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科学(精选5篇)

我校现有的公共选修课程中,既适合理、工科又适合文、管、艺术专业的为数不多,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针对这种局面,在现代生命科学课程已初具规模并已成为我校重点推荐的公选课的基础上,继续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食品营养学、普通药物学的生命科学系列课程,不仅丰富了我校公选课的种类,而且使学生对生命科学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生命科学类系列课程立足于对理、工、文科等非生物学类学生进行生命科学的素质教育,以生命为主线展开讨论,使学生了解学科间的交叉点,激发其创新思维的火花,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了解有关食品营养学和常用药物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掌握合理搭配食物、保持膳食平衡、合理用药的具体措施,为科学饮食、提高自身保健意识、抗病防病提供了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法。

(二)多元化考核

选修课教学中,学生方面的瓶颈主要在于学习积极性不高、到课率低、混学分现象严重。为促进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在轻负担、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境界中得到积极、主动、全面的发展,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变期末考核为随堂测验、课堂提问、专题讨论、联系专业的小论文以及对本课程提出建设性建议等多元化的素质考核,学生可以发现并提出自身感兴趣的具体问题,使学生思维活跃,把学生从只注重记忆知识结论的传统学习法引向注重探究问题所需要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来,并结合盖章形式抽查考勤,期末综合记分给出考核成绩。例如,在讲授食品交换份法时,要求学生以自身为对象进行能量和营养素的计算,结合自身的喜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在介绍体重指数(BMI)时,要求学生通过计算,判断自身的营养状况,并提出合理的调整措施。通过课堂讨论形式进行相互交流,学生们的兴趣高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每次课的出勤率都达到95%以上,学生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二、优化实验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三、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班教学已成为我校公共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信息量,借助PPT软件,开发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感染力强等优点,将书本知识变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目的。例如,在讲述遗传密码时,设计体外翻译系统的动画实验,通过慢放、定格、特写等方法,真实、艺术地展现遗传密码破译的全过程,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新颖有趣,再加上教师的适时讲解,学生可轻松地掌握细胞中64套密码子与20种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从而也加深了对遗传的中心法则的理解。总之,正确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突破教学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具有许多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信息量较大,教学节奏较快,容易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一方面要把握好度,注意控制演示速度,使可视信息与教师的教学思路同步。另一方面,由于页面的切换还容易造成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缺乏整体的认识和思考过程,利用板书、讲述、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此外,将传统教学设计的一些演示实验、教具模型等穿插在多媒体教学中,可进一步强化教与学的互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是“数学学科生命教育课堂”引领者

1.做好学生导学的引领者。“学科生命教育课堂”的复习和预习部分是由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如果创设情境问题,让学生觉得有难度或者问题的提出不够明确,以至于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教师根本没有机会对问题进行调整,就无法保证学生进行有效地预习。所以,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恰到好处,过于独立则起不到前后知识的衔接作用,过于复杂又会给学生的预习带来困难,无法达到预习的目的。

我在对预习导学部分进行情境创设时,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感兴趣、易于理解的实际问题,然后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增设一些问题或者适当地调整一下预习内容的顺序,使问题的设置更有层次感,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完成问题,为学生有效地复习和预习提供了保证,也达到了很好的导学效果。

2.做好学生探究新知的引领者。“善教者,必善问”。在学生探究的不够透彻、感悟的不够深刻时,教师适当、准确地提出问题,为学生引领正确的思考方向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向;有层次、有步骤地提出问题,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交流探究。在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合作交流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使学生经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功体验。当学生对探究的知识似懂非懂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回答,明确概念性的知识。

在“学科生命教育课堂”中,教师通过适时的提问和巧妙的点拨可以恰到好处地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师与生融为学习的整体,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给予学生表现和展示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懂就问,使“学科生命教育”的预习交流、分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到落实,真正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三、多样化是“数学学科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本书是一部数学家的访谈录,收录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38位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科学家的专访。这些访谈录最早发表于2003-2009年研究所的时事通讯,它们生动有趣,富有洞察力地让读者看到对数学的热情驱动着世界上最具有创造力的头脑投入到当今纯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工程学等研究领域。

本书可作为研究数学历史研究人员的参考书籍,同时适合于立志于从事科研事业的学生和刚刚涉足科研的人员阅读。

陈涛,博士生

(中国传媒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生命科学史.教育价值

新课程高中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的教育蕴涵的教育价值是非常丰富的,对于实施新课改的目标具有独特的作用。细想起来,生命科学史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粗浅的认识。

二、生命科学史是一部探究史、科学过程史。每一个知识点的产生不,无不前人探索的艰辛。例如,对于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土壤是构成植物体的原材料,1642年,范.海尔蒙特通过柳树称重实验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认为:光合作用需要水。迄今为止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已经有了360多年的历史。初中新教材的教学在于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以揭示柳树生长之谜为线索,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实际上是重复了普利特斯利、英格豪斯、谢尼伯和萨克斯等科学家的研究的经典实验。高中阶段的教学在于阐明光合作用的氧化-还原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因此将瓦伯格、卢宾、卡门、卡尔文、阿尔农、派克等科学家的研究史料整合到教学内容之中,不仅有助于理解光合作用这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而且有助于从其中一些典型事件中可以学习到前人的探究方法,并且深受启迪,获益非浅。

三、生命科学史揭示了自然科学的实质。自然科学的实质可以归纳为以下特征:定量化、观察、实验、科学过程、在自我更正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1、定量化是将生命科学同数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孟德尔就是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才发现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只有对不同环境下获得的大范围的样品进行方差的统计分析,才能将遗传引起的变异与环境中变异分开,精确的定量化使生命科学如鱼得水,如日中天。

2、观察、实验是生命科学基础。通过观察来研究事物,特别是通过精确的对照实验来研究问题是自然科学的又一突出特征。19世纪70、80年代萨克斯领导的植物学派对生物学中的实验方法的应用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19世纪80年代,鲁(1850-1924)将实验方法引入胚胎学领域。并扩展到生物学其他领域,最后扩展到进化论中。到了20世纪30年代,大多数生物学领域,除了生物学中的系统分类学,都采用了实验分析和物理、化学方法而取得新进展。

3、生命科学史显示了知识产生的科学过程。例如,20世纪初,萨顿和鲍维里提出了染色体学说,即遗传因子可能在染色体上。但是,当时无证据证明。直到1910年,摩尔根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发现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位于性染色体上,才验证了萨顿和鲍维里的假说。

关键词:生命科学导论;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团队;教学方法

21世纪生命科学将在人类科技、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和进步中起到巨大作用,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等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物学知识基础,因此为非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生物学方面的课程是一项很重要的举措。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是我校一贯重视并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我校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思路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尝试,提出文、理、工、艺术等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也必须学习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并将《生命科学导论》课定位为全校本科生的素质教育课。因此,围绕《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部分体会总结如下,供同行指正。

一、更新教育观念,构建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新体系

为适应生命科学对社会经济、生活和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加的势态,世界一流大学,如,MIT等从20世纪80年代后叶起陆续为全校大学生开设了生物类课程。我国几所重点院校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也相继开设出类似的全校性课程。在这个前提下,2000年,我院组织在科研和教学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教师首次面向全校非生物学类专业本科生开出了《生命科学导论》公共基础课程,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受到热烈欢迎。经过近十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本课程组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实际,制定了课程培养目标,构建了独特的课程教学体系。

1.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在对国内外《生命科学导论》教学与研究的调研基础上,探讨非生物类专业理论教学必须掌握的知识和结构。利用我院生命科学教学的基础和特色,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建立了茅以升班、理工科类、文科类等几个不同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体系,从学时、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的选用和老师的配备几个方面保障教学质量。结合学生所修专业背景和不同专业的特点,分层次确定了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内容,构建了适合的专业平台,同时面向全校开设必修、限选和公选课等不同类型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在教学体系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贯穿生命科学的先进技术和手段,紧跟世界科技前沿,为我校通识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3.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生命科学导论》作为基础和前沿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计中以“人与生物圈”为主题整合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强调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突出了生物科学知识对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为了充分体现生命科学“重基础、重交叉、重人文、重实践”的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设置研究生教学助理,加强沟通。《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组配备有研究生教学助理,教学中加强例题示范、习题讲解、答疑及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并经常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如,在2006年下发收集学生对该课程意见和建议问卷达5000余份。学生同老师的联系也延伸到了email、BBS、ftp及短消息等系统上。

三、教材、扩充性资料的使用与建设

四、重视自身知识的提高和队伍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生命科学发展迅猛,为了更新教学理念和知识结构,我们采用引入和走出相结合的模式,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座和授课,并派出数名老师到清华、浙大、上海交大、北大、武大等学校观摩、交流教学经验,参加国内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及有关《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改革研讨会。

2.树立团队教学理念。按照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改变“单兵作战”的育人模式,由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多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以系列课程建设为教学团队的最终目标,形成综合实力,针对不同专业、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有效地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从整体上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和质量。课程组经常开展互学活动,通过相互之间的定期交流,使各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得到交叉、融合,教学更加生动、深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科研带动教学。课程组教师所从事的学科专业有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生态学等,几乎涵盖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所有领域。除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外,还是各自所从事学科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通过组建科研团队,吸收青年教师到自己的课题中担任一定的科研工作,使青年教师将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信息及研究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生命科学导论》作为面向非生物学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程,为了充分体现和实现本课程的“素质教育”宗旨,应该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实际,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同时,让学生了解学科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了解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科交叉和知识迁移,进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将如何影响人类和人类社会,增强学生的健康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和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最终达到“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终级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惟杰.生命科学导论[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吴庆余.基础生命科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徐鹏,关学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材料力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94-95.

THE END
1.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测试题及答案经管文库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测试题2 学校: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1.任何组织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978465-1-1.html
2.食物交换份法是一种非常精确的配餐方法。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食物交换份法是一种非常精确的配餐方法。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提高学习https://www.shuashuati.com/ti/f034e9d04c004558ad56eed1ed58a8dc.html
3.广东省餐饮服务中高级题库分享C、西法中效 D、西料中用 正确答案: A 5.西餐宴会主菜上桌前,要为宾客斟倒(),主菜上桌时要跟上沙司。 A、红葡萄酒 B、鸡尾酒 C、烈性酒。 D、白酒 正确答案:A 6.Would you like tea or coffee?中文意思是:(). A、请问您是要哪种咖啡? https://blog.csdn.net/m0_66937659/article/details/144188396
4.营养学教案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以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的健康状况的过程。 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人体为了生存与健康,保证生长发育与进行体力劳动,自外界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必需物质。 二、营养与人体健康 1、营养是人体优生学的基础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2/0827/15/140174_232626527.shtml
5.指南规范详情人卫临床助手中国学者刘存英等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显示[2],利用食物交换份法代替传统的主食固定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治疗,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另一项自身对照研究也显示[3],利用食物交换份选择食物,受试者空腹和餐后血糖均得到较好控制。但是,食物交换份在应用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如https://ccdas.pmphai.com/appguide/toPcDetail?knowledgeLibPrefix=guide&id=0001AA100000000EGDR0
6.新版(三级)营养师考试简答题题库(含答案).docx母乳喂养的婴儿极少发生过敏,也不存在过度喂养的问题。从远期效应来说母乳喂养的儿童很少发生肥胖症,糖尿病的发生率也比较低。 3.营养师为8岁儿童编制了食谱,设8岁儿童能量的RNI为1900kcal,蛋白质的RNI为65g,脂肪的供能比例为25%。您认为:下列计算有无错误之处?若有,请予以纠正。(1)8岁的男童能量目标值为1900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824/6052135242003235.shtm
7.食物交换份法四、食谱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计算法 食物交换份法 营养计算软件(配餐软件) 幻灯片8 1、成人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 能量: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劳动强度±10% 蛋白质 :15%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1/3以上 脂肪:25% 碳水化合物:60%,膳食纤维每日20-30g 矿物质:铁 维生素: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烟酸 幻灯片9 2https://wenku.baidu.com/view/b22f911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2c.html
8.妊娠期糖尿病(5)受孕后应做到:继续控制与维持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鉴于孕后胎盘分泌对抗胰岛素的各激素量随孕周的进展而增加以及胰岛素敏感度下降,故根据不同孕期血糖监护的结果,及时调整饮食计划和胰岛素的用量;谨慎使用一些对糖代谢有不利影响的药物,如噻嗪类,β肾上腺素能制剂及类固醇等。 https://m.chunyuyisheng.com/m/disease/273140/detail/
9.医疗装备杂志2016年22期发生在寰枢椎的肿瘤比较少,其影像学特点与脊柱其他部位肿瘤影像学特点相似。结论可根据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可对寰枢椎椎体肿瘤做出诊断。 关键词: 寰枢椎肿瘤 影像学 鉴别诊断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志军 目的:观察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https://www.360qikan.com/ylzb/201622/
10.CKD病案分析与营养指导(1)准确控制蛋白质摄入量,计算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掌握、便于推广使用, 对于患者同样易于理解,依从性好。 慢性肾脏病的营养治疗方案依据现行CKD疾病分期而定,不同分期的方案不同,单用糖尿病食品交换份不能准确计算肾病食谱,新的中国肾病交换份适用于肾病,由于肾病交换份可操作性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zk4MTQ1MA==&mid=2247488964&idx=1&sn=93fb1a5672ae535b72734870c8337baa&chksm=9b9b17a1acec9eb76e5c51f8ace1b60917dc1bc7947f554c07aead0351159be9ede0b4bf74a0&scene=27
11.餐饮服务中高级题库2.西餐宴会上奶酪的服务方法一般由服务员进行分派,先用一只()垫上餐巾,摆上几种干酪,另一盘上摆上烤面包或苏打饼干,送到客人左边,任客人自己选用。 A、银盘 B、果盘 C、托盘 D、瓷盘 正确答案: A 3.所谓()即在中菜制作中,可以广泛吸取西方常用调味来丰富中餐之味。 https://www.jianshu.com/p/890b1e09d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