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药食同源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本草中药养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保健和养生,中医药知识体系中的“药食同源”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认为,应遵从中医本质,明确药食同源理念内涵,充分发掘中医文献资源,完善现行药食两用品种管理办法,使优秀的药食同源理念成为促进民众健康的源泉。

药食同源理论现代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药食同源理念的本质是“万物皆可入药”,中医也是按照这一原理进行医养实践的。在本草著作中,米谷稻粱、鸡鸭鱼肉皆有性味功效,历代食疗本草、食物本草中,记载有治疗功效的种类多达上千种。但是,现行的药食两用物质管理办法是将药物名录中具有食品功能的物品挑选出来加以管理,品种和范围有所缩窄。

此外,药食同源是中医药学的组成部分,由此派生出药食两用概念和相应的品种。笔者认为,药食两用物质管理办法对“药食同源”“药食两用”概念、内涵、外延、标准、规范和发展历程,以及传统思维和现代规范的相融性等等,缺乏深入的研究。

深研药食同源理论,完善药食两用政策

药食同源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医对世界的认知,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完美融合。基于上述现状,要充分发挥药食同源理论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应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推动。

遵从中医药理论,明确药食同源理念内涵、外延

现代医药、食品行业确实需要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需要完善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要大力弘扬药食同源理念,就要对药食两用品种进行科学定位,界定范围,这是充分保障民众健康的必要举措。同时,药食同源应充分依照中医理论,寻求食品资源的扩充和改良,真正发挥中医优势和特色,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生食品行业。

要精研中医文献,充分利用古人智慧和历史经验。对药、食、药食两用概念重新定义,明确其内涵和外延。首先,遵从中医整体观念的基本原则,深入研究“药食同源”概念的本质及思想内涵,依托中医典籍和本草著作,借助现代食品、药品的经典定义乃至管控原则,确定药食两用概念的外延所能涵盖的范围和种类,规范和厘清食物系统和药物系统的边界和重合内容。

充分发掘中医文献资源

《黄帝内经》有大量药食同源的理论论述和药、食区别原则的表述,《神农本草经》记录了多种常用食物,如大枣、生姜、核桃、莲子、蜂蜜、百合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也指明了药食两用的衡量标准。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将药物按自然属性进行分类,如“果菜米食”,将食物单独列出专篇。这一分类方法被后世延续。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有“食治篇”,其中分类为“果实”“菜蔬”“谷米”“鸟兽(附虫鱼)”等篇章,共收录果、菜、谷米、鸟兽鱼虫155种。

宋代官修《太平圣惠方》设“食治门”,记载药膳方剂160首。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的《饮膳正要》则为我国最早的饮食卫生和营养学专著,其中有230种单味药食两用品。

上述文献是药食同源理论取之不尽的资料库,也是药食两用品种用之不竭的资源库。只有在充分研究中医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才能挖掘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兼具养生保健功能的食品类别。

完善现行药食两用品种管理办法

要区分监管对象,将食品属性明确的物品移出名录,或另立项目,放开管控。药物属性明显的品种,应该扩充品种,充分利用。分类管理的原则还要兼顾不同产业、不同人群以及不同诉求(如养生、康复、美容等),细化药食同源理念下的行业分类。同时,必须重视中药药性原理,对品种、产地、炮制、配伍进行细化。

要充分兼顾地域特色、民族风情、饮食习惯,制定出符合民情、有温度的管理办法。■

THE END
1.简答题简述中医食疗与降养生的理论基础【题目】 【简答题】简述中医食疗与健康养生的理论基础 搜题找答案>11912民俗文化与旅游试题答案>试题详情 【题目】【简答题】简述中医食疗与健康养生的理论基础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https://www.zikaosw.cn/daan/11105474.html
2.简述中医食疗与降养生的理论基础。简述中医食疗与健康养生的理论基础。题目标签:理论基础基础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相关题库:中国饮食文化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1)食药一体的营养观 2)天人相应的整体食疗观 3)药攻食补论 4)调理阴阳的营养观 5)辨证施膳 6)食疗的宜和忌 复制 纠错https://www.shuashuati.com/ti/ace60f574a474fbea8ac08052e5bf9e8.html
3.中医食疗作为康养产业中的新兴赋能产业,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中医食疗基于中医理论,认为食物具有四气五味,能够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体质,预防和治疗疾病。这种独特的理论基础为中医食疗在康养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得其在调理身体、改善体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3. 个性化定制服务 中医食疗强调因人而异,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食疗方案。https://m.huashandao.com/h-nd-6893.html
4.译彩图中医基础医理黄帝内经养生基础理论书籍大全养生保健降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彩色图解本草纲目+黄帝内经 全2册 中医本草纲目四季养生法原版全注全译彩图中医基础医理黄帝内经养生基础理论书籍大全养生保健健康百科保健 土单方草药黄帝内经百病食疗》,作者:张东,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最新《彩色图解本草纲目+黄http://product.dangdang.com/29793942.html
5.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饶卫生学校中职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中医养生保健(720409) 二、入学要求 一般为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 修业年限 3年 四、 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http://www.srwsxx.cn/m/view.php?aid=929
6.中医药基础概论6篇(全文)中医药基础概论 第1篇 第一章 绪论 1、名词解释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ffq9rzq4.html
7.中医药膳与食疗养生第二讲中医药膳与食疗基础知识资源下载第二讲中医药膳与食疗养生的基础知识,健康管理教研室陈燕,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医理论基础知识第二节中医药膳基础知识,第一节中医理论基础知识,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https://www.jinchutou.com/d-63932265.html
8.中医食疗与保健的论文(通用8篇)中医食疗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人体各项脏器的功能, 使人自身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1]。但是不同食物有着其特定的性质, 这些性质又对应着五行中不同的属性。本研究探讨中医食疗与五行的关系, 并将其相结合用于现代养生, 现报告如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79ca914.html
9.科学网—整理中医对药食同源养生和食疗的理解从日常饮食入手,把住入口的饮食物“气味”一定要相宜,即以饮食来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是养生与“治未病”的一个最重要途径。 理论来源于实践,《黄帝内经》的诸多论述,都为养生、食疗及其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医以人为主体,以饮食物“气味”来治未病,这既是中医产生本源所独具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在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1711-571534.html
10.中医药宣传教育中医药如何治疗疾病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环境,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预防感冒、流感等常见疾病。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调节身心平衡 中医药注重平衡身心,通过针灸、气功等手段调节气血运行和经络畅通,从而达到调节身心平衡的目的。 3、延缓衰老 中医药理论可以通过季节养生、按摩推拿、传统养生保健运动等方面延缓人体衰老进程http://www.beilin.gov.cn/ztzl/qgjczyygzsfqjshtspt/64d1bd65f8fd1c1a70365a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