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控制方法(精选5篇)

预算编制是室内装饰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依据,预算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资金控制,影响着资金的利用效率,是室内装饰施工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对预算控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影响。因此,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提升其质量成为诸多企业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1室内装饰预算的主要内容

对于室内装饰的施工来说,预算能够对项目的费用成本作出一定预测,但是却与工程结算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就施工图预算自身来说,其主要是指在施工图设计工作完成之后,开始装饰施工之前,根据已经获批的施工图纸、现行的预算定额以及费用定额和各种材料设备的价格,在方案已经提前做好确定之后计算出的工程费用,以此来为工程造价提供借鉴和参考的技术经济文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对于整个预算控制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影响。虽然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但是业内人士都了解工程预算与实际造价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对待两方面的工作上我们应当站在整体的角度上区别对待,促进施工图预算编制质量的提升,保证室内装饰的预算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2室内装饰预算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关于强化室内装饰预算控制的方法

3.1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3.2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定额

3.3做好工程量的计算工作

4结语

参考文献

[1]黄蓉.室内装饰预算控制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建筑施工,2014(05).

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检察院河南信阳464000

[

关键词]新财务规则;检察机关;预算编制;控制方法;要求;问题;概况;检察事业

现阶段,我国各级检察院主要由政府对其经费开支负责,其主体为财政预算拨款,并以财政补助、财政返还罚没款为辅助。该机制已经成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其问题集中体现在基层单位经费不足、地区保障水平差距大、执法不严等。伴随新财务规则的出台,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在检察机关经费保障体制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提高预算、财务管理水平,为检察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财务支撑。在预算编制控制方法运用中,应对检察机关预算、财务管理工作加强所获得的成效加以肯定,但也应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对依法理财理念进一步强化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财务管理措施及较高专业水平的财务队伍,达到全面提升检察机关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及资产管理水平的目标。

一、预算编制的概况

我国《预算法》对预算编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定义为各级政府、各部门、各预算单位制定筹集和分配预算资金年度计划的预算活动,是预算法必须规范的主要内容。预算编制必须对国家编制预算原则加以遵守,依据编制方式与程序进行编制。在预算编制中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1、坚持量入为出原则。按照收入、财力实际情况进行预算安排,做到量力而行,收支平衡。

2、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实时做好收支工作,确保计划的合理性,杜绝瞒报、虚报情况的发生。

3、坚持综合预算原则。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的实施。

4、坚持零基预算的原则。作为一个单位总预算,部门预算包括单位全部资金收支预算,如本级预算又涵盖其下属单位预算等。

5、坚持基本不予调整预算原则。确定部门支出预算后,除特殊情况(突发性事件等),其他支出项目不能追加当年财政。

二、新财务规则下检察机关预算编制控制的要求及存在的问题

1、检察机关预算编制控制要求

2、检察机关预算编制控制存在的问题

(1)现阶段,因现行会计制度、财务制度与部门预决算编制软件系统的制约,通常选取2种方式进行预决算报表编制,如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检察机关内部执行应用。但预决算上报只与上级部门审核要求相符即可,这种情况下将导致预算可执行性差、决算数据不准确等问题的大量出现,进而影响到检察机关工作的顺利进行,甚至造成严重的工作失误,阻碍检察事业的发展。

(2)预算编制方法不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方法改革,使检察机关预算编制方法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如从“增量预算”法转换为“零基预算”法,并实现相互融合的新预算编制方式,该预算编制方式在检察机关预算编制过程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伴随近年来,检察机关资金量的不断增加,仅仅选取该预算编制方法,已无法适应检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此,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预算编制原则,如收入预算等,对非经常性的、不确定因素的收入不作为预算收入。同时,因检察机关属于行政单位,其预算编制往往较为保守,尤其是专项资金方面,常常只对保留性、常规性专项资金进行预算,导致实际资金收支与预算资金存在极大的差距,进而严重影响检察机关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三、新财务规则下检察机关预算编制控制方法分析

1、明确预算编制目标

2、推进综合预算管理,不断提高预算编制完整性

(1)从预算编制分析,规定各级部门必须遵循上级提前告知金额在预算全部编入转移支付资金,将年初预算、决算差异进行有效降低。检察机关财务部门还应加大财务资金统筹力度,对其资金整体使用效益进行最大限度地提升。

3、完善预算编制制度建设,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工作

4、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素质

四、结束语

[1]王斌,潘爱香.预算编制、预算宽余与预算文化:基于战略管理工具视角[J].财政研究,2009(02)

[2]谢俊翔.检察机关案件管理绩效评估模型及指标体系设置研究——基于公诉部门的实证分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贾路平.新形势下湖南省公安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与政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

[4]张丽华.我国的财政改革:改良还是革命——对我国近期推出的财政改革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03)

【关键词】土建工程;造价预算;实施要点

引言

因为土建工程受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约束,前期的造价经常无法准确的评估最终的经济投入总和,土建工程的预算总会和实际的情况出现一定的偏差,经常出现一些超预算的土建工程项目,这极大的影响了项目的控制。随着,国内土建工程项目的发展,造价预算逐渐受到企业的重视。

一、影响土建施工预算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1、建筑设计与变更

建筑施工规模大、周期性长,实际施工具有较大的变动性。为了满足施工变化,施工项目设计会随之发生改变,导致竣工结算阶段的结果与前期工程预算存在较大差异。

2、建筑材料价格的影响

建筑材料的价格与市场价格成正比例关系,在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工程造价部门对材料价格进行调整后,市场价格会随之发生变化。近几年,建筑市场竞争力越来越突出,材料价格存在较大差异,材料价格预算与竣工结算因此存在较大差异。

3、建筑工程量计算误差

建筑工程量与施工预结算结果有直接关系,施工人员判断施工图纸的清晰性和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均以建筑工程量为依据。建筑工程量计算一旦存在误差,就会降低建筑施工预结算结果的准确性。

二、土建工程预算审核的方法

1、重点审核法

2、分析对比审核法

分析对比审核法以总结资料为前提,通过分析总结资料,选取具有可比性的审核项目,对其进行细致分析,从分析结果中总结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规律。分析对比审核过程中还能通过分析建筑项目的实际用途、功能以及结构等,明确各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能耗状况,通过分析不同的指标对象,明确施工过程中与工程预算审核规律不符的施工项目,判断竣工结算结果与预算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指标有:不同单位内的造价、建筑项目基础、门窗以及屋面的比例、砖石、装饰以及金属结构的比例以及建筑物排水、电气照明等工程造价等。

3、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以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为审核对象。这种审核方法要求工作人员对各建设项目所需的经费进行具体审核,保障各项目计算方式与审核施工的预算编制保持一致。全面审核法通常用于建筑规模适中的项目上,与其他工程预算审核方法相比,全面审核法具有精确度高和差错较小的优势。

三、土建工程造价预决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综合管理意识

在工程建设现行的预算管理模式中,还缺乏对项目整个过程的综合管理意识。由于当前大部分还处于阶段性,还不能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造价,而只能控制竣工后的结算造价。在造价管理上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难以确定统一的目标,由于工程监理只负责施工阶段的进度和质量管理工作,一般不参与项目投资决策分析,而导致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不能得到有效监督。

2、预算方法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建筑企业将工程造价预算作为一个难点问题。由于造价预算信息本身比较庞杂,建筑行业涉及到建筑材料、工艺、设备及人工等多项资金元素,并且这些元素都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要求预算人员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不断变换金额,是一项琐碎而又复杂的工作。同时,由于我国土建工程预算方法还相对滞后,无法进行实时变化,而导致造价管理部门难以进行调整,随着建筑施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过去的预算方法已无法进行有效约束,从而不能实施有效预算和管理。

3、预算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四、土建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1、加强企业预算管理队伍建设

2、加强工程预算管理的动态化

3、建立健全企业预算管理预警机制

建筑企业在土建工程建设施工中,必须形成一个全面、高效的财务预算管理预警机制,并覆盖土建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施工前、中、后),从而预防出现财务困境。建筑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预警机制在建筑施工控制方面起到重要的预控作用,将项目的财务风险扼杀在初始阶段,从而为减少项目的投资。建筑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预算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必须最大限度采用具有经济性的材料、施工技术,在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基础上减少资金的投入量,促进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总之,整个土建工程项目投资、建筑方案设计及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工程预算控制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没有进行合理预算,会导致增加企业成本和浪费资源,因此越来越凸显了对完善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尽管预算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对存在的问题引起充分重视,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使问题得到解决,才能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白爽;.论土建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才智.2011(03):132-133.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应对措施

近几年,我国经济的腾飞带动了建筑企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工程造价的预算也日渐重视起来。因此,要求预算人员严谨工作作风,避免出现预算失误,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结合具体的估算情况不断寻找更加精确的工程造价估算方法以及估算途径。将工程造价预算中出现的漏洞从根本上进行填补,使得工程造价预算行业能够长远不断发展。

一、建筑工程资金投入量为何超出工程造价预算

1.1造价预算因工程变动而出现失误。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会因周边环境以及建筑市场的变化而出现变动,工程施工的变动引起工程造价的变动。要适量的控制工程变动情况,防止因其而造成工期延长,适量的变动工程设计方案,工程造价估算工作自然会因此出现失误。而且现在有的建筑企业在施工时往往不重视对工程变动的控制,甚至擅自变动施工图纸的要求,使得建筑造价估算工作难以做到与实际资金投入量相一致。若签订的施工合同本身就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将会导致施工企业的资金投入远高于预算。

1.2工程预结算没有合理的进行编制。建筑工程资金投入必须要进行预结算编制,这项工作要求将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细心的对待繁杂的资金核算工作,实际资金投入与预算有出入的问题往往出在编制工序,如:在实际施工中采用不规范的换算方式来计算工程定额,会导致工程预算与实际投入资金量有大的出入。在工程造价估算中采用不符合标准的新型技术和新型结构以及新型材料等,也会造成预算不合实际的情况出现。此外,为了预算结果精确需雇佣业务能力强的预算编制人员,在工程造价预算中工作人员需重视对建筑造价的控制,以免预算结果没有实际效用。

1.3施工中不重视工程造价的控制。在设计阶段就要重视建筑造价预算控制工作,这点施工企业尤其要注意,但实际工程施工中资金投入往往会超出造价预算控制。建筑施工地点的变动和施工人员的更换以及自然条件的变更将会为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带来重重困难。使用设计阶段的制定的造价要求来控制实际的施工资金投入,难以对工程的造价产生实际的约束作用,同时也造成施工过程控制不严的情况出现。

1.4施工企业不重视资金预算管理。建筑施工在动工前需对工程投入资金量进行全面的预算,并对预算结果进行合理的编制,用做施工中资金控制的依据。但是目前施工企业往往无法正确的预算资金投入量,使编制的预算结果与实际的工程造价出入很大,对控制工程的质量和控制工程资金投入以及工程施工进程等有不良影响,导致建筑施工处于缺乏管理,缺乏资金规划以及缺乏质量监督的环境中。

如何解决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

建筑工程实际资金投入量高出工程预计造价是建筑单位面临已久的难题,工程实际投入资金量过大将导致整个建筑的经济利益受到影响。

目前解决实际资金投入量超出工程预计造价的主要方法如下有几点:

2.1使用科学的方式编著工程资金投入预算

为了杜绝出现实际造价高于施工前的资金预算的情况,需端正工作态度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工程造价预算,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做好工程造价预算。

第一、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在进行造价编制前需对施工现场全面的进行了解,熟悉该工程的施工特色,结合施工中的各类因素,权衡施工利弊后编制详尽的造价预算。造价预算开始编制前,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收集施工单位的各部门的侦测报告,修正工程设计,绘制施工现场测量图纸,采集各类标准建筑图样,对工程所处环境以及施工方案进行研究,将目前建筑工程的收费情况了解清楚,预计投入资金等,并使用科学的施工计算法则合理的对建筑材料造价进行估算。

第二、清楚工程设计图纸,精准的对工程量和施工材料进行估算。不断进行施工图纸浏览,了解其设计目的,再将其贯彻到实际施工中,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

第三、按实际情况编制预算价格,在预算价格编制上要依据实际情况保留一定的价格空间。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的机器设施和建筑材料种类众多,价格各异,因此工程造价预算中最重要的便是机器设备和建筑材料的价格预算,约占百分之60到70之间。因此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人员对施工设施和建筑材料的种类和规格、性能以及价格等进行详尽的了解。引入差价系统来对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材料以及设施价格变动情况进行预测,并将其列入工程造价预算中,防止因差价过高导致项目投资效益出现下降。

2.2重视在建筑施工中的造价预算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开始后,大量的项目资金被投入进来,但许多施工企业却忽视对此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依然存在资金浪费造价升高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发生了无法抵抗的突况,造成工程造价升高,如自然灾害以及社会动乱等;二、引发建筑造价上升的原因,可以进行控制的有:施工中出现误差、技术不过关、合同出现变动等人为原因。重视建筑施工中的预算控制,可以有效减少资金浪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依照合同要求合理的进行造价编制。并采取措施满足经济和合同以及技术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使得现场签证类工作圆满完成。对合同中主要项目的价格定位要进行合理的预算,并安排人员进行专业化管理,避免出现提前付款,过量付款等问题,将建筑因造价问题而出现的损失尽量降到最小。

2.3对工程造价变动严加控制,避免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2.4重视提升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职业水平

小结

建筑施工管理离不开精确的建筑造价预算编制,同时也是建筑工程顺利竣工的一大保障。但是,实际的工程投入资金量往往高于设计阶段的工程预算投资,这点对工程投入使用后产生的经济影响十分大。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及时找出工程资金预算中的一些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使建筑施工顺利达到设计目标。

[1]洪锦岚,加强建筑工程项目预算造价管理的思考[J].中国科技纵横,2011,(08)

[2]蒙城,浅议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J].广西城镇建设,2012,(09)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决算;控制;管理;方法

Abstract:constructionengineeringfieldsasanarchitecturalprojectthemainbasisofinvestmenthasanimportantfunction,constructionengineeringfieldsistorealizeconstructionprojecttotalcostcontrolandmanagement,themosteffectivebasis.Thispaperdiscussestheconstructionengineeringbudgetcontrolandmanagementmethods.

Keywords:buildingengineering;Thebudget;Control;Management;methods

一、建筑工程预决算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

(1)工程预算定额不健全。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预算编制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诸如借用定额问题,例如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时候参照工民建标准进行定额,这类定额的借用,因为没有考虑到地域建筑类型、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预算编制的不合理。

(2)计算方法存在问题。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预算的时候,经常会产生预算不准备的现象,之所以产生这种问题的一个原因在于工程预算定额的不正确,而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计算方法也有较大失误,特别是在工程预算中,在工程的间接费中,因为计算方法是以直接工程费为基数而导致工程造价产生失控的现象。因为在进行工程前期预算的编制过程中,仅能够对有限的几个材料的基价做出定价,而且价差是不能用于计算间接费用中,但是在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将会涉及到高达上百种材料,这些材料的预算价格除去规定的材料以外,都需要直接进入工程直接费用中去,材料费的增加是计算施工中间接费用的最为敏感因素,因为材料费越多的话,间接费也就越多。而且因为材料的价格收到市场供求和国家政策的影响,常常会造成材料预算价格与实际价格不符合的问题,导致间接费的准确性降低、工程造价失控。

2、建筑工程决算中存在的问题。

(1)高套定额。我国一些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决算的时候,常常会出现高套定额的问题,

高套定额就是在进行项目工程决算的时候降低工程标准,但是却套用了高标准的定额,从而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项目施工的时候,一般是使用人工挖土方的定额来套用人工挖基坑的定额,人工挖土方的定额单价一般为每100立方米800元,但是人工挖基坑的定额单价却为每100立方米1200元,两者定额单价差距很大,如果在进行工程决算的时候,采取高套定额的话,无疑将会提高了工程造价。

(2)虚增工程量。虚增工程量是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增加施工成本的一种重要方法,虽然有的时候,这种虚增工程量并不是施工企业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例如,一些建筑企业在基建工程的一个分项工程中,往往会存在人为重复计算工程量的问题,这种情况在一些隐蔽的工程中经常会出现;还有一种重复计算工程量的办法就是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决算的时候,把一些在定额项目中已经列入决算的项目在其它定额项目中又列入其中,造成同样一项工程因为两次定额计算而被重复计费的问题。

二、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控制和管理方法

1、预算

(一)加强预算的编制措施:

(1)做好充足准备。搜集编制工程施工图预算所需的设计资料,预算资料、施工组织设计资料,施工合同等;

(2)熟悉施工图纸。顶算定额及施工组织设计资料。对设计图纸和施工说明书的学习和审核,应该将结构图、建筑图、大样详图以及所采用的标准图、材料做法等资料结合起来,要求达到对该项建筑物的全部构造、构件联结,装饰要求以及特殊装饰等、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把设计意图形成立体概念为编制工程施工图预算创造条件;

(3)正确地掌握预算定额及其有关规定,熟悉预算定额的全部内容和项目划分,定额子目的工程内容、施工方法、材料规格、质量要求、计量单位、工程员计算方法,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调整换算定额的规定条件和方法,以便正确地应用定额;

(4)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工作要密切和生产技术部门配合协作。及时深入施工基层和施工现场,要了解现场地貌土质、水位施工现场用地、自然地坪标高、施工方法、进度、技术措施、挖土方式以及与预算定额有关而直接影响施工经济效益的各项因素;

(5)工程量计算,必须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说明书提供的工程构造、设计尺寸和做法要求,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情况,按照预算定额的项目划分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量单位的规定,对每个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进行具体计算。预算人员,应熟练地掌握施工技术,形体计算,还要熟悉预算定额,只有这样才能把工程量计算工作做得又快又准;

(6)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体系套用单价时应注意:a分项工程量的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必须与预算定额或单位估价表所列内容一致。b当施工图纸的某些设计要求与定额单价的特征不完全符合时,必须根据定额使用说明对定额基价进行调整或换算。c当施工图纸的某些设计要求与定额单价特征相差甚远,既不能直接套用也不能换算,调整时,必须编制补充单位估价表或补充定额。

(二)加强预算的审核措施:审核施工图预算的重点应该放在工程量计算、预算单价套用、设备材料预算价格取定是否正确、各项费用标准是否符合现行规定等方面。具体如下所述:

(1)分项工程项目的审核。对照图纸和预算定额,审核顶算中的分项工程项目有无错漏、有无重复是审核工作中的关键。项目的错报和重复都会对单位工程造价有较大影

响。

(2)工程量审核。根据施工图纸和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审核如下内容:取定的尺寸是否与图纸所示相符;工程量计算规则是否正确执行;使用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等。

THE END
1.资金滚动预算编制滚动预算是指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根据上一期的预算完成情况,调整和编制下一期预算,并将预算期滚动向前推移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按照滚动的时间单位不同,可以分为按月滚动、按季滚动和混合滚动等。 滚动预算的优点: 1、能保持预算的完整性、持续性,从动态预算中把握企业的未来。 https://developer.kingdee.com/article/375659454954123264?lang=zh-CN
2.把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科学方法他山之石校园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并从预算制度、税收制度、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方面作出战略部署,为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 https://zgcsswdx.cn/info/12041.html
3.第4章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第1节 预算的编制程序一、自上而下的权威制预算 (一)古典的组织行为观 古典经济理论认为 (二)权威制预算的行为特征(三)权威制预算的优点和局限性优点管理效率高保证整体战略目标的贯彻缺陷 缺乏激励不够精确二、现代的组织行为观与参与型预算 (一)现代组织行为观 (二)自下而上的参与预算 1https://doc.mbalib.com/view/6260847e3e26b65dc826d303175f5d20.html
4.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重点笔记和试题大全·方法和技术:类比估算、确定资源费率、自下而上估算、参数估算、项目管理软件、供货商投标分析、准备金分析、质量成本。 三、成本预算 ·输入:项目范围说明书、工作分解结构、工作分解结构词汇表、活动费用估算、活动费用估算支持细节、项目进度表、资源日历、合同、费用管理计划。 https://blog.csdn.net/cshmai/article/details/88393637
5.与自上而下的预算方法相比,自下而上预算的主要优点在于:()与自上而下的预算方法相比,自下而上预算的主要优点在于:() A.总体预算比较准确 B.资源分配更合理 C.一般需要团队合作,编制更容易 D.具体预算更准确,执行基础好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个不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8241571.html
6.政府经济学课件在瓦格纳提出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基础上,分析了英国自 1890- 1955年之间政府支出的增长状况。 发现,英国的政府支出的增长是,阶梯式,的、 ,非连续,的。 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 解释, ——政府一贯喜欢多支出,而公民不愿意多缴税,因此,政府在决定预算支出规模时,应该密切注意公民关于赋税承受能力的反应,必须注意到http://read.cucdc.com/cw/37226/49370.html
7.会计如何编制预算编制方式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的区别:定期预算一般以会计年度为单位定期编制,滚动预算不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挂钩,而是连续不断向后滚动,始终保持十二个月。 2 会计财务预算编制的方式 (一)自上而下式 在这种方式下,财务预算由企业总部按照战略管理需要,结合企业所有者意愿及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环境而提出,财务预算是全面而详细的https://www.qinxue365.com/Accounting/724600.html
8.博科资讯:如何提高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顾问尹栋梁介绍:目前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常用的预算编制程序有自上而下式、自下而上式和上下结合式。自上而下式的优点在于,能保证总部利益,同时考虑企业战略发展需要。不足在于,将权利高度集中,不利于“人本管理”,对于全员参与积极性有一定的挫伤。自下而上式的优点在于,提高各分(子)https://g.pconline.com.cn/x/229/1783145.html
9.预算管理要点(精选十篇)通过编制预算、制定执行、控制与评价等活动, 可以全方位展现企业经营状况全貌, 细化战略目标与经营计划, 并分层逐级下放到各个层级、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再加上制定全员共守的行为规则, 可以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下良好基础。 2.战略目标制定与实施的后盾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zhu87zu.html
10.公司预算工作会议材料9篇(全文)**国资委将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属企业经营预算管理工作与业绩考核、工资预算和收益管理相结合。**属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通过经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考核与激励,建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经营预算工作程序,将经营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把经济效益目标落到实处,使所有职能部门和所出资企业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lj977re.html
11.简述计划的编制过程?7、拟订派生计划。派生计划就是总计划下的分计划。总计划要靠生计划来保证,派生计划是总计划的基础。 8、编制预算。计划工作的最后一步是把计划转化为预算,使之数化。预算实质上是资源的分配计划。 扩展资料: 计划工作的第一步是确定目标,这是计划工作的基础。 http://tt.ye-su.cn/yy/asyvystnssnv22sdydd.html
12.2011年1月高级财务管理自考试题4.企业预算编制程序有几种方式,即( ) A.分权式 B.集权式 C.自下而上式 D.上下结合式 E.自上而下式 5.财务预警分析按分析判断时采用的主要依据,可分为( ) A.指标判断预警分析 B.因素判断预警分析 C.单变量预警分析 D.多变量预警分析 E.定量预警分析 http://3g.hbzkw.com/exam/20120210134727.html
13.部门预算编制采取自下而上的编制方式,编制程序实行“两上两下”的A下达预算控制限额 B上报预算建议数 C上报部门预算草案 D向本级各部门批复预算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部门预算编制“两上两下”的基本流程。参见教材P105。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https://www.examk.com/p/204807202.html
14.定量预测法包括哪几种(关于定量分析的三种方法)五、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 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就是如何进行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有三种组织形式: 1、“自下而上”的编制程序:所谓“自下而上”就是由各个部门以及各部门下属各班组编制本部门或班组的财务预算,然后再逐级汇总,最后形成企业的总预算。这种财务预算形式让各部门人员都参与到预算当中,加之各部门又熟悉本部https://szhetai.com/content/6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