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评价是指对幼儿园教育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通常包括对幼儿发展情况和教师工作情况这两方面评价。其中,幼儿发展评价主要包括幼儿的健康与动作发展、认知与语言发展、品德与社会性发展、艺术与情感发展、习惯与自理能力发展等方面;教师工作评价主要包括教师的安全工作、卫生保健工作、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对幼儿的管理、环境创设工作、家长工作等方面。关于幼儿园评价,法律法规中也有所强调。《纲要》中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方面的要求就明确提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同时,近年来教育领域对于评价及其类型的重视度不断上升,考试中也逐渐较多地涉及到评价的类型这一内容。本文将从知识框架、知识详解两大方面对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进行剖析。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详解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较多,且是从不同维度进行划分的。本知识详解将从划分的维度来逐一梳理常见的评价的类型。
1.诊断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
3.终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二)根据评价的参照体系分类——个体内差异评价、相对评价、绝对评价
1.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把某类评价对象中的每一个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将同一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互相比较。(如:牛牛小朋友之前平衡能力不太行,沿直线走都有困难,但是现在能走平衡木,她的平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这就是个体内差异评价中的对同一对象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而牛牛小朋友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但是运动能力较弱,这就是个体内差异评价中的对同一对象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
2.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在某一类评价对象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作为基准,将该类对象逐一与基准相比较,判断其是否达到基准所具备的特征及其程度。(这一评价类型会受到被评价对象群体的特征的影响,如在丑人里面找美人,选取丑人群体里面在中等颜值的那个人为基准,比她好看的就称为“美人”。这个群体本身特点是“丑”,因此挑选出来的“美人”也会较普遍意义上的美人这一概念有所出入,换句话说,就是可能没那么美,这其实就是受到了被评对象群体的特征的影响。)
3.绝对评价
绝对评价是以某种既定的目标为参照,目的在于判断个体是否达到这些目标,而不受被评团体的影响与约束,忽略个体状况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绝对评价中应重视稳定的绝对标准的合理性。幼儿园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绝对评价。(如:大学四级考试,就是425分为分数线,超过425分就通过。)
(三)根据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用尽可能切合实际的语言、文字来描述被评对象的性质。(定性评价拆开理解就是“定个性质”,它的关键词是“性质”,那性质怎么定呢得用“语言文字”。相信大家从小到大的告家长通知书上会赫然写着诸如“该生活泼开朗”或者“该生乐于助人”等描述,就是用语言、文字去描述学生的性质,是非常典型的定性评价。)
2.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是评价体系中包含的相应的计量体系,以数量来显示对象的性质或功能,或反映其中的数量关系。(定量评价拆开理解就是“定个数量”,它的关键词是“数量”,如牛牛小朋友每分钟能跳绳30个,就是用数量去评价幼儿的发展,属于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是定性评价的基础,定性评价是定量评价的出发点和结果。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
(四)根据评价的主体分类——内部评价、外部评价
1.内部评价
也被称为“自我评价”。是被评者通过自我认识和分析,对照某种标准,对自己组织的活动作出判断。由于被评者又是评价的主动参与者,所以可使评价进程成为自我认识与提高的途径,有利于改进工作,并接受评价结论。(比如教师自评,这就是内部评价。)
2.外部评价
也称他人评价。是由有关方面人士组成评价小组,或由专门人员实施评价,对被评者某方面的实态进行评价。(如园长、家长对老师进行评价,这就是外部评价。)
综上,本文已经对“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这一部分主要涉及的内容已经进行了阐述和梳理。结合近年来的考情,此部分内容重点以客观题(单、多、判、填、名)备考,但也会有出主观题(简、论)的几率。不仅会考例子反选类型,还会进行定义反选,并且也会考察分类的维度与类型间的匹配,以深入测查对于此部分知识的的记忆和理解情况。因此,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学生不仅需要记忆定义,也要结合例子进行理解。此外,也需要清楚地知道按每个维度划分为哪几个评价的类型,以做到灵活应对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