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预测!未来国内仅剩十家车企,除了比亚迪特斯拉,还有谁?

8月27日,在小鹏新车MONAM03发布会上,创始人何小鹏表示,未来中国主流汽车市场只会剩7-8家车企,小鹏则正在努力成为其中一员。

笔者则认为至少会剩10家主流车企,毕竟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能容下更多的车企生存。

中国新能源汽车从2009年起步,到2023年的15年间是百家争鸣的阶段,类似于当年团购网站的“千团大战”。5年前,华尔街日报惊叹于中国新能源品牌一度多达479家。

在前15年的“千团大战”后,大约仅剩50家车企。2024年的价格战则拉开了第二阶段的淘汰赛,10年后将决出胜负,如果最后仅剩10家主流车企,你觉得谁会突出重围?

当年合资品牌盛行,长安的合资品牌却一地鸡毛,逼得长安只能自力更生,最终依靠长安CS75等几款自主车型艰难存活。

而上汽、广汽、东风等一众国有车企则坐拥合资品牌红利,依靠合资品牌就赚得盆满钵满,坐享红利,以为能一劳永逸,然而技术没学到,科研没进步。

时代的变迁往往就在一瞬间,随着国内民营车企和新势力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国有车企才后知后觉,开始推出新能源品牌和车型加入战局。虽然每家车企的问题不尽相同,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以前的日子太安逸,基本都是缺乏竞争力、没有技术创新。

北汽大概率是第一家被主流市场淘汰的国有车企。2024年上半年销量为77.1万辆,其中新能源自主品牌仅为7.3万辆,仍然还在依靠合资品牌北京奔驰和北京现代,现代和奔驰销量在价格战中都同比大幅下滑。

上汽上半年销量为182.7万辆,同比下滑13.9%,合资品牌销量占比高达74.5%,仍然依靠大众、通用、通用五菱三大品牌。新能源自主品牌智己销量2.2万辆,平均每月交付量不足5000台,拿什么竞争?

广汽的日子更不好过,上半年销量86.3万辆,同比大幅下滑25.79%。广汽一直依靠的本田和丰田两位大哥销量都出现了近30%的大幅下滑。广汽的新能源品牌传祺销量为18.9万辆,然而传祺一直都是网约车大户,另一品牌埃安销量下滑近40%。

东风一直以来都是依靠日产和本田,和广汽一样,日系已经遭遇滑铁卢,东风自主新能源品牌岚图上半年销量3.04万辆,平均月销仅6000辆。

长安上半年在国有车企中销量排名第二,为133.4万辆,合资品牌销量则是最低,占比约14.9%,其余全是自主品牌。

在新能源布局中,深蓝上半年交付12万辆,和华为、宁德时代打造的阿维塔虽然销量仅为3.6万辆,但对于刚起步的中高端品牌,已经算不错了。

一汽也有众多合资品牌,但一汽有王牌红旗,上半年销量突破20万辆,增速高达42.6%。

大胆预测,国有车企中,最终一汽和长安突出重围,其余车企将重组为一家车企,可以取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华汽车。

当然这只是笔者的意淫,这些国有大集团很难倒下,但是市场份额会慢慢被侵蚀

在自主品牌中,预测比亚迪、奇瑞、吉利三家最终能突出重围,基本没有争议。

在最新一周的新能源销量中,比亚迪销量比2-9名合计销量还要高,2024年销量破400万辆,2025年破500万辆,比亚迪在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中,基本能稳定在世界前五。

如果比亚迪都会被市场淘汰,那么新能源车企还会有存活的吗?

奇瑞是中国汽车出口之王,上半年出口增速为35%,达53.2万辆,傲视群雄。奇瑞自研发动机确实是“国产之光”,在国外的销量就是最大的佐证。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美国和欧洲都在大幅加税,发展中国家新能源充电桩布局则落后。然而奇瑞的油车出口却前途一片光明,凭借价格优势,奇瑞已经杀出了一条血路。

除了出口数据外,奇瑞在国内的销量也不差,上半年为56.86万辆,仍然占据一席之地。

吉利是拥有最多子品牌的国内车企,包括沃尔沃、宝腾、路特斯、远程、领克、极氪、极星、银河等品牌,可谓家大业大。

多意味着吉利的容错率高,基本每个赛道都有吉利的身影。

吉利上半年的总销量是95.57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超过32万辆,同比增长117%,占比超过了三分之一。

目前吉利在新能源的布局是银河、极氪和领克三大品牌,是国内车企中布局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基本覆盖了所有赛道。

特斯拉上一次发布新车还要追溯到2020年,当时推出了modelY,然而四年过去了,特斯拉仍然凭借两款车型常年占据销量榜前列。

在未来国内车企的竞争中,绝对有特斯拉一席之地。

对于外资车企,国内部分用户非常信任,毕竟国产车在过去几十年,给人的印象并不好,他们对于外资车企非常信任。

这也是为何特斯拉虽然并不怎么营销,甚至一直只有那么两款车型,但是凭借特斯拉外资车企的身份和技术,让它能常年坐稳销量榜前列的原因。

而且特斯拉并不仅仅是一家车企,更准确地说,特斯拉更像一家科技公司。就在下周,特斯拉车型机器人就要发布,这绝对是颠覆汽车行业的一次革新,国内车企一直在追求的智能驾驶,特斯拉直接做到了极致。

特斯拉如果作为一家车企,那么高达7000多亿美元的市值,是比亚迪的8倍,高估太多了,但特斯拉是一家披着车企外衣的科技公司,那么7000多亿的估值似乎也合情合理。

“蔚小理”当年都是做中高端品牌起家。然而小鹏是最先落伍的,几款车型发布后,都是不温不火的状态,今年8月更是发布了中低端车型M03,销量虽然起来了,但是品牌定位已经混乱了。

一旦市场下沉,如果M03销量不能持续高光,那么小鹏又将何去何从?创立10年,基本每年都在亏损,弄出飞行汽车这样的噱头,然而却是直升飞机+一辆汽车,这跟特斯拉的技术革新有着本质的区别。

蔚来属于夹在小鹏和理想中间的状态,是目前唯一坚持纯电车型的车企。不过在新能源中高端品牌竞争中,明显被理想和赛力斯压制,所以并不看好蔚来的前景。

理想从去年就已经突出重围,成为“蔚小理”中首先盈利的一家。今年销量更是蒸蒸日上,在上半年新能源厂商销量排行榜中,理想以18.8万辆排名第6,如果单纯比较中高端品牌,仅次于特斯拉。

哪怕在蔚来和小鹏发布新车型的8月和9月,理想仍然吊打小鹏和蔚来,销量仍然是后两者的2倍多。

另外一家能存活的中高端品牌新势力是赛力斯,赛力斯的王牌则是问界,问界的王牌则是华为。

华为的营销绝对是最厉害的,况且华为还有技术,现在大部分车企都争着和华为合作,这就是华为的吸引力。

现在问界已经在中高端品牌打出了名声,综合单价甚至比理想还要高,但是上半年销量只比理想低一万多台。

理想和问界砸的就是“宝马奥迪奔驰”的市场份额,在中高端赛道,目前突围的国产新能源品牌也就只有这哥俩。

零跑是一家在网上基本没有火花的车企,而销量却从来没有掉队,能一直紧跟大部队的节奏。

零跑就像新能源界的“奇瑞”,没有过多的营销,但在专心做车,没有所谓的品牌溢价,很多懂车的中产阶级都愿意买单。

THE END
1.新能源车:诸多问题待解突破发展瓶颈二手车汽车行业【我国新能源车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当前,我国新能源车产量突破年度千万辆,但在二手车保值率、整车安全性和产品功能同质化等方面与消费市场期待有较大差距。 动力电池安全问题突出,今年多起新能源车辆自燃,涉事车企常对事故车辆进行抠标或遮盖处理。国家消防救援局指出锂电池热失控不可避免和灭火救援难题未解决,相关企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807ENC0519D4UH.html
2.新能源车选哪家?这几个品牌稳,不担心破产自从新能源潮流盛行以来,不同于燃油车市场,很多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然而市面上的新能源品牌五花八门,很多成立年限较短,背后的资源不如老牌厂商那般雄厚的品牌,破产的概率也更大一些,例如前段时间的威马、爱驰、奇点、恒大,包括高合停产事件等等。那么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如何擦亮眼睛选择一个靠谱的品牌,避免被https://news.yiche.com/hao/wenzhang/96625518/
3.新能源汽车崛起,跨国车企在华利润缩水,未来之路怎么走?以理想和比亚迪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凭借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卓越技术和创新产品,迅速抢占市场,成绩斐然。这些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大放异彩,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相比之下,国际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布局显得较为滞后,其传统技术优势正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强势崛起,国际车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413945506051116&wfr=spider&for=pc
4.“1势力”专访章弘:成功的新能源车品牌不能搞“噱头”2023年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中,每三辆中有一辆是新能源车,销量相比五年前增长三倍,市场竞争激烈。 2023年中国市场卖出的汽车当中,每三辆里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和五年前相比,新能源车的销量翻了三番,排名靠前的新能源车品牌也经历了“大换血”。经历了品牌数量爆炸式增长和雪崩式淘汰之后,如今仍然在市场上幸存的品https://www.yicai.com/news/101985247.html
5.2024年,新能源车品牌至少倒闭15家!年亏70多亿的极氪何去何从以手机行业看汽车行业最为清晰。最多的时候,2012年,中国有15家手机企业参与竞争,然后不断洗牌,销量成为能否存活的门槛。同样,目前30多家新能源车企业,面对的是比手机更小的市场,更新换代周期比手机也长很多很多。 而造车的投资又远远大于手机。手机企业扛上三年不盈利,也要关门大吉,更别说造车了。新能源车的第一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319858653941498383
6.补贴取消的“后疫情时代”,新能源车企如何从淘汰赛中存活下来?一位合资车企的高管表示:“这三年的市场竞争将会特别激烈,我们预估三年之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会倒下60%。”“汽车终端资格赛基本结束,淘汰赛已经开始,两三年(内)可以看得到终局的端倪。还没有完成资本化的造车新势力,面临着行业格局恶化,竞争劣势凸显等情况,能见度比较低,需要更审慎理性的观察。”乾成资本执http://www.dadongtimes.com/zixun/754.html
7.汽车招商证券:汽车迎来景气回升周期,细分板块多点开花新能源汽车:新车型加速投放,C端消费崛起。 行业2019年中期遭遇补贴大幅退坡,下半年销量大幅下滑,而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销量同样下滑,但随着特斯拉model 3国产化及三次降价、下半年比亚迪汉、新势力头部企业、五菱宏光mini ev等优质供给的不断推出,下半年行业销量迎来复苏,20年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1.4万台,同比+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11237
8.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大幅下滑技术仍与特斯拉差得远Model 3的销量数据或许能说明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火爆。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特斯拉Model 3销量达21604辆,同时,去年1-11月,Model 3在国内累计销量突破11万辆。 “去年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造车新势力大爆发,像特斯拉、蔚来等品牌把比亚迪的市场抢了,市场被别的品牌所稀释,比亚迪的销量自然就下来了https://m.qzwb.com/gb/content/2021-01/06/content_7072167.htm
9.我国轮胎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1)国内汽车主机厂2022年1—6月产销量完成情况。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 211.7万和1 205.7万辆,分别同比下降3.7%和6.6%,库存有所上升;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渗透率达到21.6%,产销量分别完成266.1万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其中,新能源轿车销量在轿车总销量中的占比为24.0%,国产品牌轿车中新能源汽车占https://www.fx361.com/page/2022/1130/181885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