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2025年盈利:飞凡以差异化破局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旗下首款纯电SUV车型飞凡R7上市半年后,飞凡汽车再次以性价比搅局高端新能源轿车市场。

3月27日,飞凡F7正式上市,作为对标蔚来ET5、宝马5系、奔驰E级车、奥迪A6的中大型豪华纯电轿车,飞凡F7共推出六款车型,售价22.99-30.19万元,较28-35万元的预售价格大幅“跳水”。

此外,为了进一步吸引消费者,飞凡F7还将提供64kWh磷酸铁锂基础版,售价仅为20.99万元,计划于今年下半年上市;如果选择车电分离模式购车,飞凡F7购车门槛还将进一步下探至14.59万元。

“定价背后考虑了很多综合因素,面对目标人群、品牌发展、竞争对手、市场行情等各方面,肯定是一个综合的结果。”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上汽集团最新孵化的独立智能电动汽车公司,飞凡汽车的前身是上汽R汽车,为了实现扁平化管理,更快响应用户需求,2021年10月29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拟投资设立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飞凡汽车”),乘用车分公司原有的R品牌,将由飞凡汽车以独立公司的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并继续在高端市场上布局。

“从成立开始,飞凡汽车就不是简单的换名,而是从产品、品牌、体验到渠道,以至品牌定位的调整。”吴冰此前表示。

不过,自公司独立运营以来销量情况并不理想。去年9月正式上市的首款纯电SUV车型飞凡R7尚不能和处在同等价位区间的其他品牌相提并论。自2022年10月交付以来,飞凡R7的累计零售量为3151辆。进入2023年以来,在特斯拉降价引起的全行业的“价格战”之下,飞凡R7今年1月零售量仅有502辆,2月份零售销量进一步下跌至200台。

“今年是真正的变局之年。飞凡汽车作为一个新品牌,需要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来实现突破,更需要通过产品来塑造品牌形象,让更多的消费者去了解这个品牌。希望飞凡的R7、F7能够构成飞凡品牌的双子星,在关键的变局之年、转型之年,在中国电动车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吴冰告诉记者。

以差异化破局20-30万元高端市场

无论是燃油车时代还是新能源汽车时代,20-30万元的高端汽车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向上有BBA等传统豪华品牌的“降维打击”,向下则面临合资品牌B级燃油车的竞争。

“20万到30万市场是飞凡品牌主力的核心市场。”吴冰告诉记者,“从整个市场来看,去年20-30万的燃油车加上新能源车市场大概在370万辆左右。但新能源渗透率在提高,中国汽车消费升级还在继续,增换购也在20-30万的市场。在300-400万销量规模的市场里,飞凡只要获得一定的市占率就可以了。”

作为全新品牌的飞凡,如何快速在这个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上打开局面,吴冰也有自己的见解。

“特斯拉极简的风格有独到之处,飞凡有自己的优势。随着消费多元化、多样化,中国有足够多的市场容纳下不同的品牌,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吴冰认为,品牌成功的关键是能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能不能找到独特的品牌主张,运营效率高不高、成本控制是不是有足够的竞争优势。

而“差异化”则是飞凡F7破局的关键。

“飞凡F7的最差异化的特点是‘每一个座位皆C位’,只要能够记住这一点,飞凡F7就算成功了。”在吴冰表示,希望通过反复强调,能够把飞凡F7差异化的优势表述得更清楚。

据介绍,在飞凡F7搭载的“飞凡巴赫座舱”内,前排43英寸宽幅真彩三联屏和后排8英寸娱乐影音屏的组合为用户打造双向双区独立影院;RISINGOS还支持智能场景,咪咕快游等,囊括个人小憩、带宠出行、车内游戏娱乐等多样智舱需求。

在智能化体验方面,飞凡F7基于上汽历时3年构建的国内首套全指标中国人体格特征数据库,打造了以人体工程学守护腰椎健康的全车全座“飞凡巴赫座椅”。同时,“飞凡巴赫座舱”标配16个扬声器,3D矢量音效技术配合主驾头枕音响,让车内声音有了方向感,确保更清晰的智驾导航指令,以及更及时的行车预警。

在智能驾驶方面,飞凡F7搭载采埃孚Premium4D成像雷达,英伟达Orin芯片,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在内的顶级智驾硬件及RISINGPILOT高阶智驾系统,高速领航辅助功能交付后即可开启使用。此外,飞凡F7下半年还将推出高规激光雷达选装包。

在续航方面,飞凡F7已上市车型提供77kWh和90kWh两款电池可选,CLTC工况下77kWh后驱续航576km,90kWh后驱续航666km,90kWh四驱续航600km,并且支持2.5分钟极速换电。

在补能焦虑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大痛点的当下,飞凡与捷能智电联合提供的换电服务将依托于中石化、中石油5万余座加油站网络升级打造的综合能源服务站(支持快换)开展。

目前飞凡在上海地区已有三座换电站投入使用,北京、深圳、广州、成都、天津、杭州、苏州、南京、郑州等城市的换电站已经基本完成选址,正在推进审批和建设流程。

事实上,市场上已有部分企业率先试水换电,不过目前换电还只是小部分车主的专属,由于技术的制约、标准的不一致,换电的范围很难突破一个品牌,甚至很难突破一个车型——这样的情况下,换电很难真正普及,而作为换电基础设施的换电站,运营方面的压力也可想而知。

不过,此次飞凡F7也提供了电池租赁模式,并带来55折电池租赁优惠活动。折扣期间,90kWh电池月租金额894元,77kWh电池月租金额729元,连续12期租金折扣至多可为用户节约近8000元。

从长三角到全国,目标2025年实现盈利

近两年来,随着蔚来、理想、小鹏等新造车品牌稳定收获中高端市场份额,中国品牌开始又一次向上跳跃。高端品牌正在成为自主向上的核心。

不过,目前整个行业内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两家头部新能源车企实现了年度盈利。在企业尚未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造车新势力仍然难以逃离亏损的“魔咒”。

以蔚来、小鹏、理想为例,2022年,三家企业分别亏损了144.37亿元、91.4亿元、20.32亿元,蔚来和小鹏均创下了自2018年车辆交付以来的最大年度亏损额。

“从目前来看,盈利对于所有新能源造车公司来讲依然是很大的挑战。”吴冰表示,飞凡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盈利。

在吴冰看来,飞凡2025年实现盈利基于三个先决条件:首先是规模,预计到2025年飞凡4-5个车型形成一定的销量规模;其次,飞凡依靠上汽集团强大的资源优势,能够在技术开发、在生产制造的成本上进行管控,到2025年不仅仅是飞凡,整个上汽集团的规模优势也会成为支撑的很大因素;第三,2025年原材料、电池的价格与今天的局面不同。

不过,要想实现盈利,规模化十分关键。即便是特斯拉,也是亏损十几年后在2020年才第一次实现年度盈利。其盈利的关键在于规模,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开始生产交付,特斯拉2020年的年度交付量从上一年的36.75万辆增长至49.9万辆。

同样,吴冰也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销量规模对于品牌建设的重要作用:“在中国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一个品牌销量如果不能单月过万,或者全年销量过十万,那么品牌的差异化或品牌的识别度就不会突出。”

不过,由于今年年初特斯拉发起的价格战,对中国新能源车企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尤其是价格与特斯拉高度重合的飞凡F7,则面临与特斯拉的直接竞争。

“我们不能用过去的市占率判断未来的发展情况,所以我们不会盯着特斯拉,也没有办法判断它(特斯拉)未来的降价或者涨价,预测马斯克的想法是很难的。飞凡这样的初创品牌更多是在所定义的价格区间、目标人群,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并控制好成本。”吴冰表示,“聚焦产品、聚焦目标客户、聚焦运营管理和成本管理,到2025年才有资格说跟谁竞争。总体来说,飞凡还是一个初创品牌,品牌的知晓度包括美誉度还需要更多的产品塑造和打磨。飞凡品牌全国的传播推广,以长三角为核心,逐步向外延展。随着F7的上市,飞凡将加大渠道开拓的力度。”

目前,飞凡在国内64城市布局172家销售网点,12座城市布局14家交付中心,66座城市布局129家服务中心/特约服务站。

按照计划,飞凡将在今年加速渠道网点的布局,在年内将独立售后服务站点的占比提升到90%,来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与体验。

“经销商、渠道方面一直是上汽集团的优势,不管是通用、大众、五菱都有上千家的经销商,我们希望用F7这样1-2款好的产品,能够吸引上汽集团优秀的经销商加入飞凡汽车经销商团队当中来。相信通过进一步渠道的拓展迅速打开市场。”吴冰最后表示。

一图速览!66个站高铁直达香港,有你的城市吗?

中签率出炉!10只主板注册制新股申购,投资者能否“闭眼打”?

信息量很大!这些大咖重磅发声

南财智库简介

21健讯Daily|4月1日起新冠患者医保报销政策调整;首个国产利拉鲁肽获批上市

21健讯Daily|第八批国家集采药品拟平均降价56%;全国中成药集采规则出炉

21健讯Daily|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明开标;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实施分类管理

营商环境周报(第84期)|以数字技术赋能营商环境,智能秒批、云审批、企业码等创新应用迭出

THE END
1.2025:车企的生死时刻!今年竞争已激烈,明年更是风云变幻!当2025年的曙光初现,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白热化阶段。这一年的市场,宛如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各大车企如同航行其上的船只,有的乘风破浪,有的则摇摇欲坠,生死只在一瞬之间。 价格战,这一曾经被视作商业竞争的常规手段,如今在汽车行业中却演变成了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较量。各大车企为了抢占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092108636368857114.html
2.2025年车市“大决战”提前打响:价格战蓄力,智驾争夺焦灼,淘汰赛市场层面,过去一年车市价格战触目惊心,随着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10%被曝光,意味着2025年的价格战已经在蓄力之中。 当前车市,很多汽车品牌名存实亡,新势力头部企业蔚来明确接下来两年将是“生存之战”,一系列迹象表明车市淘汰赛将继续加速,2025年车市“大决战”已经提前到来。 http://m.auto-first.cn/news/story_share_280436.html
3.2025年第一轮价格战,第一季度必将打响那么,2025年买车的准确时间在什么时候,价格战真的会爆发吗? 在2025年的第一季度末,大概率会上演神仙打架的局面,只不过这一次不会是殃及凡人,而是惠及凡人。 市场就那么大,不可能让每一个产品都成为爆品,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渗透率越来越高,意味着市场份额剩下的也越来越少。况且,燃油车的价格会进一步下滑,对于那些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21754233898172967
4.专家预测:新一轮车企价格战或在2025年1月打响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购车选择,也促进了汽车市场的繁荣。 但巩旻预测,随着政策热潮的逐渐退却,2025年1月或将迎来新一轮的车企“价格战”。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内地有关部门可能会采取延迟刺激政策或其他优惠政策的方式,以实现政策的缓步退场,从而平稳过渡市场变化。https://k.sina.cn/article_6854073802_19888ddca02001mwza.html
5.2024年汽车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2025年展望乐观,行业依然孕育我们对销量展望乐观,核心在于对明年宏观经济相对乐观,以及“购买力展望/汽车价格” 比值关系对增换购需求撬动的较高敏感性。此外,2025 年可能进入行业补库阶段,也有 望为批发销量提供多一层数据支撑。 1.1. 零售 2025 年乘用车零售:预计同比增速 0%-5%,中性预测 2.6%。对明年乘用车零售增速预 期我们主要考虑以下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221ad44d4e184f5e5466ab41a2.html
6.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新一轮车企“价格战”或2025年1月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新一轮车企“价格战”或2025年1月出现 据21财经,瑞银投资银行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在媒体分享会上表示,相关补贴政策或将提早透支市场需求,在车企加大产能的前提下,“价格战”将会持续。2025年即将到来,政策热潮逐渐退却,新一轮车企“价格战”或将于2025年1月出现。 https://www.yicai.com/news/102374593.html
7.2025预计低速增长,整个新能源汽车更惨烈的价格战在所难免作者: $特斯拉(TSLA)$2024、2025预计低速增长,整个新能源汽车更惨烈的价格战在所难免https://xueqiu.com/5682404565/276440774
8.2025年,2500万+中国新旧车交易量将持平必看罗磊表示,随着我国汽车新车发展不断成熟,在存量汽车市场中,处于流通领域核心位置的二手车发展至关重要。从汽车市场客观发展规律来看,汽车市场发展越成熟,二手车交易拉动新车市场销量增长的作用越大。 “新车价格战导致二手车商出现经营风险” 虽然二手车的市场在扩大,但是现在市场普遍出现“以价换量”的现象。那么二手车http://www.chezhubidu.com/mobile/getDetail/1006375
9.汽车价格战将再起?比亚迪上汽大通致供应商:降本10%金十数据金十数据11月27日讯,继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10%引发市场热议后,记者从汽车供应链人士独家获取的文件显示,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25日也向其供应商致信称,当前汽车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突出;随着新车大量上市,市场供需失衡状况预计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善,导致价格战难以平息。“卷成本”将是2025年汽车行业的主旋律。上汽https://flash.jin10.com/detail/20241127154819713800
10.宝马涨价背后的商业逻辑当价格战无法带来销量增长,证明价格战促销策略失效了。宝马率先调价是汽车行业价格回归正常区间的信号,是积蓄已久的低价竞争收尾的信号。 但宝马还留有后手,为明年铺路。 1.宝马真正的纯电平台产品将在2025年上市。 一直以来,宝马纯电销量低迷,主要原因是在售车型基本均为油改电车型,市场并不欢迎油改电。过去为了https://www.tmtpost.com/7179604.html
11.ToB企业:2025继续打价格战,只有死路一条项目管理To B企业:2025继续打价格战,只有死路一条 从双十一数不清的促销、满减还有消费券,到大模型厂商的“你低价,我免费”中可以窥见,最近几年,在产品泛滥、市场红利消失的困境中,“价格战”已从To C卷到To B赛道。企业纷纷裁员、调整业务方向,也说明了时下许多To B企业焦虑的是,如何“活”下来。https://www.zentao.net/blog/tob-enterprise-management-84509.html
12.零跑汽车挑战2025年50万销量目标回顾今年上半年的车市,“价格战”未曾停歇,行业淘汰赛持续加剧。内卷之下,零跑汽车也在拼尽全力应战,并展现出强劲发展态势。 具体来看,零跑汽车单季营业收入与交付量均创历史新高。2024年第三季度,零跑汽车营收为98.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56.6亿元增长了74.3%,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53.6亿元增长了83.9%,创历史新高。 https://www.12365auto.com/news/20241115/537799.shtml
13.十大投资机构眼中的汽车业2024他提到,过去认为非常难以攻克的汽车领域,在2023年中国团队已经取得了突破,并且已经有几家公司量产了数十万辆以上的产品,这进步令人“惊喜”。同时,2023年汽车行业爆发的价格战以及供应链上的降本需求也确实让人受到“惊吓”。 在对2024年预期方面,由天宇断言汽车企业“要么踏踏实实地活着,要么轰轰烈烈地死去”。由天宇https://www.iyiou.com/analysis/20240306106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