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混合动力的发展,其实实际的发展道路很曲折,因为受到的外界因素太多,有时候并不能给到混合动力的足够发展空间,但终究目前混合动力的发展已经到了百花争鸣的时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混合动力的发展。
1、世界混合动力发展历程
说到混合动力的发展过程,其实并不只是最近几十年开始兴旺的。
1900年,斐迪南·保时捷研制成了第一辆混合动力汽车的原型SemperVivus,后来虽然很多汽车设计师都投入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中,但是由于售价、续航里程、整车重量、体积多方面原因,那个时代并没有多少人真正使用混合动力,混合动力汽车也因此陷入了发展桎梏期。。(SemperVivus在当时售价极为昂贵,比同期奔驰豪华车型还要贵出2.5倍左右。)
在汽车工业发展之初,使用混合动力仅仅是出于“使用汽油引擎为电动机充电”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然而这个想法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不断演绎,并成为了汽车工业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世界上第一辆混合动力车型,SemperVivus采用了串联式混合动力,它用汽油机为发电机提供能量,使用两个前轮轮毂电机驱动车辆行驶。现如今,许多混动车型依旧延续了这样的混动结构,例如雪佛兰Volt(沃蓝达)。到了后期,SemperVivus还出现了以蓄电池为动力源的纯电动型号,和装备4个轮毂电机的四驱车型。要知道,轮毂电机现在还大都出现在电动超跑或者概念车型之上,可见费迪南德在汽车发展史上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在混合动力发展史中,我们还必须记住另外一个名字“亨利皮珀”。作为一名德国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1902年发明了并联式混合动力,而在后期研发中,他还开发出早期的电池动力管理系统。
1904年美国的电动汽车公司就达到了67家,年产量达到了4000多辆,这个时候电动车依旧是汽车市场很重要的一员。
到了1915年,因为未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的影响,在北美这块“新大陆”之上,一家极为超前的新兴汽车制造商OwenMagnetic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这是一家专门生产混合动力汽车的公司,在1915年的纽约车展之上,OwenMagnetic生产的6缸混合动力车型首次发布,并且当时OwenMagnetic公司为了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寻找了许多国际知名人士为其代言,所以在这些车型购买者中,不乏一些知名明星。通过这样的手法,OwenMagnetic公司迅速变得广为人知。
其实相对于燃油车型,混合动力在当时基本没有任何优势,油价偏低、概念超前,特别是混动车型售价昂贵,受众群体极为有限,这都导致了混动技术停滞不前。加之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基础工业受到严重破坏,民众流离失所,这更导致了混动技术进入了一个近40年的静默期。
直到1952年12月洛杉矶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美国政府因此意识到大气污染的危害,1966年美国国会公开倡导使用纯电汽车或者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在196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议案,这项议案大致内容就是,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提倡开发和使用低油耗及纯电动车型,这就让纯电动和混动技术再一次重见天日。
1969年,美国通用汽车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推出了一款名为512系列混合动力试验车。这款车型如何和大家描述呢?就是比微型车还要小,和现在电动玩具车非常相似。512混动试验车采用后置后驱布局,搭载了一套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在时速16km/h之内,车辆由电动机直接驱动,在16-21km/h时速之间,车辆采用油电协同工作,而在21km/h之上,车辆由汽油机单独驱动。
石油危机这无疑加速了混动和纯电动技术的发展。通用在当时认为,他们可以直接跳过混动,在80年代直接进入到纯电动阶段,但这个想法过于乐观,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后来在1977年,丰田也推出过一款混合动力概念车,这辆概念车基于丰田经典车型Supra打造,被命名为Sports800Hybrid。值得注意的是,Sports800Hybrid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混动,它采用的是燃气轮机+电动机的并联形式,理念非常超前,就算放在现在,这个概念也极具前瞻性。
在之前混动技术发展中,都是美国车企打头阵,到了80年代,奥迪终于坐不住了,推出了基于100AventQuattro打造的duo试验车。
在当时,Audiduo的技术水平已经相当成熟,在经过技术人员多轮改进后,这套混动系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奥迪对于duo的改进一直持续到1997年,在基于A4Avent的基础上,第三代duo正式量产。不幸的是,虽然duo和丰田普锐斯是同一年上市,但是它并没有被市场所接受,最终走向了停产,而普锐斯则成为了史上最成功混动车型。
反观同年上市的第一代普锐斯,刚刚发布就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好评。至今,普锐斯无疑是最成功的混动车型,可谓和奥迪duo命运殊途。
丰田在1997年在日本推出了第一代的普锐斯。
在当时,丰田汽车没有企图“一步到位”的研发纯电动汽车,而是选择了“汽油-电动机混合动力”的方向。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不需对现有的加油站进行升级——这大大降低了普及难度,而更重要的是,用户不需要改变使用习惯,只需和普通汽油发动机汽车一样为车辆补充汽油。
1997年丰田在日本发布第一代普锐斯,同年实现量产销售。这是世界上首批量产的混合动力汽车,环保以及合理的售价是其最大的优势。(根据美国环保署EPA公布的油耗数据,其当时的油耗为城市路况5.6升/100公里、高速公路5.7升/100公里、平均油耗5.7升/100公里)但当时在中国国内对于混合动力汽车了解的人微乎其微。
2000年左右,美国政府考虑到了各种情况(石油资源、石油企业利益等),最终干预加州政府,使其不再对纯电动车补贴,失去补贴的电动车由于成本过高,销量也一落千丈,通用此后直到2006年都没有再通过新的新能源项目。
2001年,普锐斯正式进入美国市场,因其出色的油耗表现以及可靠性,获得了联邦税收2000美元的补贴,有了强大的支持以及优秀的表现,普锐斯从此打开了美国的市场并且成为新能源车中的耀眼明星。
看着丰田混合动力在美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其他厂商没有办法忽略新能源这块蛋糕,于是2005年,福特在北美车展上发布了Fusionhybrid原型车,并且在2008年的洛杉矶车展上正式发布了第一代的Fusionhybrid车型(Fusion也即是国内的蒙迪欧),当时也是为数不多的混动动力车型。
2007年的北美车展上,通用展示了雪佛兰沃蓝达的概念车,并且在2010年进行了量产,当时是是第一家量产出增程式混合电动车的厂家。
新能源车型的发展战场一直都是在美国,因为美国对环境要求较高,同时也对柴油车不怎么感兴趣,所以新能源车便有需求。欧洲就是偏向于柴油车,所以新能源这块其实一直没什么发展,直到德国政府在2008年喊出10年内普及100万辆插电以及纯电车型后,厂商们才陆续推出新能源车型,例如标致3008Hybrid、宝马Activybrid7等,但表现都不怎么好。不过这几年欧洲厂商在超跑上使用混动系统,例如保时捷918,、法拉利LaFerrari等。
近几年各家厂商都对自家的混动系统做了进化,福特的第二代Fusionhybrid、丰田的第四代Prius、通用的第二代沃蓝达等等,开启了一个混合动力百花争鸣的时代。
除了低油耗等特点,混动系统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它可以提升车辆性能,性能也可以比肩大排量跑车,这就是混合动力的魅力所在。
2、国内混合动力发展历程
到了2010年,国家正式出台个人购买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加新能源上牌指标等诱惑力巨大的政策,直接引爆了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新能源车销量猛增。由于国家政策向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纯电汽车倾斜,普通混合动力车型国家并没有过多的优惠,所以导致国内目前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多是插电以及纯电。
2010年,全球进入汽车混合动力时代。据《2013-2017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从1997年全球第一辆混合动力汽车(HEV)——(ToyotaPrius)首发到2010年年底,丰田汽车全球累计销售近300万辆,约占整个70%市场份额。虽然,HEV只占全球汽车销量约3.7%的市场份额,而且未来市场上汽车仍以内燃机为主要驱动力,但是,各国政府都已经出台鼓励政策,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亚洲近邻日本和韩国,到大洋彼岸的北美以及西欧汽车工业强国皆如此。
而国内的普通混合动力发展则是平平淡淡,因为没有财政补贴,终究因为价格过高,接收的民众也不多,当有了补贴以及新能源上牌指标后,就可以立马红起来,丰田的雷凌混动就是这么做的。
3、混合动力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我国主导发展插电以及纯电车型,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目前实用性依旧没有办法解决,如果说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即便不充电加油还能跑的话,那么纯电车型就真的没办法了。
此外,充电的电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火力发电,用电量的增加无疑是加大了火力发电的需求,最终排出的废气可能还比直接烧汽油污染严重。
插电车型虽然加油就可以跑,但国内有相当一部分的厂家只是为了迎合政策,没有深入插电混动系统,采用混合动力驱动时油耗比同级普通车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