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后补贴时代”优化格局提振需求新闻资讯

政府补贴退坡影响新能源货车及专用车产销量遭遇行业拐点而业绩突变

刚刚上市一年的越博动力遭遇行业拐点而业绩突变,近日被推至风口浪尖。2019年4月30日,越博动力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年报,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4.93亿元,同比下降45.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21万元,同比下降77.5%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同比下滑81.25%。

对此,深交所在5月7日对越博动力下发了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净利润较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公司年报中披露的分季度财务指标与中报、三季报、业绩快报披露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补充说明上述差异的原因,并说明是否存在需要对前期财务报表追溯调整的情形等。

5月13日越博动力回复深交所表示,2018年新能源货车及专用车产销量下降,主要是受政府补贴退坡的影响以及整个市场资金收紧的影响。

行业拐点致业绩下滑

越博动力解释称,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市场前景总体良好,2018年是公司成立以来,遇到的经济形势最差的一年,在经济去杠杆、消费者信心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汽车行业集体过冬。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2%和2.8%,为1990年来,近28年来首次出现年度下降。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了127万辆和125.6万辆,分别同比增长59.9%和61.7%。截止至2019年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万辆和12.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8.6%和85.4%。累计方面,2019年1-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4万辆和29.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2.7%和109.7%。

2018-2019年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受政府补贴退坡的影响以及整个市场资金收紧的影响,2018年新能源货车及专用车产销量下降。2018年国内新能源卡车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45%,是新能源卡车市场自国家大力扶持发展以来的首次下降。以纯电动物流车为主力的纯电动专用车市场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6%。

事实上,不只越博动力,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2018年度报告情况来看,较多企业业绩滑坡,成为行业的“通病”。

从已上市的12家电机电控上市公司披露的2018年年报来看:其中有10家2018年净利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较多企业在年报中将净利下滑的原因归结为新能源汽车政策调整导致的订单量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竞争加剧。

应收账款普遍承压

来自同花顺i问财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在A股237家新能源汽车概念公司中,102家应收账款超过10亿元,占比达到43.04%超过20亿元的企业数量达到了51家,占比21.52%。

应收账款数额很高的10家公司中,有7家为整车企业。其中比亚迪应收账款最高,达到492.84亿元,上汽集团、宇通客车、北汽蓝谷(维权)、东旭光电、潍柴动力、金龙汽车的应收账款也都达到百亿规模。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同样备受困扰。华域汽车、中国动力、均胜电子为零部件企业中应收账款数额排名前三的公司,2018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也都超过了百亿元。

越博动力同样难以独善其身。根据其招股说明书及2018年审计报告,2017年度越博动力应收账款期末余额96235.55万元,计提坏账准备5324.58万元报告期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25528.38万元,当期计提坏账准备11584.54万元,其中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余额占当年营业收入的112%。

越博动力在回复交易所问询函中解释:受到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延迟发放的影响,行业整体资金链较为紧张,受此影响下,公司下游客户整车厂商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幅度均较大。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下游整车厂商变动趋势一致。

新能源汽车产业暖风劲吹行业前景会更加朝阳

虽然2018年严峻的经济形势短期面临阵痛,但补贴退坡调整并不是国家不支持行业发展,而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引导,政策补贴从“普惠制”向“扶优扶强”转变,经过大浪淘沙,行业前景会更加朝阳。

补贴退坡提升技术指标门槛后补贴时代推动格局优化

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继续退坡,但同时提升了获取补贴的技术指标门槛,进一步倒逼产业链放弃补贴依赖,专注于降低成本、提升技术水平而改善盈利水平,促使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车型出现在市场上,与燃油车同台竞争,将更有利于全行业的市场化、健康发展。

据了解,为了更好的应对退坡式补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越博动力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一方面采用自主开发的多种技术方案,对已达成战略合作的客户进行需求深度挖掘,对已有车型进行技术改进和技术维护,对新开发车型进行需求匹配,力争覆盖现有客户全部新能源车型的动力总成产品,满足不同车型、不同路况的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市场、客户,通过推出不同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解决方案,满足从整车厂到终端各类型客户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认可度。目前公司在手合同及订单日益增加,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

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前景,中信证券认为,“后补贴时代”推动格局优化,具备市场化能力和产品竞争力的企业有望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可享受行业增长的红利。另外,需求转向市场驱动,好产品供给将提振需求。

THE END
1.汽车行业未来发展如何?(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要依靠稳定增长的GDP十多年以前,我国的GDP都能够保持10%的增长率,而到了2012年,则达到了11%,而汽车市场的发展,要依靠稳定增长的GDP。通过专家的分析能够了解到,我国在以后的宏观经济调控中处于比较乐观的前景;而人均收入多少能够决定居民购买汽车的能力。在人均收入方面,经过分析得知,一共有https://jiqiao123.cn/html/jingyan/qichehangyeweilaifazhanruhe.html
2.汽车行业现状分析8篇(全文)汽车行业现状分析 第1篇 在未来,汽车后市场的整合将继续,优胜劣汰是趋势,行业将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市场秩序日益规范,品牌战会取代价格战与品质战。同时汽车后市场需要打造更高品质、性价比的服务体验,对服务品类进行扩展,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为消费者带来更全面的产品服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wpuxr19.html
3.2024年汽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0222022-2028年中国汽车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基于科学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全面剖析了汽车行业现状、市场需求及市场规模。汽车报告探讨了汽车产业链结构,细分市场的特点,并分析了汽车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通过科学预测,揭示了汽车行业未来的增长潜力。同时,汽车报告还对重点企业进行了研究,评估了各大品牌在市场竞争https://www.cir.cn/R_JiaoTongYunShu/05/QiCheDeXianZhuangHeFaZhanQuShi.html
4.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调研报告汽车零部件是构成整个一辆汽车配件的单元,是用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按照功能划分,汽车零部件分为汽车发动机、车身、底盘、电子电气设备和轮胎等。汽车零部件上游为钢铁、塑料、橡胶和石油等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下游涉及汽车制造厂商和汽车修理厂商等。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调研报告(2022-20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172358425685393931
5.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精选5篇)二、职业分析 1.行业现状: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这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2.就业方向: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就业方向广泛,包括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多个领域。http://m.fanwen.yjbys.com/zhiyeguihuafanwen/2682366.html
6.市场2023年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上)从年度数据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于2021年出现了6年来的首次下滑,2022年降幅进一步扩大至34.16%,行业进入“寒冬”,市场需求跌至谷底。 2023年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发展动能减弱的背景下,我国克服内外部各种困难挑战,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全年国http://www.special-vehicles.cn/shows/46/598.html
7.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分析.docx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分析.docx,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引言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技术的不断提升是汽车工业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关键环节。近年来,在《中国制造2025》、汽车强国战略的新要求下,汽车零部件对构建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622/5200134131010232.shtm
8.2020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行业发展前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受益于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达5.2万亿元,同比增长6.1%。汽车金融市场占比最大,达29%,其次是汽车养护和二手车市场。尽管2020年受疫情影响投资金额大幅下降,但随着经济复苏,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306471/article/details/12381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