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例6篇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经典话剧《茶馆》剧本故事发生在维新运动到成功这50年期间,以裕泰茶馆的王掌柜为贯穿人物,描述以北京各阶层人物为缩影的中国广大群众在这一社会背景的生活状态及其最后不同的命运去向,由写裕泰茶馆的兴衰路程而反映出,清末到民国时期,再到抗日胜利初期阶段中国百姓生存状况变化。

英若诚(1929―2003),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话剧导演。在中外戏剧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3、英若诚《茶馆》英译本再现文学的美学价值

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中,就翻译而言,审美再现是使一切审美活动尘埃落定的终端环节。审美再现一般遵循的规律是:对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TAO全部审美信息)的理解对理解的转化对转化加工结果的加工对加工结果的再现。可见再现的起点就是理解。笔者通过分析,认为审美客体只有通过审美主体的理解和表达才能实现其美学价值的再现,力求实现语义信息和美学信息的统一,形式美和意象美的统一。

1)词语的翻译

《茶馆》中叹词的贴切运用对传情达意起了重要作用。对《茶馆》中频繁出现的叹词“唉”,英若诚根据人物说话的语气,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译或不译,都力求体现人物当时的心情和说话的语气,力求表现原文的“美”。

2)习语的翻译

《茶馆》的语言是老舍先生从活的日语中提炼出来的,英若诚在处理习语时采用了灵活多样的翻译手法,保证了剧本的需要,体现了原文的美。例如:

茶客乙:那总比没有强啊!好死不如赖活着,叫我去自己谋生,非死不可!

SecondCustomer:Stillthat’sbetterthannothing!Adog’slifebetterthannolife.IfIweretoearnmyownliving,I’dsurelystarve.

英译以形象的英谚“Adog’slifebetterthannolife”代替汉语中的惯用表达法“死不如赖活着”,从而使译文像原文一样具有极强的表达力.

3)对白的翻译

人物对白是《茶馆》主要构成。在翻译人物对白时,英译尽量避免使用主谓宾齐全的完全句,多用简洁明快、朗朗上日的不完全句和简单句,很好地再现了人物说话的神态。例如:

吴祥子:逃兵,是吧有些块现大洋,想在北京藏起来,是吧有钱就藏起来,没钱就当土匪,是吧

老陈:你管得着吗我一个人就揍你这样的八个。(要打)

宋恩子:你可惜你把枪卖了,是吧没有枪的干不过有枪的,是吧(拍了拍身上的枪)我一个人揍你这样的八个!

WuXiangzi:Deserters,rightTryingtohideinBeijing,withafewsilverdollarsinyourpockets,rightWhenthemoneyrunsout,becomebandits,right

LaoChen:Noneofyourbloodybusiness!Icanlickeightofyoursortwithonehand!(Preparestofight)

SongEnz:YouPityyousoldyourgun,rightBarehandsaren’tnomatchforagun,right(Pattingthegununderhisgown)Icanlickeightofyoursortwithonefinger!right

特务吴祥子和宋恩子与逃兵老陈的对话中二个“……是吧”充分体现了特务抓住逃兵把柄的得意神气。逃兵自不会乖乖就范,回答的语气也相当强硬。干净利落的日语化措辞用句,删繁就简,不译多余累赘的话,创造性地使用借代手法生动再现了原文生动的对话场面。

4)中国文化中称谓的翻译

由于受“家国”的宗法伦理影响,在我国,常把亲属关系词汇引申作社交称谓。《茶馆》虽然只有二幕,但事件多,人物关系复杂。译成英语时,繁多的称谓是译者面临的一个难题。英译无论在处理亲属称谓还是社交称谓,都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理解人物之问关系的即时性需求。例如:

王利发:怎样啊六爷!又打得紧吗

WangLifa:Howarethings,myfriendIsthefightingfierce

王掌柜跟警察打招呼,称警察为“六爷”,英若诚将其译为“myfriend",准确表达了原文寒暄的语言功能。

[2]包汉宗,李海良.高校移动教育平台的构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1):33-35.

[3]姜新春,陈章其.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移动学习的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9(9):68-70.

[4]刘建设,李青,刘金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7(07).

参考文献:

[1]曹树钧.简论四川学者李伟民的莎学研究[J].四川戏剧,2002(5).

[关键词]出口产品商标翻译

一、文献综述

彭石玉(2001:)从文化因素入手,阐述了商标词的文化属性及商标词国际化的跨文化传通实质;提出汉语商标词国际化至少有四种途径:音译法、对译法、直称法和拼译法,并且明确指出拼译法最为理想。

笔者也非常赞同此种方法,它与不少学者提到过的音义结合、谐音兼义等都有异曲同工之效。但是对于如何才能达到这种理想效果,学界讨论不够深入。直到2004年,安亚平分析了中国名牌产品商标词的译名特点,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如过多采用拼音,不注意文化忌讳,重名现象严重等;接着从等效翻译的角度,阐明翻译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如套用译法、臆造法;进而将臆造法具体划分为:拼音调整、拼写变异、组合拼译等,原则是要取得译名和原名在营销功能上的等效(安亚平,2004)。

朱亚军(2003)则从商标命名的符号学原理出发,指出“商标翻译不是由原语到译语的单项文本材料的简单替换,而是在明确原语商标符号指代关系的前提下,结合译语的语言特点和语境因素进行的二度创作过程。”他依据符号学翻译观,提出了商标翻译的“从主原则”、“关联原则”和“简明原则”以及相应的翻译策略:传统翻译方式和当代商标名的翻译方法。

综上所述,我国商标翻译研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从少人问津到谈论热点,从当初的英译汉到目前的汉译英,所取得的成绩可喜可贺。但是,该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缺憾。杨全红等(2003)就尖锐地指出过商标翻译存在的问题:“人云亦云多,标新立异少;闭门造车多,外向合作少;主观臆断多,实际调研少;自以为是多,客观讨论少;单向思维多,多向审视少”。这些问题在出口产品商标翻译的研究中尤为突出。

虽然学界提出众多的理论和方法,但这些理论和方法是否得到了验证?出口企业在命名或翻译其产品商标时能否有意识地去运用?至今国内此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而针对北京市出口企业商标翻译研究则是空白。因此笔者主持的课题组在以上综述基础上,通过《北京市出口产品商标命名和翻译问卷》(以下简称《问卷》),对北京市出口产品的商标翻译现状进行抽样调查,以验证已有理论和方法的实际运用情况,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发现目前北京市外销产品商标命名或翻译中已有的经验和尚存的不足,以及应对建议。

二、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对象及内容

1.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该《问卷》专为北京出口产品商标命名和翻译状况的调查而设计。其目的在于了解在京出口企业及其商标命名和翻译的现状,以便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在于验证学术界广为宣传的一些原则是否被运用在了企业命名和商标设计当中,以及运用的程度,以便为探究出口企业及其产品的商标翻译原则、策略提供实证依据。

2.调查对象

截止至2006年2月北京进出口企业已达10365家。由于本研究主要以出口产品商标的翻译为主,故选择了50家有出口业务的企业或公司于2006年11月进行问卷发放,答卷人必须为该机构负责营销或商标业务的管理人员。12月中回收问卷45份,经过严格筛选,合理评估,确定对33份具有可信度和有效度的问卷进行分析。

3.调查内容

(1)企业基本信息及商标注册情况;

(2)企业对商标设计的重视程度及商标设计队伍构成;

(3)商标翻译原则和方法;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公司或企业的基本信息和商标注册情况

在33家受调查的企业中,28家有相应的英文译名,约占总数的84%。尚无英文名称的企业,产品多销往港澳台地区。这说明多数企业认识到了英译名称在国际营销中的重要性。但是,在这些英文名称中,约36%只不过是汉语拼音+行业或公司性质的英文,与国际上较为通用的企业名称规范:地名(汉语拼音)+英译名(意译/直译)+行业和公司性质(对应的英文词)不一致。汉语拼音对于不懂汉语的人来讲,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其原名中承载的文化内涵无法传承。这一现象在出口产品商标的翻译中更为严重。请看表1的商标注册情况:

*因同一企业或公司有多种产品多个商标

在33个受调查对象中,国内注册的商标共36件,国际注册的为23件,其中1949年之前创办的企业出口产品商标国际注册为100%;但真正意义上的英文商标仅有11个,不及总数的一半,暂不说其译文的优劣。这些英文商标都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企业,而三个老字号不是汉字就是拼音,要么是汉字拼音一起上。其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是老字号汉语商标多以创始人姓名或地名命名,即“专有名词商标”,专有名词商标采用音译与已有的翻译原则相符;其二是这些企业走出国门较早,当时学界对于出口产品商标研究匮乏,商界没有意识到商标命名应内外有别,所注册的拼音或汉字只是起到法律保护作用,商标的宣传、美感等功能完全被忽视了。另外,2001年后成立的新公司产品虽然也销往世界各地,但只有一个有国际注册商标,另有两个待转入。故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断定,某些新兴企业对出口产品商标的国际注册还没有足够重视。他们认为,新产品不像老字号那样有名气,不大会有人非法抢注,先把产品打开销路再注册不迟。可是这种侥幸心理往往给境内外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此类教训比比皆是。

2.企业对商标命名的重视程度及商标设计队伍构成

要有一个好商标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投入,无法达到目的。我们完全赞同学界对商标设计人员专业的要求。专门设计了商标设计的资金投入及商标设计队伍的教育背景,目的在于了解企业对商标设计的态度,同时验证我们所认为的设计人员专业配备是否与实际相符。

在商标设计的资金投入方面,《问卷》中给出了4个选项:

商标设计的资金投入占产品市场开发总投入的比例大致为:

a)不足1‰b)1‰-5‰c)5‰-10‰d)10‰以上

虽然目前商界对商标设计投入的比例尚无确切数字,本课题经征求众多专家意见,暂定了上述四个选项。结果显示,选择前两项a、b的分别为19和7,约占总数的85%,这说明大多数企业在商标设计上投入的资金偏少。进而说明受调查的企业对于商标尤其是商标命名及翻译在商品宣传和确立自己品牌上的作用认识还不够。相比之下,大型进出口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则特别重视商标品牌的命名和翻译,投入较大。

商标设计队伍构成及其人员知识和经验背景,不容乐观。两个选题均为可多选项。在商标命名者中,选择公司管理层和公司发起人的分别是16和13,各约占调查总数的48%和39%,而选择专业命名公司的只有6,约占总数的18%。

该项调查说明,为图省事省钱,商标命名往往是一个或几个企业领导商量拍板就定,不管参与人员是否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背景。但商界经验告诉我们,在命名商标上花大功夫、大价钱是推广产品事半功倍的诀窍。国内大公司及国外大部分公司已经形成惯例,请专业命名公司,下大力气设计商标品牌,以谋取好商标的潜在利润。如Lenovo就是联想公司花几百万元由香港FutureBrand公司精心设计的。这些很值得北京其他企业深思。

这个结果与上面的商标设计者一题,揭示了同一现象:在调查的企业中,设计商标时,实际上很少有管理或营销以外的专业人员参与。现代商标的选择只注重美观是不够的,发音、寓意、易于注册尤为重要,尤其是外销产品的商标名称。

在众多专家论及的专业中,本课题选择了讨论较多的13项。为比较起来方便,特设为打分题,请答卷人在13个学科或专业中选出对商标设计最重要的5个,并对所选的5个专业按重要性打分,5分为最重要,依次递减。

3.商标翻译原则和方法

a)、b)为两个对应的选项,选中率几乎相似。这说明,出口企业在将商标推向国际市场方面还处在较为矛盾的探索阶段,对外销产品商标的命名还没有达成共识性原则。淡化生产地概念,从一定程度说明北京的出口企业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还没有足够的信心,因此尽量淡化商标中的中国特征,带着面具参加国际竞争。但是,针对销售国家、地区的特点,考虑文化差异,却是普遍接受的观念。商标翻译中的文化意识值得提倡。

在对原商标与译入语商标的关系调查中,我们发现,选择直接翻译或者汉语拼音的各占25%.44%的企业选择“在外文中寻找不仅字面而且内涵都能对应的译名”;而选择重新命名商标的只有6%。这一数据与问卷开始部分的商标注册信息基本相符。进一步暴露了北京出口企业在商标翻译上存在的不足。近一半的企业不重视英文商标的选择,导致简单的直译和汉语拼音商标泛滥。

意识到找寻发音、字面与内涵意义对应商标译名的企业或翻译研究者,固然值得褒奖。但是,掉以轻心甚至盲目地信手拈来某个貌似对应的词,其危害更大。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因缺乏专业人员指导所至,但也有的是某些学者的片面分析或人云亦云。例如北大方正的“founder”译名,曾在商标界备受推崇。原因是英文的[f]与汉语的“方”谐音,语意又是人们常见的“缔造者、创造者”,有的人甚至还说给人以“坚实”的寓意,或许是与“foundation”联系在了一起。殊不知,“founder”一词另一用法可作动词,意思是“(船的)沉没”、“(房屋、土地)坍塌”、“(计划等)失败”(陆谷孙,1993)。如果当时此商标翻译者翻一下词典,或许不会用“founder”一词。只知道人云亦云的人们若多一点思考,也不会把这个译文捧上天。

为深入了解在京企业商标英译时常用的方法,以及存在的不足,同时了解众说纷纭的商标翻译原则和方法在商标命名中的实际运用情况,我们专门设计了为下面内容打分排名的选项。

四、结论

这次对在北京市出口企业产品商标翻译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基本反映了本市出口企业产品商标翻译的状况。

[1]安亚平:中国名牌产品商标词译名分析及其翻译方法[J].上海科技翻译.2004,(4∶43-46)

[2]李淑琴:TrademarkTranslationfromaSociosemioticPerspective.InternationalJournalofEducationalEngineering[J].2006,Vol.3,No.4,HongKong

[3]彭石玉:汉字商标词的跨文化传通[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4∶57-59).

[4]杨全红李茜:简论我国品牌翻译及品牌译名评析之阙失[J].上海科技翻译.2003(3)

[5]朱亚军:商标名的翻译原则与策略.[J].外语研究.2003,(6∶29-34)

关键词:归化;异化;舌尖上的中国;饮食文化;翻译技巧

一、引言

《舌尖上的中国》从多维的角度展示中国各族美食的特色和内涵。英译版的《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华美食文化宣传的经典之作,作品将字幕翻译与朴实的人物形象、背景故事巧妙结合,更让世界了解中华美食的历史文化。通过知网的搜索发现:《舌尖上的中国》的翻译研究,多数侧重于美学修辞、目的论、菜名翻译法的研究。本文从《舌尖上的中国》的翻译实例,探寻异化翻译在饮食文化外宣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归化和异化理论

三、异化翻译在英译版《舌尖上的中国》的应用分析

中国各族人民用精湛的刀工火候和烹饪简单的食材,在五味的调和中成就了各族特色的美食。如何让目的语读者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美食文化的内涵?韦努蒂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英语帝国的文化霸权的批判和对译者主体意识觉醒的弘扬。[6]因此,异化法是民族饮食文化外宣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异化翻译美食的名称--传承民族美食的文化寓意

英译版《舌尖上的中国》大多使用归化法翻译中国美食。如:瑶族的“蕨根糍粑”翻译为“fernrootcake”、西安的“腊汁肉夹馍”翻译为“Chinesehamburger”等。异化翻译的例子,如,白族的炸乳扇:friedRushan;江西的九层皮米糕:Nine-layerricecake;臊子面:Saozinoodles等更能保留中华美食的韵味和神秘感,引起异国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升了中国文化的感召力。

(二)异化翻译美食的工艺———述说美食工艺的人文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翻山越岭寻找美食,用镜头定格制作的过程,用语言捕捉人物情感。中国味民族风一一展现幕前。异化在翻译中的运用得当,凸显中国风:例1(维吾尔族的馕)将小麦面粉发酵后,在特制的火坑中烤熟便制成馕。译文:Thefermentationofwheatflourisbakedinaspe-cialfirepittomakeNang.例2(藏族的酥油煎松茸)酥油煎松茸在产地更常见。用黑陶土锅溶化酥油,放上切好的松茸片。译文:Onepopularlocaldishisfriedpinemushroominbutter.Thebuttermeltsinblackceramicpotbeforepinemushroomssliceareadded.例1和例2,运用异化法翻译“馕”、“酥油煎松茸”、“火坑”、“黑陶土锅”,在句式的表达也是保留原文的结构,既解释了美食制作过程的原料、器皿和工艺,又引申出对食物的深厚情感,凸显对自身文化的特殊情怀。

(三)异化翻译美食的起源———诠释美食的历史故事

(四)异化翻译美食的民俗———展示美食背后的传统习俗

《舌尖上的中国》展示多彩的传统习俗,如:山西新婚回门吃枣花馍,安徽三月三吃篙子粑粑等等。传统习俗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是美食文化翻译的难点。例4.每年的立冬是请酒神的日子。译文:Lidong,thestartofwinter,isthedaytoworshipthegodofwine.译文中,“立冬”是民间历法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异化翻译为“Lidong”,耐人寻味。“酒神”的英文一般翻译为“Bacchus”或“Dionysus”,是西方的酒神巴克斯和狄俄尼索斯。译文“请酒神”异化翻译为“worshipthegodofwine”,因为绍兴酒的酒神是仪狄。美食的诞生是偶然中的必然,是各民族人民的辛勤和智慧成果。异化翻译含蓄委婉重展露情感,更有助于让目的语读者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发展进程。

四、民族饮食文化外宣的异化翻译

语言的翻译离不开翻译法和翻译技巧的运用。就翻译法而言,直译和意译两者相互交融于。直译法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准确传递,意译法注重原文意思的传递,不必拘泥于形式。实例证明,采用直译法更能保留原文的风格和韵味,体现异化的效果。就翻译技巧而言,笔者认为音译、直译和释义等翻译技巧的灵活运用是实现异化的有效手段。

(一)音译法

对于目的语读者熟悉的饮食文化的介绍,可采用音译法,保留原汁原味的中国特色。如,豆腐:tofu、馕:nang、粽子:zongzi、饺子:dampling等。

(二)音译加释义法

对于目的语观众不熟悉的饮食文化的介绍,可采用音译加释义法,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和理解力。如:黄馍馍:huang-momo(yellowsteamedbun)、泡馍:paomo(steamedbunswithbeeformuttonsoup)、酒曲:jiuqu(fermentation)。

(三)直译法

美食背后的人物形象,如,麦客:wheatman、白案:whiteboard、鱼把头:fisherchief、铲刀帮:bladeband等;美食的烹饪器皿,如,井盐(saltwell)、火坑(firepit)、鏊子(griddle)、窑洞(cave)、黑陶锅(blackpotterypot)等;常见的中式菜肴,如,干炒牛河:stir-friedricenoodlewithbeef、香煎马鲛鱼:friedMackerel、油焖冬笋:deepfriedwinterbambooshoot等,采用直译法更简洁明了,形象贴切。

(四)音译法加直译法

以地名或人名命名的美食文化,可采用音译法加直译法。如:诺邓火腿:Nuodengham、柳州螺蛳粉:Liuzhousnailnoo-dle、兰州牛肉拉面Lanzhoubeefnoodle。合理运用异化策略,辅以适当的文化阐述,能使目的语读者接受并传播中国饮食文化,提升本国文化的地位。[7]但任何的译文没有完全的归化和异化。完全的异化,会让目的语读者迷惑不解。完全的归化去迎合目的语观众,会降低自身的文化魅力。翻译中要找到归化和异化的平衡点,潜意识增加异化处理的比例。

五、结语

闻名世界的中华美食吸引着各国的美食爱好者。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翻译是一项重要的手段和载体。要让外国的观众了解领会中国文化,又要保留和体现文化特色,对译者是个巨大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发展,要求我们创新运用多种翻译手段,有效拉近读者,挖掘不同文化中的共同情感属性,激发不同语境中的情感共鸣,才能完整准确形象地展示本国文化特色,在日益激烈的文化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参考文献:

[1]VonutiLawrence.TheTranslationInvisibility.AHistoryofTranslation[M].London:RoutledgePublishing,1995:20-40.

[2]张晓世,耿小超.韦努蒂翻译理论:文化负载词汇的救星[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11):1209-1212.

[3]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24-26.

[4]孙礼致.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40-44.

[5]何武.跳出菜名译菜谱———影响中式菜谱英译策略选择的几组关系[J].外语学刊,2010(4):132-134.

[6]王宁.解构、后殖民和文化翻译———韦努蒂的翻译理论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4):51-56.

关键词:近年;赛珍珠英译《水浒传》;研究综述

一、视角丰富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主要观点包括:胡天赋将赛译《水浒传》置于后殖民主义的语境中加以审视,译本在原文人物的再现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译文语言风格有很大的转变,人物形象发生了严重的变形和扭曲,甚至出现了歧视英雄人物的案例,他还提出重译和修订这些后殖民主义色彩颇重的译例。张明蓉从后殖民视角切入,探究了赛译《水浒传》中语言、文化和文学三个层面的杂合现象,还分析了该译本中杂合现象的积极意义及其对于汉语的国际推广与对外翻译工作的启示。唐艳芳指出了赛译《水浒传》研究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即数量少,质量差,长期遭冷落等;在翻译选材和翻译过程中,赛珍珠都体现了尤为突出的主体性;在策略选择上她倾向于以原文为导向,虽声称自己的翻译方法是“直译”,但在译文中更多体现的是其对于差异的追求。

译者主体性方面,唐艳芳结合译者所处的及其译著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译者主体地位从后台走向前台的历史演变,着重探究了赛珍珠英译《水浒传》选材方面的主体性,主要论证了译者为何选择《水浒传》、为何是七十回的版本以及为何将标题译成AllMenAreBrothers等问题,最后强调应该历史地,宏观地去考察影响和决定译者主体与时代背景之间的互动机制,审视赛珍珠的翻译观与创作观的统一性。

叙事框架方面,张荣梅借鉴蒙娜贝克(MonaBaker)的翻译叙事观,从时空框架设定、标示式框架设定、选择性采用框架设定以及参与者的再定位四个方面评析了赛珍珠英译的《水浒传》,指出赛珍珠英译《水浒传》的目的也是通过上述框架的设定而达成,其叙事策略受到了自身文化立场和社会现实中诸多权力因素的影响,也表现出了她对原语文化的负责态度及其以叙事构建现实的姿态。

接受理论方面,钟再强从原著、译著以及读者三个方面分析了赛译《水浒传》在西方广受好评的原因,发现原著广泛的国际声誉与精湛的艺术特色,译作的可读性、流畅性和翻译策略,“第一批读者”的“名人效应”,译者的综合素质等因素成就了赛译本久盛不衰的巨大成功。

改写理论方面,王文彦以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和三个关键词为基础,从宏观方面对影响赛珍珠翻译过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即译者的意识形态、诗学观念和赞助人不仅影响了译者对于《水浒传》原文版本的选择与书名英译,译本题材、主题与译语风格的构思,还影响了译者的翻译过程与译本的接受与宣传。

功能主义研究方面,游洁首先阐明了赛珍珠英译水浒及该翻译活动的策动者的目的,即忠实反映中国文化,传达原文本中的异,然后从篇章、句子和遣词三个层面分析了译者采取的翻译方法,肯定了译著在传播中国文化,创造经济与社会效益以及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成功。叶朝成和文燎原以翻译目的为视角,从文化意象和喻体意象的处理上横向比较了赛译本和沙博理译本中的习语英译,认为译者的翻译预期与翻译目的决定着译者的翻译策略,而翻译预期功能的实现与否也能为翻译批评提供新的切入点。康爱霞从目的论的视角对赛译《水浒传》中的社会称谓语进行了分析,通过探究译本中尊称、谦称、贬称及绰号的处理方式,提出翻译目的会决定预期目的达成的策略和方法,译文的确立应注重传递原文本的交际目的与文化内涵,考虑观众的接受。靳吉丽通过比较赛译和沙译《水浒传》,分析了译者翻译目的与影响其翻译实践的因素,并结合标题、文本类型、文化专属性等方面的英译实例来探讨两位译者的翻译策略,以论证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性。

二、局限性

以从目的论视角研究赛译《水浒传》为例,一方面这类研究较少,另一方面仅有的研究大都围绕译者目的、文化交流与对话、译者策略、译者主体性等关键词,在研究方法上多为个案分析或者对比研究,论据上一般结合译本中词汇、短语、句子甚至篇章中所涵盖的意象、习语、称谓语等,旨在揭示译者的目的、译者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方法与策略、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因素、功能主义理论的适用性等。对译者目的的探究上缺乏多角度的思考,论据上多援引前人用过的,甚至用错的,论证过程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在研究目的上应多思考如何辩证地看待译本以及挖掘译本的实践意义,为赛译水浒的翻译批评做出新的尝试。

[1]邱晓娟.赛珍珠水浒传翻译的女性主义研究[D].浙江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

THE END
1.小学资料:中国菜的英文翻译中国菜的英文名1.北京烤鸭roastBeijingduck2.辣子鸡丁sautedicedchickenwithhotpeppers3.宫爆鸡丁sautedicedchickenwithpeanuts4.红烧鲤鱼braisedcommoncarp5.茄汁虾仁sautefishsliceswithbambooshoots6.涮羊肉instantboiledslicedmutton7.糖醋里脊porkfilletswithsweet&soursauce8.炒木须肉sauteshreddedporkwitheggs&blackfungus9.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73975974
2.中国菜谱英文翻译大全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将翻译内对于原文的求真和翻译外达到的务实效果结合起来考察;将译者的身份及相应的行为与翻译质量评价结合起来考察,研究译者行为和译文的关系;将译者的译内行为和译外行为结合起来考察。 1、美国中餐菜谱英译者的译内行为:正法翻译 传统上的翻译方法主要有音译、直译、意译以及诸多技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61uj9zm.html
3.西餐菜品英语翻译指南:从开胃菜到甜点!西餐文化博大精深,其菜式名称更是琳琅满目。从开胃菜到主菜,从配菜到甜点,每一味佳肴都拥有一个优雅且精准的英文名称。本文将从四方面详细阐述西餐菜品英文名称的表达方式,带领读者领略西餐语言的魅力。 一、开胃菜 西餐中的开胃菜,旨在刺激食欲,为之后的用餐做好准备。 https://www.coffee.cn/xican/post/482200.html
4.中式菜单的英翻译.pdf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2010(9) 参考文献(5条) 1.朱葆琛;朱锡炎 实用旅游英语 1991 2.刘清波 中式菜名英译的技巧和原则 2003(11) 3.黄海翔 中餐菜单英译浅谈 1999(01) 4.黄承球 中国菜谱英译初探[期刊论文]-广西师范学报 1997(02) 5.陈克成 旅游交际英语通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15/115402145.shtm
5.中国菜谱日语翻译6篇(全文)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将翻译内对于原文的求真和翻译外达到的务实效果结合起来考察;将译者的身份及相应的行为与翻译质量评价结合起来考察,研究译者行为和译文的关系;将译者的译内行为和译外行为结合起来考察。 1、美国中餐菜谱英译者的译内行为:正法翻译 传统上的翻译方法主要有音译、直译、意译以及诸多技巧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ssg68ju.html
6.菜名英译中的汉文化外宣鉴于此,本文以西安几家涉外星级酒店的英文菜谱为参考,以典型的菜名误译为切入点,根据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异,结合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发布的英文菜名译本,对现有的陕西菜名翻译文本进行归纳整理,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梳理了菜名英译的原则和方法。研究表明,菜谱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它不仅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8186382.nh.html
7.中国菜名英文翻译1由此可见,中餐菜名的英译方法是灵活多变的。至于我们在翻译中应该采用哪种方法,可根据各人的习惯和具体情况确定。不过只要掌握了第一种以主料开头的翻译方法,对其它种类的翻译方法便可以触类旁通,我们只需根据文中所列出的翻译公式去相应作一些交换就行了。专业菜谱翻译服务小小一本菜谱,是餐厅的一张名片。以往招待https://m.360docs.net/doc/61ee1028915f804d2b16c128.html
8.08年奥运会期间中国菜菜谱中英互译的那个叫–手机爱问08年奥运会期间中国菜菜谱 中英互译的那个叫什么名?08年奥运会期间中国菜菜谱 中英互译的那个叫什么名字A*** 2014-06-23 16:57:46 举报 其他回答 叶*** 2014-06-23 17:00:48 举报 0 评论 中国菜菜单 中英文对照 08年奥运会 凉菜 八宝辣酱(Eight Delicacies in Hot Sauce)、夫妻肺片(Pork Lungs in https://m.iask.sina.com.cn/mib/5aWMuqZEsDn.html
9.为什么我觉得英译中更难,汉译英更简单?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英译中呢?英译中和中译英各有各的难。英译中 对英文原文的理解。翻译英语的时候不能只看词典上的意思,而是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0173141/answer/3315944228
10.中餐菜名英语翻译策略分析[2]贾真真.“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中餐菜名英译研究——评《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J].食品工业,2020(6):380-381. [3]桑韩.中西菜谱及饮食文化交流中的中英文翻译[J].英语广场,2020(5):9-10. [4]单心康,张红菊,朱平平.跨文化视阈下鲁菜翻译策略研究[J].山西青年,2020(8):18-19. https://www.gwyoo.com/lunwen/yylw/yyfylw/202112/751519.html
11.人民网陕西美食英文翻译各不相同专家呼吁眷建立标准化记者了解到,虽然西安各高校及翻译协会制定了一套相关的翻译标准,但是由于没有形成地方准则,许多饭店和旅游场所依然我行我素,通过网上在线翻译或者是汉字英译等方式翻译相关菜谱。如何才能将陕西美食翻译形成标准化,记者联系了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标准质量研究中心的马主任。马主任告诉记者,公共场所标准化制定,陕西省一直走https://news.xupt.edu.cn/info/1006/9574.htm
12.“菜谱”日语翻译“菜谱”日语怎么说写中文“ 菜谱 ”的日语翻译 词典解释 ├─查询结果 1 └─查询结果 2 (暇惇儿) (1)メニュー.献立表. (2)料理の本.料理手引書. ■中国菜谱/中国料理の本. ■北京菜谱/北京料理の本. 中文“ 菜谱 ”的其它翻译 词典解释 (1)[中文词典] (2)[英汉词典] https://tran.httpcn.com/Html/ChinesetoJapanese/56/ILRNPWTBRNAZUYUYXVCQCQ.html
13.英语学习网站大集合(比以往更全面)http://www.ccnt.com.cn 中华文化信息网,由文化部领导,综合性强。英文部分属<中国文化艺术丛书>之英译本。 http://www.chinavista.com/entravel/culture.php 介绍中国文化的双语网站,语言地道,内容丰富,包括各种菜谱等。但更新不快。 http://www.chinapage.com/classic1.html 中国典籍,部分有英文版,特别是http://www.yuloo.com/news/2005-03-21/31801.html
14.每日菜谱的翻译是:Dailyrecipes中文翻译英文意思,翻译英语每日菜谱 青云英语翻译 请在下面的文本框内输入文字,然后点击开始翻译按钮进行翻译,如果您看不到结果,请重新翻译! 翻译结果1翻译结果2翻译结果3翻译结果4翻译结果5 翻译结果1复制译文编辑译文朗读译文返回顶部 Daily Recipes 翻译结果2复制译文编辑译文朗读译文返回顶部http://ruidianyu.zaixian-fanyi.com/fan_yi_981391
15.一个好的食谱英语翻译双语例句短语释义2. 我有一个健康的食谱 I have a healthy diet 相关单词 1. recipe翻译为;英式[?res?pi]美式[?res?pi] TOEFL高中GMATIELTS初中CET6GRE商务英语考研 基本释义:n.[N.名词]食谱, [] , 秘诀, 烹饪法 网络释义:recipe: 食谱, , , 菜谱 2. A翻译为一个;英式[e?]美式[e?] 初中 网络释https://www.yuqimai.com/english-translation/0fd17d4b82ad4051/
16.翻译报价专业翻译企业外译外直译(共16组外语) 韩译日/日译英/英译韩/蒙译日 300元/千字 其它语种普通材料 590元/千单词 其它语种专业材料 790元/千单词 新译通目前提供16组外语之间的直接互译服务: 1、韩语译日语2、日语译英语3、英语译韩语4、俄语译英语5、德语译英语6、法语译英语7、西班牙语译英语8、意大利语译英语9http://www.qytfy.com/baoji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