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法院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案例:曾某某与白某等执行实施案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和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入库的参考案例,旨在最大限度发挥权威案例促进法律正确统一适用、优化司法公开、提升法官司法能力等效能,更好服务司法审判、公众学法、学者科研、律师办案。

12月10日,渝中法院《曾某某与白某等执行实施案》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

入库编号:2024-17-6-101-002

曾某某与白某等执行实施案

——涉高空抛物群体性案件执行中

依法及时救济与妥善化解矛盾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执行首次执行案件高空抛物公平原则比例原则

基本案情

2014年9月16日晚8时,曾某某(时年2岁)在重庆市渝中区某小区一单元大门旁玩耍时,被一从高空坠落的玻璃酸奶瓶砸伤,后被送往医院就诊。2015年3月16日,经重庆某司法鉴定所鉴定,曾某某的伤残等级属X级。案发后,公安机关随即展开调查,但未能查明具体侵权人。曾某某遂以该楼栋一单元的全部业主为被告起诉要求赔偿。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于2016年12月13日作出(2015)中区法民初字第10092号民事判决,判令白某等人于本判决生效之日各自立即向曾某某支付补偿款人民币360元(币种下同)。

2020年8月14日,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作出(2020)渝0103执10497号执行裁定: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作出的(2015)中区法民初字第10092号民事判决确定的对于曾某某的补偿义务已执行完毕,予以结案。

判决理由

执行法院认为,本案的执行重点在于既要让受到损害的申请执行人得到及时救济、“填平”其损失,又要以化解矛盾为主攻点,合力劝导被执行人群体自觉履行。具体而言:

其一,要充分保证案件执行成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在涉高空抛物群体性案件执行中,应做到依法及时救济损害与妥善化解矛盾的有机统一。鉴于申请执行人遭受了身体损伤,医治的费用亟待执行兑现。经研判,法院迅速制定“三步走”的执行方案,在有效平衡执行力度与执行温度的前提下,将法理情融合,借助社会力量,有力保障执行兑现。

其二,要注重优化执行方式方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第一条规定:“执行工作对各方当事人影响重大,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也要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严格规范公正保障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要坚持比例原则,找准双方利益平衡点。”在涉高空抛物致害群体性案件执行中,应做到依法救济损害与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有机统一。因本案被执行人人数众多,且大多认为自己“无辜”,如采取简单粗暴的强制执行措施极易引发被执行人抱团对立情绪,反而不利于案件的妥善化解。执行法院采取对被执行人群体善意劝导为主、借助社会力量为辅的执行方案,善意文明执行,使一起可能激化矛盾的涉民生案件得以妥善处理。

判决要旨

涉高空抛物致害群体性执行案件中,由于难以查清具体侵权责任人,涉案被执行人人数较多、矛盾冲突较为尖锐,执行处置不当小则破坏邻里关系和睦,大则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此类案件执行时,可以联合街道、社区、物业在内的社会力量,优先争取部分被执行人代表的理解和支持,加强释法明理,坚持一人一策,努力实现依法及时救济损害与妥善化解矛盾的有机统一。

关联索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法发〔2019〕35号)第1条

一审: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2015)中区法民初字第10092号民事判决(2016年12月13日)

执行: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2020)渝0103执10497号执行裁定(2020年8月14日)

原标题:《渝中法院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案例:曾某某与白某等执行实施案》

THE END
1.舆论监督审判(精选十篇)现今舆论的主旋律是批判、怀疑, 他们揣着怀疑的心态去批判一切, 在司法领域中, 则是把个别司法的腐败现象过分渲染, 使之扩大成为整个司法队伍的腐败, 将个别问题扩大化, 常常抓住某个司法腐败案例大肆炒作, 这样就会误导更多的社会大众, 从而导致公众对司法队伍的不信任, 有损司法队伍的威严及其权威性, 进而损害司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ju53xo2.html
2.大众舆论关注司法审判利大于弊三观点立论【辩题】大众舆论关注司法审判利大于弊/大众舆论关注司法审判弊大于利【辩题背景】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的普法宣传不断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大大增强,更多的人学会了运用法律来捍卫自己,法律越来越多且深刻的进入大众的生活,同时随这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大众关注司法案例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但是大众舆论不断关注着司法http://www.bianlunzy.cn/doc/doccon/id/1581.html
3.从“施剑翘案件”看中国媒介审判分析与反思四、案例分析 在多次审判中,辩方始终称施从滨并非死于沙场,而是作为俘虏且未经军法审判,被孙传芳个人杀害。另外,替父报仇在辩方证词中被看作是中国传统的应有之义,因此情有可原。案件的判决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们发现,在长达一年的司法审判中,案件审理过程中,时为冯玉祥参谋施剑翘的弟弟施则凡等人四处奔走,为http://media-ethic.ccnu.edu.cn/info/1007/1241.htm
4.辩论稿大众舆论关注司法审判弊大于利7篇(全文)辩论稿 大众舆论关注司法审判弊大于利(精选7篇) 辩论稿 大众舆论关注司法审判弊大于利 第1篇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大家好: 我们先来明确定义,大众舆论是泛指由广大民众自发形成的,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之内的,对某件事物或某种社会现象的集合意识或多数意见。司法审判是司法机关根据现有法律对客观事实进行审判。今天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sr1ot7v.html
5.中国审判按照“内涵式发展”思路,近年来,武侯法院审判、队建和其他工作基础不断夯实;诉讼服务、司法公开、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2013年共赢得各类荣誉69项,法院整体工作连续连年获得全市基层法院和全区机关单位目标考核先进。《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对法院工作进行专题报道,《人民日报》对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情况予以详细报道http://www.chinatrial.net.cn/chat/21.html
6.大众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利大于弊一辩稿原创辩论稿大众舆论是大众自由充分发表自己对公共事务的见解,在交流和对话中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议论。司法审判是指司法机关根据现有法律对客观事实进行审理并判决。关注,是因重视而特别注意。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当大众舆论的目光聚焦在司法审判上时带来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而我方今天的判定标准为:是否有利于实现法律公正http://bianlunba.cn/post/5766.html