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食物中以蛋类(鸡、鸭、鹅、鹌鹑蛋)、瘦肉(猪、羊、牛、家禽肉等)、乳类(人、羊、牛乳)、鱼类(淡水、海水)、虾(淡水、海水)等含量丰富。植物性食物中以黄豆、蚕豆、花生、核桃、瓜籽含量较多,米、麦中也有少量的蛋白质。
含脂肪较多的食物
动物油,如猪油、鱼肝油;植物油,如菜油、花生油、豆油、芝麻油。肉类、蛋、黄豆等也含有脂肪。
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
谷类:米、面、玉米;淀粉类:山芋、土豆、芋头、绿豆、豌豆;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还有水果、蔬菜。
含矿物质较多的食物
1.含钙较多的食物:豆类、奶类、蛋黄、骨头、深绿色蔬菜、米糠、麦麸、花生、海带、紫菜等。
2.含磷较多的食物:粗粮、黄豆、蚕豆、花生、土豆、硬果类、肉、蛋、鱼、虾、奶类、肝脏等。
3.含铁较多的食物:以肝脏中含铁最丰富,其次为血、心、肝、肾、木耳、瘦肉、蛋、绿叶菜、小白菜、雪里蕻、芝麻、豆类、海带、紫菜、杏、桃、李等。谷类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铁质。
4.含锌较多的食物:海带、奶类、蛋类、牡蛎、大豆、茄子、扁豆等。
5.含碘较多的食物:海带、紫菜等。
6.含硒较多的食物:海产品、肝、肾、肉、大米等。
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
1.含丰富维生素A的食物:鱼肝、牛奶、蛋黄、蔬菜(苜蓿、胡萝卜、西红柿、南瓜、山芋等)、水果(杏、李子、樱桃、山楂等)。蔬菜及水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即维生素A的前身。
2.含维生素B1较多的食物:谷类、麦麸、糠皮、豆类、肝类、肉类、蛋类、乳类、水果、蔬菜等。
3.含维生素B2较多的食物:肝、肾、蛋黄、酵母、牛奶、各种叶菜(菠菜、雪里蕻、芹菜等)。
4.含维生素C较多是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和豆芽等。
5.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物:鱼肝油、蛋黄、牛奶及菌类、干菜。
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含量都较高,一般在20%左右,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要数大豆,每百克含36克。
糖类含量最高的是各种谷物,其中又以稻米为最高,达77%,动物性食物中含糖类最高的是羊肝,达4%。
含钙元素最多的食物是虾皮,每百克含991毫克。含磷元素最多的食物是虾皮和全脂牛奶粉,每百克分别含有1805毫克和883毫克。含铁元素最多的食物是黑木耳和海带,每百克分别含185毫克和150毫克。此外,猪肝、牛肾和羊肾中含铁量也是很高的。
含碘最多的食物是海带,每百克含2400毫克。含锌最多的食物是生蚝和海蛎,每百克含量达到71毫克和47毫克。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动物性食物中以蛋类(鸡、鸭、鹅、鹌鹑蛋)、瘦肉(猪、羊、牛、家禽肉等)、乳类(人、羊、牛乳)、鱼类(淡水、海水)、虾(淡水、海水)等含量丰富。植物性食物中以黄豆、蚕豆、花生、核桃、瓜籽含量较多,米、麦中也有少量的蛋白质。
含脂肪较多的食物动物油,如猪油、鱼肝油;植物油,如菜油、花生油、豆油、芝麻油。肉类、蛋、黄豆等也含有脂肪。
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谷类:米、面、玉米;淀粉类:山芋、土豆、芋头、绿豆、豌豆;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还有水果、蔬菜。
蔬菜营养最丰富
黄色胡萝卜比红色胡萝卜营养价值高,其中除含大量胡萝卜素外,还含有强烈抑癌作用的黄碱素,有预防癌症的功能用。科学家还发现,同一株菜的不同部位,由于颜色不同,其营养价值也不同,其营养价值也不同。
大葱的葱绿部分比葱白部分营养价值要高得多.每100克葱绿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的含量也不及葱绿部分的一半.颜色较绿的芹菜叶比颜色较浅的芹菜叶和茎含的胡萝卜素多6倍,维生素D多4倍.
另外由于每种蔬菜所含营养素种类和数量各异,而人体的营养需要又是多方面的,所以,在选用蔬菜时除了要注意蔬菜的颜色深浅外,还应考虑多种蔬菜搭配及蔬菜和肉食混吃。
每一种青菜读有它自己不同的营养素在里面,但是哪一类青菜是含盖比较高的营养素呢?以下就教你如何辨认:
about-营养的几大误区
营养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三大因素之一,由于其它两个要素:遗传和环境是不易改变的,因此,身体就像机器一样,经常维护可以保持良好状态和延长其寿命.
1、吃得好必定营养好
合理的膳食结构应是:早餐、中餐、晚餐占一天热能的百分比为25%-30,40%和30%-35%。
只要坚持锻炼,正常的饮食就可以使肌肉体积迅速增大,最大时可达原来的三倍左右,而根本不需要超量补充蛋白质。另外,肌肉锻炼应持之以恒,这是因为肌肉的“超量恢复”效应一般为三天左右,连续三天不进行锻炼,已经形成的肌肉就会逐渐萎缩。
这是因为,水在蒸发时将水的分子由液态变为气态,同时又将气态分子冷凝变为液态的水。在变化的过程中,一些人体非常重要的矿物质被丢失了,水分子蒸发时不能将矿物质一起携带。钙、铁、锌、铜、钼、铬、硒、碘等在水中虽然是微量,但其在人体的生理功能却是十分重要的,缺乏某种元素,必然使人体产生相应的缺乏症,诱发疾病。我们切不可只注意饮食卫生,而忽视了饮食营养的另一方面。实际上,只要不喝生水,即可防止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预防疾病的发生。
营养缺乏の危害U表现
食品营养缺乏危害现在人群缺乏各种营养素的现象有所增加,而很多人对有关食品营养知识还认识不多,这里通过几种维生素缺乏来介绍下食品营养不足的常见危害。
易患人群:学龄前儿童
维生素A缺乏症的临床表现:
皮肤症状:皮肤干燥、脱屑、粗糙,继而发生丘疹,好发于上臂外侧及下肢伸侧、肩部、臀部、背部及后颈部;由于呼吸道上皮发生角化,气管、支气管易受感染,幼儿还可引起支气管肺炎
维生素A缺乏症的预防:
注意平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和/或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的黄绿色蔬菜和水果,因为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同样可起到预防维生素A缺乏的作用;也可选用适当的维生素A强化食品
几种常见食物的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维生素A食物名称胡萝卜素
猪肝4972胡萝卜4010
鸡肝10414菠菜2920
奶油1042油菜620
鸡蛋310西兰花7210
瘦猪肉44橘子1660
*1mg维生素A=1.0mg视黄醇当量
1mgβ-胡萝卜素=0.167mg视黄醇当量
—----------脚气病: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长期缺乏可引起脚气病易患人群:长期以精白米为主食,而又缺乏其它副食补充者;婴儿型脚气病通常发生在2~5个月的婴儿。脚气病的临床表现:干性脚气病:食欲不振、烦燥、全身无力、下肢沉重、四肢末端感觉麻木。肌肉酸痛,有压痛,以小腿肚的腓肠肌最明显,上、下肢肌无力,出现手、足下垂,严重者出现肌肉萎缩、麻木,膝反射降低或消失,常表现为对称性。婴幼儿还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失音。湿性脚气病:表现为浮肿,多见于足踝,严重者整个下肢水肿。同时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并有右心室扩大,常可导致心力衰竭婴儿型脚气病(脑型):食欲不佳、呕吐、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心率快甚至突然死亡
脚气病的预防:合理安排膳食,所吃主食不要过于精细,并注意各种副食的补充。同时,采用正确的烹调方法--不要加碱,尽量不用高压锅蒸煮,以避免维生素B1遭到破坏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维生素。
易患人群;各年龄组人群均易因缺乏而致各种疾病。
临床表现:
口角炎:口角湿白、口角裂开、出血、糜烂、结痂
舌炎:舌肿胀、裂纹、疼痛、萎缩、舌苔厚、部分脱落形成地图状
唇炎:嘴唇发干、裂、肿胀、出血、溃疡
眼炎:视力模糊、怕光、流泪、视力减退、眼易疲劳、角膜充血
皮肤症状:引起脂溢性皮炎,多发生在鼻翼两侧、脸颊、前额及两眉之间。男性阴囊发痒、红肿、脱屑、渗出、结痂并伴有疼痛感。女性阴部瘙痒、发炎、白带增多
继发性贫血:可出现缺铁性贫血的一系列表现
预防:合理安排膳食,平时注意多食一些含核黄素丰富的食物
动物性食物,特别是动物内脏如肝、肾、心,以及鳝鱼、蛋、奶等含有丰富的核黄素;植物性食物中以豆类及绿叶蔬菜含量较多,谷类、一般蔬菜和水果含核黄素较少
部分常见食物的维生素B2含量
食物名称VB2含量(mg/100g)食物名称VB2含量(mg/100g)
猪肝2.08牛奶0.14
猪肉(肥瘦)0.16小麦粉0.08
羊肾1.78油菜0.11
鸡肝1.10大米0.05
鸡蛋0.32黄瓜0.03
维生素B6,又称吡哆醇,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严重的临床缺乏症已少见
易患人群:成人、幼儿均可能因为摄入维生素B6不足而患病
成人维生素B6缺乏症,表现为眼、鼻与口腔周围皮肤脂溢性皮炎,随后扩展到面部、前额、耳后、阴囊及会阴等部位,并在颈项、前臂和膝部出现色素沉着;唇裂、舌炎及口腔炎症;急躁,精神抑郁、无表情、嗜睡、肌肉萎缩,体重下降。
幼儿维生素B6缺乏症,发生烦躁、肌肉抽搐和惊厥;呕吐、腹痛,以及体重下降等。婴儿长期维生素B6缺乏,还会造成体重停止增长,低血色素性贫血。
预防:平时注意含维生素B6丰富食品的摄入,做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部分常见食物的维生素B6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维生素B6含量
金枪鱼0.90
牛肝0.84
鸡内脏(油炸)0.62
牛肾(生)0.43
鸡肉(油炸、烤、煎)0.41
油炸花生(加盐)0.40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又称为钴胺素、氰钴素,其缺乏较少见,可见于胃切除病人、胃壁细胞出现自身免疫的病人、老年人、萎缩性胃炎患者等。
维生素B12缺乏的临床表现:
1.恶性贫血:当缺乏B12时,导致红细胞中DNA合成障碍,诱发巨幼细胞贫血。
2.神经系统损害:维生素B12缺乏可引起斑状、弥漫性的神经脱髓鞘,出现精神抑郁、记忆力下降、四肢震颤等神经症状。
3.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并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
缺乏症的预防: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平时注意摄入适量含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
部分常见食物的维生素B12含量:
食物名称B12含量mg/100g食物名称B12含量mg/100g
牛肉1.8鸡蛋1.55
羊肉2.15鸡蛋黄3.8
猪肉3.0鸭蛋5.4
猪肝26.0生蛤肉19.1
焖鸡肝49.0墨鱼干1.8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人体摄入维生素C不足,可引起坏血病
易患人群: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因摄入不足而患病。儿童坏血病常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坏血病的临床表现:
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精神烦躁;牙龈疼痛红肿、出血,严重者牙床溃烂、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皮肤干燥,皮肤於点、於斑,甚至皮下大片青肿;下肢骨膜下出血、腿肿、疼痛;患儿两腿外展、小腿内弯呈"蛙腿状";眼结膜出血,眼窝骨膜下出血可致眼球突出;骨膜下出血,易骨折,骨萎缩;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等贫血表现;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
维生素C缺乏症的预防:
合理安排膳食,经常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但食用蔬菜时要注意正确的加工及烹调方法--多爆炒,少熬煮,不加碱,以尽量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部分常见食物的维生素C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VC含量食物名称VC含量
大白菜28~47橙33
柿子椒72苹果1~6
菠菜32橘11~33
油菜36香蕉8
红果53牛奶1
--小儿佝偻病与成人骨软化病:
易患人群:小儿佝偻病常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1岁以内的幼儿;成人骨软化病多见于孕妇、乳母及老年人。
维生素D缺乏症的临床表现:
小儿佝偻病的表现:患儿常有多汗、易惊、囟门大、出牙迟及枕秃等症状。患儿患病3个月以上,出现乒乓头,即两侧后枕部下按有乒乓球感;前胸部两侧肋骨与软骨交界处外凸成"肋骨串珠";肋下缘外翻;胸部前凸成"鸡胸";脊柱后凸成驼背;两下肢膝部外弯成"O"形腿或内弯成"X"形腿;腕、踝部圆凸成"手镯"或"脚镯"等;腹肌软弱无力,腹胀。患儿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力低,易患肺炎、腹泻等病,病死率较高,容易骨折。
成人骨软化病的表现:腰背部和腿部不定位时好时坏的疼痛,通常活动时加剧;四肢抽筋,骨质疏松、变形,易发生骨折。
维生素D缺乏症的预防:
适当户外活动(每日至少2小时);有意识地补充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或选择适当的维生素D强化食品;或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以维生素D制剂
常见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国际单位/100g)
食物名称维生素D含量食物名称维生素D含量
大马哈鱼和红鳟鱼罐头500奶油(脂肪含量31.3%)50
金枪鱼罐头(油浸)232鸡蛋(煎、煮、荷包)49
炖鸡肝67烤羊肝23
易患人群:维生素E缺乏已很少见。脂肪吸收不良(患口炎性腹泻、胰腺病变)者、新生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者,可能会引起维生素E的缺乏。
维生素E缺乏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低下,出现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症状。维生素E缺乏还可能导致一些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新生婴儿(尤其是早产儿)缺乏维生素E,可引起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维生素E缺乏症的预防:
注意平时含维生素E丰富的食品的摄入,做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维生素E主要存在于各种油料种子及植物油中,某些谷类、坚果和绿叶蔬菜中也含一定量的维生素E,肉、奶、蛋及鱼肝油中含量较少。
几种常见食物的维生素E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总维生素E食物名称总维生素E
豆油93.08芝麻油68.53
花生油42.06小米3.63
葵花籽油54.60玉米面(黄)3.80
棉籽油86.45菠菜1.74
色拉油24.01猪肉(瘦)0.34
烟酸又称尼克酸、抗癞皮病因子,烟酸缺乏,可引起癞皮病。
易患人群:主要出现于以玉米或高梁为主食的人群。
癞皮病的临床表现:
初期表现为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失眠、头疼、记忆力减退等,继而出现皮肤、胃肠道、神经系统症状。
皮肤症状为对称性皮炎,分布于身体暴露和易受摩擦部位,如面、颈、手背、下臂、足背、小腿下部,以及肩背部、膝肘处皮肤和阴囊、阴唇、肛门等处,皮炎最初表现为灼伤、红肿、水泡、溃疡等,随后,皮肤转为红棕色、表皮粗糙,脱屑、过度角化、鳞癣状变化、色素沉着。
胃肠道症状主要为食欲丧失,消化能力减弱、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或二者交替)。舌与口腔炎症、舌平滑、上皮脱落,色泽红如杨梅(称杨梅舌),伴疼痛,水肿。有时味蕾上皮脱落,溃面周围暗紫色而呈地图形。
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精神错乱、神志不清、甚至痴呆等。
癞皮病的预防:
合理调配膳食,适当选择一些含烟酸和/或色氨酸丰富的食物(色氨酸在体内可转变为烟酸),改善营养状况。也可以在用玉米作主食烹调时,加入0.6%碳酸氢钠,或加入10%黄豆,以调整或补烟酸。
部分常见食物的烟酸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烟酸色氨酸烟酸当量/mgNE食物名称烟酸色氨酸烟酸当量/mgNE
猪肝16.226220.6黄豆2.147210
猪肉(肥瘦)4.2975.8大白菜1.3111.5
大米2.51454.9菠菜0.6401.3
小麦粉2.51354.8鸡蛋0.82224.5
玉米(黄)2.5783.8牛奶0.2380.8
叶酸是一种B族维生素,多存在于蔬菜中,成人缺乏较少见,但孕妇有缺乏发生。
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
1.巨幼细胞性贫血:当缺乏叶酸时,骨髓中幼红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减慢,细胞体积增大,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表现为巨幼细胞贫血。
2.孕妇缺乏叶酸,可使先兆子痫、胎盘剥离的发生率增高,患有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孕妇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怀孕早期缺乏叶酸,还易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无脑畸形等)。
3.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叶酸缺乏的预防:
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平时注意摄入适量含叶酸丰富的食物。
叶酸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食品中。富含叶酸的食物为动物肝、肾、鸡蛋、豆类、酵母、绿叶蔬菜、水果及坚果类。
部分常见食物的叶酸含量(mg/100g):
食物名称B12含量食物名称B12含量
猪肝236.4黄豆381.2
猪肾49.6菠菜347.0
瘦猪肉3.0油菜148
鸡肝80.0西红柿132.1
鸡蛋75.0花生104.9
需要说明一点,在这里面我只列了预防,没有列治疗,我希望如果朋友们有正样的症状,那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因为维生素A、D、E、K等,如果服用量过大,有可能导致中毒.
食品营养价值分类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按食品对人体的营养意义将食品分为8类。
②豆类食品。指豆科作物种子及其制品,也包括其他油料作物。大豆含蛋白质35%~40%,为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蛋白质。特别是赖氨酸较多,是弥补各类蛋白营养缺欠的理想食品。大豆含油脂17%~20%,其中含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约50%,是任何其他油脂所不能比拟的。大豆约含30%的碳水化合物,其中人体不能利用的占一半,所以考虑大豆的营养价值时,碳水化合物以折半计算为宜。大豆中还含钙、铁、锌、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大豆中也含有抗营养因素,对人有不良的生理作用,但经适当处理(如湿热、发酵、发芽等)后可基本消除。大豆加工成豆制品后,消化率可由整大豆的60%提高到90%左右。其他豆类如小豆、绿豆、花生、葵籽等也与大豆相似,但其蛋白质营养价值稍低。
不饿不吃有科学依据
老人肠胃功能变弱,吃太饱会让机体超负荷运转,造成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1、肥胖:经常饮食过饱会导致内脏器官过早衰老和免疫功能下降,而且过剩的热量还会引起体内脂肪沉积,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引发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2、胃病: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胃大量分泌胃液,会破坏胃黏膜,导致胃部炎症,出现消化不良症状,长期下来还可能发生胃溃疡等疾病。3、肠道疾病:台湾科学家发现,脂肪堵塞在肠道里会造成肠阻塞,造成大便黑色、带血;4、老年痴呆: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大约有30%-40%的老年痴呆病人,在青壮年时期都有长期饱食的习惯;5、骨质疏松:长期饱食易使骨骼过分脱钙,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大提高;6、急性胰腺炎:晚餐吃得过好过饱,加之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7、失眠:晚餐过饱,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使兴奋的波浪扩散到大脑皮质其他部位,诱发或加重老人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