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养生的常见误区有哪些老年人养生三大误区

养生的方法有很多种,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平时大家需要注意中医调理,避免影响到身心健康,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自我保健,一定要注意一些错误的养生方法,比如是流鼻血时要抬高下巴,刮掉腋毛可以减少流汗,那么,中医药养生的常见误区有哪些?又有哪些禁忌呢?下面为大家具体介绍。

1中医养生要记住八大禁忌

一、老了才养

许多人认为养生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养生。其实,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二、病了才治

许多人不病不查体,病了才看医生。其实,养生应以预防为主,平时应定期检查,定时保养。

三、饿了才吃

许多人不吃早餐或不按时就餐,理由是不饿。生理学告诉我们,食物在胃内经过4~5个小时后就全部排空。感到饥饿时胃液已经开始"消化"胃黏膜,而规律饮食、均衡营养,是养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四、渴了才喝

平时不喝水,口渴才饮水,是许多人的习惯。事实上,水对人体代谢的作用比食物还重要。感到口渴时表明身体已经缺水到一定程度。临床发现,不常饮水的人,患便秘、尿路结石的机率会明显高于有饮水习惯的人。

五、急了才排

六、困了才睡

七、累了才歇

累了才休息是许多人的习惯。其实,累是身体相当疲劳的感觉,这时休息已为时过晚。应养成不累也休息的习惯,做到不过分透支体力、脑力。

八、胖了才减

进食过量、营养过剩、缺乏运动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这些都是可以预防的。时下,许多人不加节制大吃大喝,大胖子随处可见,一胖就易病。况且,目前尚无理想的减肥摇问世。因此,减肥不如防胖,莫做胖了再减、自己掐自己脖子的傻事。

2中医药养生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错误一:流鼻血时要抬高下巴

这种方式唯一的好处就是不会把鼻血流到地板上,但不会止鼻血,反而会让鼻血流进咽喉里,甚至可能引起呕吐和窒息。正确做法是,在流鼻血的鼻孔中塞上一团小棉球,轻压鼻翼,并将头部向前倾,或在脖子上围一条冰毛巾或湿毛巾也能止血。

错误二:刮掉腋毛,就能减少流汗

刮腋毛对于阻止汗液产生没有任何影响,反倒是刮腋毛后,腋窝因为排出的水分无法隐藏而在衣服上留下汗渍。而且,刮腋毛也容易造成毛根脓肿。正确做法是,在汗水分解之前清洗流汗的腋窝即可。

错误三:汗是臭的

汗是没有味道的。不过汗水中含有很多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对细菌而言都是有养分的,但细菌分解汗液时,才会产生难闻的排泄物。

错误四:饭后立即刷牙

吃完东西立即刷牙,会使食物中的酸侵蚀珐琅质,这样只会加强食物中的酸性对牙齿的破坏作用。正确做法是,先漱口,过半小时后再刷牙。

错误五:药物对男女效果一样

最新研究表明,药物对男女疗效绝对不一样。例如阿司匹林可以帮男性预防心肌梗塞,但对女性却效果不大。像麻醉剂这类可溶于油脂的药物,女性用的剂量要大于男性。

错误六:每天梳头100下有益健康

过分梳头会刺激头皮上的皮脂腺,尤其是油性发质的人,更该少梳头。如果是干性发质的长发,就比较适合多梳头。不过最好用天然鬃毛制成的梳子,这样更不易伤头皮。

错误七:走路比站着耗费体力

因为,站立时,双腿一直在承受身体的重量,两只脚都不能放松。而走路却是一条腿承受重量时,另一条则在放松。

3中医养生防病六大观点

自然观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防治观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扰温饱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外避六淫之邪,内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动,达到未病先防。

意志观

“意志者,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发挥人的意志作用结合季节特点,调养精神意志。“春三月,此谓发陈,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使志无怒”;“秋三月,此谓容平,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使志若伏若匿”。概言之,人的精神意志,春应舒畅,夏当充实,秋要安定,冬宜伏藏,从而保持“身无奇痛,万物不失,生气不竭,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精气观

“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涩已除,故神去之,而疾不愈也。”精气的盛衰决定人体的生长衰老过程,又是机体抗病的源泉。因此,养生必慎房室,积精全神。

动静观

“能动能静,解以长生。”主张形神兼养。按四时不同,养形调神。春天“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天“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天“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天“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食疗观

民以食为天。提倡“饮食有节”,维护后天脾胃之源。如“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伤则化源不足,易生百病。同时谆谆告诫人们,谨慎地调和五味,切忌偏嗜。“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4老年人养生三大误区

老年人养生误区一:长期吃粥

老年了,人的咬力就不会这么好了,会出现牙齿缺损的情况,这时候吃粥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一个选择,有些养生专家也建议老人应该多吃点粥,多吃粥有利于快速的消化。但是如果长期吃粥的话,那么会导致老人营养不良,同时会造成胃部不适。

老年人养生误区二:补钙越多越好

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成分,老年人如果缺钙的话,那么容易骨折,骨头也容易变得脆弱。老年人是应该注意补钙,但不是说补钙得越多就越好,老人应该每天摄入800毫克的钙,但是如果过量得话,不但不会对人的身体有帮助,还可能造成伤害。

老年人养生误区三:越清淡越好

现在很多人都有营养过剩的情况,所以人们都趋向饮食清淡,特别是老人,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每天摄入高脂肪的食物,那对身体的危害是不可估计的,但是如果过于清淡的话,也是不好的。过于清淡,摄入的能量和脂肪无法维持一天正常的活动,老人就会消瘦得很快,体力很快就会下降。

老年人知道自己需要养生,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没有掌控好的话,只是盲目的凭自己的感觉去养生,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有些看似合理的养生知识,其实是蕴含危害的,这需要你擦亮眼睛,以免闯入误区。

5网络常见的养生谣言

血脂高不能吃蛋黄

误区: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很高,因此一些血脂高的人不敢吃鸡蛋,或只吃蛋白不吃蛋黄。

释疑:其实胆固醇是维护人体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蛋黄中除了有胆固醇外,还含有丰富可调节和控制血胆固醇的物质——卵磷脂。如一个人摄入的胆固醇多,肝脏产生的胆固醇自动就会减少;如吃得少,外源性的胆固醇几乎为零,肝脏就会拼命制造胆固醇。因此,一些长期吃素食、通过膳食摄入胆固醇很低的人也可能出现血胆固醇增高的情况。

支招:血脂正常的健康人,每天可吃一个完整的鸡蛋;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建议隔天吃一个煮鸡蛋。相对于鸡蛋黄来说,高胆固醇患者更应控制摄入的是猪脑、蟹黄、鱿鱼、肥肉、动物内脏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醉酒后倒头就睡

误区:许多人酒后喜欢倒头就睡,不少人也认为应该让醉酒的人安静休息,睡一觉酒就醒了。

释疑:实际上,严重的醉酒可直接导致呼吸中枢的抑制,引起呼吸停止,此外还可能发生死性胰腺炎、休克、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支招:最好让醉酒者在清醒状态下休息或入睡,轻度醉酒者可让其喝些水果汁、白开水等帮助醒酒,然后让其卧床休息或睡眠。睡时要侧卧或平卧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自种蔬果就安全

误区:越来越多的市民会自己租地种些时令蔬菜,不施农药和化肥,且认为这样就可吃上零污染、纯绿色的有机蔬菜。

释疑:但这样的“有机农产品”并非绝对安全。有机农业不是不使用化肥,而是使用有机肥,有相当一部分的有机肥来自家禽、家畜和人的粪便。如粪便中含有病菌、寄生虫虫卵,会污染农产品。生吃农产品或没煮熟就食用,会使食用者食物中毒或被寄生虫感染。施用粪便肥料还隐藏着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支招:自种的蔬菜和水果也应彻底清洗或去皮后食用。

饭后用牙签剔牙

误区:很多人吃饭时塞了牙,都习惯用牙签剔除,但牙签很容易造成牙齿和牙龈损伤。

释疑:长期塞牙的人容易患龋齿、牙龈组织发炎坏死和牙槽嵴缺损,但牙签不仅容易造成牙损伤,还可导致牙间隙增大,反而加重塞牙程度。

支招:塞牙后正确的做法是轻轻用牙线剔除,不习惯使用牙线的人,可选用牙线叉。

THE END
1.中医药养生与降管理.pptx中医药养生与健康管理 汇报人:XXX 2024-01-07 目录 中医药养生基础 中医药养生的方法 中医药养生的应用 中医药养生的优势和局限性 中医药与健康管理 中医药养生基础 01 详细描述 中医药养生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调节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来维护身体健康的一种方法。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528/8141105130006073.shtm
2.贵州中医药大学养生之途 金汤浴足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届中医养生周之足浴体验2022年11月22日,中医养生学院第二届养生周“足浴体验”活动在贵州中医药大学从正楼如期开展。本次 学校首页 书记信箱 教务平台 科研处平台 健康服务管理中心 线上教育 助学服务 学信网https://zyys.gzy.edu.cn/
3.国家中医药局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部门新闻关于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公告 国中医药办发〔2014〕15号 为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升公民健康水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予发布。 https://www.gov.cn/xinwen/2014-06/08/content_2696452.htm
4.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学校中医专家张美林受邀讲授普及中医药知识 弘扬中医药文化——学校中医专家张美林受邀讲授“中医药文化养生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医药文化,12月10日学校中医专家张美林受邀坐客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省图书馆举办的“https://www.scszjxx.com/article/768
5.北京中医药养生保健协会北京中医药养生保健协会是由北京地区从事中医药养生企业、科研开发单位和中医养生保健行业专家、注册执业中医师等自愿组织建立,是经北京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于2014年3月3日正式获得批准成立。http://www.bhatcm.com/
6.北京中医药养生研究院这里是北京中医药养生研究院在顺企网北京东城黄页的介绍页,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新仓18号中国中医研究院,联系电话为:64027685https://www.11467.com/bjdongcheng/co/13829.htm
7.中医药养生知识讲座(精选14篇)“老干部走进大健康”主题活动是2015年晚晴杂志社联合各地老干局、为老服务机构推出的系列活动,通过健康专题讲座、巡回义诊、科普宣传、参观大健康医药示范点等活动形式,让老年群体进一步了解医药文化科普知识,掌握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和养生保健基本方法。 篇5:关于开展中医养生保健讲座的通知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2nueeoz.html
8.中医药降养生专业委员会(官网)中医药健康养生专业委员会,养生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会,中医药委员会,健康养生专业委员会,健康养生委员会,中医药健康养生,中医药养生委员会,健康专业委员会,中医专业委员会http://www.zyywyh.com/
9.中医中药网中医网中医中药网致力于弘扬国医国粹,普及中医药基础知识,推广中医药文化与特色,扩大中医药的影响,推动中药贸易,把中医药推向世界https://www.zhzyw.com/
10.中医中药网弘扬中华医学精要,倡导降养生新理念免费提供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书籍下载,交流中医常见针灸推拿等特色疗法,探讨疑难杂症临床中医药方剂心得,传播中医美容养生保健基础知识.https://www.zyqj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