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夏日来临,很多人一到高温天气,精神状态就和路边被晒蔫的植物一样,总是无精打采。不仅如此,还经常觉得犯困、容易疲惫、食欲下降、手脚乏力,就像“懒魔”附体。

如何唤醒精气神,元气满满?不妨学学元朝邹铉所撰《寿亲养老新书》一书中的“养生诀”。

少言语养真气

少言语是指说话要戒急、戒快、戒喋喋不休。人若经常喋喋不休或大喊大叫,就必然要消耗肺气,致使体内正气不足。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吴中朝: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运动量不大,但说话多了也会觉得疲倦又或者说了很多话,就感到嗓子干哑、咽喉不适。这可能就是伤了气!

人说话发声,虽出自喉咙,但一呼一吸之间都有赖于气的鼓动,肺主呼吸之气,因此,轻度的久言往往最易伤及肺气,嗓子微疼、嗓音沙哑、咽喉部发胀等都是伤了肺气的初期表现,久伤肺气更是易引起感冒、咳嗽气喘,甚至出现肺气肿等问题。长期从事教师、播音员等用嗓过度的职业,很容易耗气伤津,频频出现口干咽燥等症状。

戒色欲养精气

戒色欲,指的是房事要有节制。精气是养生之本。精气损耗就动摇了生命的根本,所以健康和长寿就难以保障。

补肾气,不妨常做做抬脚跟的动作。脚心有个很重要的穴位叫涌泉穴,属于肾经。气血从这个穴位像泉水一样汩汩地涌出来,然后沿着经络滋养全身。抬抬脚跟不但能按摩到这个穴位,还能拉伸到脚底的肾经,起到刺激肾经的效果。

老人家肾气不足的时候容易精神萎靡,老是睡不醒,睡得再多还是精神不好,动一动就心慌、心跳得厉害。就这么简简单单地提提脚跟,每天练习几次,每次几分钟,就把肾气提起来了。等车的时候或者是任意闲暇的时候都可以做这个动作,长期坚持下去,还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

薄滋味养血气

薄就是清淡,顾名思义,薄滋味是指饮食要清淡。少食肥肉、烈酒、油膘之品。贪图膏粱厚味,嗜食美酒佳肴,必损身体。

北京同仁医院传统疗法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陆泉:《千金要方》中说:“饮食当令节俭,若贪味伤多,老人脾胃皮薄,多则不消。”因此,人老了大鱼大肉多食无益,少吃或适度为妙,适当吃点三白饭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白饭源自大文豪苏东坡,即“一撮盐、一碟白萝卜、一碗饭”。大米有补中益气、益精强志的功效,白萝卜生吃促消化,熟吃补气,也可止咳。食盐则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咸入肾,激发肾气,而肾中元气是维持生命的原动力,所以人吃了盐才会有劲儿。

古人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而这一碗食材简单的三白饭,就可精、气、神全补。被高血压、高血脂缠身,精神状态差,体质不好,爬楼气喘,整日吃过饭就打瞌睡的人都可以试试。

咽津液养脏气

津液指唾液,古人认为津液是人体的精华。经常用舌头在口腔内搅动,通过唾液腺变唾液(津液),再徐徐咽下有滋养脏气的功效。

少思虑养心气

指的是闲来不要胡思乱想,人必有所思,亦必所有虑,但过多思虑则伤心气而损寿命。对个人得失、名誉地位等,不可以汲汲而求,处心积虑。

北京同仁医院传统疗法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陆泉:中医情志理论认为,“思则气结”,多思伤脾。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让大脑高度紧张的人群,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道溃疡病,这和中医学的“思虑损伤心脾”的理论是一致的。

美饮食养胃气

美饮食是说饮食要搭配合理,古代时人们就认识到食物不同,所含营养成分也有差别,只有全面而合理地进行搭配,才能满足各种生理功能的需要。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学博士彭鑫:在我国传统饮食中,很早就有“五谷杂粮养五脏”的说法,广义的说,五谷杂粮便是提醒大家要各种粮食都吃一些。当然,五谷(大米、小米、高粱、小麦和大豆)本身的养生价值也不低。从中医角度来看,所谓“五谷杂粮”都是植物的种子,浓缩了植物所有的精华,具有完备的四季之气,所以最能补精。

小麦、粳米、大米、小米等等,均是味甘、性平,谷气充沛,补养人的元气最好,具有“补脾胃、益气血、长肌肉、和五脏”的功效。平时食疗熬五仁粥等,可滋补气血、调理脾胃。

THE END
1.夏季养生保健攻略,降度过炎炎夏日夏季养生保健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有效地度过夏季,还要注意防晒、个人卫生和充足的睡眠等方面,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夏季养生保健的知识,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天。 在炎热的夏季,我们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https://wap.sjt12.com/post/1050.html
2.专题夏季养生的小常识有哪些夏季养生的小常识有哪些 炎炎夏日来了,酷暑当空,夏季病、食欲不振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夏季如何养生成为很多人需要迫切了解的问题。夏季养生小常识就是为你而准备的夏季大餐,了解夏季养生知识,可助你顺利度过酷夏。【查看全文】夏季养生的小常识有哪些 揭晓让你清凉度夏的小方法 季节养生2017-02-18 夏季养生应https://mip.ziyimall.com/so/89216-2/
3.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食谱夏季如何养生夏季养生减肥餐适合吃什么 夏季夏季养生夏季减肥 夏季养生之法 夏季需要注意什么 夏季夏季养生夏季知识 中医夏季养生食品都是什么 夏季夏季养生夏季小知识 夏季养生吃什么蔬菜好呢 夏季夏季养生夏季吃什么 夏季养生小常识 夏季要注意什么 夏季夏季养生夏季小常识 https://mip.xingzuo360.cn/zhongguominsu/yangsheng/xiajiyangsheng/
4.“夏季养身小常识”降教育知识讲座夏季气温高,人体代谢加快,容易感到疲劳,因此,注意夏季养生健康知识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舒适非常重要。 现气温渐渐升高,马二社区属于老旧小区,辖区老年人比例较多,为让辖区老年人能更多的了解一些夏季养生的常识,马二社区结合实际,针对辖区老年人组织开展了“夏季养生”小常识健康教育知识专题讲座,。 https://bnwmsj.cbg.cn/wap/article?id=3046471&code=5803
5.夏季降小知识(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问答夏季健康小知识,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养成午休的好习惯。因为夏天比较热,晚上睡觉容易导致失眠,然后夜短昼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养成中午午休的好习惯很有必要。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午睡一个小时左右,让身体得到有效的放松和休息,保证下午的精神状态。 2、及时补充水分很有http://m.igaliao.com/ask/835655I5kZMpNnB
6.八大夏季降生活小常识夏季日常养生饮食知识大全两性降夏季到了,人们常常出现食欲不佳,全身乏力,精神虚脱的症状,那您知道该怎么去解决这些夏季的健康小常识的问题吗?今天就让小编为您介绍一下有关夏季养生小常识哦,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夏季健康小常识 1、多喝水 我们每个人每天要喝到七八杯白开水,在喝水的同时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蜂蜜一起喝。因为在夏天人https://m.zhishiwu.com/article/21866.html
7.夏季养生小常识炎夏警惕四大“禁区”夏季养生小常识 炎夏警惕四大“禁区” 炎热的夏季又来临了,在夏天的时候虽然我们能够穿上漂亮的裙子,但是夏季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烦恼,那么夏季保健的小常识又有哪些了?夏季保健又有怎样的禁区呢?下面小编就带你去看看吧! 夏季保健知识: 1、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的时候就表明*其实已经缺乏水分,细胞开始https://www.xywy.com/nk/e8b1717898.html
8.夏季保健养生小常识大全夏季保健养生小常识大全 注重水分补充 夏天人们特别容易口渴,需要随时喝水。 夏季保健知识: 一是饮水莫待口渴时,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喝水为时已晚。 二是大渴勿过饮,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https://m.jiankang.com/yangsheng/83467.shtml
9.夏季降生活小常识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即潮湿又闷热,在这个季节建议患者多注意养生,需预防中暑,调节日常饮食,防止胃肠道不适,关于夏季养生的健康小知识通常有以下几点: 1、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https://hqw.hnnu.edu.cn/2024/0603/c666a133969/page.htm
10.夏季养生小常识夏季保健知识: 一 饮水莫待口渴时 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喝水为时已晚。 二 大渴勿过饮,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 三 用餐前和用餐时不宜喝水,因为进餐前和进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http://www.cuncunle.com/content/1011427710139947
11.夏季中医养生知识(精选12篇)夏季美食当道,养生我有妙招,凉拌苦瓜清火,消暑脆爽黄瓜,番茄炒蛋健脾,茄子吃时连皮,绿豆煲汤排毒,生菜蘸酱消脂,温馨关怀送上,快乐安康伴你! 篇3:夏季养生小常识 夏天气温接近人体的温度, 人体散热方式以汗蒸发为主, 所以用热来除热才是比较好的养生方法。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ba5q8hg.html
12.夏季降小常识养生保健小知识 搜集整理供大家参考 十二时辰养生法 古代养生根据昼夜阴阳之变化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摘录如下: 1、卯时(5:00-7:00)见晨光即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摩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用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最后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26625073&efid=A7ypeGSwfteXz93giy3H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