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食谱是营养师的基本功,用最便捷的方式,教会你自己设计食谱
最近有很多同学悄悄问我:
很多人说的每公斤体重0.8~1g蛋白质,是不是说我要吃够60g蛋白质,比如每天吃够300g的肉类?
我在养姨妈,别人说要吃够碳水,那这碳水是不是都从主食中来?
我这里有一份减肥食谱,你能帮我看看合理吗?
……
我也遇到过把100g大米当成100g碳水来设计食谱的营养师。
对于普通人来说,食谱设计似乎高深莫测,那今天,周周就将营养师食谱设计的流程,拿到面前来跟大家好好介绍一下。
营养师工作中的食谱设计主要分为两种:
群体食谱和个人食谱
群体食谱
主要面向学校、企业、养老院等,主要目的是保证该群体大部分人的能量和营养需要。
比如幼儿园群体食谱、小学群体食谱、公司群体食谱、老年人群体食谱……针对不同的人群,食谱的设置是完全不同的。
个人食谱
主要是针对不同阶段的个人以及不同的目的。
比如减脂食谱、增肌食谱、备孕食谱、孕期食谱、哺乳期食谱、糖尿病食谱、痛风病人食谱、高血压病人食谱……
咱们今天的重点,来讲讲个人食谱的设计。
来举个例子:
一位36岁身高160cm,体重60kg的办公室工作女性。
因为之前节食减肥加过度锻炼,导致大姨妈出走,后续恢复了正常饮食,体重很快回到了62kg,自觉现在的体重过重,但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周期,担心自己摄入过少又影响了大姨妈。
现在,正处于一个苦恼体重,又不敢贸然吃太少、动太多的状态。
我该吃多少?蛋白质吃多少?脂肪呢?碳水呢?……
她的主要诉求:想在不影响生理周期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自己的体重。
要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设计食谱,而是做一个详细的膳食调查。
膳食调查的方法有很多,最为直观的,是借用现在聊天手段,通过图片记录两个工作日、一个休息日的饮食。
饮食记录统计分析后,会得到三大营养素占比,各种营养素摄入如何的最直观的结论。
有了结论,才能做调整。
接下来才是食谱设计:
第1步:设定摄入能量
根据她的身高、体重、年龄和日常活动量,可以推算出基础代谢,再根据日常的活动系数,计算出推荐摄入量。
想要更准确的知道自己的基础代谢,也可以到医院内分泌科做检测。
现在使用比较多的,是用Mifflin~StJeor公式推算静息代谢:
男性:REE=9.99*体重kg+6.25*身高cm~4.92*年龄+5
女性:REE=9.99*体重kg+6.25*身高cm~4.92*年龄~161
以这位36岁60kg成年女性为例,静息代谢是1241kcal。
我们常常看到两个概念:基础代谢和静息代谢,它们的主要区别在测量条件,最终结果两者差别不大,都可以反映在安静状态下人们消耗的热量,一般情况下可以通用。
知道了自己的基础代谢,接下来要知道自己日常的身体活动系数。
久坐少动,活动量极小或者无运动~~~~~~1.20
轻微活动,每周低强度运动1~3天~~~~~~1.38
中等活动,每周6~7天中等强度运动~~~~~~1.55
积极运动,高强度运动每周6~7天~~~~~~1.73
非常活跃,高强度运动、训练或者体力工作~~~~~~1.90
这位36岁成年女性属于久坐少动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她的活动系数是1.2。
所以她的日常活动推荐摄入量是:
1241*1.2=1490kcal≈1500kcal
接下来,就是用合适的食物组合,填满1500kcal的热量。
1500kcal,可以由50%的碳水化合物,20%的蛋白质,30%的脂肪来提供。
而1g碳水提供4kcal,1g蛋白质提供4kcal,1g脂肪提供9kcal。
1500kcal的50%碳水,应该是187.5g;20%蛋白质,应该是75g,30%脂肪,应该是50g。
我们全天摄入的食物,需要满足这些要求。
早餐通常占到一天中的30%。
1500kcal*30%=450kcal
450kcal中50%碳水约56g,20%蛋白质约22.5g,30%脂肪约15g。
早餐搭配:
先确定主食——燕麦40g
再确定蛋白质——鸡蛋60g牛奶300ml
最后确定配菜或其他搭配——苹果100g
早餐组合:燕麦牛奶粥+煮鸡蛋+加餐苹果
热量约437kcal,其中碳水56g,蛋白质21.4g,脂肪15g,与早餐需要的量基本相当。
主食如果不选择燕麦,可以用其他的食物替换:
60~80g杂粮馒头
一根中等大小的玉米
150~200g红薯
午餐通常占到全天的40%。
1500kcal*40%=600kcal
600kcal中50%碳水约75g,20%蛋白质约30g,30%脂肪约20g。
午餐搭配:
先确定主食——杂粮饭燕麦米40g大米40g
再确定蛋白质——瘦牛肉70g
接着确定配菜或其他搭配——甜椒100g菠菜150g草莓150g
最后确定烹饪油和调味料——橄榄油15g薄盐酱油20ml
午餐组合:杂粮饭+甜椒炒牛肉(烹饪油10g)+凉拌菠菜(烹饪油5g)+加餐草莓150g
热量约604kcal,其中碳水77.6g,蛋白质29.7g,脂肪20.6g,与午餐需要的量基本相当。
主食替换:
80g杂粮饭可以用250~300g薯类,或125g~150g薯类+40g大米,或80g荞麦面意大利面替换。
蛋白质替换:
70g瘦牛肉可以用同等份量的纯瘦猪、羊、鸡肉、豆腐干、鱼(纯肉部分)替换。
蔬菜替换:
除去碳水含量高的部分蔬菜,大部分蔬菜都可以等量替换着来;
水果替换:
除去榴莲、牛油果,大部分水果都可以等量替换着来,像鲜枣、山楂、香蕉等热量比较高的水果,可以减少分量。
晚餐是很多人三餐中的大头,其实这样的分配并不太好,晚餐通常占到一天中的30%。
晚餐搭配:
先确定主食——意大利面60g
再确定蛋白质——虾仁60g
接着确定配菜或其他搭配——芦笋100g西蓝花150g
最后确定烹饪油和调味料——橄榄油10g番茄酱30g
晚餐组合:虾仁意面+烤芦笋、西蓝花
热量约450kcal,其中碳水58.9g,蛋白质23.5g,脂肪13.3g,与晚餐需要的量基本相当。
晚餐食物的替换原则与午餐类似。
总结一下,食谱中全天食物的碳水193g,蛋白质74.6g,脂肪49.1g,与我们最早设计的1500kcal的50%碳水187.5g;20%蛋白质75g,30%脂肪50g,正负误差在10%,都是可以接受的。
注意事项:
在食谱中,一些葱姜蒜等配菜并没有包括其中,因为使用量有限,且很多人并不会将这些配菜吃下;
含油调味料可以与烹饪油替换使用,如果选择了含油调味料,烹饪油的用量需要降低;
各种食谱的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份食谱主打体控,如果是备孕食谱,对于食物的选择又是另外的讲究。
使用工具:
薄荷营养师
使用要点:
记录原材料,而不是菜肴,比如炒菠菜,别记录素炒菠菜,100g素炒菠菜app里记录是57kcal,而如果用5g油+150g菠菜烹饪,热量是87kcal,热量记不对,达到自己的目标,自然会更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