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从2013年开始就有企业陆续涉及,当时新能源汽车数量还没有形成规模,企业处于试水探索阶段。2014年年底,国内首个公务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在科技部正式运营,包括北汽e150、比亚迪e6、华晨宝马之诺、特斯拉在内的10款不同品牌均成为科技部租赁车辆。2015年开始,面对新能源汽车私人领域推广乏力及新能源汽车高额补贴的态势,国内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平台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行业也开启了“分时租赁”讨论热潮。
一、重模式、轻产品
图表1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参与主体及流程
图表2法国Autolib分时租赁收费标准
图表3欧美Car2go分时租赁收费标准
二、平台杂、不盈利
目前国内分时租赁参与主体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新能源汽车整车厂主导(包括汽车经销商集团);二是新的创业型租赁平台主导。
整车厂方面,代表企业有上汽、北汽、广汽、吉利、奇瑞、长安等,同时新进入者如乐视的零派乐享也加入其中。从目前全球分时租赁业务看,整车厂主导的分时租赁业务,主要采用采购自家车辆和自建网点,分时租赁给个人的共享模式。
图表4主要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分时租赁发展情况
国内绝大部分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平台是在2013年以后成立的,主要集中在北京、杭州、上海、深圳、武汉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市场上可供租赁的纯电动车型包括北汽E系、江淮、荣威E50、比亚迪e6、奇瑞eQ,启辰晨风。
不同平台分时租赁的收费标准存在差异,主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小时、夜间、整租、长租等方式更加多元化,最大程度上节约了使用者的成本。
然而,与利用社会私人车辆打造的共享模式相比,发展速度明显落后。分时租赁平台均处于前期市场积累阶段,还没有达到盈利水平。整车厂和租赁平台目前实现盈利的几乎没有,无论是整车厂背景的car2go还是非整车厂背景的法国博洛雷旗下Autolib,2015年的亏损高达6000万欧元。一方面是市场容量还没有完全扩张,租赁用户较少;另一方面,分时租赁平台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市场竞争处于同质化低端模仿状态,参与者均没有获利的手段与服务。
图表5主要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平台情况
三、障碍多、前景广
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市场推广障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由于车型集中在中低端产品,租赁体验并不尽人意。尽管新能源汽车租赁满足了消费者尝试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及实践绿色出行理念的愿望,但租赁后的驾驶体验是否能满足其实际需求,消费者是否能获得良好的租赁体验却是租赁平台重点考虑的因素。根据实际调研来看,由于消费者大多习惯了传统汽车良好地操控性,目前供租赁的纯电动车型不能很好地满足产品使用需求。同时由于里程的焦虑,消费者并不能“安心”地使用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用户更强调体验,这也提高了对租赁车辆及服务的要求。
3)分时租赁对租赁网点的密集性和充电桩的便利性要求高,我国目前的租车平台远达不到该标准。首先,庞大密集的网点尚未形成。我国的租、还车网点,总体上呈现零星自发的状态,很多网点都只是小企业在某个局部地区进行的试点。其次,充电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一览众咨询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公共充电桩8.1万个,随车建成私人充电桩超过5万个,但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差距仍然很大,更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的庞大需求。
从趋势来看,分时租赁的运营模式,免去了车辆限号、寻找车位、操作方便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车辆的使用率。尤其在新能源汽车私人应用领域还不完全成熟的前提下,政府资源将会向公共租赁领域倾斜。伴随着智能出行方式的深入,分时租赁将成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的推广渠道。(注:分时租赁的经济性及成本分析详见一览众咨询撰写的《2016-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前景报告》)
回复“电机”,查看新能源汽车电机报告;
回复“充电设施”,查看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报告;
回复“BMS”,查看新能源汽车BMS报告;
回复“空调”,查看新能源汽车空调报告;
回复“电池回收”,查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报告;
回复“燃料电池”,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报告;
回复“物流车”,查看新能源物流车报告;
回复“海外并购”,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海外投资并购报告;
回复“无线充电”,查看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报告;
回复“轻量化”,查看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报告;
回复“VCU”,查看新能源汽车VCU报告;
回复“高压线束”,查看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报告;
回复“电机控制器”,查看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报告;
回复“智能汽车”,查看智能汽车产业链报告。
“一览众车”是一览众咨询旗下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数据及报告的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