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车“开进”商场安全否

近日,上海一辆新能源试驾车在试驾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试驾车的安全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

近年来,各大汽车品牌“扎堆”进驻购物中心,市民在逛街购物的同时还能看车、试驾。而试驾路线大多安排在购物中心周边,人流车流相对复杂。车商如何保证试驾过程不发生意外?试驾为何要安排在购物中心附近?如发生交通事故,顾客和车商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汽车体验店进驻商场消费者“边逛街边看车”

“先生,要不要了解我们的新车?”在深圳某商场的一家新能源汽车体验店,一位销售人员正忙着招揽客户。记者了解到,“汽车体验店入驻商超”成了一种新风尚,尤其是客流量充足、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购物中心,正成为各大车企开店的首选。

据去年发布的《2021—2022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位于商场或购物中心的新能源商超店发展迅猛,全国已达到2200余家。

为何新能源汽车厂商喜欢进驻购物中心?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新能源与燃油车用户消费行为洞察报告》,40岁以下新能源车消费群体占比高达84%,其中30岁以下新能源车用户占比最高,达到43%;31岁—40岁占比为41%。记者了解到,新能源汽车的客户群体大多偏年轻化,到有吃喝玩乐的购物中心看车,更贴近年轻人的消费方式。

记者在多个商场看到,装修豪华的新能源汽车体验店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一名销售人员介绍,位于区域核心的购物中心人流量大,会增加获客的可能。“现在的年轻消费者,喜欢一边逛街一边看车子,还能预约试驾。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逛街的人很多,就会顺便来体验店看看车,我们有时候都忙不过来。”据该工作人员介绍,购物中心的体验店不光展示汽车,还能进行试驾、订车。

试驾体验:须满1年驾龄路段限于商场周边

记者走进其中一家新能源汽车体验店,工作人员称可以安排记者试驾。工作人员表示,试驾汽车都停放在购物中心地下车库,方便顾客看车时预约试驾。记者预约试驾前,工作人员询问了记者的驾龄,要求试驾人员的驾龄超过1年才可安排试驾。

到了试驾当天,记者到达门店后,销售人员查看了记者的驾驶证,并拍照上传到电子试驾系统。随后工作人员要求记者签署电子试驾协议,并提醒记者试驾期间遵守交通规则,其间产生的交通违法行为由记者自行承担。

接着,工作人员带记者到了购物中心地下车库,记者看到的是一辆已经上了牌的汽车,车身并无“试驾”字样。该工作人员表示:“像其他汽车一样开就可以了。”

随后该工作人员先将试驾车从车库开出去,带着记者试乘一段路后再由记者试驾。试乘期间,工作人员一边展示汽车的功能,一边解答记者对汽车的疑问。如为了展示汽车的加速,工作人员会猛踩油门,让记者感受汽车的“推背感”。试乘一段路后,工作人员将车子交由记者试驾。记者试驾的路段在购物中心附近,当时车流还不算大,随后记者听从工作人员指引,重新将车开回了购物中心地下车库。

对于汽车商家进驻购物中心,不少消费者都持赞成态度,但也有人担心在商场周边试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一位门店工作人员说,试驾前他们都会审查试驾者的驾龄,“一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顾客都是开过燃油车的,经验相对有保障。如果由顾客引发的事故,则由顾客赔偿。”对方表示,他们跟车时会留意顾客的驾驶水平,一旦顾客操作不当会随时叫停试驾,改让顾客试乘。但在记者试驾期间,随车工作人员有时会回复手机信息,并未专心留意试驾者的一举一动。

律师:

试驾协议“免责条款”无效出事故责任不由消费者单独承担

记者亲身体验了解到,试驾前商家会要求消费者签署试驾协议,规定“造成的一切人员、财产损失将由试驾者本人全部承担”,这样的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应?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邓志松律师表示,试驾协议及其条款是否有效,应当看试驾协议条款的内容是否合理确定了商家和试驾者的权利和义务。

邓志松介绍,试驾协议一般由商家一方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单方拟定,属于格式条款。“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他表示,协议中如有“试驾者本人承担全部责任”的条款,属于典型的免责条款。“如果商家拟定的试驾协议显然不合理地免除商家的安全保障义务、加重试驾者的责任,或者商家未对试驾者进行合理的风险警示,应当认定该协议的免责条款无效。”

邓志松分析,在发生交通事故时,首先要看各方是否对交通事故存在责任。“在责任分配上,试驾时发生交通事故,如果是由消费者的过错导致,其应当承担相应损害赔偿责任。而试驾通常有销售人员跟随、试驾路线一般由车辆销售公司规划,因此随车人员和车辆销售公司也应该有相应的管理责任与安保义务。随车人员或车辆销售公司存在过错的,比如未尽合理告知义务、注意义务、规划试驾路线不合理等,车辆销售公司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邓志松同时提醒,如果在销售人员驾驶、消费者试乘的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的,消费者有权要求车辆销售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THE END
1.试驾车辆故障处理协议.docx试驾车辆故障处理协议合同编号:___甲方(卖方):【全称】地址:【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联系电话】联系人:【联系人姓名】乙方(买方):【全称】地址:【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联系电话】联系人:【联系人姓名】鉴于甲方是卖方,乙方是买方,双方就试驾车辆故障处理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定义1.1试驾车辆:指甲方提供给乙方进行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796971.html
2.预约试驾试驾协议1. 甲方同意为乙方免费提供前述指定车型及颜色的岚图汽车用于本次试乘试驾活动;甲方承诺试乘试驾车辆在乙方试乘试驾时适合进行试乘试驾活动。 2. 乙方同意并自愿参与试乘试驾甲方在本协议项下提供的岚图汽车;如乙方参与试乘或/及试驾前述岚图汽车,乙方承诺如下: https://web.idsmp.voyah.com.cn/drive-agreement.html
3.试驾协议的法律效力如何?试驾协议的法律效力如何? 一般汽车销售商为了控制风险,往往与试驾者签订试驾试乘协议,并约定对试驾造成的事故责任由试驾者自行承担。试驾试乘协议有两个特点,一是由汽车销售商单方预先拟定,二是不与试驾人进行磋商。我们将其称之为格式条款。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第四百九十七条的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http://www.cbrhq.gov.cn/OpennessContent/show/345603.html
4.学法微课堂第28期,以案说法:试驾消费者的责任负担1 试驾协议的法律效力 4S店作为经营者所提供的试驾协议或试驾承诺书,通常属于格式合同,包含大量格式条款。经营者通过试驾协议,一方面是告知并确认试驾消费者具有驾驶资格且当前符合驾驶条件,另一方面也试图减轻或免除试驾过程中因交通事故等可能产生的经营者责任。对此,需要判断经营者通过格式条款所免除或减轻的责任是否属于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91243478309372452
5.试驾协议,你看过吗?试驾协议,你看过吗? 趁着5.1假期的闲暇时间,我去试驾了一把特斯 至于为什么是特斯拉 看着这个补贴力度,我心动了,您呢? 1、 去试驾过的朋友都知道,试驾前车商会让你出示驾驶证并留底复印,同时需要在《试乘试驾同意书》上签字。 而《试乘试驾同意书》上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于车商的免责条款。https://www.yoojia.com/ask/17-11818072179689063617.html
6.4s店试乘试驾协议书(精选3篇)4s店试乘试驾协议书(精选3篇) 您好,**先生/女士,我是本店的试乘试驾专员徐方通,很高兴为您服务!接下来,将由我带领您体验试乘试驾感受,试驾车已在展厅外备好,**先生/女士,请随我来,这边请。(边介绍边走)**先生/女士,跟您说一下,首先是由您先试乘,后试驾,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n64s4dw.html
7.蔚来试驾协议易车汽车新闻为您提供关于蔚来试驾协议的最新汽车资讯,蔚来试驾协议相关的最新易车号文章,为你购车提供参考。https://news.yiche.com/tag/4329152.html
8.汽车销售商可否就签了试驾协议主张免责?试驾协议的格式条款违背法律规定,不能直接免责。汽车销售商作为车辆所有者以及试驾服务提供者,且该试驾服务是针对多数不特定的司乘客户,发生交通事故风险相对较高,其应该负有管理义务和注意义务,即便是因为驾驶者(无论是汽车销售商工作人员还是购车客户)操作不当造成事故,汽车销售商的民事责任都无法推卸。 http://www.nj48.com/open.asp?id=122747
9.用户协议预约试乘试驾用户协议 欢迎使用预约试乘试驾系统 ! 《预约试乘试驾用户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是您(或用户,指使用预约试乘试驾系统的个人或组织)与【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米汽车”或“我们”)之间关于预约试乘试驾系统订立的协议。 重点阅读:https://terms-car-h5.api.xiaomiev.com/user-retention/agre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