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为蝉科昆虫黑蚱的全虫,6~7月间捕捉,捕得后蒸死,晒干。雄虫体长而宽大,长4.4~4.8厘米,翅展12.5厘米,雌虫稍短;黑色,有光泽。头部横宽,中央向下凹陷,颜面顶端及侧缘淡黄褐色。复眼1对,大而横宽,呈淡黄褐色;单眼3个,位于复眼中央,排列呈三角形。
触角短小,位于复眼前方。前胸背板两侧边缘略扩大,中胸背板有2个隐约的中央线状淡赤褐色的锥形斑。翅2对,透明有反光,翅脉显明,前缘淡黄褐色,翅基室1/3为黑色,亚前缘室呈黑色,并有一淡黄褐色斑点。后翅基部2/5为黑色。
雄虫具鸣器,雌虫则无。足3对,淡黄褐色,腿节上的条纹、胫节基部及端部均黑色。腹部各节黑色,末端略尖,呈钝角。
雄虫腹盖发达,不及腹部的一半,外缘呈弧形隆起;腹盖的外缘与后缘、各腹节的后缘以及分布在腹面分散的点,均为淡黄褐色。
雌虫腹盖不发达,产卵器显著。生活史长,一个世代要经12~13年。若虫进入土内,吸取树根汁液,经几次蜕皮羽化为成虫。
成虫多栖于柳、插、枫杨及苹果、梨、桃、杏等阔叶树木上。它们象针一样中空的嘴里可以刺入树体,吸食树知了壳液。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知了的营养价值
知了的幼虫期叫蝉猴,蝉猴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味道口,成为时髦的美味佳肴。蝉体含营养物质丰富,干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约7%,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蛋白王。
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食用金蝉及其若虫的习俗,河南、湖北、上海、北京、山东、广东等地尤为盛行。知了还有保健功效,它性寒,味甘咸,吃了能补肾、清热解毒,还可用于治遗尿、肠炎、声音嘶哑等病症,并且壳是一种中药材。
山东一带普遍出产两种蝉,一种体形稍大,称“知了”或“‘虫皆’了”,一种体形较小,称“熟了”,大者可食用,皮可入药。
蝉其皮曰蝉蜕,富含甲壳素、异黄质蝶呤、赤蝶呤、腺苷三磷酸酶,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咳嗽音哑。咽喉肿痛。风疹瘙痒、目赤目翳、破伤风、小儿惊痫、夜哭不止等症。
据《中国药材学》记载,还有益精壮阳、止咳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病待等作用。
蚱蝉老熟若虫变化为成虫时,羽化蜕除的外壳称蝉蜕,又称“蝉蜕”或“蝉皮”,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
知了性寒、味香,具有散风宣肺、解热定惊等功能。知了营养丰富,味道好,成为时髦的美味佳肴,可以在幼虫变成蝉之前煎炸食用,也可先用食用盐腌制后煎炸食用。
蝉体含营养物质丰富,干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约7%,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蛋白王。
蚱蝉又叫知了,其蝉蜕及雄蝉都可以入药。刚出土的老龄幼虫营养丰富,虫体蛋白质含量58-58%、脂肪含量10-32%。
这几年已把蝉摆上餐桌,作为保健食品,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愈来愈高。每只鲜蝉0.3-0.5元。仅靠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今已开始人工饲养,有关人士认为,蝉将成为人类重要的绿色食品之一。
知了的营养成分分析
知了体含营养物质丰富,干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约7%,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蛋白王。
据中国食品营养学院理化分析与研究发现:每100g知了若虫富含蛋白质72g、脂肪15g、灰分1.8g;此外,还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经科学分析,蚱知了体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及微量元素,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6.63%。
知了猴以刚出土的若虫含蛋白质最高,如果把同样100g的知了和其它动物的蛋白含量做比较,所显示的数字就会令我们真正了解它的营养价值有多高了。
虫体蛋白质含量58.58%、为瘦牛肉(含蛋白质20.2%)的3.5倍,瘦猪肉(16.7%)的4.3倍,羊后腿肉(18.7%)的3.8倍,鸡肉(23.3%)的3倍,鲤鱼(17.3%)的4倍,鸡蛋(11.8%)的6倍。是很好的营养品。而脂肪含量仅为10.32%,全钾含量0.3%,全磷含量0.58%,钙含量16.5毫克/千克,锌含量82.2毫克/千克。
可见,知了若虫含蛋白质比任何动物肉食和禽蛋都高得多;又由于同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素,对促进生长发育、补充机体代谢的消耗、体虚患者康复等,都有极佳的辅助治疗作用,因此,成为难得的天然无公害高级营养食品。许多高档酒店已把知了摆上餐桌,作为保健食品,价格愈来愈高,是难得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佳肴。
知了猴最好吃的是背部,全是条状的瘦肉;腹部比较腻,圆锥状的壳里面盛满了一肚子蛋花一样的东西。但知了猴一般是整只煎的,也就不好挑肥拣瘦。知了猴最通常的吃法是油炸,油炸知了猴虽然味美,但破坏了其本身所含的营养,不妨在外面裹一层天妇罗粉,然后在油锅里过一下就捞出来,里面的肉很嫩,营养基本上没被破坏。
知了蜕富含有壳素、异黄质蝶噙赤蝶噙腺苷三磷酸酶,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咳嗽音哑。咽喉肿痛。风疹骚痒、目赤目翳、破伤风、小儿惊痫、夜哭不止等症,据《中国药材学》记载,还有益精壮阳、止渴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病待等作用。
知了的药用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的思想也随着一样的不断在进步,以前不敢去尝试吃的食物现在也会去吃了。如知了,在以前的话人们想都不会去想它也是可以当做食物用来进食的。可是现在知了还做出了不一样的品种,让人们根据不同的口味进行选择。其实只要能吃的食物都是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
其实现在人们吃的动物还不单单是知了,还有驴,乌龟等等。相对于其他的食物来说,这些食物价值反而相比之下还高一些,营养价值也是的。知了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身体中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还是相对多的,那么知了的药用价值是什么呢
金蝉具有药用功能,金蝉老熟若虫变化为成虫时,羽化蜕除的外壳称蝉蜕,又称“蝉退”或“蝉皮”,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
蝉蜕作为传统中药成分,具有抗菌、祛寒、镇惊、利尿的功能。鲜嫩的金蝉若虫和成虫,特别是若虫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药用价值也特别高,为药膳上品。
用于感冒风热或温病初起有表证者,可与荆芥、薄荷、金银花等配用;表里热盛者,并用石膏,以清解表里之热。风热所致的失音、咽痛,则常与胖大海同用。
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畅,以及风疹、风疹块,皮肤搔痒。前者,常配牛蒡子、薄荷、葛根等以透发麻疹;后者,常配白蒺藜、荆芥、防风等以祛风止痒。
用于风热目赤或翳障。前者,常与菊花、木贼、白蒺藜配伍,以疏风明目,如菊花散;后者,常与石决明、赤芍、当归等配伍,以退翳明目。
用于破伤风和小儿惊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常与天麻、全蝎、天南星配伍,如五虚追风散;小儿惊风,发热、抽搐者,可与钩藤、僵蚕、黄芩配伍,以清热息风。
营养成分:蝉全身都是蛋白质,没有脂肪,营养价值很高。[性状]本品略呈椭圆形而弯曲,长约3.5cm,宽约2cm。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有丝状触角1对,多已断落,复眼突出。
额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脊背两旁具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被黄棕色细毛。腹部钝圆,共9节。体轻,中空,易碎。无臭,味淡。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知了的功效与作用
其实知了有很多养生的功效,没有听说过的人一定会感到很惊奇,其实大家完全没必要这样大惊小怪,自然界中很多昆虫的功效和作用很多,人类食用了可以养生,当然知了也不例外。
知了触角短小,位于复眼前方。前胸背板两侧边缘略扩大,中胸背板有2个隐约的中央线状淡赤褐色的锥形斑。翅2对,透明有反光,翅脉显明,前缘淡黄褐色,翅基室1/3为黑色,亚前缘室呈黑色,并有一淡黄褐色斑点。后翅基部2/5为黑色。雄虫具鸣器,雌虫则无。足3对,淡黄褐色,腿节上的条纹、胫节基部及端部均黑色。腹部各节黑色,末端略尖,呈钝角。雄虫腹盖发达,不及腹部的一半,外缘呈弧形隆起;腹盖的外缘与后缘、各腹节的后缘以及分布在腹面分散的点,均为淡黄褐色。雌虫腹盖不发达,产卵器显著。知了的幼虫期叫蝉猴,蝉猴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味道口,成为时髦的美味佳肴。蝉体含营养物质丰富,干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约7%,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蛋白王。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对于这种富含高蛋白的食品人吃了是有好处的,不仅如此,知了还能治疗小儿夜啼,破伤风病、胃热吐食、疔疮毒肿以及皮肤风痒等多种疾病,是不可多得的佳品。所以有条件的人们可以选择经常吃一些知了,对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知了的副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知了本身是属于高蛋白动物,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可以作为日常烹食之用。但是,一般来讲知了是不能够多食的,多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那么,到底知了的副作用有哪些下面来一一介绍。
蝉科昆虫的代表种类。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
蝉属不完全变态类,由卵、幼虫(若虫),经过数次蜕皮,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同“禅”出自佛家,故称“知了”。
蝉的幼虫期叫蝉猴,蝉猴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味道口,成为时髦的美味佳肴。蝉体含营养物质丰富,干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约7%,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蛋白王。
实际上,入药最早的是蚱蝉、即蝉身,而不是蝉蜕(蝉衣)。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把蚱蝉列为「中品」,说它能治「小儿夜啼,癫病寒热」,为儿科专用药。直到南北朝「名医别录」中,才将蝉蜕入药,从此后人多用蝉蜕而少用蚱蝉了。
「本草纲目」云:「今人只知用蜕,而不知用蝉也。」时至今日,更是习用蝉蜕而不用蚱蝉,淹没其功,殊为可惜。兹将其用途用法介绍於后:蚱蝉老熟若虫变化为成虫时,羽化蜕除的外壳称蝉蜕,又称“蝉蜕”或“蝉皮”,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
知了性寒、味香,具有散风宣肺、解热定惊等功能,但同时会引起胃寒等疾病。作用是: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咳嗽,以及风疹,皮肤瘙痒,用于麻疹透发不畅,用于咽喉肿痛以及音哑,也用于目赤肿,翳膜遮睛等症状。
宜忌:孕妇慎服.毒副作用:蝉蜕整体的药理作用最强,毒性小。
通过上面对于知了的介绍,使得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知了这个小动物了。但是知了的副作用也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所不能忽视的,因为一旦忽视,就会使得自己经常食用知了,一旦经常食用知了,必然会导致自身的一些疾病的发生,所以一定要铭记于心。
中医推荐知了来治病
《内经》讲“天为阳,地为阴”,地底下那不超级阴吗“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所以它会泻全身火毒。拉肚子是泻大肠火毒,让眼明亮是泻肝火之毒,又因夏天对应心,所以它也是泻心火的宝方。
《内经》讲“阴极生阳”。想想蛰伏于地下长达三年之久,如同地下的能源(如煤、石油),一旦出乎地面其巨大的能量如同井喷状。
知了下肚后经胃火蒸化,小肠高温加热,其超强的热能足以把人体的寒邪、湿毒推向体表。
小儿夜啼
用蝉蜕四十九个,去前截,以后截研为末,分四次服,钩藤汤调下。
小儿天吊(头目卯视,痰塞内热)
用金牛儿(即蝉蜕)在浆水中煮一天,晒干,研为末。每服二、三分,冷水调下。
小儿初生、口噤不乳
用蝉蜕十数枚、全蝎(去毒)十数枚,共研为末,加轻粉末少许,乳汁调匀灌下。
破伤风病(发热)
用蝉蜕炒过,研为末,酒送服一钱,极效。又方:有得意蜕研为末,加葱涎调匀,涂破处,流出恶水,立效。此方名“追风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