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阳气盛,中医医生盘点夏季养阳关键词寒邪冬病夏治夏季养生

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养生重点,中医养生的精髓是天人相应,做到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

夏季属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因此,夏季养生重点应当是养护身体的阳气,以此为机体抵御秋冬疾病侵袭打好基础。

夏天既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也是最需"养阳"之时。《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该理念提倡"顺时养生",即根据四季时节变化,来调节生活起居、饮食和情绪等。

本文提炼夏季养生的几个关键词:排汗、睡眠、饮食和冬病夏治,希望给广大读者一些养生启示。

适当出汗,增强身体适温能力

夏季,要适当出汗。排汗不仅有助于阳气生发,还可帮助代谢体内垃圾。从中医角度来说,夏季养生类似于烧水的过程,水壶就是人体,水液就是津液,火就如同体内的阳气,水蒸气则是排出的汗液。水和火相遇形成了水蒸气,津液和阳气相遇则形成了汗。

排汗需要体内阳气的推动,是否能正常排汗可反映体内阳气是否充足。阳气不足,排汗便会受阻或排汗较少,类似于火太小而水烧不开,导致身体燥热。排汗不仅能带走身体多余的热量,还可锻炼皮肤毛孔的开合功能,使人体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度。

但不少人不喜出汗,到了夏天爱待在空调房内。当人从外界高温环境进入到室内空调房时,毛孔从开放状态迅速转变为闭合状态。毛孔突然闭合,寒邪封闭在体内,容易出现呕吐、腹泻、肌肉僵硬酸痛、头昏不适等症状,进而出现空调病。

若长期使用空调,也会使皮肤的调节能力变差,加强对空调的依赖性。皮肤的开合功能得不到锻炼,导致适温能力减弱,因而有的人夏天怕热、冬天怕冷。长期在空调房内也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变差,造成阳气受损,身体抵御能力下降,容易引起过敏症,秋冬时也更易感冒。

睡眠遵循自然规律,睡午觉别熬夜

睡眠是夏季养阳的一部分,通过养阴的方式来养阳。

不少人喜欢熬夜,危害多多。夜属阴,主要修复阴血和阴液。熬夜会耗损阴液,容易口干、咽干;阴阳可相互转化,阴受损后,阳的转化受影响,会出现倦怠乏力、精神萎靡;长期熬夜会阴亏,出现脱发、白发、健忘、潮热等情况;阳气受损,机体免疫力会下降。

夏季昼长夜短,作息也应该顺应这一特点。

长期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肥胖、胆石症、胆囊炎等,还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70%的生长激素在夜间分泌,而在熟睡后一小时达到分泌高峰。总的来说,夏季睡眠应遵循自然规律,该睡的时候睡,该起的时候起,才是最适宜的。

夏令进补应辨证论治,慎食寒凉低温食物

夏季天气炎热,阳气外浮于体表,导致内生寒湿,因此到了夏天容易觉得食欲差。此时若再吃寒凉的东西,对脾胃的损伤非常大,主要表现为寒湿困脾。

寒湿滞留位置不同,表现不同:在上,头重如裹,口干;在中,食欲下降,腹胀,恶心呕吐;在下,大便黏腻不爽、腹泻。若舌苔出现白腻苔(白而黏腻),则是寒湿内阻的典型特征。患者口干,寒湿困阻脾胃后,津液不能上承,出现口干、旱涝不均的现象。

因此,夏季应慎食寒凉、低温食物,比如冰镇啤酒、冷饮等;偏凉性的食物,比如西瓜、甜瓜、生梨、枇杷、螃蟹等。

有些人疑惑,为何西方人从小就喝冰水,但他们身体却很强壮?

要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体质受生长环境、饮食结构等综合因素影响。欧洲人多以肉食为主,尤其是羊肉偏热性,可以喝一些冰水来中和。而中国千百年来的饮食习惯多为膳食纤维,饮食结构比较平和,阴凉食物容易损伤脾胃。

夏季,吃以下食物有益于养阳——

■生姜:温中散寒、养胃、活血,可治疗外感风寒、头痛、痰证。当食欲不佳时,含一片生姜,有助于脾胃消化。生姜和枸杞组合,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怕冷、腰膝酸软、精神萎靡不振等症状。

■绿豆汤:可清暑生津。

■柠檬:解暑、化痰,富含维生素C。

■凉茶:适当饮用可祛暑化湿,但多饮会伤及脾胃。

夏季进补的原则以清补、平补为主,宜选用温和的药物,比如西洋参、太子参等;健脾的药物,比如白术、茯苓、山药等。

要注意的是,每个人体质不同,所患基础性疾病不同,夏令进补要找专业的医生,做到辨证论治,开相应的膏方。如果夏季进补到位,可巩固冬季进补功效,进一步增强机体免疫力。

冬病夏治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心态很重要

到了夏季,冬病夏治正当时。春夏要养阳,夏季阳气最旺,汗孔打开,温热治疗易将体内的寒湿之邪排出体外。

所谓冬病夏治,主要是治疗在冬季因寒邪、湿邪或痰邪所致的疾病。从中医角度看,只要是能将寒湿之邪排出体外,或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方法,都属于冬病夏治的范畴,包括药物、饮食、艾灸等。

不少人在夏天会觉得特别烦躁,调节心态也很重要。从中医五行角度讲,夏季对应于心。暑气通于心,高温使人心烦、心神不宁,影响睡眠,比如多梦、早醒等。要从心理上接受夏季的高温:夏季是养阳的季节,阳可抵御外邪;夏季养好了阳,可使秋冬更好地养阴,应珍惜夏季养阳的机会。

生活中要避免发怒,夏季天气炎热,气血易上涌,怒则气上,比如面红目赤、青筋暴起等,容易出现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心态平和,方可安然度夏。

作者:修丽娟

文:修丽娟(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图:视觉中国编辑:李晨琰责任编辑:唐闻佳

THE END
1.夏季养生保健攻略,降度过炎炎夏日夏季养生保健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有效地度过夏季,还要注意防晒、个人卫生和充足的睡眠等方面,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夏季养生保健的知识,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天。 在炎热的夏季,我们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https://wap.sjt12.com/post/1050.html
2.专题夏季养生的小常识有哪些夏季养生的小常识有哪些 炎炎夏日来了,酷暑当空,夏季病、食欲不振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夏季如何养生成为很多人需要迫切了解的问题。夏季养生小常识就是为你而准备的夏季大餐,了解夏季养生知识,可助你顺利度过酷夏。【查看全文】夏季养生的小常识有哪些 揭晓让你清凉度夏的小方法 季节养生2017-02-18 夏季养生应https://mip.ziyimall.com/so/89216-2/
3.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食谱夏季如何养生夏季养生减肥餐适合吃什么 夏季夏季养生夏季减肥 夏季养生之法 夏季需要注意什么 夏季夏季养生夏季知识 中医夏季养生食品都是什么 夏季夏季养生夏季小知识 夏季养生吃什么蔬菜好呢 夏季夏季养生夏季吃什么 夏季养生小常识 夏季要注意什么 夏季夏季养生夏季小常识 https://mip.xingzuo360.cn/zhongguominsu/yangsheng/xiajiyangsheng/
4.“夏季养身小常识”降教育知识讲座夏季气温高,人体代谢加快,容易感到疲劳,因此,注意夏季养生健康知识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舒适非常重要。 现气温渐渐升高,马二社区属于老旧小区,辖区老年人比例较多,为让辖区老年人能更多的了解一些夏季养生的常识,马二社区结合实际,针对辖区老年人组织开展了“夏季养生”小常识健康教育知识专题讲座,。 https://bnwmsj.cbg.cn/wap/article?id=3046471&code=5803
5.夏季降小知识(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问答夏季健康小知识,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养成午休的好习惯。因为夏天比较热,晚上睡觉容易导致失眠,然后夜短昼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养成中午午休的好习惯很有必要。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午睡一个小时左右,让身体得到有效的放松和休息,保证下午的精神状态。 2、及时补充水分很有http://m.igaliao.com/ask/835655I5kZMpNnB
6.八大夏季降生活小常识夏季日常养生饮食知识大全两性降夏季到了,人们常常出现食欲不佳,全身乏力,精神虚脱的症状,那您知道该怎么去解决这些夏季的健康小常识的问题吗?今天就让小编为您介绍一下有关夏季养生小常识哦,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夏季健康小常识 1、多喝水 我们每个人每天要喝到七八杯白开水,在喝水的同时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蜂蜜一起喝。因为在夏天人https://m.zhishiwu.com/article/21866.html
7.夏季养生小常识炎夏警惕四大“禁区”夏季养生小常识 炎夏警惕四大“禁区” 炎热的夏季又来临了,在夏天的时候虽然我们能够穿上漂亮的裙子,但是夏季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烦恼,那么夏季保健的小常识又有哪些了?夏季保健又有怎样的禁区呢?下面小编就带你去看看吧! 夏季保健知识: 1、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的时候就表明*其实已经缺乏水分,细胞开始https://www.xywy.com/nk/e8b1717898.html
8.夏季保健养生小常识大全夏季保健养生小常识大全 注重水分补充 夏天人们特别容易口渴,需要随时喝水。 夏季保健知识: 一是饮水莫待口渴时,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喝水为时已晚。 二是大渴勿过饮,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https://m.jiankang.com/yangsheng/83467.shtml
9.夏季降生活小常识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即潮湿又闷热,在这个季节建议患者多注意养生,需预防中暑,调节日常饮食,防止胃肠道不适,关于夏季养生的健康小知识通常有以下几点: 1、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https://hqw.hnnu.edu.cn/2024/0603/c666a133969/page.htm
10.夏季养生小常识夏季保健知识: 一 饮水莫待口渴时 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喝水为时已晚。 二 大渴勿过饮,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 三 用餐前和用餐时不宜喝水,因为进餐前和进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http://www.cuncunle.com/content/1011427710139947
11.夏季中医养生知识(精选12篇)夏季美食当道,养生我有妙招,凉拌苦瓜清火,消暑脆爽黄瓜,番茄炒蛋健脾,茄子吃时连皮,绿豆煲汤排毒,生菜蘸酱消脂,温馨关怀送上,快乐安康伴你! 篇3:夏季养生小常识 夏天气温接近人体的温度, 人体散热方式以汗蒸发为主, 所以用热来除热才是比较好的养生方法。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ba5q8hg.html
12.夏季降小常识养生保健小知识 搜集整理供大家参考 十二时辰养生法 古代养生根据昼夜阴阳之变化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摘录如下: 1、卯时(5:00-7:00)见晨光即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摩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用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最后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26625073&efid=A7ypeGSwfteXz93giy3H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