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车主小张续保时发现,他的车险居然比去年还要贵,刚买的新车没有出过险,但是返点之后续保价格却从第一次购买保险的四千元变成了六千多元,上涨了2000元左右。
在车友群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今年新能源汽车的保费全面上调了。以前的车险升级成了新能源专属车险,车损险部分的责任,不止包括车身,还包括电池及储能系统、电机及驱动系统、其他控制系统以及其他所有出厂时的设备。
新能源汽车消费走向市场化
新能源汽车涨价已成为事实,疫情对产能的限制,全球汽车芯片短缺,中上游材料轮番涨价,锂电池电芯价格提高,这些变化最终都反映到了下游的整车价格上。
2022年也是新能源汽车补贴最后一年,2022年的补贴标准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在这种背景下,部分车企选择给今年的补贴设置一个过渡期。
当然,也有部分车企采用了最直接的涨价方式,特斯拉、极氪001购新车需按新价格来算。“老韭菜”终于看到了“等等党”的全面溃败。
据经济观察网统计,从2015年以前到2021年,平均每辆通过审核的新能源汽车能够获得的补贴,已经从10.64万下降到了1万多元。
但是,《智能相对论》了解到,2015年到2020年的5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从1%提升到5.8%。到2021年这一数字飙升到了13.4%。
其中,非限购城市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迅速,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看来,新能源汽车消费已经完全走向市场化。
不过市场化的另一面是,新能源汽车已经分化出三股力量。以特斯拉、蔚来、小鹏为代表的的造车新势力。以华为、百度、小米、富士康为代表的的科技巨头。还有,以大众、比亚迪、吉利为代表有强大资本实力的实业资本。
大量企业对电动化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他们或者迅速完善产品线,或者加大跨界力度,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整车产品在进一步丰富。
堆硬件为高阶自动驾驶做准备
价格上涨如果不可避免,商业竞争的下半场只会更加激烈。车企要怎么让用户觉得涨价涨得值呢?
造车新势力除了自掏腰包过渡,同时也在通过软件预埋加速智能化,打造智能座舱差异化,丰富运营服务加大推品牌广力度。同业竞争加剧,一定程度也在倒逼他们“放血”升级,来获得消费者青睐。
微博用户小特叔叔,拆解了最新的中国版ModelYPerformance,发现了它和ModelSPlaid用的是一样的车机娱乐芯片AMDRyzenquad-coreprocessor。相当于特斯拉把性能媲美PS5的配置下放到50万元以下的车型了。
实际上,特斯拉所有车型,已经从最低端到最高端,都配备了一样的智能驾驶能力。因为不止传感器,所有车都预埋了一样的专用自动驾驶芯片,而且未来的新款车型也会是如此。
这不过是继预埋自动驾驶芯片之后,新一轮的提前预埋高端车机芯片。目的还是在用硬件冗余为软件升级奠定基础。
除了特斯拉,以国内造车新势力为代表的车企,也已经抢装高阶自动驾驶需要的硬件。目前,低阶智能驾驶广泛普及,蔚来、小鹏、理想的新产品上市计划中,几乎都预埋了可以支撑L4级别以上自动驾驶所需算力要求的芯片和雷达。
蔚来,有4颗NVDIADriveOrin芯片以及800万像素摄像头,配备视觉自动驾驶技术,并搭载了有11个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以及众多感知硬件的NIOAquila蔚来超感系统。
当前竞争环境下,消费者需要科技卖点。而车企也正在提升硬件配置的价值,逐渐将智能竞赛的重心转移到高阶自动驾驶。一旦未来,政策环境和软件方案成熟,就可通过OTA激活装备,抢占高阶自动驾驶先机。
智能座舱同样内卷
具有前瞻性的特斯拉,已经在瞄准自动驾驶之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车机芯片预装。这套智能座舱硬件大概率也将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风向标。再看现在的国内汽车市场,国产造车新势力在智能座舱上其实已经很“内卷”了。
“蔚小理”在智能座舱上均采用高通芯片,区别在于屏幕数量、芯片算力和语音交互逻辑等。同一层面上,做到了基础功能,人有我有,人无我也要准备着。
Minieye座舱感知事业部负责人杨一泓在虎嗅的采访中说,2020年下半年,开始有车厂,特别是新造车品牌们,反向跟他们提出一些“只有你想不到的,脑洞超乎想象”的想法。
理想ONE的中控设计,由四块屏幕组成。除了方向盘上的快捷键外,几乎没有实实体键。小鹏的智能座舱由一块常规的中控屏和仪表屏构成。小鹏汽车副总裁纪宇表示,当前车内的交互模式已经完成了从物理按键到大屏的过渡,下一个趋势就是语音交互。
触控和语音是理想、小鹏车主与车辆间的主要交互方式。理想ONE2021,考虑到车主可能在车外语音控制开尾门、车窗等,同时使用了“四音区分区识别”,麦克风就装在窗户上面,可以实现车主在车窗外语音唤醒车辆。
小鹏的全语音功能,几乎覆盖车内所有应用生态及功能。它支持“连续对话“和“语义打断”,可以在20秒内连续接收多个指令,不需要每次都用“你好小P”来唤醒,交互方式更接近人的日常交流。
蔚来则是通过中控屏、数字仪表和后排HDR多功能控制屏实现三屏交互。但是,李斌曾公开表示,在2015年的时候,蔚来对中控屏的使用比较抵触。只是因为当时方方面面还不成熟,才被迫回到了中控屏的路线。
他认为,蔚来总有一天要把车内的屏幕干掉。所以在智能座舱上,蔚来比较早的引入了AR/VR概念,甚至发布了AR/VR设备。在李斌眼里,如果AR、VR体验足够好,蔚来根本不需要搞大横屏。
“蔚小理”智能座舱的设计,无论是强调语音交互、触控还是AR/VR,其实质都是为了让智能汽车在将来能够搭载更多功能,并拥有专属于自己的亮点。要达到“大而不同”未来智能座舱的设计只会更加“激进”。
喜欢抠成本的特斯拉都愿意下血本给普通车型铺上高端的芯片,将来国产新势力为了提升竞争力,无论中高低端车型,恐怕也不得不逐渐完成高水准硬件下放,车企整体造车成本还会上涨。
造车新势力领跑汽车智能化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特斯拉率先将台式PC算力搬进了智能座舱。功能多样性是座舱由基础功能向娱乐化、消费化转型的基础。升级硬件水平后,特斯拉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创新服务,从游戏、软件、服务获得更大规模的营收。
譬如,他们普遍都提供了游戏、K歌、音乐、语音交互、远程控制、无限流量等功能。甚至在去年4月30日,小鹏还公开了一项发明名称为“一种基于智能座舱的视频会议方法和智能座舱”专利。
和特斯拉不同的是,国产造车新势力的订阅服务中还包括一些传统形式的汽车的维修保养服务,比如上门保养、上门取送车、一键加电等等。
2021麦肯锡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指出,中国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的呼声日渐高涨,也十分愿意为新颖的功能支付溢价。同时,消费者对现有汽车购买模式及售后服务的要求也出现了改变。超过半数的消费者都偏好创新服务模式。
尽管新能源老车主在自嘲,自己终于不是老韭菜了。短期来看,新能源汽车涨价似乎会让消费者钱包“受损”。
但是,1月最新数据反馈,2021年12月,蔚来交付新车10,489台,同比增长49.7%。小鹏汽车总交付量16,000台,同比增长181%。理想ONE交付达到14,087辆,再创交付量新高。
长期来看,“新能源”已经不会阻碍车主选购新能源汽车。但是“价格”要素对消费者的影响仍待验证。
新能源汽车朝智能化发展,如何让“软件定义汽车”十分关键。广泛的用户群体,是车企未来发展的基础,车企产品附加值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高。这些“附加值”能否对冲涨价的负面影响,消费者最终会给出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