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净水的东西,老祖宗用了上千年,如今竟被拿来做“毒包子”?面粉面食明矾小苏打

里面便提到常德市监局在石门县查处了一家早餐店,理由是早餐店当中正在售卖的小笼包和大包子等面食,查出了某种物质残留。

这种物质名字说出来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并且了解历史的人应该也都知道,它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净水物品。

那么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物质?包子店老板为何又要将其加到包子当中呢?

一、明矾使用,历史悠久

明矾又叫做白矾,其化学名称为十二水硫酸铝钾。

外表上看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复合盐,既然属于盐自然和盐一样能溶于水,也具有粉末状或者结晶状两种状态。

中国最早有记载的民间明矾使用是在大约公元1637年左右的明朝崇祯年间。

当时流传着一本科技类百科全书名为《天工开物》,里面就记载了明矾的净水用法。

众所周知,文化的传承并非一朝一夕。

明朝百姓既然知道如何用明矾来净水,说明早在明朝以前中国人便已经发现了明矾并加以利用,只是没有正式书籍做记载罢了。

由此完全可以推测,或许明矾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可能早在2000多年乃至3000多年以前就已出现。

不得不令人感慨,时代在变,人类智慧或许并未有太多不同,哪怕时至今日,也有人将明矾用于脏水处理。

之所以人们会使用明矾净水,主要在于它的高效。

正如前文所说,明矾是一种盐,它能溶于水,进入水中之后便会自发电离产生带三价正电荷的铝离子。

水会自发分解产生带一架负电荷的氢氧根离子,正负离子互相吸引,最终会结合生成氢氧化铝。

而氢氧化钠又带正电荷,恰好水中泥沙胶粒带负电荷,两者又会发生异性相吸,最终生成无电荷粒子块。

这一过程不断循环往复,就能将水中泥沙橙子水底,只留下清澈透明的干净水。

整个净水过程非常迅速而且十分简洁,任何一个未受过教育的农民。

只要拿到明矾都能完成净水过程,所以过去民间非常推崇明矾净水。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虽然也有人将明矾用于净水,但仅限于不能被人直接饮用的水。

因为明矾入水会生成非常多的铝离子,对身体有害。

所以污水处理厂或者自来水厂净水主要采用多级过滤系统除去悬浮颗粒,或者活性炭无机材料过滤。

二、明矾包子,损害健康

为什么过去用于净水的明矾,会有人想到拿来制作包子?

事实上未出生社会阅历较浅的人当然会产生此种疑惑,如果年龄稍大,便应该知道明矾包子不是个新鲜玩意儿。

称国家对于大型食品企业通过抽检很容易判断是否违规添加明矾,而对于小商小贩则很难做到全面监管。

现如今得知明矾有害身体健康消息之后,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可见把明矾加入包子中的历史,或许比人们想象中要早的多。

之所以要往包子里加明矾,对于包子店老板而言,好处有很多。

在家做过面食的人应该都知道,上蒸笼前必须事先做好面粉发酵。

有的面粉自带酵母还好说,不带酵母的面粉还得单独购买酵母发酵,费时费力。

其次同样由于明矾分解产物多,大量的二氧化碳被释放之后,会让面食表面出现非常多的出气口。

蒸熟后的面食不仅造型更好看,同时口感细腻,Q弹松软,更能吸引顾客。

此外明矾还能延长食品保质期,让包子久放不坏。

哪怕一两顿没卖出去也不至于直接丢掉,有利于包子铺老板回款。

前者可能十几甚至几十块钱,而明矾早在10年前的价格就跌到了两块钱左右。

既然能从4个角度为老板带来利润,自然会有人不顾顾客健康做明矾包子了。

那么如果吃了明矾包子会对人造成哪些后果呢?

1、影响营养物质吸收

明矾会导致体内其他营养物质吸收减少,例如铁、钙等元素。

铁离子减少会诱发缺血性贫血,钙离子减少会导致骨质疏松,其他元素的减少也会出现相应病症。

2、影响神经系统

早在2010年,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研究所就开展过一项针对大老鼠明矾摄入的研究。

研究结果证明明矾对老鼠神经组织存在影响,会造成老鼠大脑神经损伤。

同样的道理,明矾如果被人大量进食,也有可能造成人体神经中枢损伤。

轻则出现头晕头痛等现象,重则可能诱发记忆力下降。

3、刺激胃肠道

明矾进入人体之后,由于其大量含有铝元素,铝元素能与人体磷酸盐相结合,造成磷元素吸收不足,人便会出现面色发白,身体乏力的症状。

当铝元素的吸收持续不断进行下去,身体得不到及时排出,铝元素就会堆积在肝脾肾脏等部位。

当堆积出现标准量5到6倍时就会刺激人体消化系统,包括胃肠道,进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多种症状。

4、对肾造成损害

元素在体内要想代谢主要靠肾脏,过量的铝元素会加剧肾脏负担。

长期以往一定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尿毒症、肾衰竭并非遥不可及。

三、学会分辨,保障健康

明矾的实用固然对人体有害,但考虑到明矾工业用途广泛以及在食品使用方面的规模性,如果一刀切禁用会引发各种社会负面问题。

因此我国并没有明令禁止明矾的使用,只是在法律当中规定了食物中的铝元素不能超过标准量。

既然没有禁止明矾,对于百姓而言要想尽可能减少明矾带来的健康损害,就得学会分辨明矾包子,分辨方法有6种。

1、看颜色

明矾包子往往颜色惨白,面食虽然也白,可明矾制成的包子颜色却要白得多,白的不正常。

2、看形状

伴随明矾制作的包子,外形通常整齐划一,且形体饱满,哪怕出笼遇冷气包子外壳也不会出现凹陷。

3、看油渍

普通包子发酵度相对频繁更低,蒸出来的包子通透性不高,包子内馅油渍很难渗出。

可明矾包子却不同,由于其疏松多孔的特性,包子内质特别容易渗出,特别容易出现白里透油现象。

4、用手摁

明矾包子通常触感柔软,且摁下去之后回弹速度快。

5、用鼻子闻

普通面粉发酵会出现面粉香气,而明矾所制成的面食制品,往往带有刺激性气味。

对明矾熟悉的人通常用鼻子一闻就能判断是否添加明矾。

6、放置观察

如果经常在包子店购买包子,为了健康起见可以保留一个包子不吃,放在家里用作观察。

由于明矾具有防腐的特性,因此明矾制作的包子保质期往往更长。

普通包子放置两三天就有可能发生腐坏,而明矾包子保质期则要长得多,可能一个星期,也可能好几个星期。

以上任何一种单一现象理论上都不能对明矾包子做100%的判断。

就比如触感柔软回弹快,说不定商家使用了某种不违法的独家秘诀。

但如果同时满足了好几种,甚至全都满足,基本上就能判断包子被添加明矾了,这样的包子不吃也罢。

结语

刀能行凶也可手术治病救人,明矾既能净水也能用于做包子,再一次体现出了事物具有两面性。

明矾本无罪,错的是那些黑心商家。

所以我们在谨慎购买食品的同时,也要呼吁大家别为了赚钱丢掉良心。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害人行为最终都将转化成被绳之以法的证据。

THE END
1.电炒锅平底品牌排行榜十大品牌多星山东多星电煎锅加厚304不锈钢电饼铛多功能家用不沾电锅多星煎烙饼锅多星授权专卖店 六代33CM橙色不锈钢 2.5L ¥已有2000人评论 很好用,第一次用温度调的有点高了,后来越来越会用了,一点都不粘锅。弄出来的很好吃。 TOP 8 小熊(Bear)电蒸锅 电煮锅电火锅家用蒸包子锅 电蒸笼电蒸箱电热锅蒸汽锅 304不锈钢https://www.jd.com/phb/737f02b840787250fe2.html
2.蒸锅烧干锅黑了怎么办不锈钢蒸锅糊了发黑怎么去掉→MAIGOO知识摘要:我们在使用蒸锅蒸馒头或包子的时候,有时由于疏忽导致蒸锅里的水烧干了而把锅底烧黑,自责之后就要想办法去除蒸锅底部的黑斑,那么蒸锅烧干锅黑了怎么办?不锈钢蒸锅糊了发黑怎么去掉?我们可以先用水浸泡试试看能不能去掉,如果不行,还可以参考以下一些去除蒸锅黑斑的方法。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46703.html
3.蒸包子下锅后总是有回縮,这是怎么回事?5个办法帮你解决!蒸包子下锅后总是有回縮,这是怎么回事?5个办法帮你解决! 包子是每个人都吃的,也是最常见的面食之一。包子的品种也很多,比喻,灌汤包子、小笼包子、狗不理包子,薄皮包子等等,这些包子的做法各不相同。有死面的,发面的。至于包子的馅就更多种多样了。家庭蒸包子,一般都是最家常的做法,但做出来的包子有时候会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315/06/30408107_737110607.shtml
4.小白菜包子蒸多长时间能熟蒸煮15-20分钟即可,包子放入蒸锅后,大火蒸煮15分钟,然后关火,焖2-3分钟即可出锅。 小白菜包子蒸熟的原理 蒸煮包子过程中,热量通过蒸汽传递到包子内部,使包子内的蛋白质、淀粉等食材熟化,蒸煮时间足够,能使包子内外受热均匀,确保包子熟透。 影响蒸煮时间的因素http://www.zlfaka.com/baicai/19338.html
5.蒸包子或馒头是冷水入锅还是开水入锅爱问知识人蒸包子或馒头是冷水入锅还是开水入锅:过程是这样的,先将冷水放入锅中,等水稍温(有热气冒出)时即可入锅。?http://iask.games.sina.com.cn/b/17698492.html?from=zzsy03
6.晚上蒸了一些包子,馄饨她们吃够了晚上蒸了一些包子,馄饨她们吃够了 #创作者赏金计划晚上蒸了一些包子,馄饨她们吃够了[笑cry][笑cry]做了两种馅,这锅纯肉的挤太满了,下锅茴香的放的分散了一些。 #分享我的趣味食刻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6469225?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7.为啥我的包子蒸出来变红了好的,这次做包子不仅让我回顾了初三化学的基础知识,还让我明白做菜真的不能家里有啥就放啥。 以下为原帖: 蒸的是豆沙包,里面加了酵母和泡打粉,量十分随意,发了几小时叭 在怀疑是不是泡打粉的问题,吃起来有点咸咸的(?)但是我加的是糖 求问,还能吃吗赞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17512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