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物养生之一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5.21山东

药物养生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药物来强身健体的方法,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千百年来,历代医家不仅发现了许多具有养生作用的药物,而且还创造了不少行之有效的保健方剂和剂型,积累了丰富的药物养生的经验。

药物养生的作用机理

不同的中药由于其偏性和归经的差异,对人体有着不同的治疗或养护作用。药物养生法是通过药物及其配伍后具有的扶正固本、补虚泻实以及调和阴阳的作用,使先天之本充实,脏腑功能协调,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一、扶正固本

中医的药物养生,特别重视中药对人体正气的扶持作用。尽管病理状态有虚实之

分,但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正气的虚弱,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运用中药

扶助正气,可以调动机体的一切积极因素,增强抗病能力,以防止病邪的侵袭或及早驱

邪外出。

二、驱邪除壅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机体的偏颇,不外虚实两大类。虚者表现为气血阴阳的

不足,应以药物补虚扶正;实者表现为气血痰食的壅滞,应以药物去邪泻实,如此才能

达到增进健康、促进病体康复、益寿延年的目的,正如《中藏经》所云:“其本实者,

得宣通之性必延其寿。”

三、调和阴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调养的目的在于协调阴阳,使其恢复“阴平阳秘”的动

态平衡,因此,治宜恰到好处,不可过偏。《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察阴阳所

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药物养生的关键作用就在于调理机体阴阳的平衡,使生命功能

有序和谐。

药物养生的应用原则

方药养生保健要遵循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合理使用药物才能有助于身体健康,起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之效。如果不根据不同的个体差异,盲目滥用则适得其反。因此运用方药养生保健要注意以下原则:

一、谨慎用药,切忌滥用

用于养生保健的方药很多,其中有不少是属于补益药物。一般而言,补益药物主要用于生理功能低下、抗病能力降低的年老体弱、久病体虚者的养生保健。然而养生保健方药不只限于补药,要根据具体情况,当补则补,当泻则泻,如果只限于用补法,病邪留连不去,反招遗患。所以在运用方药进行养生保健时,切忌随便滥用,一定谨慎用药。

二、天人相应,顺时选药

中药养生必须遵循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根据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的规律,灵活用药。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在方药施养方面,春夏季节不宜过用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开泄太过,耗气伤阴;秋冬季节要慎用寒凉药物,以防耗伤阳气。

同时要顺应主时脏腑的生理特点,五脏分主五季: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春季气候渐暖,万物生机盎然,故方药养生以清补、柔补、平补为原则;夏季阳气蒸腾,万物生长最为茂盛,方药养生要以甘平、甘凉之品为主,不宜用燥热补药,以防燥热伤津助火;长夏暑热交蒸,湿气较重,方药养生要以清补之品为宜,辅以芳化运脾之药,以防滋腻困脾;秋季气候由热转凉,万物由“长”到“收”,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干燥,易伤人体阴津,肺旺肝弱,脾胃易受其影响,故秋季方药养生保健要以护阴润燥为主,辅以补养气血,忌服耗散伤津之品;冬季阳气潜伏,万物生机闭藏,肾气最易耗损,方药养生要遵循冬令进补的原则,宜用性温益精之品,以补益肾气。

三、注重体质,因人用药

因人用药是根据人的个体体质、年龄、性别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方药进行养生保健。人的禀赋强弱、年龄老幼、生活优劣、情志苦乐、地区差异等,决定了不同个体的生理、病理特点,因而在药物养生方面亦应因人而异。

注重体质,因人选药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在实际运用中要求医者一定要根居个体情况进行辨证,分清寒热虚实、脏腑阴阳,合理选用具有针对性的药物和方剂,才能取得养生保健、益寿延年之效。

四、辨别虚实,审因择药

辨别虚实、审因择药是方药养生的又一重要原则。如前所述,人的禀赋不同,体质有强弱之分,因此运用方药养生要有的放矢。

体虚一般表现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但临床表现并不一定典型,也不一定单独出现。因此在使用补法时,需要全面考虑,注意补勿过偏,不可矫枉过正,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以补益为主的养生保健方,组方必须注意君臣佐使的配伍,阴药与阳药的并举,寒药与热药的调和,气药与血药的同用。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

药物养生固然是年老体弱者益寿延年的辅助方法,以补虚为主亦无可厚非。然而,体盛而本实者、体盛而邪实者也有之。所谓体盛而本实者,恰如徐灵胎所云:“能长年者,必有独盛之处,阳独盛者,当补其阴······而阳之太盛者,不独当补阴,并宜清火以保其阴······若偶有风寒、痰湿等因,尤当急逐其邪。”时下物产丰富,生活优越,人们往往重补而轻泻。然而,嗜食膏粱厚味,而脂醇充溢,形体肥胖,气血痰食壅滞已成隐患。因此,泻实之法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体盛邪实者,更要注意祛邪,祛邪的方法有汗、下、清、消等。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但又不可因体得其盛而过分地攻泻,攻泻太过易伤正气,不但不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故方药养生保健中的泻实之法,以不伤其正为原则,力求达到汗毋大泄,清毋过寒,下毋峻猛,消毋耗气。

五、扶正祛邪,辨证遣药

年老体虚之人正气不足,往往无力抵御外邪,因而容易形成正虚邪盛的险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二者截然不同,但又必须兼顾,要仔细衡量,虚实孰轻孰重。虚少实多,应以攻为主;虚重实轻,应以补为主。因此,前人早有攻补兼施之法,或攻多补少,或补多攻少,或寓补于泻,或寓泻于补。祛邪又要兼顾正气,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津液生化之源,历代医家扶正都重视调补脾胃。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所以扶正又要注重补肾。

六、不宜骤补,渐进施药

衰老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然而由于先天禀赋的不同,平素注重保养有别,所以生理年龄相同的人,体表征象却不完全一样,因此,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命现象。养生方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对推迟衰老确有一定疗效,但又有别于食物能饱腹之立竿见影,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于求成反而有害。所以,不宜骤补,渐进施药,也是方药养生保健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THE END
1.中医药养生与降管理.pptx中医药养生与健康管理 汇报人:XXX 2024-01-07 目录 中医药养生基础 中医药养生的方法 中医药养生的应用 中医药养生的优势和局限性 中医药与健康管理 中医药养生基础 01 详细描述 中医药养生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调节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来维护身体健康的一种方法。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528/8141105130006073.shtm
2.贵州中医药大学养生之途 金汤浴足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届中医养生周之足浴体验2022年11月22日,中医养生学院第二届养生周“足浴体验”活动在贵州中医药大学从正楼如期开展。本次 学校首页 书记信箱 教务平台 科研处平台 健康服务管理中心 线上教育 助学服务 学信网https://zyys.gzy.edu.cn/
3.国家中医药局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部门新闻关于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公告 国中医药办发〔2014〕15号 为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升公民健康水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予发布。 https://www.gov.cn/xinwen/2014-06/08/content_2696452.htm
4.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学校中医专家张美林受邀讲授普及中医药知识 弘扬中医药文化——学校中医专家张美林受邀讲授“中医药文化养生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医药文化,12月10日学校中医专家张美林受邀坐客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省图书馆举办的“https://www.scszjxx.com/article/768
5.北京中医药养生保健协会北京中医药养生保健协会是由北京地区从事中医药养生企业、科研开发单位和中医养生保健行业专家、注册执业中医师等自愿组织建立,是经北京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于2014年3月3日正式获得批准成立。http://www.bhatcm.com/
6.北京中医药养生研究院这里是北京中医药养生研究院在顺企网北京东城黄页的介绍页,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新仓18号中国中医研究院,联系电话为:64027685https://www.11467.com/bjdongcheng/co/13829.htm
7.中医药养生知识讲座(精选14篇)“老干部走进大健康”主题活动是2015年晚晴杂志社联合各地老干局、为老服务机构推出的系列活动,通过健康专题讲座、巡回义诊、科普宣传、参观大健康医药示范点等活动形式,让老年群体进一步了解医药文化科普知识,掌握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和养生保健基本方法。 篇5:关于开展中医养生保健讲座的通知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2nueeoz.html
8.中医药降养生专业委员会(官网)中医药健康养生专业委员会,养生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会,中医药委员会,健康养生专业委员会,健康养生委员会,中医药健康养生,中医药养生委员会,健康专业委员会,中医专业委员会http://www.zyywyh.com/
9.中医中药网中医网中医中药网致力于弘扬国医国粹,普及中医药基础知识,推广中医药文化与特色,扩大中医药的影响,推动中药贸易,把中医药推向世界https://www.zhzyw.com/
10.中医中药网弘扬中华医学精要,倡导降养生新理念免费提供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书籍下载,交流中医常见针灸推拿等特色疗法,探讨疑难杂症临床中医药方剂心得,传播中医美容养生保健基础知识.https://www.zyqj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