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营养特点决定是终身食物营养与健康食品安全

奶类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天然食品,其中牛奶最常被人们食用,除膳食纤维外,牛乳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是惟一的全营养食物,因此被科学家赞誉为“最接近完善的食品”、“人类的保姆”、“白色血液”。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就曾著有《服乳歌》:“仙家酒,仙家酒,两个葫芦盛一斗。五行酿出真醍醐,不离人间处处有。丹田若是干涸时,咽下重楼润枯朽。清晨能饮一升余,返老还童天地久。”从营养学角度,牛奶的营养特点使得牛奶完全可以成为人类终身的食物。

1、牛奶是仅次于人奶的最好营养源

母乳是婴儿时期最好的食物,但是,因各种原因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婴儿在6个月以后和断奶期需要增加辅食的情况下,或者在少年儿童快速生长发育期间,牛奶无疑是可供选择的最佳食品之一。比较牛奶与人奶、羊奶发现,牛奶和人奶确实在某些营养素的含量和比例上有差异,但是国内外多年来的大量研究证明,其营养价值虽然比不上人乳,但它是仅次于人奶的最好的营养源,是任何人造营养品都无法比拟的。婴儿断母乳后都不应该断牛奶。

2、含有参与细胞多种活动的乳糖

许多食物中都不含乳糖,但是乳糖却是牛奶中特有的碳水化合物。乳糖的营养功能是提供热能和促进金属离子如钙、镁、铁、锌等的吸收,乳糖分解形成的半乳糖对婴幼儿智力发育有重要作用。由于乳糖在肠道中分解缓慢,因而不致形成高血糖。人体中钙的吸收程度与乳糖数量成正比,牛奶喝的越多,身体对钙的吸收越多,牛奶中丰富的乳糖能起到预防婴幼儿佝偻病的效果。此外,乳糖还能促进人体肠道内乳酸菌的生长,抑制肠内异常发酵造成的中毒。

3、供给生命营养的优质蛋白

牛奶的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主要是有酪蛋白、乳白蛋白和乳球蛋白。在牛奶的蛋白质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而又不能自行合成的氨基酸,而且比例适当,可促进健康发育,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尤为重要。一个人每天摄入500克牛奶就可以提供每日所需的必需氨基酸。

乳蛋白的消化吸收率一般为97%~98%,作为一种完全蛋白质,牛奶蛋白可以供给机体营养、执行保护功能、控制代谢过程,还起到防御病菌的侵袭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其中,牛磺酸作为一种氨基酸,它可以促进婴幼儿的大脑发育、视力发育、调节神经传导、提高免疫力等。牛奶中的酪氨酸还能促进快乐激素——血清素的大量增长。

4、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乳脂肪

牛奶中脂肪含量约占6%,乳脂肪呈乳糜化状态,以极小脂肪球的形式存在,是一种消化率很高的食用脂肪,摄入人体后可经胃壁直接吸收,这对婴儿的生长特别有利。牛奶含有人体自己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即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另外还有二十五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乳脂肪使牛奶具备特有的奶香味,同时所含有的卵磷脂、脑磷脂和神经鞘磷脂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有益。美国营养学家研究发现,牛奶中的共轭亚油酸(CLA)可以阻止胆固醇在动脉血管中凝结成块,有利于预防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同时它还能有效破坏人体内有致癌危险的自由基,可起到防癌的作用。牛奶中所含的磷脂类能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个很厚的疏水层,从而抵御酒精对胃粘膜的侵蚀,起到预防酒精中毒的作用。

5、可提供最全的维生素

比起其他食物,牛奶中几乎含有所有人体需要的维生素,例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及B族维生素等,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B2含量较高,虽然牛奶中的维生素D和尼克酸含量不高,但牛奶中丰富的色氨酸完全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牛奶中的维生素B2可提高视力;维生素A可使皮肤光滑和丰满,具有美容作用;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D等还对胃癌和结肠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7、具有保健功能的微量成分

特别指出,牛奶可以阻止人体吸收食物中有毒的金属铅和隔,比如常用来作为排铅剂。它更含有一些有保健功能的物质,虽然含量较少,但是却具有一定的作用。

(1)免疫球蛋白乳牛产犊后7天内的牛奶被称作牛初乳,牛初乳含有免疫球蛋白,饮用后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2)乳铁蛋白是一种铁结合性的糖蛋白,具有抑菌、抗病毒、调节细胞生成、防感冒、抑制炎症等作用。

(3)溶菌酶这是由129个氨基酸组成的球蛋白,有抑菌、抗病毒的免疫作用,特别可以预防早产儿消化道疾病并促进其体重增加的作用。

(4)超氧化物歧化酶它可以及时清理人体内的自由基,起到延缓衰老和预防慢病疾病的作用。

(5)酪蛋白磷酸肽可促进人体对牛奶中钙的吸收。

(6)苯甲二氮萆是牛奶中起镇静安神作用的物质,意大利科研人员研究发现,牛奶之所以具有镇静安神作用是因为含有这种可抑制神经兴奋的成分,睡前喝一杯牛奶可促进睡眠。

大量证据表明,牛奶对于人体存在广泛的益处,美国、英国、日本、丹麦等发达国家一直倡导并且大力推广学生奶计划,正是基于牛奶的上述营养特点。作为一种物美价廉的食物,牛奶不应只是婴幼儿的食品,儿童、青少年、成人、中老年人都应该每天饮奶,“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我们有理由推荐牛奶作为人类终身的食物。

THE END
1.含钙的无机盐食物来源含钙的无机盐食物来源是什么高中知识广泛的大学研究也显示出,补充无机盐的最大生物相容性形式是螯合无机盐(一被连结到一特别大小的氨基酸)。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含钙的无机盐食物来源 含钙的无机盐食物来源是什么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含钙的无机盐食物来源 含钙的无机盐食物来源是什么》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3230786.html
2.几种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含钙的无机盐食物来源:含磷解答一 举报 含钙的无机盐的食物来源:奶制品,豆类,谷物,海带等等 含磷的无机盐的食物来源:海产品等等含铁的无机盐的食物来源:水果含碘的无机盐的食物来源(微量):紫菜,海蜇,玉米,淡菜等等含锌的无机盐的食物来源(微量):动物肝脏(内脏),水果,花生等等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25de0932d97a011135cde57a716b52d8.html
3.几种无机盐的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A.含钙的无机盐:儿童缺钙易患A、含钙的无机盐:儿童缺钙易患___(表现为___、___或者___腿),中老年人特别是___,易患___症.食物来源主要有:___.B、缺乏含磷的无机盐时表现为:___、___、___,食物来源主要有:___.C、缺乏含铁的无机盐时表现为:___(___、___).http://www.1010jiajiao.com/czsw/shiti_id_cea666308841e53d412ba94ff4f9060d
4.据表完成问题无机盐的种类食物来源含钙的无机盐奶类绿叶蔬菜含钙的无机盐 奶类、绿叶蔬菜、豆类、虾皮等(A类) 含铁的无机盐 肝脏、瘦肉、鱼、奶类、蛋类(B类) 含碘的无机盐 海带、紫菜、虾、海盐(C类)(1) 某人患骨质疏松症,应多吃类食物 (2) 贫血症患者除了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外,还应多吃类食物 (3) 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应多吃类食物 (4) 奶类食物营https://www.zujuan.com/question/detail-3967093.shtml
5.钙的来源有哪些?降问答病情分析:含钙的无机盐的食物来源:奶制品,豆类,谷物,海带等等,含磷的无机盐的食物来源:海产品等等https://www.miaoshou.net/question/x0ZKzEZyZx8OyDkG.html
6.无机盐钙,磷,铁,碘,锌的食物来源具体点的含钙的无机盐的食物来源:奶制品,豆类,谷物,海带等等 含磷的无机盐的食物来源:海产品等等含铁的无机盐的食物来源:樱桃,杏等等含碘的无机盐的食物来源(微量):紫菜,海蜇,玉米,淡菜等等含锌的无机盐的食物来源(微量):动物肝脏(内脏),水果,花生等等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529865b544839e344a9d3a8cd2360e31.html
7.的理想食物来源。鱼类含丰富的钙磷钠氯镁等多种无机盐【题目】水产品中富含微量元素,是人体多种微量元素的理想食物来源。鱼类含丰富的钙、磷、钠、氯、镁等多种无机盐,其中又以()含量为最高。 A、磷 B、钙 C、碘 D、钠 纠错 查看答案https://www.zikaosw.cn/daan/20197777.html
8.无机盐主要来源于那些食物?一、无机盐主要来源于那些食物? 含无机盐食物如下: 钙:奶类制品和绿叶类蔬菜; 镁:坚果,大豆、食用盐、牛奶、菠菜; 钾:豆类、所有五谷和香蕉氯; 氯:食用盐是氯的主要饮食来源; 硫:肉类、蛋和豆类; 铁:红肉,叶菜类蔬菜(特别是菠菜); 很多研究指出人类能经常受益于无机盐的补充。 https://www.lnky.net/bljq/43973.html
9.七大营养素之矿物质无机盐在体内的分布极不均匀,例如钙和磷绝大部分在骨和牙等硬组织中,铁集中在红细胞,碘集中在甲状腺,钒集中在脂肪组织,锌集中在肌肉组织等。各种无机盐在机体内环境稳定及营养代谢中作用十分重要。 含铁的食物来源有 鸭血、鱼、牛肉、猪肉、木耳、马铃薯、紫菜。http://hdsxzyy.com/wap/info.asp?id=3970
10.食品营养与降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19、【判断题】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一种无机元素。( )20、【判断题】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 )21、【判断题】乳糖最终产物乳酸造成肠道酸性环境,增加了钙盐的溶解性,使更多的钙被吸收。( )22、【判断题】食物中的铁可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 )23、【判断题】血红素铁吸收率比非血红素铁吸收http://zunyi.ehqc.cn/ask/5_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