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6岁,因“反复咳嗽、吼喘10+年,加重1天入院”入院。既往完善检查确诊“支气管哮喘”。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干湿啰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WBC):10.46×109/L,中性粒细胞(N):9.07×109/L,血气分析:pH7.356,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4mmHg,肺泡氧分压(PaO2):102mmHg。胸部CT示:右肺中叶支气管扩张伴周围炎变可能。
诊断: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2、肺部感染
处理:二羟丙茶碱0.125givgttbid解痉平喘,布地奈德1mg+特布他林5mg雾化吸入bid舒张支气管,甲泼尼龙40mgivgttqd消炎平喘氧疗等治疗6天后好转出院。
出院医嘱:规律服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ug(1吸)1天1次,2-3天后呼吸科门诊评估哮喘控制情况,1月后复查胸部CT。
分析:支气管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茶碱类药物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cAMP浓度,拮抗腺苷受体,起到舒张支气管和气道抗炎作用;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激动气道β2受体舒张支气管,雾化治疗可于急性发作时缓解哮喘症状,稳定期控制疾病进展,延缓病情加重。在哮喘急性发作期,应及早应用静脉给予激素控制喘息症状,以免出现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甚至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支气管哮喘易受气候、环境影响,尤其春秋冬三季交界之时,受冷空气、花粉等因素刺激,故平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避免接触花粉、粉尘类物质。
喘息是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常见症状,不仅影响患者临床预后,更增加患者抑郁、焦虑情绪,降低生活质量。支气管扩张药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首选药,可以用于缓解气道痉挛,同时也可以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伴喘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平喘治疗。
常用的支气管扩张药有三种,包括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茶碱类和抗胆碱药。
一
常用支气管扩张药
二
支气管扩张药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
1
支气管哮喘
短效的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是哮喘急性发作时的首选药物。对于反复发作或者控制欠佳的哮喘,选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有助于控制症状,不过注意预防口腔链球菌感染、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2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伴有气喘者,在常规抗感染、镇咳祛痰的基础上,可以加入支气管扩张药平喘,比如氨茶碱0.1g,3次/天。有助于缓解患者起到痉挛,改善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慢阻肺诊疗指南(2021版)中是支气管扩张剂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一线基础治疗,可用于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住院患者首选雾化治疗,门诊或在家患者可采用经储物罐吸入定量气雾剂的方法或家庭雾化治疗。对于慢阻肺伴右心功能不全的心源性哮喘,茶碱类药物有明显的疗效。
4
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支气管扩张剂有兴奋中枢作用,对于脑部疾病或原发性呼吸中枢病变导致通气不足的患者,可以增强通气功能,改善症状。
三
支气管扩张药治疗的注意事项
1、警惕心律失常。支气管扩张剂对心脏的作用较轻,但大剂量或注射给药时,仍可以引起心脏反应,比如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特别是本身有心律失常者。
3、防止代谢紊乱。受体类激动剂会增加肌糖原分解,引起血乳酸、丙酮酸等物质升高,并产生酮体,故糖尿病患者使用时,要注意酮中毒和乳酸性中毒。若与糖皮质激素联用或大量应用时,要注意复查电解质宜避免低钾血症。除此之外,支气管扩张剂仍不能避免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使用茶碱类药物时,尤其要注意充分稀释,观察尿色,若出现茶色尿、肌痛、肌酸激酶反常升高,注意横纹肌溶解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