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是目前世界卫生领域难以攻克的疾病之一。国外支气管扩张属于少见疾病,但是在我国却是常见疾病。现在就让小编带领大家去了解这个祸害着不少国人的疾病吧。
概述
病因
一、支气管壁炎症破坏:如慢性支气管炎、麻疹和百日咳后的支气管肺炎或肺结核时,因反复感染和炎症损坏了支气管壁的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吸气时,支气管壁因受外向性牵拉作用而扩张,呼气时管壁因弹性降低不能充分回缩,加之支气管周围肺组织炎性纤维化的牵拉以及咳嗽时管腔内压的升高,逐渐发展为持久性支气管扩张。
二、支气管阻塞:肿瘤、异物或黏液栓等可引起腔内阻塞,或管腔外肿大的淋巴结、肿瘤压迫,可使其远端肺不张及胸腔负压牵拉导致支气管扩张。
三、支气管发育异常:支气管先天性发育障碍,管壁弹性纤维、平滑肌或软骨薄弱或缺失使管壁弹性降低、也可发生支气管扩张。
病理变化
主要发生于Ⅲ、Ⅳ级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左肺下叶多见。病变支气管呈管状或囊状扩张,可单发或多发,管腔内含有黏液脓性渗出物,有时为血性渗出物。肺切面可见支气管呈囊状扩张,黏膜鳞化;管壁平滑肌、弹力纤维和软骨破坏、减少,甚至完全消失,管壁为纤维组织取代,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或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周围肺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萎陷、纤维化和肺气肿。
临床表现
二、反复咯血,程度不一,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咯血量会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
检查
二、肺功能检查: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比值肺功能损害为渐进性,表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FEV1、FEV1/FVC、PEF降低。残气量/肺总量比值残气占肺总量百分比增高。后期可有低氧血症。
三、X线检查:可无异常(占10%)或肺纹理增多、增粗,排列紊乱。囊状支气管扩张在胸片上可见粗乱肺纹理中有多个不规则蜂窝状(卷发状)阴影,或圆形、卵圆形透明区,甚至出现小液平,多见于肺底或肺门附近。柱状支气管扩张常表现为“轨道征”,即在增多纹理中出现2条平行的线状阴影(中央透明的管状影)。
四、胸部HRCT(CT检查):对支气管扩张症显示能力取决于CT扫描方法、扩张支气管的级别及支气管扩张的类型,CT诊断囊状支气管扩张较柱状扩张可靠性更大。支气管扩张症的CT表现与支气管扩张症类型、有无感染及管腔内有无黏液栓有关。
五、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通过纤支镜可明确扩张、出血和阻塞部位。可进行局部灌洗,取得灌洗液作涂片革兰染色或细菌培养,对协助诊断及治疗均有帮助;通过支气管黏膜活检可有助于纤毛功能障碍的诊断。
诊断方法
一、幼年有诱发支气管扩张症的呼吸道感染史,如麻疹、百日咳或流感后肺炎病史,或肺结核病史等。
二、出现长期慢性咳嗽、咳脓痰或反复咯血症状。
三、体检肺部听诊有固定性、持久不变的湿啰音,杵状指(趾)。
并发症
支气管扩张症常因并发化脓菌感染而引起肺炎、肺脓肿、肺坏疽、脓胸、脓气胸。当肺组织发生广泛性纤维化,肺毛细血管床遭到严重破坏时,可导致肺动脉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治疗
一、清除过多的分泌物:依病变区域不同进行体位引流,并配合雾化吸入。有条件的医院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行局部灌洗。
三、提高免疫力:低丙球蛋白血症、IgG亚类缺乏者,可用丙种球蛋白治疗。
四、手术治疗:病变部位肺不张长期不愈;病变部位不超过一叶或一侧者;反复感染药物治疗不易控制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五、支气管扩张药:适当给予支气管扩张药解除气道痉挛有利于痰液排出如口服氨茶碱激动药;亦可吸入β2受体激动药。
支气管扩张已经慢慢在祸害国人的性命安危了,支气管扩张就好比是“炸弹”,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去找出更好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去抵抗这个“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