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双积分”政策修订,新能源车会涨价吗?买新能源车小心三大套路!

会对新能源车消费市场产生何种影响?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进行了采访调查

什么是“双积分”政策?

2017年,“双积分”政策正式出台。“双积分”政策即汽车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除了传统燃油车带来油耗正积分的同时,还必须销售一定比例的新能源车才能获得相应的新能源积分。在自然年内,如果车企新能源积分没有达到相应要求,则需要向其他车企购买积分,否则就须缴纳罚款或者减少传统燃油车的产量。

提前完成新能源车市场推广目标

政策修订顺应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5.6%,提前3年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既定的2025年新能源车市场推广目标。

记者注意到,从2020年仅有1/3车企“过线”,到如今大部分车企顺利通过考核,随着车企加快新能源车布局,越来越多的车企不再为“双积分”担忧。

记者了解到

在即将修订的“双积分”政策中

实施“积分池”管理制度

是最重要的变化

在积分市场供大于求时,根据“积分池”制度,由企业自愿申请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收储。收储至积分池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储存有效期为5年,并且不再设结转比例要求,即每年向后结转不再有折损;

在积分市场供小于求时,释放存储的新能源车正积分,以此调节积分市场供需。

“积分池”制度

给传统车企市场战略布局

赢得更多精力

除此之外,“积分池”制度意味着汽车企业的新能源积分可以储存,不再跨年度作废,从而对消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当前,我国汽车市场发展日趋成熟,“微增长”已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市场需求,成为摆在每个汽车企业面前的难题。而采取“积分池”制度,可以将新能源积分得以延续,无疑给传统车企市场战略布局赢得更多精力。

“双积分”政策修订

购车成本有望保持稳定

当前,新能源车发展势头良好,越来越多的车企将电动化视为品牌发展首要对象,由此直接导致新能源车积分供应骤增。在此背景下,“双积分”供需关系的失衡也导致了新能源积分价格的剧烈波动。从2018年400元左右/分到2021年刷新历史新高的2088元/分,再到去年重回千元左右价格。

要知道,对于全产品阵容均为新能源车的汽车企业而言,通过销售新能源积分可以平摊研发生产成本,最终以更低的价格销售给消费者。

不过,一旦新能源积分价格出现较大回落,车企无法再通过销售新能源积分获得利润,势必将上涨产品售价来平衡生产成本,新能源积分价格波动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身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介绍说,从生产成本来看,目前部分汽车企业销售新能源车是不盈利的,而在新能源车积分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导致新能源车积分市场价格下降,汽车企业不容易通过出售积分的方式获利,可能会对发展新能源车的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此次“双积分”政策的修订,将以更顺应汽车市场发展规律、符合消费市场需求的方式引领新能源车发展,将对新能源车市场的平稳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买新能源车小心三大套路!手把手教你避坑

经销商承诺不兑现

电池续航里程缩水

质量和售后服务不及时

......

在新能源汽车销售热的同时

消费者该如何防范被“套路”

江苏省镇江市消费者协会

整理了今年1—4月

受理的292件汽车消费投诉

发布了这份提醒

套路一

销售时承诺不降价降价后也不给补偿

一些经销商在售车时承诺绝对不会降价,但降价了却不退差价,引发不少消费者投诉。

点评

不降价的宣称虽然能给现在的消费者有一颗“定心丸”,但是长远来看不啻于公开宣传后来的消费者不能享受降价的红利。当然在非垄断地位下,经营主体可以自由定价,公然宣称保价的行为并不违法;但是这种逆市场竞争的行为既有可能失去潜在的顾客,还有可能在不得不加入价格竞争时,构成违背承诺的不诚信行为。

提醒

遇到销售者的不降价承诺,应要求在合同里增加条款,作出专门的书面承诺,并签字盖章,把口头承诺变成书面的合同约定,并明确具体的判断标准和赔偿标准,作为维权时的证据。

套路二

续航里程“缩水”指标成了“纸标”

一些新能源汽车,标称续航里程达到500—600公里。但在实际使用中,与实际续航里程有很大出入。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是消费者选购车辆的基础考量因素,属于消费者知情权范畴。让消费者了解实际续航里程是厂商的基本义务。新能源汽车厂家和经销商必须如实、全面告知消费者车辆实际续航里程、充电速度以及影响因素等信息。

购买前,要对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型号、性能有全面了解;

购买时,应尽可能做到详细询问性能、数据以及售后方案,必要时将销售人员提供的关键信息、数据或承诺落实在纸上,有意识地保留证据;

套路三

质量问题反映多售后服务不及时

虽然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但质量问题依旧是消费维权的突出问题。

新能源汽车厂商应确保生产销售的汽车产品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并向消费者有效提示注意事项和安全风险。

购车时,要仔细阅读车辆的使用说明书,详细了解“三包”的范围和易损零配件的质保期限;

THE END
1.低价诱惑“套路”太多,车企别靠“噱头”卖车!低价诱惑“套路”太多,车企别靠“噱头”卖车!1号车盟 福建 1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清朝皇太极御驾亲征,仅用40天便让朝鲜君王臣服 燃心解说 4771跟贴 打开APP 女人被看不起 浩烽 打开APP 北京大爷家距天安门一公里,住15米平房,废品回收的退休金多少? 闲聊北京 1655跟贴 打开APP 蒋介石晚年曾痛骂,我https://m.163.com/v/video/VPH5QPGR5.html
2.警惕汽车销售套路汽车立体声欢迎收听蜻蜓FM汽车立体声专辑下的音频节目警惕汽车销售套路,主播:。在这里“警惕汽车销售套路”免费在线听,而且您可以下载蜻蜓FM,该音频节目对应汽车立体声mp3全集都可下载和收藏,随时随地在线收听。更多“警惕汽车销售套路”类型的有声汽车,就听蜻蜓FM。http://m.qtfm.cn/vchannels/117928/programs/17291797/
3.[新闻夜班]贷款买车套路多成汽车销售潜规则新闻频道新闻 [新闻夜班]贷款买车套路多 成汽车销售潜规则 简介 新闻栏目推荐 首页|全站地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版权所有 https://news.cctv.com/2019/04/17/VIDEbDnTaJZobUlMVCGX1zVG190417.shtml
4.54万买二手奥迪R8是噱头还是真实营销?两汽车自媒体网红宁波互怼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记者注意到,视频自媒体大号“唐会”称,自己在向粉丝量超过900万的二手车视频自媒体“大鲜汽车讲堂”运营方“大鲜”购买54万元白色奥迪R8(同类型汽车销售价70万元以上)时,怀疑对方是在利用低价“套路”消费者,不但如此,自己公开发布的多条视频被对方举报删除。 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2967&newsId=3855347
5.车贷营销“套路”要不得——中国青年网车贷营销“套路”要不得 “金九银十”是汽车市场传统消费旺季。近段时间以来,不少消费者乐于逛店、看车,在这个过程中,不少销售人员称用汽车消费贷购车可以享受超低优惠价,而且利息并不高。但也有消费者反映,销售人员所说的低息存在误导。 汽车消费贷,是银行、汽车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为方便消费者买车而提供的一种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finance.youth.cn/finance_gdxw/202311/t20231106_14890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