入盘中,加甜酒、酱油蒸好。”
我们现在吃的都是简易版肉圆,做法和上面写的差不多,区别在于没有加那么多配料,比如我妈做肉圆就只有猪肉和苕粉,不加其他的料。
另外,我们家的肉圆一般是做成汤,我妈喜欢加点黄花菜一起煮。
八,黄芽菜煨火腿
“选用好火腿,剥下外皮,去掉油留下肉。先用鸡汤将皮煨酥烂,再将肉煨酥烂,放连根切成约二寸许长的黄芽菜心小段,加蜜、酒酿及水,连续煨半日。”
不说了,团子读这本书是晚上,越看越馋,这道菜一看就很好吃,菜心是大白菜最嫩的部位,取其精华,会吃啊。
九,牛肉
“如何买到好牛肉,袁枚先生告诉我们:如果你想买好牛肉,必须先到各肉铺交下定钱,让屠夫把牛腿筋夹肉处的肉留下,这种肉不精不肥,最适合用来煨食。”
团子爱吃牛肉,特别是卤牛肉,但是价格太贵,所以偶尔才奢侈的吃一次。
还有就是小炒黄牛肉这道菜也是我所钟爱的,可惜的是现在的餐馆炒黄牛肉都会放芹菜,而团子不喜欢芹菜。
Ps:什么时候可以实现吃牛肉自由?牛肉太贵了。
十,鱼圆
“加葱、姜汁作团,成后,放滚水中煮熟,撩起,冷水养之,临吃,入鸡汤、紫菜滚。”
团子爱吃鱼圆,炒鱼圆,煮汤鱼圆都可,汤的更常见一些。
我妈之前做过炒鱼圆,步骤和平时炒菜一样,炒的时候加一点辣椒,这样炒熟的鱼圆滑嫩嫩的同时带有辣味,就米饭吃很赞。
十一,白菜
“白菜炒食,或笋煨亦可,火腿片煨、鸡汤煨俱可。”
一到冬天团子就爱买大白菜,好吃耐存储,一棵大白菜最长可以放置半个月不坏(室温),对于没冰箱的团子来说不要太方便。
团子吃大白菜一般是配油豆腐炒,煮面条掰两片大白菜煮。
对了,团子今年爱上了用大白菜腌制的酸菜东北酸菜,比起南方的酸菜,东北酸菜没那么咸,口感偏鲜。
酸菜馅的饺子味道好极,团子吃一次就爱上酸菜饺子。
十二,豇豆
“豇豆炒肉,临上桌时,去掉肉只留下豆。要用特别嫩的豇豆,抽去筋丝。”
团子特别爱吃豇豆,一年四季吃不腻。豇豆可以清炒,也可以搭配香肠、腊肉、猪肉炒。
腌制的酸豇豆配粥吃正好,和炒豇豆的口感又不同。
十三,酱瓜
“酱瓜选葫芦科植物黄瓜为主要原料。制酱瓜的瓜,可以用黄瓜,也可用菜瓜或香瓜。”
大概是团子运气不好,今年买了两次酱黄瓜,味道都不行。一次是买凉菜,一次是之前吃早饭配了点酱黄瓜。
用筷子夹了一片黄瓜入口,只嚼了一下就觉得难吃,也形容不出来味道。
总之没有吃到过可口的酱黄瓜,导致团子对酱黄瓜都有心理阴影。
十四,肉馄饨
“馄饨又叫“云吞”,用薄面皮包馅儿,通常为煮熟后带汤食用。”
馄饨吃了很多次,基本都还行,没吃到过难吃的。嵊州小吃、知味观、老娘舅这几家的小馄饨还挺合团子胃口。
十五,韭合
“把韭菜切成末加上作料,用面皮包起来,放入油里炸一下,面里加点酥油更加好吃。”
油炸食品几乎就没有不好吃的,韭菜盒子自然不例外。团子本身就爱吃韭菜,炸韭菜盒子我也喜欢。
在我们那其实不叫韭菜盒子,叫炸饺子,因为你可以把韭菜盒子看成是大号饺子。
十六,麻团
“糯米蒸好,捣烂,做成团,用芝麻屑拌上糖作馅。”
麻团又称麻球、欢喜坨,通常为早餐食用。
前阵子团子早上还吃了麻球,外形就是一个球,表面是芝麻,外壳脆脆的,咬一口,里面是糯米,软软的。
麻球热乎乎时最好吃,甜口星人应该会喜欢这种食物。
十七,青团、青糕
“用青草捣成的汁和粉,做成粉团,颜色如同碧玉。”
江浙沪这边至今都有清明吃青团的习俗,团子只吃过一次,吃不惯青团,后面没有再吃。
《随园食单》介绍了几百种食物、点心、茶酒,这篇读书笔记团子只选取了极少一部分内容写个人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