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温阳健脾,利水降冲之功效(①《注解伤寒论》:和经益阳;②《医方集解》:升阳化气。;③《中医方剂学》:健脾渗湿,温化痰饮)。主治①《伤寒论》: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②《金匮》: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短气有微饮。
名称
别名
出处
功用
主治
①《伤寒论》: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②《金匮》: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短气有微饮。
①《注解伤寒论》:阳气不足者,补之以甘,茯苓、白术生津液而益阳也;里气逆者,散之以辛,桂枝、甘草,行阳散气;②《内台方议》:此阳气外内皆虚也,故用茯苓为君,白术为臣,以益其不足之阳,经曰:阳不足者,补之以甘,是也;以桂枝为佐,以散里之逆气;以甘草为使,而行阳气,且缓中也;③《金鉴》:此汤救麻黄之误汗,其邪尚在太阳,故主以桂枝,佐以甘草、苓、术,是扶表阳以涤饮也。
1.本方药性偏于辛温,若属阴虚火旺,湿热阻遏而生的痰饮者,不宜使用本方。
2.饮与水同类,欲蠲其饮,宜利其水,此即“当从小便去之”之意,服后小便不利者则利,小便少者则多,此乃饮邪从小便而去之佳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