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中小幼丨科一+科二打卡

1.“教育与生产生活相融合,教育内容主要为生产生活经验。”这句话反映了()的教育特征。

A.原始社会

B.现代社会

C.封建社会

D.近代社会

【答案】A

【解析】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原始社会的教育还具有原始性,教育内容简单,主要是传递生产经验。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A.有针对性

B.因材施教

C.抓住关键期

D.循序渐进

【答案】D

【解析】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3.把人看成一个信息加工者,一个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的心理学观点是()

A.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行为主义的观点

【解析】现代认知心理学派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该学派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4.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小学生主要处于()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答案】B

【解析】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其中小学生处于童年期。

5.我国学者主张把学习分为()

A.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B.认知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自主的学习

C.被动的学习、主动的学习、探究的学习

D.基础的学习、专业的学习、创造的学习

【解析】按学习内容,我国学者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简答题

简述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1)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

(2)校园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校园设施等;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包括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等;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规章制度等。

..~.~....~.~....~.~....~.~..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1.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裴斯泰洛齐

【答案】C

【解析】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

2.洛克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康德甚至认为:“人只有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些话反映了()的认识。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辐合论

【解析】“教育万能论”是一种片面地夸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认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洛克、德国的康德、美国的华生、法国的爱尔维修等。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育万能论的观点。

3.一边听音乐,一边学习。这种现象属于注意的什么特性()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集中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题干描述的是注意的分配。

A.观察法

B.访谈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解析】实验研究法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题干中数学老师探究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所采用的方法是实验法。

5.三岁左右的幼儿其自我意识发展较为成熟的方面是()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言语自我

【解析】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辨析题

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唯一途径。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美术课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其他学科教学也是进行美育的途径。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

1.患有“夜盲症”的人可能是体内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解析】维生素A严重缺乏会造成夜盲症和干眼病。

2.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最低层次是()

A.幼儿园保教目标

B.各领域目标

C.各年龄班目标

D.具体活动目标

【解析】某一教育活动目标往往是以行为目标的方式表述,即以幼儿外显的行为描述活动目标;是月(或几周)目标在每日教学过程的具体反映,可以说是实现课程总目标的最小单位。

3.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

A.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B.逻辑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C.对话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D.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情境言语的比重不断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不断上升,逻辑言语与对话言语的比重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4.把评价作为一种决策过程,主张这一决策过程应当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几个环节构成。这一评价模式是()

A.外观评价模式

B.CIPP评价模式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D.目标评价模式

【解析】CIPP评价模式是由斯塔佛尔比姆等学者提出的。他们认为,课程评价不仅是对课程目标实现的状况做出判断,而且应当为课程改革服务。CIPP评价模式是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这四种评价英文名称首字母的缩写。

5.下列语言教育目标中,属于谈话活动目标的是()

A.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

B.培养幼儿独立构思的能力

C.培养幼儿感知理解谈话对象的能力

D.帮助幼儿按一定游戏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解析】谈话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包括:(1)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并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2)帮助幼儿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3)帮助幼儿学会基本的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规则,提高语言交往水平。

简述幼儿耳的特点。

(1)外耳道壁骨化未完成;

(2)咽鼓管短、粗,倾斜度小;

(3)脑膜血管与鼓膜血管相连;

(4)耳蜗的感受性较强,对噪声敏感;

(5)一些药物会损害听神经,引起药物性中毒。

综合素质

1.美术课上,曾老师指导学生把天然的竹根须做成卷曲的头发,还演示如何借助竹节的弧度制成黄包车的顶棚。这表明曾老师具有()

A.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与能力

B.自我反思的意识与能力

C.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D.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解析】题干曾老师能够把课程教学内容“天然的竹根须”“竹节的弧度”与生活实际的“卷曲的头发”“黄包车的顶棚”联系起来,即把生活经验作为有效的课程资源,体现了曾老师具有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与能力。

2.外籍教师的聘任办法由()规定。

A.国务院

B.国家教育部

C.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D.学校自行

【解析】根据《教师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外籍教师的聘任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3.下列跟教师道德修养无关的是()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立志乐道,甘于奉献”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以身作则,反躬自省”

【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无关。

4.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核电站发电——核能转化为电能

B.电饭锅烧饭——电能转化为内能

C.热机工作——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热机工作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项错误。

5.下列与“李白和王维是唐朝诗人”判断不同的是()

A.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人物

B.小聪和小娜是老师

C.苏洵和苏轼是父子

D.记叙文和议论文是写作的常用文体

【解析】题干中李白和王维是唐朝诗人,属于逻辑中的复言命题,表达两个判断。A、B、D三项都是复言命题,与题干一致。C项苏洵、苏轼是父子,表达了个体判断,是直言命题,与题干不一致,故选择C项。

材料分析题

材料: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某教师制定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做降格评价。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让绝大部分学习上落后的同学找到了自己的成才途径和优势,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问题:请你针对材料中制定的评价标准,结合素质教育的教育观谈谈自己的看法。

THE END
1.幼儿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题库版)考试题库43、单项选择题 幼儿期何种想象占主要地位?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点击查看答案 44、单项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物直观可以使人观察到事物的本质特征 B、实物直观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C、模象直观能够让幼儿清楚地认识到事物的大小比例 D、言语直观比实物直观更生动形象http://www.91exam.org/exam/87-4532/4532315.html
2.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4年11月30日D、青年期26:持续性的情绪低落可以判断为( )单项选择题 A、焦虑症B、抑郁症C、人格障碍D、恐惧症27: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需要等,属于( )。单项选择题 A、生理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安全的需要D、归属和爱的需要28: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6840003.html
3.每日一练刷题训练营(10.9)3.下列关键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关键期的概念起源于对动物的研究 B.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人类个体的相关机能便无法弥补 C.2岁左右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D.关键期主要集中在人类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为早期教育的开展提出了依据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答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MDE2NjkwNw==&mid=2247604192&idx=4&sn=f959f22b21f78338283a032ddcb0d187&chksm=ebbfbf74dcc83662022daa91e82f5ea84d58aa0d523dd3ebfeb3f5bc8aec76d9cb3b477c59a8&scene=27
4.以下哪一项关于“关键期”的说法是错误的()【多选题】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和()方面。 A. 语言发展 B. 感知觉 C. 记忆 D. 思维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关于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B. 宪法规定的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https://www.shuashuati.com/ti/3bc50aa5f1714845ab270629fad36daf.html?fm=bd8d68db1ac3cde7ae571fb13354c8f91c
5.2025学习通《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题目精选【单选题】关于反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反馈只需要告诉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B、反馈的重点在于指出学生的错误。 C、无论是课堂质疑的反馈,还是课后练习的反馈其作用都是一样的。 D、反馈一定要及时。 【单选题】关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规律,说法最正确的是( D )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2462902
6.下列关键期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关键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关键期的概念起源于对动物的研究 B.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人类个体的相关机能便无法弥补 C.2岁左右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D.关键期主要集中在人类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为早期教育开展提出了依据 答案:B 解析: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https://www.hteacher.net/jiaoshi/20220416/344509.html
7.下列对"个体社会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个体社会化具有关键期B遗传A.个体社会化具有关键期 B.遗传素质不影响个体社会化 C.个体社会化是在社会环境中形成的 D.个体社会化具有能动性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TAGS 下列以下对于个体社会化说法错误过错关键词试题汇总大全 本题目来自[12题库]本页地址:https://www.12tiku.com/newtiku/919847/35749671.html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47/35749671.html
8.国家治理方面提出的制度安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题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300多项改革举措,清晰呈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关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国家治理方面提出的制度安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 https://www.fm210.cn/read/644429.html
9.承德教师招聘模拟考试57.下列关于幼儿园课程说法错误的是( )。 A.以幼儿的间接经验为主 B.幼儿园课程融合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 C.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 D.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A B C D 58.在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最初出现症状的这段时间称为( ) A.潜伏期 B.前驱期 C.症http://hb.zgjsks.com/zg/2020cddjszpmk/jjyr/mobile/?channel=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