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作为欢迎仪式中方礼品的《江城印象》青花瓷盘。记者喻志勇摄
本届军运会首次在一座城市里举办所有比赛项目,参照大型赛事标准,武汉为军运会新建了运动员村。该项目于2017年3月正式动工,2019年4月竣工并投入运营。开村后,军运村将迎来100多个国家、近万名运动员和代表团官员入住。悠悠楚韵,萋萋芳草,粼粼波光……军运村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黄家湖东南岸,总占地面积848.7亩,建筑面积55.8万平方米。从军运村到全市34处场馆通行半径均在40分钟车程左右。军运村按照功能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居住区、公共区、后勤区和运行区,四个功能区将为各代表团提供餐饮、住宿、交通、物业、安保、医疗、文化、商业等全方位服务。军运村既是中式古典的“山水之居”,也是绿色环保的“生态之城”,更是现代科技的“智慧小区”。军运村配置有5G网络和免费WiFi,运动员可享受免费上网服务,也可体验全新的5G网络。
发布会现场记者喻志勇摄
据了解,军运村的建设全部采用市场化的模式运作,赛时将满足运动员食宿行需求。赛后,运动员公寓将变身居民小区,运行区的功能场所会成为幼儿园、中小学等公建设施,安保智能化设备和临建的运动员餐厅可以再次利用。军运村运管会下设有代表团、餐饮、住宿、医疗、安保等13个服务中心,还有物资供应商和物业服务商团队,保障军运村各项服务的正常运转,打造和谐舒适的“赛时之家”。
航拍军运村夜景记者陈亮摄
据介绍,为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各参赛国代表团的服务保障工作,军运村代表团服务中心率领一支规模约510人的服务团队,按照“一对一”配置参赛国代表团的方式,为各参赛国代表团提供“一站式”“全天候”联络接待服务。此外,军运村还将为代表团举行欢迎仪式。10月15日至10月17日以及10月19日,每天9时至19时,军运村升旗广场将为所有参赛国代表团举行欢迎仪式,喜迎世界军人入住“武汉家园”。(记者欧阳崧通讯员李永杰刘雄)
军运村夜色通讯员郭川摄
军运村全景通讯员李尤摄
从运动员房间内可远眺景色宜人的黄家湖。记者胡九思摄
古典意境移步换景生态环境良好“军运村在世界军运史上就是一个独创,过去六届军运会没有军运村,这次集中兴建运动员村尚属第一次,开创了世界军运会的先河。”肖智勇表示,军运村在建设上也有其独特之处。设计师从中国“制扇王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灵感,军运村整体布局呈扇形,匠心打造梅、兰、竹、菊、荷五大景观园林,五个园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曲径相连。步入军运村居住区,瞬间就会被别致的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所感染。兴军路栽种了银杏树,军运村的秋天也会很美。
运动员公寓建筑主色调是黑白灰,以马头墙、人字坡、小青瓦为主要特色,极具韵律美,显得独特雅致,与园林景色相得益彰。通过粉墙黛瓦、彩绘门楣、院落天井等打造“山水之居”,处处体现楚风汉韵的中国民居元素。据悉,军运村处处体现节能环保理念。住宅屋顶有绿化植物,采用节能照明,降低能耗。地面采取透水铺装,雨水可下渗储存,用于村内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雨量较大时可通过管道排入城市公共雨洪系统。军运村与黄家湖之间的缓冲地带,有1119亩的湿地,形成完整良好的生态系统。
军运村粉墙黛瓦、彩绘门楣、院落天井,中国风十足。记者张皓练王语哲摄
合理分配房间公寓设施配套齐全赛前,组委会根据各参赛国国名法语首字母进行排序,依次向参赛国代表团发出了邀请信,房间分配也会按照这个顺序进行分配。同时,会根据代表团意愿自主进行调配,根据参赛国提交的报名人数,将其分配在相应楼层和房间。也会考虑运动队项目和男女比例,兼顾语言、宗教信仰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合理安排运动员居住。军运村每套公寓配置比较全面,配有会议室,两个卫生间,设置4至7个床位,人均居住面积25㎡。公寓内标配有床具、台灯、简易晾衣架、餐桌椅、吹风机、热水壶、万能转换插头等家具电器。
军运村贴心准备了万能转换插头。记者张皓练王语哲摄
据了解,军运村还为所有运动员免费提供洗漱包一套,包括面巾、浴巾、拖鞋、洗漱用品等。运动员来了之后,可以马上放下行李,洗个热水澡,卸下疲惫,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和生活中。军运村客房每天清洁一次,床上用品每三天换洗一次,房间内备有饮用水,由客房服务员根据需要及时补充。村民服务中心还将为运动员提供信息咨询、设备设施报修、应急开门、物品暂借、失物招领等服务。村内配置有5G网络和免费WiFi,运动员可使用移动设备快捷、方便地获取赛时即时信息。
军运村还为所有运动员免费提供洗漱包一套。记者张皓练王语哲摄
带有武汉特色的客房装饰通讯员方金鸣供图
丰富业余生活展现传统文化魅力根据安排,10月11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运动员村开村暨中国代表团入村欢迎仪式。10月15日至10月19日,各国代表团抵达军运村,军运村将举行升旗暨欢迎仪式。10月17日至10月26日,每晚7时30分到8时30分,军运村在文化广场上共精心组织9场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涵盖中国京剧、杂技等节目形式,展示传统文化。据悉,为让各国运动员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技艺,汉秀、广州玉雕、武汉面塑、武汉剪纸等28个非遗项目将在军运村进行展示。军运村还将邀请20余位非遗传承人现场献技,展示绣、画、刻、雕等非遗产品的制作技艺。军运村还开设了“志愿者之家”,运动员可与志愿者在那里进行一些互动活动,了解中国文化、学习文化技艺。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多样,创造一个家的感觉,让运动员在紧张的比赛之余,充分放松,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5200多平方米的商业街,军运村为各国运动员提供货币兑换、美容美发、衣物干洗、电玩竞技、旅游咨询、自助卡拉OK厅等服务,运动员还可在商业街购买军运会特许商品。此外,运动员在茶余饭后,可以漫步于黄家湖湿地公园的湖岸线,享受朝霞、落日之美。
商业一条街记者陈亮摄
赛后综合利用节俭办赛贯穿始终军运村在机场、高铁站设有专门的接待点,开通了巴士专线,提供专人接待,专车接送,为各代表团成员的抵离提供免费的交通服务。军运村内配备了40台观光电瓶车,保障村内日常乘车需求。根据比赛日程安排,军运村为参赛运动员提供往返于军运村和各竞赛场馆之间的班车。“节俭办赛、综合利用”是军运村的显著特点。在军运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力争既满足赛事功能需求,同时兼顾赛后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